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rver

搜索文档
浪潮信息拟最高斥资3亿回购 服务器领域专利数居全国第一
长江商报· 2025-06-25 07:51
回购计划 - 公司计划回购部分A股股份,回购金额不低于2亿元且不超过3亿元,回购价格上限为75.59元/股,预计回购股份数量约为265万股至397万股,占总股本的0.18%至0.27% [1][2] - 本次回购股份将全部用于注销并减少注册资本 [1][2] - 回购价上限超公司现价53%,也高于历史最高股价69.49元/股 [1][3][4] - 公司已取得中国工商银行山东省分行出具的《上市公司股票回购贷款承诺函》,贷款金额不超过2.7亿元 [2] 财务状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47.67亿元,同比增长74.24%,迈过千亿大关,净利润为22.92亿元,同比增长28.55% [5][6] - 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68.58亿元,同比增长165.31%,增速创近5个季度新高,实现净利润4.63亿元,同比增长52.78% [5][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为711.91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99.97亿元 [2] - 2025年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8.0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65.48% [2] 研发实力 - 公司在服务器领域的有效专利数量位居中国第一、国际领先 [1][6] - 累计有效专利拥有量超过16000件,发明专利占比超过80%,累计申请PCT国际专利超过1700件,海外有效专利超过400件 [1][6] - 2024年新增中国发明授权专利2600余件,连续三年稳居全国企业前十 [6] - 2020-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为26.35亿元、29.21亿元、31.97亿元、30.71亿元、35.12亿元,2025年一季度研发费用为6.58亿元 [6] 市场表现 - 公司股价在2022年10月底低至18.41元/股,2023年中最高涨至65.78元/股,2024年2月28日创下69.49元/股的历史新高 [3] - 截至2025年6月24日收盘报49.46元/股 [3]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4.89亿元,最近三年累计派现6.46亿元 [4]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十大流通股东中包括多家公募基金,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位居第二大流通股东,持股3536.78万股 [4] 业务情况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IT基础架构产品、方案及服务提供商,业务覆盖计算、存储、网络三大关键领域 [5] - 受益于AI驱动算力需求增长,服务器销售增长带动业绩提升 [6] - 2024年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比从2023年的56.15%上涨至74.13% [6]
Super Micro shares fall on planned $2 billion convertible debt offering
CNBC· 2025-06-24 02:00
股价波动 - 公司股价周一下跌约6%,因宣布发行20亿美元可转换债券,2030年到期 [1] - 可转换债券发行通常导致股价下跌,因股权稀释风险 [1] - 尽管当日下跌,2025年迄今股价仍累计上涨近40% [3] 融资与资本运作 - 拟将发债募资用于"一般公司用途",包括营运资金及业务扩张 [2] - 计划动用约2亿美元从债券发行人处回购股票 [2] 行业地位与业务表现 - 作为少数能快速推出搭载英伟达、AMD及英特尔新芯片服务器的厂商 [3] - 被华尔街视为AI纯概念股,受益于科技巨头数千亿美元数据中心投资 [3] - 70%营收来自AI业务,被Raymond James评为"AI优化基础设施市场领导者" [4] 重大合同与地缘合作 - 5月与沙特数据中心签订重大合同,时值特朗普访问中东 [4] 经营挑战与历史问题 - 3-4月因关税担忧遭投资者抛售,5月下调2025财年指引并取消2026财年400亿美元销售预测 [5] - 股价虽部分回升但仍远低于2月高点 [5] - 2024年因会计违规指控被迫重报SEC文件,更换审计师及CFO,改组董事会 [6]
SMCI vs. DELL: Which Server Stock is the Better Buy Now?
