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开采

搜索文档
我国又一大型页岩气田诞生!中国石化江汉油田红星页岩气田探明储量1650.25亿立方米通过审定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21 11:19
核心观点 - 中国石化江汉油田红星页岩气田1650.25亿立方米页岩气探明储量通过审定 标志着我国又一大型页岩气田正式诞生 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积极意义 [1] 储量与技术突破 - 红星页岩气田探明储量1650.25亿立方米 通过自然资源部审定 [1] - 主要勘探开发层系二叠系埋深3300米至5500米 构造变形复杂 勘探开发难度大 [3] - 创新页岩气富集理论 加强地质工程一体化 优选出地质-工程双甜点页岩气富集区 [3] - 形成页岩气水平井安全成井系列技术及高导流扩缝促复杂压裂工艺 单井测试产量从每天8.9万立方米提升至每天32.35万立方米 [3] - 成功开辟我国志留系以外首个千亿方级新层系页岩气的勘探新局面 [3] 战略意义与行业地位 - 页岩气勘探开发对中国能源格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中国长期是油气进口大国 具有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特点 [4] - 公司2012年底发现涪陵页岩气田 拉开中国页岩气商业化开发序幕 使我国成为除美国加拿大外第三个实现页岩气商业化开发的国家 [4] - 2017年建成我国首个百亿方产能页岩气田涪陵页岩气田 2020年建成我国首个探明储量超千亿立方米深层页岩气田威荣页岩气田一期项目 [4] - 2024年四川盆地多口深层页岩气探井打开增储上产新空间 包括金页3井资阳2井等 [4] - 目前公司已建成涪陵一个万亿方深层页岩气田 以及威荣綦江永川红星等四个千亿方深层页岩气田 [4] 未来发展计划 - 公司将加强勘探开发一体化评价与部署 深化基础地质开发技术工程工艺等关键技术攻关 [3] - 持续拓展吴家坪组页岩气增储新区带 积极培育二叠系页岩气规模建产新阵地 [3]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采气三厂以新质生产力推动气田效率变革
中国能源网· 2025-08-20 06:22
技术创新与数字化转型 - 公司实现34条1400余公里骨架管线无人机巡线全覆盖 显著提升巡线效率并大幅缩短时间[1] - 应用4G一体化数传设备无线组网技术 实现对3929口生产气井远程监控 智能排采气井覆盖率达90%以上[2] - 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分析和智能管控技术 人工劳动强度降低70% 措施投入减少30% 措施有效率提升15%[2] - 采用"云边协同算法"深化智能调参应用 推广智能柱塞 智能注剂 智能间开技术[2] - 应用非常规作业管理系统实现全流程线上化 员工QHSE履职系统实现任务闭环管理[2] - 构建"1+4"应用新模式 光伏发电驱动智能控制 智能柱塞 智能注剂 智能监控系统[4] 绿色低碳转型 - 分布式光伏发电量突破400万度 推进新能源与天然气生产融合[3] - 实施终端用能电气化改造 分布式光伏 采出水电解制氢 地热综合利用四大工程[3] - 在空置土地建设光伏发电阵列并配置储能设施 实现光伏发电与智能井场融合零碳运行[4] - 充分利用集气站和倒班点公寓楼屋顶及自有土地布置分布式光伏[4] 研发体系与人才建设 - 科研团队通过物理实验与软件模拟建立直井 水平井两相流模型 明确积液成因[4] - 形成"产液跟踪 积液判识 措施优选"技术序列 构建地质工艺一体化模式及低产井综合治理"措施池"[4] - 构建"分专业承担"+"院校合作"模式 发展领军型 专家型 技能型核心人才队伍[4] - 做好科研三年滚动规划与人才队伍建设 加快优秀中青年科技骨干培养[4] 战略发展方向 - 公司坚持深化改革强化管理 大力培养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创新人才[1] - 深化技术立企 健全科技创新体系 持续突破发展瓶颈提高开发效率[1] - 落实"战略接替 绿色转型 清洁替代"三步走总体战略 推进绿色矿山建设[3] - 以污染防治 隐患整治 生态恢复为主要工作内容 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现代能源体系[3]
