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rt Drama
搜索文档
一胎生99个儿子,短剧还有什么不敢拍?
36氪· 2025-06-17 12:03
竖屏短剧行业现状 - 短剧内容猎奇程度突破现实逻辑,如《麒麟送子天降喜福》中女主一胎生下99个儿子的设定引发广泛争议 [1][3] - 创作团队承认内容不合理,导演称拍摄时已感到"癫狂",反映行业审核疏漏和野蛮生长现状 [3] - 低俗、违背常识的剧情频出,如《老师不要跑》因软色情内容被全网下线,暴露审核漏洞 [4] 短剧市场内容生态 - 行业虽宣扬"精品化",但头部精品如《家里家外》占比极少,大量作品仍陷同质化、低质化泥潭 [6] - 内容创作以"爽感"为核心逻辑,通过极端狗血、低俗情节刺激用户情绪,导致"一胎99子"等反智设定泛滥 [6][8] - 微信、快手等平台定期整治不良短剧,但整体生态短期内难改善,因盈利模式依赖流量刺激 [6][8] 短剧盈利模式与行业困境 - 主要盈利模式分两种:IAP(付费购买)和IAA(广告流量变现),均依赖用户留存与情绪刺激 [8] - 早期宽松环境赋予短剧"流量特权",但无底线迎合导致观众情绪阈值提升,内容走向极端化 [9][11] - 行业需改变"向流量看"的底层逻辑,否则低俗猎奇内容将持续侵蚀市场健康度 [8][9] 短剧创作趋势与反思 - "爽感"需求推动市场膨胀,但过度迎合导致内容突破底线,如萌娃数量从3个激增至99个的"通货膨胀"现象 [11] - 向下追求低格调内容虽获短期流量,但阻碍行业长期发展,需转向高级审美与正向价值 [11] - 长剧已开始借鉴短剧形式,反映其影响力,但行业需警惕内容反智化对受众的负面影响 [11]
短剧深陷复制狂欢:“一本多拍”让跟风越演越烈?
36氪· 2025-06-06 18:38
短剧行业"一本多拍"现象分析 行业现状与模式特点 - "一本多拍"指同一剧本被不同团队改编成多部短剧 已成为短剧行业常态化操作模式 不同版本在细节和情感呈现上存在差异化处理 [2] - 该模式形成动态创作生态 制作团队根据观众反馈和流行趋势加入新元素 如《京枝欲夜》改编出10个"西门礼臣"版本 观众通过演员标签区分不同演绎 [2][4] - 平台算法优先推荐高点击率作品 形成"流量-观众-点击率"正向循环 制作方倾向选择已验证市场潜力的剧本而非原创 [11][12] 平台战略与IP开发 - 七猫小说投入1.5亿元用于微短剧创作 开放10000+小说IP 剧本保底费上限提至15万元 [14] - 阅文推出2000部IP短剧计划 编剧可获得3-10万元保底+1%-2%付费投流分成+10%-20%版税分成 [14] - 咪咕发布"繁星·沐光"3.0计划 投入2000万剧本基金 免费开放2万+IP 原著作者可获5%收益分成 [14] - 番茄小说与抖音红果短剧深度绑定 改编剧《老千》《云渺2》获10亿级播放量 平台单月分账达5亿元 [16] 市场反馈与用户行为 - 观众对剧情改动接受度良好 制作团队根据反馈调整细节 如《前妻攻略》衍生上百个版本 涵盖现代/古代/民国/修仙等背景 [6][8] - 部分用户对同质化表达不满 典型如"前妻攻略"模板化剧情被套用于都市/校园/悬疑/仙侠等多类型短剧 [6][8] - 创新案例《不是我电子女友咋成剑仙了》因一周内上线3个版本及性转版 最终均未跑出市场 [17] 行业影响与发展瓶颈 - 制作方通过低成本翻拍热门IP实现高回报 如平台豪砸上亿元推动"量产爆款" [9][10] - 同质化导致审美疲劳 小红书数据显示该关键词成为用户弃坑主因 [19][21] - 版权纠纷风险上升 不同团队对原著理解差异可能引发争议 多版本竞争加剧流量分配矛盾 [21]
专访河马剧场负责人张翔宇:短剧渗透仍未到达天花板,数亿播放爆款持续涌现
搜狐财经· 2025-06-03 17:05
