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塑料制品业
icon
搜索文档
破发股江苏博云第二大股东拟减持 2021年IPO超募2.6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4-24 11:45
股东减持计划 - 股东陆士平计划在公告披露后15个交易日至3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不超过971,333股(占总股本1%)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1,942,666股(占总股本2%)[1] - 陆士平目前持有江苏博云21,198,045股占总股本21.40%剔除回购股份后持股比例为21.82%为公司第二大股东[1] - 减持原因为个人资金需求[1] 公司上市信息 - 江苏博云于2021年6月1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发行价55.88元/股发行数量1,456.67万股保荐机构为申港证券[1] - 公司目前股价处于破发状态[1] - 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8.14亿元净额7.21亿元比原计划多募集2.61亿元[2] 募集资金用途 - 原计划募集资金4.60亿元用于改性塑料扩产及塑料制品成型新建项目、研发测试中心及实验室建设项目[2] - 发行费用合计9,314.34万元其中保荐及承销费用7,203.00万元[3] 分红情况 - 2022年3月25日公告分红方案为每10股派息10元转增7股股权登记日2022年3月31日除权除息日2022年4月1日[3]
证券代码:603091 证券简称:众鑫股份 公告编号:2025-028
已履行的审议程序 - 公司于2024年10月27日召开第一届董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和第一届监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使用暂时闲置的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议案》[1] - 公司(含子公司)获准使用不超过30,000万元(含30,000万元)的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用于购买安全性高、流动性好的保本型理财产品或存款类产品[1] - 授权有效期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12个月内有效,额度内可循环滚动使用[1] - 董事会授权公司董事长签署相关合同文件,具体事项由公司财务部负责组织实施[1] - 公司监事会及保荐机构均对上述事项发表明确同意意见[1] 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到期赎回的情况 - 2025年03月18日,公司通过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金华分行以闲置募集资金4,000万元购买"人民币单位结构性存款2510289"银行理财产品[2] - 近日公司已赎回上述理财产品,本金及收益已归还至募集资金账户[2]
雄塑科技:2024年报净利润-1.11亿 同比下降511.11%
同花顺财报· 2025-04-20 16:03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 基本每股收益从2023年的0 07元大幅下降至2024年的-0 31元 同比下降542 86% [1] - 每股净资产从2023年的6 29元降至0元 同比下降100% [1] - 每股未分配利润从2023年的2 17元降至1 66元 同比下降23 5% [1] - 营业收入从2023年的12 92亿元降至10 31亿元 同比下降20 2% [1] - 净利润从2023年的0 27亿元转为亏损1 11亿元 同比下降511 11% [1] - 净资产收益率从2023年的1 19%降至-5 22% 同比下降538 66% [1] 股东持股情况 - 前十大流通股东累计持有7414 13万股 占流通股比例34 95% 较上期增加40 19万股 [1] - 黄锦禧为第一大股东 持有2190 75万股 占总股本10 32% 持股不变 [2] - 雄进投资新进为第四大股东 持有819 52万股 占总股本3 86% [2] - 明析安心8号基金新进为第五大股东 持有483 5万股 占总股本2 28% [2] - 宁勇持股减少20 2万股 现持有275 56万股 占总股本1 3% [2] - 本期退出前五大股东包括佛山市雄进投资有限公司 广东明析投资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 [2] 分红情况 - 公司2024年不进行利润分配也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 [3]
德冠新材2024年年报简析:增收不增利
证券之星· 2025-04-20 06:24
