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防治攻坚

搜索文档
郭伊均:扎实开展全国非法倾倒处置固体废物专项整治行动
中国环境报· 2025-07-08 07:15
近年来,一些地区非法倾倒处置固体废物的现象时有发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 设,近日经国务院同意,生态环境部联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自然资源部、住房 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启动了全国非法倾倒处置固体废物专项整治行动,明确通过3年左 右时间整治,使全国非法倾倒处置固体废物频发多发的态势得到有效遏制。专项整治涉及面广,需要各 级各部门齐心协力、齐抓共管、狠抓落实,也需要社会各界理解支持、共同参与、全面监督。 深刻认识开展专项整治的重要意义 非法倾倒处置固体废物不仅污染环境、破坏生态、侵占耕地林地草地资源,而且容易导致"破窗效应", 衍生成为有毒有害甚至危险废物倾倒的温床,造成更严重的污染,亟须严厉整治。 开展专项整治是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政治要求。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非法倾倒处置固体废 物污染问题,曾先后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我们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认识开展非法倾倒 处置固体废物专项整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扎实开展专项整治的思想和行动自觉。 开展专项整治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必然要求。随着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显著 成效,固体废物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西安日报· 2025-06-27 10:11
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相结合 强调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战略 [1] - 建立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 推动资源要素集约节约利用与创新融合发展 [2] - 科学规划城市功能空间布局 目标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协同效应 [2] 生态环境保护具体措施 - 强化秦岭生态保护 推进整改档案化、巡查常态化、保护社会化、监管智能化四维机制 [2] - 挖掘秦岭生态文化价值 提升保护整体效能 [2] - 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专项行动 重点维护生物多样性及生态平衡 [2] 污染防治与绿色转型 - 以蓝天保卫战为核心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2] - 实施河湖水系综合治理 加快重点水系生态修复工程 同步排查汛期隐患 [2] - 推动"双碳"西安行动 发展清洁生产与绿色技术应用 构建绿色竞争力 [2] 问题整改长效机制 - 清单化、系统化推进中央及省级反馈问题整改 深挖根源并举一反三 [2] - 通过制度建设固化整改成效 实现标本兼治 [2]
福建主要流域国控断面优良水质比例首次达到100%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6-06 07:14
6月3日,福建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福建省生态环境状况新闻发布会。会上,福建省生态环境厅党 组书记、厅长许碧瑞介绍了2024年福建省生态环境状况和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情况。他表示,2024 年,福建全省水、大气、生态环境质量稳定优良、稳中有进、保持全国前列。 据介绍,2024年,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稳中向好。9个设区城市空气优良天数比例98.3%,可吸入颗粒物 (PM10)、PM2.5年均浓度同比均下降,福州市、厦门市环境空气质量分别排名全国168个重点城市的第 5、第3位。 地表水环境质量持续提升。主要流域国控断面优良水质(Ⅰ~Ⅲ类)比例首次达到100%、其中优质水(Ⅰ ~Ⅱ类)比例77.1%,闽江全流域优质水比例98%、干流国控断面水质全优;九龙江全流域优质水比例 57.1%。县级以上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均达标。 近岸海域海水质量稳中有升。优良(一、二类)海水面积比例92.6%、首次达到90%以上。 生态质量保持全国前列。生态质量指数(EQI)75.06、稳定为优、同比提升0.04。森林覆盖率65.12%,连 续46年居全国首位。 城市声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区域环境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同比下降0.3分贝, ...
