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
搜索文档
从自然堂看国货化妆品集团发展趋势:喜马拉雅自然科技,铸就国货美妆头部品牌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0-25 17:5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具体的行业投资评级 [1][2][3][4][5][6] 报告核心观点 - 报告核心观点聚焦于上海自然堂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国货美妆领军企业的发展潜力,认为其凭借源自喜马拉雅的自然科技定位、稳固的旗舰品牌、多元化的品牌矩阵以及线上渠道优势,在国货崛起和护肤品类增长的行业趋势下具备竞争优势 [2][4][6] 公司简介 - 公司前身为伽蓝集团,2023年更名为上海自然堂集团有限公司,旗舰品牌“自然堂”定位为源自喜马拉雅的自然科技化妆品品牌,自2013年至2024年连续12年位居中国国货化妆品品牌前2名 [4][7] - 公司发展历经起步期(2001-2015)、拓展期(2016-2022)和深化期(2023至今),形成了以自然堂为核心,包括美素、春夏、珀芙研、己出在内的多品牌矩阵 [4][7][8] - 公司股权结构集中,创始人家族通过信托及BVI公司合计控制约87.81%的股权,上市前引入了美町(持股6.67%)和Himalaya International(持股4.20%)等战略投资者 [10] - 管理层行业经验丰富,核心成员司龄长久,创始人郑春颖自2001年创立以来始终担任首席执行官兼董事长 [12] 财务分析 - 公司整体营收稳步增长,从2022年的42.92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约46.01亿元,2025年上半年护肤业务营收占比为87.31% [4][22][23][26] - 净利润波动较大,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分别为1.47亿元、3.03亿元、1.90亿元、1.91亿元,对应净利率分别为3.2%、6.8%、4.1%、7.8% [4][53][55][57] - 线上渠道为主要收入来源,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线上渠道营收占比分别为59.7%、61.9%、68.8%、68.8%,线下渠道呈现收缩趋势 [27][29][31][32] - 综合毛利率持续提升,从2022年的66.5%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70.1% [4][33][34] - 销售费用率得到控制,2025年上半年销售费用率为29.93%,研发费用率呈下降趋势,2025年上半年为1.73% [38][40][43][45][46] 行业分析 -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化妆品市场之一,2024年化妆品零售额约占全球的11.4%,市场规模达9346亿元,2019-2024年复合年增长率为3.7% [4][59][61] - 国货化妆品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3502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466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5.9%,表现优于国际化妆品,预计2024至2029年将以7.9%的复合年增长率继续增长 [4][62][63] - 护肤为中国化妆品市场最大品类,2024年零售额占行业的40.9%,市场规模达3826亿元,2019-2024年复合年增长率为4.7% [4][65][66] - 线上渠道主导市场,2024年线上零售额占比达57.4%,预计2024至2029年复合年增长率为8.6% [4][68][69][70] 竞争格局 - 以2024年零售额计,公司是中国第三大国货化妆品集团,市场份额为1.7%,旗舰品牌“自然堂”是第二大国货化妆品品牌,市场份额为1.6% [4][71][72][76][77][78] - 公司构建了多品牌矩阵:自然堂(大众护肤)为核心,珀芙研(敏感肌护理)为第二增长曲线(2025年上半年收入0.93亿元,同比增长96.8%),美素(中高端抗老)、春夏(科技抗光老)、己出(婴童护理) [4][75][76][81][82][87][93] - 公司注重研发,自主研发喜默因、蓝科雪、太空人参酵母等核心成分,其中喜默因已应用于86个产品配方,相关收入占比超75% [4][78][80][81][98] - 营销方面,公司线上线下全渠道布局,2024年抖音平台营销内容曝光量约140亿次,截至2025年6月30日注册会员数超过3770万名,复购率为32.4% [96][103]