财务表现 - 公司2024年营业总收入15.21亿元,同比增长24.78%,但归母净利润9305.06万元,同比下降23.32%,呈现增收不增利现象 [1] - 第四季度营业总收入3.88亿元,同比增长12.88%,归母净利润2069.21万元,同比增长3.0% [1] - 毛利率从18.80%降至13.28%,同比下降29.4%,净利率从9.96%降至6.12%,同比下降38.55% [1] - 每股收益从1.15元降至0.7元,同比下降39.13%,每股经营性现金流从1.18元降至0.83元,同比下降29.36% [1] 资产负债表变动 - 货币资金从12.06亿元降至3.9亿元,同比下降67.71%,主要由于购买大额存单和归还贷款 [1][3] - 应收账款从5108.36万元增至5877.28万元,同比增长15.05% [1] - 有息负债从3.22亿元降至4880.06万元,同比下降84.83% [1] 现金流变动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增长235.27%,因理财产品到期收回资金 [3]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增长61.55%,因购买大额存单和理财产品 [3]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下降90.43%,因2023年IPO融资基数较高 [3]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增长693.35%,因使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和归还长期借款 [3] 业务评价 - 公司ROIC为3.74%,资本回报率不强 [4] - 净利率6.12%,产品附加值一般 [4] - 上市2年累计融资10.56亿元,累计分红8666.68万元,分红融资比0.08 [4] - 业绩主要依靠资本开支及股权融资驱动 [4]
森泰股份2024年营收增长45.25%,净利润增长32.89%,但经营现金流净额大幅下降
金融界· 2025-04-17 22:45
营收与利润表现 - 2024年营业总收入8.94亿元,同比增长45.25%,较2023年的6.16亿元显著提升 [1][4] - 毛利润2.40亿元,同比增长44.65% [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328.37万元,同比增长32.89% [1][4] - 扣非净利润5452.59万元,同比增长22.75% [4] 现金流与经营压力 - 经营现金流净额-2474万元,同比下降200.3%,显示现金流管理存在较大压力 [1][4] 外销业务与国际市场风险 - 外销业务占比较高,国际市场环境变化可能对业绩产生负面影响 [5] - 主要海外客户的经济形势及贸易政策调整是潜在风险因素 [5] - 计划通过技术创新、产品结构优化及国内市场开发增强抗风险能力 [5] ODM模式挑战与品牌建设 - ODM销售模式可能影响产品议价能力,并面临客户更换厂商的风险 [5] - 将积极发展自有品牌并完善营销体系以提升议价能力和销售额 [5] 研发与费用支出 - 研发投入2801.46万元,同比增长15.77%,推动产品技术升级 [6] - 销售费用12513.12万元,同比增长119.27%,主要因销售人员薪酬及市场推广费用增加 [6] - 管理费用4620.96万元,同比增长64.33%,源于经营规模扩大及管理人员薪酬增长 [6]
安利股份:TPU聚氨酯复合材料是公司今年及未来重要增长点之一
全景网· 2025-04-17 19:28
业绩说明会概况 - 安利股份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于4月17日下午在全景网举行 采用线上语音互动和文字互动结合方式 并设置互动抽奖环节 [1] - 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姚和平 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刘松霞 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陈薇薇 独立董事潘平出席并与投资者在线互动 [1] 未来盈利增长点 - 公司战略聚焦品牌引领和创新驱动 重点布局国内外头部客户 TPU新材料及新能源汽车领域 [2] - 功能鞋材领域:耐克作为重要增量客户 合作进展符合预期 未来增长动能强劲 [2] - TPU聚氨酯复合材料:应用于功能鞋材 电子产品 手袋箱包等领域 彪马 亚瑟士 安踏 李宁 特步等品牌客户合作意愿强烈 公司正按计划推进TPU开发与营销 逐步提高产品占比 [2] - 汽车内饰领域: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推动环保材料需求 聚氨酯合成革和复合材料加速替代真皮 PVC人造革等传统材料 市场空间广阔 [2] 公司背景与业务布局 - 公司成立于1994年 是全国最大的生态功能性聚氨酯合成革和复合材料研发生产企业 获"中国轻工业塑料行业十强企业"和"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称号 2011年5月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3] - 主营产品覆盖功能鞋材 沙发家居 电子产品 汽车内饰 体育装备 工程装饰 手袋箱包等领域 [3] - 客户包括苹果 耐克 阿迪达斯 彪马 亚瑟士 迪卡侬 安踏 李宁 特步 宜家 丰田 比亚迪 长城 小鹏等国内外知名品牌 [3] - 海外布局:安利越南工厂于2022年四季度末进入调试投产阶段 [3]
安利股份:计划在未来两年形成年产生态功能性聚氨酯合成革及复合材料1亿米左右产能
全景网· 2025-04-17 19:28
公司战略规划 - 公司坚持"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规模化"发展战略,聚焦聚氨酯合成革和复合材料主业 [1] - 以"市场导向、敏捷高效、持续创新、追求卓越、团队制胜"为核心价值观 [1] - 目标成为全球行业冠军企业,实现"全球最优秀的聚氨酯复合材料企业"愿景 [1] 产能规划 - 未来两年计划形成年产生态功能性聚氨酯合成革及复合材料1亿米左右的生产经营能力 [2] - 产能规划是逐步提升的过程,受宏观环境、客户合作、市场波动及行业竞争等因素影响 [2] 公司背景 - 公司成立于1994年,是全国最大的生态功能性聚氨酯合成革和复合材料研发生产企业 [2] - 连续多年蝉联"中国轻工业塑料行业十强企业",是国家工信部认定的"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 [2] - 2011年5月18日在深交所创业板公开上市 [2] 产品应用与客户 - 主营产品应用于功能鞋材、沙发家居、电子产品、汽车内饰、体育装备、工程装饰、手袋箱包等领域 [2] - 客户包括苹果、耐克、阿迪达斯、彪马、亚瑟士、迪卡依、安踏、李宁、特步、宜家、爱室丽、芝华仕、丰田、比亚迪、长城、小鹏、H&M、ZARA等 [2] 海外布局 - 安利越南工厂于2022年四季度末进入调试投产阶段 [2]