连续三年下降,去年全国法院受理环境资源一审案件24.5万余件
新京报· 2025-06-05 13:03
环境资源审判案件数据 - 2024年全国法院受理环境资源一审案件24.5万余件,审结21.9万余件,受理量和审结量连续三年下降[1] - 受理环境资源刑事一审案件2.8万余件,审结近2.6万件[3] - 受理环境资源民事一审案件16.7万件,审结15.1万余件[3] - 受理环境资源行政一审案件5万件,审结4.2万余件[3] - 受理环境公益诉讼一审案件4822件,审结4168件[3] - 受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一审案件346件,审结246件,判令赔偿资金96亿元,同比增长87.5%[3] 环境资源审判成效 - 审结污染环境刑事、民事、行政一审案件4900余件[4] - 审结非法采矿、供用电水气热力合同、地矿等案件6.04万件[4] - 审结滥伐林木、生态破坏、渔业等案件2.6万件[4] - 审结破坏自然保护地、放射性污染、土地等案件2.3万件[4] 环境资源审判专业化建设 - 全国设立环境资源专门审判机构、组织2424个,增设合肥环境资源法庭[5] - 从事环境资源审判的法官和司法辅助人员1.6万余人[5] - 1700余家法院实行环境资源案件归口审理[5] - 设立综合性生态环境司法保护(修复)基地1000余个[5] - 研究起草破坏黑土地资源刑事案件、矿产资源纠纷等司法解释[5] - 探索碳汇认购、动物野化放归、人工鱼巢建设等修复执行方式[5]
天津:高水平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
中国发展网· 2025-06-04 17:15
中国发展网讯 李亚柯 记者朱波报道 6月3日下午,天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2024年天津生态环境状况 新闻发布会。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史津、二级巡视员郭海涛、科财处处长张凯、自然处处长赵文喜、 海洋处处长高翔出席,为大家介绍2024年我市生态环境状况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关心的问题。 我们紧扣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在健全环境治理体系上持续加力。完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健全 建设项目环评分级管理制度。持续开展大气等专项执法行动,检查企业3.3万家次,立案1108起,对首 次违法、情节轻微的企业依法免罚347件。创建国家级智能社会治理(环境治理)实验特色基地,天津 生态屏障站、天津城市站入选第二批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 史津表示:下一步,我们将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战略牵引,统筹推动污染防治和绿色发展,持续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高标准完成"十四五"各项目标任务,高水平推进美 丽天津建设。 史津指出,2024年,我们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 会部署,以打造绿色发展高地、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为统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持续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
清流毓秀 万物欣荣
河南日报· 2025-05-22 07:33
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推进南水 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等,先后在河南召开座谈会。我省各地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 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 "绿"动黄河脉搏 孟夏时节,郑州黄河国家地质公园内草木葱茏、风光旖旎。这里,也被誉为"万里黄河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5月20日傍晚,公园临河广场上,游客络绎不绝。在此观景,向上游可看到山地与平原在此分野的桃花峪;向 下游远眺,郑焦城际铁路黄河大桥和"万里黄河第一桥"遗址映入眼帘。观景台旁,刻有"黄河"二字的碑石, 成为大家争相打卡的"网红"地标。 "要持之以恒加强重点流域生态保护治理,深化污染防治攻坚,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习近平 核心提示 "这里位于黄河中下游的分界处,是黄土高原的终点、华北平原的起点,也是黄河成为地上'悬河'的开始 处。"头一次来河南,四川游客李现将观光首站选在郑州黄河国家地质公园。他边听讲解边赏黄河,心情很是 激动,"一眼就能尽览黄河'悬、险、浊、荡、阔'的绝美风光,不虚此行!循着总书记的足迹,特意与家人 ...
推进环境健康管理试点有何现实意义?
中国环境报· 2025-05-19 08:19
国家环境健康管理试点从2018年启动至今已经发展到23个省份的49个地区和单位。通过试点探索,提升 环境健康管理水平,是适应生态环境新形势、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积极探索。 保障公众健康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014年4月2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修订通过了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 法》。该法第一条规定"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 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明确强调"保障公众健康"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目标。第 三十九条规定"国家建立、健全环境与健康监测、调查和风险评估制度;鼓励和组织开展环境质量对公 众健康影响的研究,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与环境污染有关的疾病",提出了推进环境健康管理工作的基 本要求。 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2015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 要》(2016年)、《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2018年)、《关 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2021年)、《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2023年)等 重要文件,都对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公众健 ...
保持清醒 增强责任 扎实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 为郑州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绿色支撑
郑州日报· 2025-05-15 08:55
污染防治攻坚战略部署 - 会议核心围绕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明确2025年污染防治攻坚目标 强调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与生态安全保障[1] - 省委常委出席并指出污染防治是推动高质量发展 满足群众高品质生活需求 提升治理效能的关键环节[1] 重点工作任务分解 - **结构调整**:深化产业 能源 交通运输 用地四大结构调整 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2] - **过程管控**:建立智能化监测预警体系 强化网格化监管 完善污染扩散防控网络[2] - **末端治理**:针对大气 水 土壤 移动源污染实施精准治理 提升末端处理效能[2] - **生态修复**:推进黄河滩区治理 重大水利工程 城市绿地建设 增强环境自净能力[2] 政策执行与保障机制 - 印发《郑州市2025年蓝天保卫战实施方案》等文件 强化部门协同(市生态环境局 工信局 城乡建设局参与)[2] - 要求各级部门将污染防治列为政治任务 加强督导问责 推动全民动员形成治理合力[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