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原材料制造业
icon
搜索文档
六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由降转涨
人民日报· 2025-07-10 06:17
CPI数据 - 6月CPI同比由上月下降转为上涨0.1%,为连续下降4个月后首次转涨[1] - 核心CPI同比上涨0.7%,继续回升[1] - 工业消费品价格同比降幅收窄至0.5%,对CPI下拉影响减少0.18个百分点[1] - 文娱耐用消费品、家用纺织品和家用器具价格同比分别上涨2.0%、2.0%和1.0%[1] - 汽车价格降幅收窄,燃油车和新能源车价格同比分别下降3.4%和2.5%[1] - 服务价格上涨0.5%,涨幅稳定[1] CPI环比变化 - 6月CPI环比下降0.1%,降幅较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1] - 食品价格环比下降0.4%,降幅小于季节性水平0.5个百分点[1] - 汽油价格环比由下降3.8%转为上涨0.4%,带动能源价格由下降1.7%转为上涨0.1%[1] PPI数据 - 6月PPI环比下降0.4%,降幅与上月相同[2] - PPI同比下降3.6%,降幅较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1][2] - 汽柴油车整车制造和新能源车整车制造价格环比分别上涨0.5%和0.3%[2] - 汽柴油车和新能源车价格同比降幅分别收窄1.9个和0.4个百分点[2] PPI影响因素 - 国内部分原材料制造业价格季节性下行[2] - 绿电增加带动能源价格下降[2] - 出口占比较高行业价格承压[2] - 部分行业供需改善,价格呈企稳回升态势[2] -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带动部分行业价格同比降幅收窄[2] - 提振消费政策带动部分生活资料价格同比回升[2] - 新动能积聚带动部分高技术行业价格同比上涨[2]
【新华解读】6月份我国CPI同比增速“转正”怎么看?
新华财经· 2025-07-09 19:53
CPI同比由降转涨 - 6月CPI同比上涨0.1% 结束连续4个月下行趋势 [1] - 核心CPI同比上涨0.7% 涨幅扩大0.1个百分点 创14个月新高 [1] - CPI环比下降0.1% 降幅较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 [1] 工业消费品价格回升驱动CPI改善 - 工业消费品价格同比降幅收窄至0.5%(上月1.0%) 减少CPI下拉影响0.18个百分点 [2] - 油价变动使能源价格降幅收窄1.0个百分点 减少CPI下拉影响0.08个百分点 [2] - 金饰品和铂金饰品价格同比分别上涨39.2%和15.9% 合计拉动CPI上涨0.21个百分点 [2] - 国际油价触底回升 主因伊以冲突、夏季消费恢复及战略储备采购 [2] 扩内需政策效果显现 - 核心CPI连续4个月上涨 从2月-0.1%升至6月0.7% [3] - 文娱耐用消费品、家用纺织品、家用器具价格同比分别上涨2.0%、2.0%、1.0% [3] - 燃油车和新能源车价格降幅收窄至3.4%和2.5% 为28个月和26个月最小降幅 [3] - 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等政策促进消费扩张 [3] 食品价格贡献边际改善 - 食品价格同比降幅收窄至0.3%(上月0.4%) [4] - 鲜果价格同比上涨6.1% 拉动CPI上涨0.12个百分点 [4] - 牛肉价格结束28个月下降 同比上涨2.7% [4] - 猪肉价格同比转降8.5% 下拉CPI约0.12个百分点 [4] - 食品价格环比降幅0.4% 小于季节性水平0.5个百分点 [4] PPI持续承压 - PPI环比下降0.4% 同比降幅扩大至3.6%(上月3.3%) [4] - 生产资料价格环比降0.6% 影响PPI环比降0.42个百分点 [4] - 生产资料价格同比降4.4% 影响PPI下降3.26个百分点 [4] - 钢材水泥供给充足、电煤需求减少、外需不足共同压制价格 [5] 政策与展望 -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将治理低价无序竞争 推动落后产能退出 [5] - 预计PPI同比降幅将收敛 CPI或低位温和回升 [5] - 下半年CPI有望温和修复 PPI降幅或收窄 宏观政策对冲外部压力 [6]
国家统计局投资司首席统计师罗毅飞解读2025年1—5月份投资数据
国家统计局· 2025-06-16 15:08
宏观政策效应持续显现 投资延续平稳增长态势 ——国家统计局投资司首席统计师罗毅飞解读2025年1—5月份投资数据 1—5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以下简称全部投资)191947亿元,同比增长3.7%。 一、设备购置投资带动作用明显 "两新"工作加力扩围提质带动效果持续显现,设备购置投资快速增长。1—5月份,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 同比增长17.3%,增速比全部投资高13.6个百分点;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63.6%,拉动全部投资增 长2.3个百分点。 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加快融合,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势良好。1—5月份,高 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11.6%,增速比1—4月份加快0.3个百分点。其中,信息服务业投资增长 41.4%,专业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11.9%。 五、民间项目投资稳定增长 随着一系列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落地实施,民间项目投资稳定增长。1—5月份,民间投资同比 持平。其中,民间项目投资(扣除房地产开发民间投资)同比增长5.8%。分行业看,住宿和餐饮业民间投 资增长25.3%,增速比1—4月份加快2.6个百分点;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民间投资增长10.0%,增速加快 ...