普光气田累计产气突破1300亿立方米
四川日报· 2025-08-20 05:25
普光气田产量突破 - 普光气田累计生产井口气突破1300亿立方米,累计净化气产量超千亿立方米 [1] - 气田为"川气东送"主供气源地,是国内首个成功开发的特大型海相整装高含硫气田 [1] 气田开发挑战 - 气井面临边底水入侵、硫沉积加剧、地层压力下降等难题,稳产难度持续加大 [1] - 这些问题逐渐影响气田的产量和发展 [1] 技术突破与产能建设 - 公司研发出业界领先的控水、治硫技术,采取增压开采等措施 [1] - 启动新一轮产能建设大会战,大规模建设新井 [1] - 加快形成"常非并举、海陆并进"资源开发新格局 [1] - 已投产陆相气井20余口,累计产气超2亿立方米 [1]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累产天然气突破7000亿立方米
中国新闻网· 2025-08-16 17:08
产量与产能 - 1至8月新投产气井301口,新建产能77亿立方米,生产天然气达300.3亿立方米 [1] - 历年累计生产天然气突破7000亿立方米 [1] - 今年天然气年产量冲刺500亿立方米,预计年底首次突破500亿立方米 [7] - "十四五"期间天然气产量将实现三年跨越400亿、两年决胜500亿,净增量超170亿方,年均增产超30亿方,平均增速超8% [5] 勘探与开发 - 建成安岳气田、川南页岩气田2个万亿储量特大型气田 [3] - 在震旦—下古生界等领域取得8项新进展,川西北寒武系、川西-川中地区陆相致密气取得勘探重大新突破 [5] - "十四五"期间预计年均新增探明储量超3000亿方,较"十三五"提升30%,SEC储量年均新增超500亿方 [5] - 落实四大百亿上产工程(川中古隆起、川南页岩气、盆地致密气、老区气田),构建"常非并重"开发新格局 [5] 技术与创新 - 构建10大专业方向、12个技术系列和129项特色技术,填补国内海相天然气勘探开发主体技术空白 [7] - 持续领跑中国页岩气产业实践与开发技术创新,打造国内最大、全球第二大页岩气产业集聚区 [3] - 国内首座天然气全链条多工况深冷处理厂(盐亭天然气处理厂)提前投产 [7] 资源与区域 - 四川盆地蕴藏中国最丰富的天然气资源,超深层天然气勘探开发难度居国内首位 [3] - 建成中国第一个天然气工业基地,有效满足川、渝、滇、黔、鄂等省市用气需求 [1][3] - 500亿立方米产量可满足超过1.25亿个家庭、3.75亿人一年的用气需求,惠及千余家大中型工业用户和1万余家公共事业用户 [7]
我国最大中浅层煤层气田累计产气量突破200亿立方米
新华网· 2025-08-12 13:45
沁水煤层气田产量里程碑 - 华北油田山西沁水煤层气田累计产气量突破200亿立方米 成为国内首个达到此产量的煤层气田 [1] - 该气田是我国最大中浅层煤层气田 截至7月4日产量数据更新 [1] 煤层气资源概况 - 煤层气俗称"瓦斯" 是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非常规天然气 [3] - 沁水煤层气田位于山西省东南部 覆盖面积达3000多平方公里 [3] - 气田估算煤层气资源量达6000亿立方米 [3] 开发历程与技术突破 - 华北油田2006年取得沁水盆地煤层气矿权 [3] - 建成国内首个年地面抽采能力超20亿立方米的煤层气田 [3] - 应用"多煤层差异化压裂设计+动态调整"等创新技术 [3] - 技术突破为中浅层复杂煤层高效开发提供关键支撑 [3]
湖北首座天然气生产调控中心投运
中国化工报· 2025-08-06 10:23
