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疗研究
icon
搜索文档
促进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规范化诊疗 江苏省急淋工作组召开诊疗进展交流会
环球网· 2025-05-06 16:37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疗现状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占急性白血病的30%~40% 主要发病年龄在30~40岁 症状包括贫血 出血 淋巴结肿大和骨关节疼痛 40岁以上患者及复发难治患者预后较差 [1] - 近年来双特异性抗体 抗体偶联药物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等创新治疗药物显著改善了患者生存状况 但临床诊疗仍存在规范化不足 区域差异大等问题 [2] 江苏省急淋工作组举措 - 工作组制定了江苏省ph+/ph- B-ALL临床诊疗路径 通过学术交流 查房会诊 前沿研究 人才培养等方式提升诊疗同质化水平 [2] - 工作组自2024年成立以来已在国内外发表高质量学术成果 未来计划将"江苏经验"推广至全国 [3] 行业发展趋势 - 诊疗技术创新需将临床问题转化为科研课题 再反哺临床应用 同时强调规范化诊疗对整体疗效的基础作用 [3] - 行业需重点解决基层医疗机构在诊断分型 治疗方案选择上缺乏路径指导的问题 使更多患者获得规范化诊疗 [2]
脂肪“小工匠”为啥爱挑中年人“造屋”
科技日报· 2025-04-29 07:34
腹部脂肪增加的机制 - 脂肪细胞祖细胞(APC)在衰老过程中活性增强 能够制造更多脂肪细胞 即使移植到年轻个体中仍保持高活性 [1] - 老年小鼠的APC比年轻小鼠活跃度更高 证实年龄是脂肪细胞增殖的关键因素 [1] - APC会进化成年龄特异性定型前脂肪细胞(CP-A) 这种细胞在中年阶段大量出现且增殖能力更强 [2] 关键信号通路 - 白血病抑制因子受体(LIFR)信号通路是驱动CP-A增殖的核心机制 激活后显著加速脂肪细胞生成 [2] 潜在治疗方向 - 阻断LIFR信号通路或清除CP-A可能成为未来干预年龄相关性肥胖的新策略 [2]
日本团队将开展尝试根治1型糖尿病的临床试验
日经中文网· 2025-03-28 15:12
治疗方法 - 德岛大学医院开发了一种利用患者自身干细胞制成胰岛素生成细胞并移植的治疗方法 该方法通过提取约1克皮下脂肪分离干细胞 经特殊化学物质培养约一个月形成胰岛素生成细胞 再通过手术注入肠系膜内 [1] - 该方法相比iPS细胞治疗的优势在于几乎不会出现排异反应 且不需要进行基因导入 不易产生基因错误 [1][2] 临床试验计划 - 计划2025年8月开始招募3名18~65岁患者进行临床试验 第一次临床试验将在3年内完成 目标2030年左右完成最终临床试验并实现实用化 [2] - 已向日本医药品医疗机器综合机构(PMDA)提交临床试验计划书 [2] 行业竞争 - 京都大学医院也计划2025年开始移植利用iPS细胞制成的分泌胰岛素的胰岛细胞的临床试验 显示该领域治疗方法开发竞争日益激烈 [2] 疾病背景 - 1型糖尿病是因自身免疫反应导致胰岛素生成细胞受损的疾病 日本国内患者约10万~14万人 多发于年轻人 与2型糖尿病不同 可能导致失明及心肌梗塞等并发症 患者需自行注射胰岛素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