ZACKS· 2025-06-20 23:31
行业概况 - 全球服务器市场预计2024-2030年复合年增长率为9.8%,主要驱动力来自医疗、零售、金融、制造和教育等行业的快速采用 [1] - 服务器行业的关键参与者包括Super Micro Computer(SMCI)和Dell Technologies(DELL),两家公司均提供高性能服务器技术 [1] SMCI公司分析 - 服务器和存储系统部门收入在2025财年第三季度同比增长19%,达到45亿美元,占总收入的97% [3] - 数据中心直接液冷产品月产量超过2000个机架,新产品包括AI工作负载的petascale存储系统和集成NVIDIA Blackwell GPU的解决方案 [4] - 面临客户因评估下一代AI平台而延迟采购决策的短期挑战 [5] - 由于价格竞争和向新平台过渡的犹豫,利润率受到挤压,最近季度还计提了旧款GPU库存减值 [6] - 2025财年收入指引从235-250亿美元下调至218-226亿美元,Zacks共识预期为221.2亿美元(同比增长48%),每股收益预期2.07美元(同比下降6.3%) [7] - 当前季度(6/2025)每股收益预期0.44美元,同比下降30.16% [8] DELL公司分析 - 2026财年第一季度服务器和网络收入创纪录达63亿美元,同比增长16%,AI服务器订单达121亿美元,积压订单增至144亿美元 [10] - AI服务器采用率增长来自网络技术、金融服务、制造、媒体娱乐和教育等行业,重复企业客户和AI工厂部署增加 [11] - 服务器解决方案采用定制模块化设计,配备空气和液冷功能,提供24小时机架部署周转和端到端部署服务 [12] - 与NVIDIA、AMD、Meta等科技公司合作,集成PowerCool、Project Lightning等技术增强 [13] - 2026财年收入预期1010-1050亿美元(中值1030亿美元,同比增长8%),Zacks共识预期1035.3亿美元(增长8.33%),每股收益预期9.43美元(增长15.85%) [14] - 当前季度(7/2025)每股收益预期2.26美元,同比增长19.58% [15] 股价表现与估值 - SMCI年初至今上涨45.4%,DELL上涨1.1% [16] - SMCI远期市销率1.28倍(高于中值1.25倍),DELL为0.85倍(低于中值0.87倍) [17] 结论 - DELL在服务器市场前景更佳,AI服务器积压订单显示强劲需求,估值也更具吸引力 [18] - SMCI面临短期挑战包括客户采购延迟和利润率压力 [18] - DELL目前获得Zacks1评级(强烈买入),SMCI为4评级(卖出) [19]
野村:Meta 在 ASIC 服务器方面雄心勃勃,其 MTIA AI 服务器有望在 2026 年成为一个里程碑
野村· 2025-06-19 17:4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尽管英伟达在AI计算集群中占据主导地位,但随着超大规模企业内部特定领域需求的成熟,云ASIC仍有增长空间,预计2026年定制AI加速器在台积电AI逻辑半导体营收中的占比将超过商用GPU [4][6] - Meta的ASIC AI(MTIA)服务器计划在2026 - 2027年有重大进展,但面临实现百万级出货量的挑战,投资可关注英伟达、AWS Trainium、Meta MTIA和Google TPU等项目的潜在受益公司 [8][10][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AI服务器市场格局 - 英伟达在AI服务器市场价值份额超80%,ASIC AI服务器价值份额约8 - 11%;若仅比较数量,2025年谷歌TPU预计150 - 200万台、AWS Trainium 2 ASIC预计140 - 150万台,英伟达AI GPU供应500 - 600万台以上,谷歌和AWS的AI TPU/ASICs总量达英伟达AI GPU的40 - 60%,预计2026年AI ASIC总量将超英伟达AI GPU [1] - 英伟达在COMPUTEX 2025上推出NVLink Fusion,开放专有互连协议,避免在云计算市场份额流失,其最终被云客户的采用和反馈值得关注 [2] AI ASIC与英伟达产品对比 - 为弥补技术性能不足,初始ASIC解决方案使用更好材料、组件和低效架构确保系统稳定和性能,虽BOM成本高,但对云服务提供商更具成本效益 [3] - 英伟达在单位芯片面积计算能力和逻辑密度上领先,其AI集群扩展互连技术NVLink优势明显,预计2026 - 2027年行业开放规范的UALink性能难赶上 [5] - 此前AWS Trainium和微软Maia 