华信新材:2024年报净利润0.51亿 同比增长24.39%
同花顺财报· 2025-04-15 19:05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 基本每股收益0.49元,同比增长22.5% [1] - 每股净资产6.86元,同比增长4.57% [1] - 每股未分配利润3.09元,同比增长10.36% [1] - 营业收入3.19亿元,同比下降2.45% [1] - 净利润0.51亿元,同比增长24.39% [1] - 净资产收益率7.36%,同比提升18.9个百分点 [1] 股东持股情况 - 前十大流通股东持股比例57.7%,较上期减少56.31万股 [1] - 第一大股东江苏华智工贸持股4941.34万股,占比48.51%,减持18.67万股 [2] - 摩根士丹利新进持股46.46万股,占比0.46% [2] - 5名股东新进入前十大股东名单 [2] - 5名股东退出前十大股东名单 [2] 分红方案 - 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元(含税) [3]
28岁白手起家,台州女老板用一根叉子撬动美国市场,年营收20亿
创业邦· 2025-04-14 18:36
公司发展历程 - 1991年江桂兰借款20万元创办富岭塑胶,初期生产渔民冰盒和衣架但销路不畅[17][19] - 1995年通过嘉兴外贸公司获得首张出口订单,同年以4万元价格获得广交会1/6展位并达成两笔国际交易[24][25][26] - 2003年通过肯德基验厂成为其供应商,获得1200万美元订单,随后拓展至迪士尼、麦当劳等客户[47][52][53][57] - 2006年在美国建立销售网络,年出口额达2000万美元[62][66] - 2014-2020年在美国、墨西哥、印尼建立生产基地[67][91] - 2015年纳斯达克上市但股价表现不佳,2020年以2.35美元/股私有化退市[69][73][74] - 2022年切入新茶饮赛道为霸王茶姬供货,2023年该客户贡献17.7%营收[76][79] - 2025年深交所主板上市首日涨幅339.25%,市值突破137亿元[79][80] 经营数据与财务表现 - 2020-2024年营收从10亿增长至20亿,估值增长近10倍[80] - 2023年营收18.89亿元(同比-12.3%),净利润2.16亿元(同比-15.3%)[81] - 2024年1-9月营收17.06亿元(同比+27.71%),但营业利润1.86亿元(同比-2.96%)[83] - 外销占比超65%,美国为主要市场[84] - 2025年4月美国关税新政后股价逆势上涨197%,位列深股通涨幅榜第二[89] 商业模式与战略 - 早期通过外贸渠道打开国际市场,后自建海外销售体系摆脱中间商依赖[64][66] - 全球化生产布局:美国工厂服务本地市场,墨西哥工厂缩短物流时间,印尼工厂规避贸易战关税[67][91] - 产品转型:从传统塑料餐具拓展至环保纸制品,抓住新茶饮行业增长机遇[76][79] - 核心客户包括肯德基、麦当劳、汉堡王等国际连锁及霸王茶姬等新锐品牌[57][66][76] 行业竞争与挑战 - 一次性塑料餐饮具行业门槛低,竞争者众多,行业优势不稳固[84] - 高度依赖美国市场使其易受贸易摩擦影响,2025年关税新政曾造成重大冲击[84][87] - 国内"最严禁塑令"影响产品结构,促使公司加速向可降解材料转型[73]
超30家A股公司,紧急回应!
券商中国· 2025-04-06 21:27
文章核心观点 2025年4月3日美国政府宣布对全球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多家A股上市公司回应此政策对公司的影响,部分对美出口营收占比较大的公司受影响大,多数公司影响较小,不少公司已提前准备或正积极应对以降低潜在影响 [2][3][4] 对企业影响不一 - 富岭股份产品以外销为主,美国是最主要销售市场,2023年和2024年1 - 6月对美销售收入占比超65%,虽调配部分产能至境外,但大部分产能仍在中国,美国关税对经营影响大 [5] - 天振股份美国工厂规划产能2000万平方米,部分原材料、设备和备品备件进口受关税政策影响 [6] - 贝达药业药品被列为美国关税豁免商品类别 [7] - 瑞可达认为美国加征关税利于海外工厂本地化生产和销售,公司在美墨设厂,产能逐步上升 [8] - 胜宏科技、长盈精密、弘亚数控等多家公司表示美国关税政策对公司影响较小,如胜宏科技直接出口美国占比约3.5%,长盈精密2024年对美交付产品营收占比约3% [8] 部分公司已提前准备 - 迈瑞医疗提前根据意向订单在美国前瞻备货,全球布局生产基地,2018 - 2023年美国业务复合增速达10%,目前美销售收入占比约6%,毛利率超70% [10] - 道通科技提前在低关税国家或地区寻找制造场所并储备人员,预计1个月内实现低关税区域制造替代 [11] - 华利集团在对美出口上有一定布局和准备 [12] - 博威合金在美国建设项目解决关税问题,通过业务设计减少越南及国内部分订单加征关税影响 [12] 企业正积极应对 - 华利集团认为“对等关税”政策落地待观察 [13] - 依依股份与客户沟通应对策略,加大开发新国际市场和客户资源,坚持国内外双驱动策略 [13] - 英派斯大部分关税由客户承担,将密切关注政策变化并积极应对 [13] - 新宝股份出口美国产品采用FOB交易模式,由买方支付关税,将密切关注政策并积极应对 [14] - 胜宏科技密切关注贸易争端,与客户沟通,业务正常推进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