公司运营升级 - 湖北省首座天然气生产调控中心正式投入运行 [1] - 调控中心位于湖北省利川市建南工区生产基地 [1] - 实现建南远程控制调配红星及老区气井功能 [1] - 具备指挥调度宜昌及梁平工区生产运行能力 [1] - 实时监控1座净化站运行 [1] 生产管理优化 - 实行全天24小时值守制度 [1] - 负责采输气调度业务及生产保障协调业务 [1] - 形成生产运行、应急处置、信息报送一体化运作模式 [1] - 整合数据采集上报、指令上传下达和采气运维任务职能 [1] - 作为厂直管班组改革后的信息指令传输枢纽 [1] 技术能力提升 - 气井参数纳入实时监测与智能故障预警系统 [1] - 实现数据实时采集、自动报警、连锁保护功能 [1] - 应用数字化监控、远程调产和智能巡检技术 [1] - 全面掌握各输气场站和管道运行状态与信息数据 [1] - 有效整合全厂各级业务调度职能和人力资源 [1]
新天然气:已经在阿深1圈闭、乌西3圈闭分别部署一口探井,预计年底或明年年初完成钻探
格隆汇· 2025-07-31 17:06
资源储备 - 喀什北第二区域矿区面积巨大 已发现三个有利构造带 [1] - 预测资源量原油超1亿吨 天然气超1000亿立方米 [1] 勘探进展 - 阿深1圈闭和乌西3圈闭各部署一口探井 [1] - 钻探工作预计2024年底或2025年初完成 [1] 未来规划 - 根据钻探资料和成效确定2026年投资方向和工作量部署 [1]
新天然气(603393.SH):已经在阿深1圈闭、乌西3圈闭分别部署一口探井,预计年底或明年年初完成钻探
格隆汇· 2025-07-31 16:15
资源勘探进展 - 喀什北第二区域矿区面积很大 涉及三个已发现的有利构造带[1] - 预测资源量原油超1亿吨 天然气超1000亿立方米[1] - 已在阿深1圈闭和乌西3圈闭分别部署一口探井[1] 开发时间规划 - 预计探井钻探工作于2024年底或2025年初完成[1] - 将根据钻探资料和成效部署2026年投资方向与工作量[1]
央视新闻丨我国最大的煤岩气田年产能突破25亿立方米
国家能源局· 2025-07-27 14:53
大吉气田产能突破 - 大吉气田年产能突破25亿立方米 成为我国天然气产量增长的重要接替资源 [1] - 大吉气田今年新投产井37口 新增年产能约10亿立方米 [3] - 当前日均生产煤岩气680万立方米 较去年同期增长50.1% [3] 煤岩气资源特性 - 煤岩气是吸附或游离在地下深层煤层中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 通常埋藏深度超过1500米 [3] - 与常规天然气不同 煤岩气埋藏深 地质条件复杂 开采难度大成本高 [3] 大吉气田开发情况 - 大吉气田位于山西省西部 是我国首个规模开发的煤岩气田 [3] - 平均埋深2130米 探明地质储量3000亿立方米 [3] - 在科技创新驱动下呈现强劲上产势头 [3]
深度超1500米“开发禁区” 煤岩气产能如何实现突破?
央视新闻· 2025-07-27 01:09
煤岩气田产能突破 - 大吉气田年产能突破25亿立方米 成为国内最大煤岩气田 [1] - 煤岩气为埋藏深度超过1500米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 [1] - 传统理论将1500米以上深层煤岩气视为开发禁区 [1] 深层开采技术突破 - 吉深8-3平01井在地下2000米深度水平钻进3036米 创国内煤岩气水平段最长纪录 [1] - 水平段长度从1000-2000米提升至3000米 实现单井产量翻倍 [3] - 通过水平井技术降低单井成本30% 缩短建产周期 [3] - 智能控制系统引导钻杆精准作业 [1] - 采用同一井场打多口井模式 节约土地空间 [1] 智能化生产管理 - 山西临汾集气站实现无人值守 配备200余台传感器实时采集数据 [5] - 自动化系统具备数据采集 识别和预警功能 [7] - 大数据分析生成精准生产调控方案 替代人工管理 [7] - 远程控制中心实时监控压力 流量 温度等参数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