100等ASIC规格低于英伟达AI GPU,但目前AI ASIC规格在追赶,不过英伟达在扩展连接性、专有CUDA生态系统仍有优势,部分ASIC解决方案试图利用英伟达系统架构 [7] Meta的ASIC AI(MTIA)服务器计划 - Meta计划在2025年底推出首款有一定规模的ASIC,2025年末至2027年有多款不同系统架构的MTIA芯片推出 [8] - 2025年四季度推出的MTIA T - V1由博通设计,采用Meta通用服务器刀片架构,天弘负责计算托盘和CDU,天弘和新美亚分别负责机架和交换机,计算主板PCB设计复杂 [9] - 2026年年中推出的MTIA T - V1.5性能更强,插片尺寸可能翻倍超5倍光罩,系统架构类似Meta的GB200,天弘主导该项目,计算主板PCB层数可达40L,采用混合M8 CCLs [9] - 2027年推出的MTIA T - V2插片尺寸可能更大,机架系统功率更高,可能需液 - 液冷却 [9] Meta的MTIA出货量目标与挑战 - 博通预计至少三家超大规模客户到2027年底各部署100万个xPU集群,下游供应链认为Meta目标是2025年末至2026年MTIA V1和V1.5达100 - 150万个,但目前预计2026年最多分配30 - 40K CoWoS晶圆用于MTIA,要实现目标需更多预订 [10] - MTIA面临挑战,如V1.5插片尺寸大可能带来封装和基板问题,系统爬坡可能需更多时间,大规模出货可能导致下游材料和组件短缺 [11] 投资建议 - 建议投资有多元化客户的潜在受益公司,如Quanta、Unimicron、EMC、WUS和Bizlink等 [12] - Quanta是Meta MTIA V1和V1.5的计算托盘和CDU制造商,也是V1.5整个机架组装的主导者,其在英伟达和ASIC解决方案中的多元化地位有助于公司估值提升 [13] - Unimicron是博通、Marvell和英伟达的关键基板合作伙伴,预计将成为Meta、谷歌和AWS的ASIC主要基板制造商之一,在英伟达Blackwell AI GPU中份额有望达30 - 40% [14] - EMC是AWS和Meta ASIC的主要CCL供应商,AI ASIC需求增长对其有利,因其在AI ASIC中有更高的美元含量和市场份额 [15] - WUS可能是Meta ASIC的主要PCB供应商,Meta PCB的高层数规格是其优势 [16] - 预计基板管理控制器(BMCs)将从Meta ASIC AI服务器发展中受益,MTIA服务器机架预计有23个BMC,其中16个在MTIA刀片中,还有16个迷你BMC [17][18] - Bizlink是Meta自有ASIC AI服务器扩展连接的主要受益者,其AEC产品用于多个云服务提供商的ASIC AI服务器,在Meta机架设计中有潜在应用 [19]
SMCI's Server Demand Rising: Will Innovation Keep the Momentum?
ZACKS· 2025-06-17 23:06
公司业绩与增长 - 超微电脑(SMCI)服务器和存储系统部门在2025财年第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19% 达到45亿美元里程碑 该部门占公司总收入的97% [1] - 直接液冷(DLC)产品目前月产量超过2000台机架 推动该部门增长 未来增长点包括新推出的数据中心构建块解决方案(DCBBS)和AI工作负载的PB级存储系统 [2] - 公司2025财年收入共识预期为2212亿美元 预示48%的同比增长 [5] 产品与技术 - DCBBS解决方案通过集成网络、电源和冷却系统简化部署 优化空间并降低水电消耗 [3] - 新推出的PB级全闪存存储服务器集成NVIDIA Grace CPU超级芯片 专为软件定义网络和AI存储工作负载设计 [3] 全球扩张战略 - 正在马来西亚、台湾和欧洲扩大制造布局 以加速解决方案部署并规避地缘政治和关税壁垒 [4] 行业竞争格局 - 主要竞争对手Pure Storage(PSTG)提供FlashArray等全闪存存储解决方案 具备云集成和AI功能 [6] - 慧与(HPE)服务器部门在2025财年Q2增长6% 主要受AI服务器需求推动 [7] - 据Mordor Intelligence预测 2025-2030年企业服务器市场CAGR达803% 规模将达13981亿美元 [8] 股价与估值 - SMCI年初至今股价上涨433% 同期行业指数下跌32% [9] - 公司远期市销率087倍 低于行业平均161倍 [12] - 2025财年每股收益预期同比下降633% 但2026财年预期增长3575% 过去60天下调了2025-2026年预期 [15]