持续释放“两新”政策效能
经济日报· 2025-06-12 06:15
政策效果 - 一季度全国限额以上单位通信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6.9% [1] -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9.3% [1] - 家具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8.1% [1] - 文化办公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长21.7% [1] - 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9% [1] - 对全部投资增长贡献率达到64.6% [1] - 推动全部投资增速比去年提高1个百分点 [1] - 消费品制造业投资增长13.5% [1] - 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8.9% [1] - 制造业技改投资增长7.2% [1] - 原材料制造业投资增长4.3% [1] 政策执行问题 - 不同地区和领域间"两新"工作不够平衡 [1] - 补贴申领便捷程度和效率有待提升 [1] - 存在"先涨价后打折"现象 [1] - 存在骗补套补等违法违规行为 [1] 组织协调机制 -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加强统筹协调和跟踪调度 [2] - 商务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组织落实分管领域政策 [2] - 地方政府履行主体责任强化协调推进 [2] - 健全"两新"部际协调机制定期磋商决策 [2] 信息共享机制 - 建立全国统一信息平台实现数据共享 [2] - 完善平台功能加强数字化升级 [2] - 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提高智能化水平 [2] - 优化补贴申请审核和资金拨付流程 [2] 资金支持与监管 - 加快已拨资金审核兑付减轻企业垫资压力 [3] - 设计差异化补贴方案确保精准投放 [3] - 推动金融机构提供优惠贷款降低融资成本 [3] - 严格执行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管理办法 [3] - 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3] 宣传引导 - 大力宣传"两新"政策进展和成效 [3] - 深入基层开展形式多样宣传活动 [3] - 加强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协作配合 [3] - 总结推广典型模式和先进经验 [3]
宏观研究专题报告:4月企业利润的不寻常现象
信达证券· 2025-05-28 09:23
企业利润异常现象 - 1 - 4月企业营收同比较前值回落至3.2%,利润总额同比较前值上升至1.4%,营收回落与利润上升现象不常见[5] - 自2001年4月以来,工业企业营收增速和利润增速相关性达0.81[5] - 1 - 4月利润率回升主导企业盈利修复,助推利润增速向上修复0.6个百分点[5] 利润率修复动因 - 1 - 4月企业量、价分别下滑0.1个百分点,合计下滑幅度处历史数据47%分位数[8] - 1 - 4月“四费费率”占比回落至8.3%,为近三年同期最低[8] - 装备制造业占全部工业企业比例超三分之一,1 - 4月利润增速提升至10.2%,较1 - 3月提升5.4个百分点[9] 中美关税影响 - 4月关税影响下企业盈利仍回升,显示盈利具较强韧性[19] - 截至5月14日7天内,中国运往美国集装箱平均订单量为21530个标准箱,较截至5月5日7天的5709个明显上升[19] - 中美关税暂停期内,订单回流或增厚企业利润率,后续企业盈利易上难下[20] 风险因素 - 国内政策力度不及预期,地缘政治风险等[21]
4月企业利润的不寻常现象
信达证券· 2025-05-28 08:58
企业利润现象 - 1 - 4月企业营收回落至3.2%,利润总额上升至1.4%,营收和利润增速相关性达0.81 [5] - 利润率回升主导企业盈利修复,助推利润增速向上修复0.6个百分点 [5] 利润率修复原因 - 企业营收回落幅度不大,量、价分别下滑0.1个百分点,降幅处历史数据47%分位数 [8] - 费用占比回落,1 - 4月“四费费率”占比降至8.3%,为近三年同期最低 [8] - 中游装备制造业是逆势增长动力,占全部工业企业利润超三分之一,1 - 4月利润增速提至10.2% [9] 中美关税影响 - 4月关税影响下企业盈利逆势回升,显示盈利韧性,受国内两新政策发力影响 [19] - 中美暂停关税后企业订单回流,5月14日前7天运往美国集装箱平均订单量21530个标准箱,高于5月5日前7天的5709个 [19] 风险因素 - 国内政策力度不及预期,地缘政治风险等 [21]
国家发改委:截至5月5日消费者购买12类家电以旧换新产品超过5500万台
财经网· 2025-05-20 11:34
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推动"两新"政策成效 - 核心观点: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推动"两新"(新消费、新投资)政策加快落地,成为扩消费、稳投资、促转型、惠民生的重要引擎 [1][2][3] 消费领域表现 - 4月限额以上单位家电、文化办公用品、家具、通讯器材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8.8%、33.5%、26.9%、19.9% [1] - 建筑及装潢材料类零售额增长9.7%,5项合计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个百分点 [1] - 截至5月5日,五大类产品(汽车、家电、数码产品、家装厨卫、电动自行车)带动销售额约8300亿元 [1] 投资领域表现 - 1-4月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8.2%,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64.5% [1] - 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28.9%,消费品制造业投资增长13.4%,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8.2% [1] - 制造业技改投资增长5.1%,原材料制造业投资增长2.7% [1] 产业转型升级 - 4月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0%,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0% [2] - 充电桩产量增长43.1%,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38.9%,电动自行车产量增长35.9%,平板电脑产量增长11.7% [2] - 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90.5万辆,增长33.9%,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达51.5%(同比提升7个百分点) [2] 民生改善效果 - 截至5月5日,全国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突破300万份 [2] - 消费者购买12类家电以旧换新产品超过5500万台,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超过4100万件 [2] - 超过1.2亿人次以优惠价格购买产品 [2] 后续工作重点 - 加快资金下达,完成2024年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清算 [3] - 建立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直达快享机制,推出设备更新贷款贴息政策 [3] - 简化补贴申领流程,明确审核兑付时限,落实资金预拨制度 [3] - 跟踪评估工作进展,研究"两新"领域增量政策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