汕头市鲜一化妆品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5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10-25 16:51
公司基本信息 - 新成立公司为汕头市鲜一化妆品有限公司 [1] - 法定代表人为杜榕榕 [1] - 公司注册资本为50万人民币 [1] 公司经营范围 - 核心业务为化妆品零售 [1] - 业务范围包括生物化工产品技术研发及相关技术服务 [1] - 涵盖母婴用品、玩具、日用品、纸制品、个人卫生用品、日用化学产品、家居用品等产品的销售 [1] - 涉及鞋帽、服装服饰、建筑装饰材料、家具、厨具卫具及日用杂品零售 [1] - 包括箱包制造、户外用品、体育用品及器材、汽车装饰用品及零配件零售 [1] - 提供社会经济咨询、商业综合体管理、市场营销策划、企业管理、信息技术咨询、品牌管理等服务 [1] - 业务延伸至互联网数据服务、个人商务服务、咨询策划、信息咨询、数据处理及互联网销售 [1] - 包含供应链管理服务、预包装食品销售以及货物和技术的进出口业务 [1] - 许可经营项目为食品销售 [1]
广州馥静化妆品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1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10-25 16:51
公司成立与基本信息 - 广州馥静化妆品有限公司于近日成立,法定代表人为胡静华,注册资本为1万人民币 [1] 公司经营范围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化妆品批发与零售,并涵盖互联网销售(除需要许可的商品)[1] - 经营范围扩展至个人卫生用品、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厨具卫具及日用杂品的批发与零售 [1] - 业务涉及五金产品批发、金属工具销售、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批发 [1] - 公司经营日用杂品、文具用品、服装服饰、鞋帽、箱包的批发与销售 [1] - 业务包括宠物食品及用品批发,以及工艺美术品及收藏品的批发与销售(象牙及其制品除外)[1] - 公司提供艺(美)术品和收藏品鉴定评估服务 [1] 公司服务与咨询业务 - 公司提供企业形象策划、市场营销策划、信息技术与信息咨询服务(不含许可类)[1] - 服务范围包括健康咨询服务(不含诊疗服务)、企业管理咨询与管理服务 [1] - 公司从事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与技术推广 [1] - 业务涵盖文艺创作、咨询策划服务、项目策划与公关服务 [1] 公司进出口业务 - 公司经营货物进出口与技术进出口业务 [1]
广州馥馨化妆品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1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10-25 16:51
公司基本信息 - 广州馥馨化妆品有限公司于近日成立 [1]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黄学智 [1] - 公司注册资本为1万人民币 [1] 公司经营范围 - 公司主营业务为化妆品批发与零售 [1] - 业务范围包括互联网销售、个人卫生用品及一次性医疗用品销售 [1] - 业务涵盖厨具卫具、日用杂品、文具、服装服饰、鞋帽及箱包销售 [1] - 业务扩展至宠物食品及用品、计算机软硬件批发和金属工具销售 [1] - 公司经营工艺美术品及礼仪用品的销售与批发服务 [1] - 公司提供艺(美)术品和收藏品的鉴定评估服务 [1] - 公司业务包括企业形象策划、市场营销策划及信息技术咨询服务 [1] - 公司提供健康咨询、企业管理咨询及管理等服务 [1] - 公司业务涉及技术服务、开发、咨询、交流、转让和推广 [1] - 公司经营文艺创作、咨询策划及项目策划与公关服务 [1] - 公司业务包括货物进出口和技术进出口 [1]
江西御龄坊化妆品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1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10-25 12:10