计算机行业2025年中期投资策略:AI赋能,国产崛起
东莞证券· 2025-06-17 17:20
报告核心观点 - 维持计算机行业“超配”评级,建议关注AI应用、AI算力、信创领域发展机遇,重点关注相关领域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 [3][4] 计算机行业行情及业绩回顾 - 行情走势:2025年1月至3月上旬,受DeepSeek发布推理大模型影响,SW计算机行业指数攀升;3月中下旬至5月30日,受AI主题投资情绪回落、财报季临近、国际贸易摩擦升级等因素影响,指数进入阶段性调整行情,年初至今累计上涨1.65%,跑赢沪深300指数4.06个百分点 [13] - 业绩表现:2024年行业利润端承压,2025Q1业绩明显改善,营收端加速增长,利润端增速迎来拐点。分板块来看,2025Q1算力基建、信创和网络安全板块营收增速提升,智能驾驶、能源IT、金融IT、网络安全和人工智能板块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同比显著增长 [14] 人工智能蓬勃发展,关注AI应用、AI算力发展机遇 模型端 - 海外科技巨头集中更新大模型,呈现向“长上下文+强推理+低成本+多模态”方向发展趋势,如OpenAI推出GPT - 4.1系列、谷歌更新Gemini 2.5模型等 [25][26] - 国产开源大模型快速崛起,与美国顶级模型性能差距缩小,如DeepSeek - R1、阿里通义千问Qwen2.5 - Max等模型表现优异,有望推动国内AI应用端加速繁荣 [28] 应用端 - 2025年有望成为AI Agent商业爆发元年,AI Agent重塑人机协作方式,可主动与环境及其他主体互动,从“工具附庸”升级为“智能协作者” [31] - 国内通用型AI Agent快速落地,如Monica发布Manus、字节推出扣子空间等产品,资本市场对通用型AI Agent领域偏好更强,其商业应用更成熟 [32][35] - MCP和A2A协议并行运行,MCP协议打通Agent与工具/数据连接,A2A协议解决多Agent间操作,推动AI Agent生态加速繁荣 [38] - AI Agent有望率先在企业服务类和需求简单、容错率较高的消费级场景中落地,办公/OA/ERP/CRM等SaaS厂商有望受益 [42] 算力端 - 训练端算力维持增长态势,AI Agent爆发将拉动推理端算力需求激增,因Agent任务复杂、应用场景拓展需更多算力支持 [43][44] - 2025Q1北美四大云厂商合计资本开支高增,未来全球AI算力需求预计保持高位;国内科技巨头持续加码AI投入,中国AI算力增速高于预期,未来两年将保持高速增长 [45][48] - 英伟达占据全球AI芯片主导地位,其GB300系统将于第三季度面世,AI计算领域持续创新;美国对华芯片出口管控趋严,为国产芯片提供发展窗口,华为昇腾引领国产AI芯片厂商逆势崛起 [53][56] - 全球AI服务器需求旺盛,ODM厂商订单增长强劲,2025Q1头部ODM厂商业绩同比显著增长;2024年中国AI服务器市场规模同比激增134%,IDC预测2029年市场规模将超千亿美元 [62][66] 信创迎来发展新机遇,基础软件替换空间广阔 外部不确定性增强自主可控紧迫性,内部政策及资金支持加速信创落地 - 外部不确定性增强,国际贸易摩擦升级、美国科技制裁加码、信息安全事件频发,以信创为代表的科技自主可控领域或成确定性主线 [67] - 内部政策及资金支持力度加大,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科技自立自强,安全可靠测评结果公布节奏加快,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化债方案为信创产业提供资金保障和采购意愿支持 [68][70] 核心基础软件国产化率较低,短期或将迎来替换高峰期 - 国产基础软件领域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将迎来替换高峰期,距离2027年100%全面替代目标差距大,政策支持密集,产品矩阵拓展 [74] - 数据库:党政领域替代率达85%,替换向地市和区县下沉;八大行业替代率整体不高,金融、通信及能源为竞争重要阵地,随着2027年节点迫近,有望加速渗透并向核心系统替换突破 [77] - 操作系统:国产操作系统渗透率低,但在政策支持下逐渐突破外资垄断格局,预计2025 - 2027年市场规模将快速增长,在党政及八大关键行业范围内有望加速替换 [90]
Is DELL's AI Server Strategy the Key to ISG Revenue Acceleration?
