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

搜索文档
绿茵生态: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8882498.55元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28 21:17
财务表现 - 2025年半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48亿元,同比增长30.87%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888.25万元,同比增长42.91% [1]
绿茵生态(002887.SZ):上半年净利润5888.25万元 同比增长42.91%
格隆汇APP· 2025-08-28 20:05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25亿元 同比增长30.87%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888.25万元 同比增长42.91%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056.43万元 同比增长41.22% [1] 每股指标 - 基本每股收益0.1924元 [1]
德林海:8月28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8 18:30
公司治理动态 - 第四届第三次董事会会议于2025年8月28日以现场结合通讯方式召开 [1] - 会议审议《关于向激励对象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的议案》等文件 [1] 财务与业务结构 - 2024年营业收入构成中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占比99.63% [1] - 其他业务收入占比0.37% [1] - 公司当前市值为26亿元 [1]
东珠生态(603359.SH)发布半年度业绩,归母净亏损954万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27 22:55
财务表现 - 公司报告期实现营收2.08亿元 同比下降23.04% [1] - 归母净利润亏损954万元 [1] - 扣非净利润亏损935万元 [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2元 [1]
东珠生态(603359.SH):上半年净亏损953.89万元
格隆汇APP· 2025-08-27 17:21
财务表现 - 报告期营业收入2.08亿元 同比下降23.04%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53.89万元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935.17万元 [1] - 基本每股收益-0.02元 [1] 经营状况 - 新增订单数量减少导致收入下滑 [1] - 在手订单产值转换率下降造成亏损 [1]
汇绿生态: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3751.42万元,同比增长189.50%
经济观察网· 2025-08-26 10:4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96亿元,同比增长158.98% [1] - 净利润3751.42万元,同比增长189.50% [1] - 基本每股收益0.05元 [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38% [1]
朝闻国盛:近年9月交易线索及其相对8月变化
国盛证券· 2025-08-26 07:51
核心观点 - 报告聚焦于2025年9月交易线索及市场动态,覆盖策略、固定收益、化工、社会服务、汽车、纺织服饰、有色金属、轻工制造及环保等多个行业,重点分析公司业绩表现、技术突破及行业趋势 [1][4][5] - 策略层面指出科技股领涨A股,沪指突破3800点关口,全球权益多数上涨,AI催化国产芯片发展 [4] - 多个公司上半年业绩表现亮眼,如道氏技术归母净利润同比+108%,零跑汽车实现半年度扭亏,布鲁可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扭亏 [5][9][17] 策略专题:9月交易线索及市场表现 - 近期A股科技股涨势强劲,推动沪指突破3800点关口,全球权益市场多数上涨,A股领涨 [4] - 大类资产中商品价格涨跌参半,中美利差收窄,政策事件包括鲍威尔鸽派讲话及AI催化国产芯片 [4] - 固定收益领域基本面高频指数为127.3点,同比增加5.5点,利率债多空信号因子为4.9% [4] 化工行业:道氏技术 - 公司传统锂电材料主业盈利高增,2025H1归母净利润2.3亿元,同比+108%,利润率持续上行 [5] - 布局AI for Science赛道,投资APU芯片厂商并建设智算中心,算力提升1-2个数量级,能耗降低2-3个数量级 [5][6] - 单壁碳纳米管研发取得突破,拟投资6亿建设120吨产能,应用于固态电池、硅基负极等领域,形成固态电池材料矩阵 [6][7] - 股权激励目标指引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6亿、8亿、10亿元,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6.45亿/8.77亿/11.38亿元,对应PE 27.2/20.0/15.4倍 [5][8] 社会服务行业:九华旅游 - 公司依托九华山旅游资源,拥有索道缆车经营权及酒店业务,2025H1客流带动营收增长,客运业务保持高增 [8] - 控费能力优秀,利润率持续提升,定增+收购助力长期发展,预计2025-2027年营收8.9亿/10.2亿/12.2亿元,归母净利润2.3亿/2.7亿/3.2亿元 [8] 汽车行业:零跑汽车 - 公司半年度扭亏,成为中国造车新势力中第二家实现半年度盈利的企业,明年目标销量100万台 [9] - Q2销量强势,品价比优势显著,预计2025-2027年销量60万/101万/131万辆,总收入653亿/1144亿/1529亿元,归母净利润11亿/56亿/111亿元 [9] 纺织服饰行业:新澳股份 - 2025H1收入同比基本持平,归母净利润同比+2%,毛精纺主业Q2销量波动,期待H2订单修复 [11] - 坚持国际化产业链布局,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4.41亿/4.98亿/5.67亿元,2025年PE为10倍 [11] 有色金属行业:洛阳钼业 - 上半年多数产品产量超预期,完成目标指引50%以上,铜钴板块Q2销量环比大增 [11][12][13] - 钼钨板块Q2价格上涨,毛利环比双位数增长,铌磷板块产销量稳定,毛利环比双位数增长 [14][15] - 成功收购厄瓜多尔金矿,计划2028年投产,预计2025-2027年营收2301亿/2485亿/2684亿元,归母净利润176亿/193亿/203亿元 [15] 有色金属行业:中矿资源 - 2025H1归母净利润0.9亿元,同比-81%,主因锂价下跌及铜冶炼厂亏损 [15][16] - 铯铷业务盈利大幅增长,H1毛利5.1亿元,同比+50%,Q2环比+22% [16] - 锂盐业务量增价减,H1销售1.8万吨,同比+6.4%,Q2电碳均价6.55万元/吨,环比-13% [16] - 铜冶炼业务受加工费下降影响,H1净亏损约2亿元,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6.4亿/14.6亿/22.7亿元 [16][17] 轻工制造行业:布鲁可 - 2025H1营业总收入13.38亿元,同比+27.89%,归母净利润2.97亿元,同比大幅扭亏 [17] - 中国市场增长稳健,加速海外扩张,扩充客群及性价比产品,IP持续拓展 [17]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7亿/11.09亿/15.19亿元,同比+274.5%/58.4%/37.0% [18] 环保行业:伟明环保 - 公司利润维持平稳,垃圾焚烧产能保障现金流,装备业务高歌猛进,新能源材料业务已有部分产品产出 [18]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32.5亿/38.0亿/42.3亿元,EPS 1.9/2.2/2.5元,对应PE 10.2X/8.7X/7.8X [18] 行业表现数据 - 通信行业1月涨幅30.0%,3月59.1%,1年107.0%,领涨市场 [2] - 电子行业1月涨幅21.3%,3月37.1%,1年86.8%,计算机行业1年涨幅101.4% [2] - 银行行业1月涨幅0.2%,1年25.4%,煤炭行业1年涨幅1.3%,表现相对落后 [2]
汇绿生态:2025年半年度净利润约3751万元,同比增加189.5%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5 21:06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6.96亿元,同比增长158.98%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3751万元,同比增长189.5% [1] - 基本每股收益0.05元,同比增长150% [1] 公司市值 - 截至发稿时公司市值为106亿元 [2] 行业动态 - A股成交连续8天突破2万亿元 [2] - 券商行业启动秋季招聘,涉及25个岗位 [2]
财政部、税务总局明确多项安排 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进一步完善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25 07:26
政策核心内容 - 对制造业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4个行业实施按月全额退还期末留抵税额政策[1][4] - 允许房地产开发经营业纳税人退还第六个月期末新增加留抵税额的60% 要求新增留抵税额连续六个月大于零且第六个月不低于50万元[4][7] - 纳税人可在留抵退税或增值税即征即退 先征后返(退)政策中二选一 选择后36个月内不得变更[7][8] 政策背景与定义 - 增值税留抵退税指当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时 税务部门将未抵扣完税额退还给纳税人[2] - 留抵税额形成原因包括集中采购未实现销售 筹建期无收入 以及销售适用税率低于进项税率等情况[2] - 中国自2011年开始对集成电路等行业试点留抵退税 2019年4月试行退税制度 2022年扩大行业范围[3] 行业覆盖范围 - 制造业等4个行业需对应业务增值税销售额占比超过50%[6][7] - 房地产开发经营业需对应业务销售额及预收款占比超过50%[7] - 其他行业按一定条件和比例退还留抵税额[4][5] 政策实施机制 - 大多数行业纳税人需满足申请退税前连续6个月期末留抵税额大于零 且第六个月新增留抵税额不低于50万元[7] - 政策允许纳税人全额缴回已获退税后重新选择适用政策[4] - 政策设计符合国际惯例 有利于降低征纳成本并提高征管效率[4][7] 政策导向与影响 - 政策突出对制造业 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等国家发展战略的支持导向[5] - 保持制造业和房地产业等领域政策的一致性和连贯性[5] - 增值税作为中国第一大税种 2024年收入超6万亿元 占全国税收收入超三成[2]
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进一步完善(锐财经)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25 06:49
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调整 - 对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4个行业实施按月全额退还期末留抵税额政策[5] - 对其他行业按照一定条件和比例退还留抵税额[5] - 允许纳税人全额缴回已取得的留抵退税或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税款后重新选择适用政策[5] 房地产开发行业退税政策 - 房地产开发经营行业享受单独留抵退税政策[6] - 申请退税需满足连续六个月期末新增留抵税额大于零且第六个月新增留抵税额不低于50万元[6] - 可申请退还第六个月期末新增留抵税额的60%[6] 政策实施背景与目标 - 中国自2011年开始对特定行业试点留抵退税 2019年4月试行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退税制度 2022年扩大行业范围[4] - 政策调整旨在明晰政策导向 降低征纳成本 提高征管效率[6] - 突出对制造业、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等国家发展战略的支持导向[6] 行业认定标准 - 制造业等4个行业纳税人需对应业务增值税销售额占比超过50%[7] - 房地产开发经营业纳税人需对应业务销售额及预收款占比超过50%[7] - 大多数行业纳税人申请退税需满足连续6个月期末留抵税额大于零且第六个月新增留抵税额不低于50万元[7] 纳税人选择权与限制 - 纳税人可在留抵退税或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政策中重新选择[7] - 政策选择后36个月内不得变更[7] - 政策设计给予纳税人更多选择权并加强风险防范[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