公司基本信息 - 江西御龄坊化妆品有限公司于近日成立 [1]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余悦 [1] - 公司注册资本为10万人民币 [1] 公司经营范围:许可项目 - 经营许可项目包括药品互联网信息服务以及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 [1] - 许可项目需经相关部门批准并在许可有效期内开展 [1] 公司经营范围:一般项目 - 一般项目涵盖化妆品零售与批发业务 [1] - 业务包括卫生用品、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个人卫生用品销售 [1] - 公司从事互联网销售,但排除需要许可的商品 [1] - 经营范围扩展至日用杂品、家居用品及日用百货销售 [1] - 公司提供教育咨询服务,但不含需许可审批的教育培训活动 [1] - 业务涉及第二类医疗器械销售以及电子产品销售 [1] - 公司经营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的零售与批发 [1] - 业务包括国内贸易代理以及保健食品和预包装食品销售 [1] - 公司提供食品互联网销售,但仅限于预包装食品 [1] - 经营范围包括市场营销策划、健康咨询服务以及网络技术服务 [1]
杭州珀莱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0-24 22:14
公司新设子公司 - 杭州珀莱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于近日成立 [1] - 新公司注册资本为100万元人民币 [1] - 经营范围涵盖化妆品批发与零售、个人卫生用品销售、日用百货及杂品销售 [1] - 该公司由珀莱雅全资持股 [1]
苏丹红从餐桌“杀”上脸?科颜氏、花西子卷入,化妆品界上演“罗生门”
凤凰网财经· 2025-10-24 22:04
事件概述 - 自媒体“老爸评测”发布视频,在多个护肤品中检测出禁用成分“苏丹红Ⅳ”,涉及科颜氏、花西子、Farmacy、且初等多个国内外品牌 [1] - 事件源于一个由“鳢肠提取物、印度楝叶提取物、辣木籽油”三种成分组成的可疑原料组,其苏丹红含量达1170ppm(即1.17g/kg)[1] - 据美妆行业自媒体报道,目前累计有800余款产品被爆添加涉事原料组,牵涉品牌数量多达400余个 [4] 涉事产品与品牌 - 具体涉事产品包括科颜氏姜叶秋葵紧致修护睡眠面膜、且初无花果焕颜卸妆膏、听研琉光恒采胶原次抛精华液、Chillmore且悠角鲨烷香氛精华油、花西子桃娇鲜颜精华底霜等 [4] - 部分涉事产品已下架,如花西子桃娇鲜颜精华底霜、科颜氏姜叶秋葵睡眠面膜等,但更多产品仍在多平台销售 [9] - 且初无花果卸妆膏为其天猫旗舰店卸妆热销第1名,显示有30万+人付款 [9] 涉事供应商与原料 - 涉事原料供应商被锁定为新加坡企业“康博Campo Research (S) Pte Ltd” [4] - 该原料商被指为“惯犯”,其其他3个纯植物原料组均检出未标注的人工色素柠檬黄、亮蓝,涉嫌成分造假 [5] - 识别问题产品的关键为成分表中是否同时出现“鳢肠提取物、印度楝叶提取物、辣木籽油”三种成分 [3] 成分性质与健康影响 - 苏丹红Ⅳ(CI 26105)被列入国家药监局2021年发布的《化妆品禁用原料目录》,序号431,为明确禁用成分 [6][7] - 苏丹红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三类致癌物,即动物致癌物,尚未证明对人体具有致癌性,但长期大剂量摄入会增加致癌风险 [5] - 专家指出,化妆品属经皮吸收,在此次检测出的浓度下(最高1982μg/kg,即1.982μg/g),对人体健康危害或致癌几率很小 [8][11] 行业规范与检测问题 - 我国《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明令禁止苏丹红Ⅰ-Ⅳ的使用,不存在任何“安全痕量” [8] - 苏丹红IV的标准检出浓度为3.0μg/g,但部分涉事产品检测值低于此限,可能导致送检结果为“未检出” [11][12] - 职业打假人指出,禁用物质并非强制检测范围,化妆品质检合格不代表保证没有非法添加 [11] 品牌回应与现状 - 目前大多涉事品牌仅通过客服做出简单回应,强调产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 [11] - 部分品牌如科颜氏客服回应称产品符合标准,未提及送检计划 [11] - 消费者反映退货退款不顺利,品牌方多以“产品符合国家标准”为由处理 [13]
苏丹红从餐桌“杀”上脸?科颜氏、花西子卷入,化妆品界上演“罗生门”
凤凰网财经· 2025-10-24 21:38
事件概述 - 自媒体“老爸评测”发布视频称在多个护肤品中检测出禁用成分“苏丹红Ⅳ” [1] - 涉事产品品牌包括科颜氏、花西子、Farmacy、且初等国内外品牌 [1] - 苏丹红是一种化学染色剂,被列为三类致癌物,并明确列入《化妆品禁用原料目录》为禁用成分 [1][6][7] 问题根源与波及范围 - 问题根源被锁定为一个由“鳢肠提取物、印度楝叶提取物、辣木籽油”三种成分组成的原料组,该原料苏丹红含量达1170ppm(即1.17g/kg)[2] - 据美妆行业自媒体报道,累计有800余款产品被爆添加涉事原料组,牵涉品牌数量多达400余个 [4] - 涉事原料供应商疑似为新加坡企业“康博Campo Research (S) Pte Ltd”,该公司被指是“惯犯”,其其他原料组也被检出未标注的人工色素 [4][5] 行业影响与品牌应对 - 部分涉事产品已从官方旗舰店下架,如花西子桃娇鲜颜精华底霜、科颜氏姜叶秋葵睡眠面膜等 [12] - 部分产品仍在热销,如且初无花果卸妆膏在天猫旗舰店显示有30万+人付款 [12] - 部分品牌如科颜氏、听研仅强调产品符合法律法规,未提及送检计划 [14] - 职业打假人王海指出,国家标准不可能穷尽检测所有物质,禁用物质并非强制检测范围,质检合格不代表保证无非法添加 [14] 健康风险与技术争议 - 专家指出,化妆品属于经皮涂抹吸收,在当前浓度下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或致癌几率很小,透皮吸收率一般为口服的1/4或1/5 [10] - 但苏丹红Ⅳ具有脂溶性特点,决定了其高效的经皮吸收速率,长期使用不排除带来累积性危害 [11] - 检测方法存在争议,涉事产品中苏丹红Ⅳ最高含量为1982μg/kg(即1.982μg/g),低于《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检出浓度3.0μg/g,可能导致送检结果呈“未检出” [15][17] - “老爸评测”强调苏丹红为禁用成分,不应讨论是否在“检出限”,而应关注其根本不应被添加 [17]
欧舒丹同规格护手霜不同重还出现“半截空”?客服回应:密度和批次不同,产品合规
扬子晚报网· 2025-10-24 20:31
事件概述 - 消费者在双十一大促期间购买欧舒丹护手霜套装,发现同规格30毫升的两支护手霜存在明显重量差异和外观饱满度差异 [1][3] - 套装包含四支护手霜,原价380元,实付价格约为281元 [3] 公司回应 - 公司客服解释重量差异原因为产品质地不同,重量较轻的“午后柑橘”款为冬日限定的空气感慕斯质地,密度更小导致重量更轻 [5][13] - 针对产品空管程度不一致,客服解释为不同批次生产过程中因温度、乳化时间等条件差异,导致产品的物理性能略有差异 [5] - 公司强调产品规格以毫升容积单位计算,所有手霜均满足标注的容积规格 [13] 消费者反馈与行业现象 - 社交媒体平台上有其他消费者反映存在类似对慕斯质地护手霜重量和空管情况的疑惑 [7] - 有网友分析灌装方式、质地和化学结构等因素会影响膏体体积,例如膏体容易留住空气会使体积变大 [7]
头部国货品牌暴跌
36氪· 2025-10-24 20:27
核心财务表现恶化 - 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为4.34亿元,同比下滑17.58% [1] - 2025年第三季度净利润为0.95亿元,同比暴跌44.96% [1] - 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为12.97亿元,同比下滑11.54% [1] - 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3.25亿元,同比大跌36.73% [1] - 2025年前三季度扣非净利润为2.54亿元,同比暴跌48.20%,几近腰斩 [1] - 2025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43亿元,同比下跌48.52% [3] - 公司总资产从上年末的60.85亿元降至57.96亿元,减少4.75% [2] 历史业绩趋势与市场地位 - 自2023年8月上市以来,公司发展境况不容乐观,从增速放缓到增收不增利,再到营收、净利润双双下滑 [5] - 近三年第三季度业绩中,2023年与2025年均为营收、净利双降,仅2024年第三季度营收实现双位数增长(近12%) [5] - 近三年前三季度净利润持续下滑,跌幅分别为17.33%、4.2%和36.73% [7] - 公司上市当日总市值约300亿元,位列中国化妆品集团市值榜前五,而截至财报披露日,总市值降至128.93亿元 [3] - 若2025年第四季度营收少于7亿元,公司将跌出年营收20亿级的国货美妆集团阵营 [1][12] 运营与财务状况细节 - 货币资金较2024年末的18.39亿元降至11.50亿元,下滑37.47%,主要系购买理财产品所致 [9][10] - 预付款项同比暴涨233.77%,主要原因是预付平台推广费用款、委托加工费及原材料增加 [10] - 应收账款同比增加46.00%,主要系相关客户跨期结算所致 [10] - 公司实控人张立国持股比例高达84.41%,股权高度集中 [9][10] 公司战略与行业竞争挑战 - 品牌矩阵单一,过度依赖"敷尔佳"主品牌,亟需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13] - 2025年前三季度销售费用高达6.21亿元,占营收比例近五成,但未能带动营收增长 [15] - 同期研发费用为0.36亿元,与营销投入相比严重失衡,近三年研发费用累计为0.16亿元、0.31亿元、0.36亿元 [15] - 在2025年上半年与头部国货美妆企业对比中,公司市值排名第9,营收排名下滑至第12,连续两年上半年居于TOP10榜外 [15] - 公司毛利润率为80.42%,但净利润同比下滑32.54%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