ZACKS· 2025-06-17 01:06
人工智能服务器需求强劲 - 公司受益于数字化转型和生成式AI应用推动的AI服务器强劲需求,其中PowerEdge XE9680L AI优化服务器需求旺盛 [2] - 2026财年第一季度基础设施解决方案集团(ISG)收入同比增长12%至1031亿美元,服务器和网络收入增长16%至632亿美元,AI和传统服务器需求均表现强劲 [3] - AI优化服务器订单增加121亿美元,旗舰产品PowerEdge XE9680需求旺盛推动AI领域增长 [4] 产品与技术优势 - PowerEdge系列支持NVIDIA Blackwell Ultra平台,包括HGX B300 NVL16、GB300 NVL72等型号,XE8712服务器搭载GB200 NVL4平台,单个IR7000机架可支持144个NVIDIA B200 GPU,液冷系统专为AI模型训练和复杂HPC模拟设计 [5] - 2026财年第一季度AI服务器出货量达18亿美元,未交付订单保持144亿美元的健康水平 [6] 行业竞争格局 - 公司在服务器领域面临惠普(HPE)和超微电脑(SMCI)的激烈竞争 [7] - 惠普2025财年第二季度服务器业务收入增长6%至406亿美元,主要受AI服务器需求推动 [8] - 超微电脑推出搭载AMD Instinct MI350系列GPU的新液冷/风冷解决方案,基于H14平台和EPYC 9005 CPU,支持288GB HBM3e显存/GPU [9] 财务表现与估值 - 公司股价年内下跌49%,表现逊于Zacks计算机与科技板块12%的涨幅 [10] - ISG收入在2026财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长12%至1031亿美元,AI服务器订单121亿美元,出货18亿美元,未交付订单144亿美元 [12] - 公司远期市销率072倍显著低于行业633倍,价值评分A级 [14] 盈利预期 - 2026财年第二季度每股收益共识预期226美元,过去30天上调115%,同比增长1958% [16] - 2025财年全年每股收益预期943美元,过去30天上调691%,同比增长1585% [16]
AI刹住了浪潮信息下坡
搜狐财经· 2025-06-16 09:32
财务表现 - 2021年至2023年公司营收从67048亿降至65867亿,扣非净利润从18亿降至1118亿,呈现增速放缓与利润下滑趋势 [2] - 2024年营收大幅增长至114767亿,扣非净利润创历史新高1874亿,2025年一季度扣非净利润427亿,同比增长8076% [2] - AI服务器需求增长是业绩复苏的核心驱动力,尤其是AIGC领域带动市场扩张 [2] AI战略布局 - 全栈式AI计算产品覆盖自动驾驶、元宇宙、药物开发等领域,推出23款智算产品包括元脑服务器第八代新品 [3] - 推出企业大模型开发平台EPAI,提供模型训练、智能体开发等工具,并自研"源"大模型算法降低应用门槛 [3] - 液冷散热技术以超40%市占率居中国第一,专利覆盖冷板式与浸没式液冷,解决漏液等问题提升数据中心绿色化水平 [3] - 推动AI在教育、医疗、金融等行业落地,例如与泛微网络合作发布高校大模型一体机 [3] 毛利率问题 - 2023年整体毛利率1004%,2024年进一步降至774%,显著低于国际竞争对手20%以上的水平 [5] - 价格战导致AI服务器单价从2023年14万元/台降至2024年95万元/台,硬件销售占比过高且云计算服务增长不足 [5] - 上游芯片供应商(英特尔、AMD)垄断导致核心零部件成本占服务器总成本近80%,采购议价能力弱 [10] 客户集中度风险 - 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达5615%,云厂商占主导导致议价能力受限,例如某客户要求承担30%数据中心运维成本 [6] - 大客户战略调整(如AWS自研服务器)或需求波动直接影响订单,阿里云"白牌服务器"计划压缩订单毛利至38% [6] - 华为"鲲鹏+昇腾"一体化方案迫使公司在竞标中牺牲5-8个点毛利以维持份额 [7] 存货管理挑战 - 2024年存货规模达40633亿,同比增长11258%,占总资产比重5708%,技术迭代带来跌价风险 [8] - 高存货占用资金导致周转压力,仓储与物流管理成本上升,市场需求不确定性加剧积压风险 [9] 成本控制短板 - 原材料成本上升叠加市场竞争,毛利率从2021年187%降至2024年132% [10] - 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高于行业水平,全球芯片短缺进一步推高核心部件采购成本 [10]
COMPAL Optimizes AI Workloads with AMD Instinct MI355X at AMD Advancing AI 2025 and International Supercomputing Conference 2025
Prnewswire· 2025-06-13 02:30
产品发布 - 公司发布SG720-2A/OG720-2A高性能服务器平台,采用AMD Instinct™ MI355X GPU架构,支持单相和两相液体冷却配置 [1] - 新产品针对下一代生成式AI和大型语言模型(LLM)训练设计,提供卓越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1] - 产品在AMD Advancing AI 2025和国际超级计算大会(ISC) 2025上同步亮相 [1][7] 技术特点 - 支持最多8个AMD Instinct MI350系列GPU(包括MI350X/MI355X),实现高密度训练 [7] - 采用双冷却架构(空气和液体冷却),优化高热密度工作负载 [7] - 两相液体冷却解决方案与ZutaCore®合作开发,提供稳定热性能 [7] - 基于CDNA 4架构,配备288GB HBM3E内存和8TB/s带宽,支持FP6和FP4数据格式 [7] - 配备PCIe Gen5和AMD Infinity Fabric™,实现多GPU编排和高吞吐量通信 [7] - 全面支持主流开源AI堆栈(ROCm™、PyTorch、TensorFlow等) [7] - 兼容EIA 19"和ORv3 21"机架标准,采用模块化设计 [7] 行业趋势 - 生成式AI和LLM推动计算需求增长,企业更重视兼具性能和适应性的基础设施 [3] - AI和HPC的未来不仅关注速度,更注重智能集成和可持续部署 [6] 公司战略 - 公司与AMD保持长期战略合作,共同开发服务器平台解决方案 [5] - 通过双平台展示,公司扩大在AI和HPC领域的全球影响力和合作伙伴网络 [7] - 公司近年来积极发展云服务器、汽车电子和智能医疗等新兴业务 [9] 公司背景 - 公司成立于1984年,是笔记本和智能设备行业的领先制造商 [9] - 2024年被《天下杂志》评为台湾前6大制造商之一 [9] - 持续入选《福布斯》全球2000强和《财富》全球500强企业 [9]
大模型性能提升带动算力需求激增,港股AI标的下半年仍是“最佳配置”
搜狐财经· 2025-06-12 10:38
AI行业发展趋势 - DeepSeek等国产大模型突破及芯片技术发展加速AI商业化落地,带动算力基础设施市场增长 [1] - 2024年全球AI IT总投资规模为3,158亿美元,预计2028年增至8,159亿美元,五年CAGR为32.9% [2] - 全球生成式AI市场五年CAGR或达63.8%,2028年市场规模将达2,842亿美元,占AI总投资的35% [2] 中国市场表现 - 中国占亚太地区AI支出超五成,2028年AI总投资规模将突破1,000亿美元,五年CAGR为35.2% [3]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单独列出"人工智能+"政策章节,明确推动大模型技术落地及算力基础设施建设 [3] -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AI终端设备(如智能手机、机器人)被列为重点发展方向 [3] 算力需求与基础设施 - AI算力需求高涨推动服务器芯片架构升级、内存扩容及散热优化,利好联想集团等港股标的 [1] - 2025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预计达1,037.3 EFLOPS,2028年增至2,781.9 EFLOPS [5] - 2025年全球基础设施市场将增长18%至2,650亿美元,AI服务器市场规模达1,472亿美元,2024-2027年CAGR为18% [5] 液冷技术应用 - 液冷服务器市场2024年规模达23.7亿美元,同比增长67%,冷板式解决方案占比提升 [6] - 2024-2029年中国液冷服务器市场CAGR预计为46.8%,2029年规模将达162亿美元 [6] 联想集团业务布局 - 联想集团通过万全异构智算平台提供AI计算及推理服务,服务器业务为核心增长点 [7] - ISG营收实现63%增长并连续两季度盈利,云端需求及液冷技术驱动服务器业务 [9] - 绿色算力产品降低客户运营成本,同时支持AI训练与数据处理 [9] - 边缘计算为重点研发领域,已构建丰富产品矩阵及场景化解决方案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