行业核心观点 - 免费模式成为2025年短剧市场最重要的关键词之一,并已占据市场半壁江山 [1][8] - 短剧市场正朝着题材多元化、内容精品化的方向发展 [5][12] - 平台通过“保底+超高分成”、奖金激励和高达300万元的宣发扶持等措施争夺优质内容 [10] 市场格局与规模 - 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超500亿元 [8] - 免费短剧APP赛道竞争加剧,红果短剧3月月活达1.73亿,同比增长220.3%,河马剧场3月月活4167.71万,同比增长319.34% [8] - 付费赛道增长放缓,3000万以上消耗的项目已算大爆,充值过亿的项目屈指可数 [5] - 免费模式为行业带来流量突破,红果短剧站内已有《家里家外》《咬清梨》等十余部短剧播放量超过10亿 [5] 内容创作趋势 - 短剧题材无限丰富,标签已拓展至108个,涵盖霸总、甜宠、悬疑、系统、现实向等多种类型 [5][6] - 创作手法升级,在已有成功案例基础上进行微创新是主流方式,故事套路复杂性远超几年前 [3][4] - 爆款标准发生变化,衡量维度更宽泛,超头部项目珍稀但中小爆款持续涌现 [5] - 平台积极开发IP资源,例如河马剧场开放万部小说IP,爱奇艺发布“百部港片微剧计划” [7] 平台策略与运营 - 河马剧场凭借超万部短剧存量和月更千万部的速率,稳居行业第二 [10] - 平台合作方式多样,提供“保底+超高分成”并希望平摊版权方内容成本,使创作者专注于内容质量 [10] - 平台早期对自然流效果好的剧加大扶持,并基于存量用户偏好进行内容倾斜 [12] - 免费模式被认为是可持续的主流,尽管回收周期较长,但符合长期主义 [12]
投放增73.1%,ReelShort突然发力,一批新剧强势吸量?
36氪· 2025-05-27 16:29
ReelShort数据表现 - 近30天全球双端下载量呈"V"型走势,从日下载量65万次降至30万次后回升至66万次 [4] - 累计投放素材量2.4万组,日投放量从2500组波动上升至超5000组,上周环比增长73.1% [7] - 投放媒体高度集中于Facebook(90.9%)和Instagram(90.35%),辅以Messenger(66.78%)和Facebook Audience(66.01%) [8][9] 内容投放特征 - 头部短剧《How to Tame a Silver Fox》以1630组素材量断层领先,女频题材占比70% [10][11] - 题材以都市情感为核心,融入银发、消防员、牛仔等西方元素,近7天TOP10中50%为本土文化相关剧 [16][17] - 爆款内容聚焦女性情感内核,通过人设创新(赛车手/牛仔)增强本土化表现 [20][21] 平台竞争策略 - 采用"精品化+慢更新"模式,近7天新剧50部,显著少于竞品DramaWave(208部) [21] - 内容开发强调"情感内核+本土包装"双升级,从单线叙事转向人物成长刻画 [21][24] - 本土化改编帮助其曾登顶App Store娱乐榜,但规模化速度受限 [24] 行业方法论 - 短剧出海2.0阶段需突破"文化符号堆砌",关键在于情感普适性+题材创新组合 [19][20] - 西方市场验证女频赛道潜力,但需避免同质化,通过人设多元化建立差异化 [17][18] - 头部平台集中资源投放爆款+快速迭代同类剧集的策略成效显著 [9][18]
4月海外短剧揽金$ 1.26亿,创今年新高,买量投放高增10倍
36氪· 2025-05-15 12:34
2025年4月海外短剧市场收入和下载量 海外预估下载量和收入 - 2025年4月短剧APP双端总下载量约为1亿次,环比3月增加约503万次 [1] - 预估内购收入约1.26亿美元,环比3月增长约600万美元 [1] - 2月起海外微短剧市场整体回暖,双端总下载和内购总收入于4月双双破亿 [1] 重点地区预估下载量和总收入 - 其他地区(非重点地区)下载量约为3473万次排名第一,拉丁美洲2818万次第二,东南亚2285万次第三 [4] - 下载量占比:其他地区34%、拉丁美洲27%、东南亚22% [4] - 东南亚和拉美因手机普及率提升(2023年互联网用户超4.6亿)及年轻化人口结构,对短剧接受度更高 [5] 重点地区IAP收入分析 - 美国IAP收入约6116万美元排名第一,占比49% [7] - 其他地区(非重点地区)IAP收入约2323万美元位居第二,占比18% [7] - 东南亚地区IAP收入约1185万美元位列第三,占比9% [7] 重点地区收入和下载剖析 美国地区 - 4月下载量约891万次,环比增长15万次,收入增长幅度较二三月更大 [9] - 收入增长得益于"订阅+广告+电商"会员组合模式推广 [9] 日本地区 - 4月下载量约227万次,环比上升,但收入略微下滑 [12] - 经济复苏低迷(通货膨胀率3%)推动用户转向免费型短剧APP [12] - 本土媒体如NHK推出短剧化内容,加剧竞争 [12] 韩国地区 - 4月下载量约161万次,环比下降17万次,但收入不降反升 [14] - 高收入群体偏好"会员服务",用户黏性较高 [14] - "虚拟礼物"打赏功能成为收入增长新方式 [14] 东南亚地区 - 4月下载量约2285万,环比下降215万 [16] - 主要国家互联网使用率达85%,手机需求减少 [16] - 本土流媒体平台削减短剧投入,海外APP抢占中高端付费用户 [16] 欧盟地区 - 4月下载量约388万,环比上升28万 [18] - 通货膨胀率回落至2.5%,《数字单一市场法案》降低跨国运营成本 [18] - 社交机制(邀请好友获免费时长)降低拉新成本 [18] 拉丁美洲地区 - 4月下载量约2818万,环比上升474万 [20] - 15-60岁人口占比67%,年轻化市场推动需求增长 [20] - 免费短剧APP降低使用门槛,提高曝光和收入转化 [20] 2025年4月海外短剧市场投放概览 在投素材数 - 4月共投放广告素材约50万组,环比增长9.3%,同比激增10倍 [22][25] 在投海外短剧APP数 - 4月参投APP为274款,环比增长15.6% [26] - 2025年起每月新增APP从10多款增至20多款,市场加速扩张 [28] 投放素材分析 - 情感题材投放量最大(37万组,占比22.7%),都市题材34万组,逆袭题材19万组 [29] - 银发题材增量明显,悬疑、赘婿、系统题材仍冷门 [29] 热门区域投放素材分析 - 其他区域素材数约45.5万排名第一,印度尼西亚20.1万第二,巴西19.3万第三 [31] - 欧美和东南亚为投放集中地,东亚市场低迷 [31] 语种分类投放素材数 - 英语素材投放量约68万组,占比69% [33] - 西班牙语7万组第二,日语3万组第三 [33] - 泰语素材环比增长,受益于东南亚文旅影视合作加强 [35] 2025年4月海外短剧投放榜 海外短剧APP素材投放总榜 - NetShort以9万组素材居首,DramaWave 8.7万第二,DramaBox 6.7万第三 [36][39] - TOP20总投放素材约58.56万组,环比减少9700组,但参投APP数增加37个 [39] 海外短剧热榜总榜 - 《The Missing Master Chef》以2077.8万热值登顶,《Falling for a SUPERSTAR》1676万第二,《CEO Wants My Little Rascal》1609万第三 [42][44] - TOP20中都市情感题材占75%,萌宝题材崛起 [44] - NetShort投放6部热榜剧,DramaWave 3部 [45] 海外英文短剧热榜 - 《The Missing Master Chef》2077.8万热值第一,《Falling for a SUPERSTAR》1676万第二 [46][48] - 银发题材平均热值约1400万,年龄差爱情成新潮流 [48] - 译制剧中古装、逆袭、萌宝题材热值破千万 [49] 海外日文短剧热榜 - 《ママは社長!パパは伝説!》173.9万热值第一,《眠り姫の秘密》161.4万第二 [52][55] - TOP20中译制剧占95%,自制剧仅1部 [55] - 男频战神、逆袭题材累计热值近破亿 [55] 海外韩文短剧热榜 - 《약혼연 드라마》328.8万热值第一,《위험 속에서 피어난 사랑》217万第二 [59][61] - 市场以译制剧为主,本土化改编不足 [61]
Snail(SNAL)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5-15 05:3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第一季度净收入为201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的1410万美元增长42.5%,主要因ARC总销售额增加270万美元、ARC移动销售额增加130万美元,且2025年第一季度递延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减少330万美元 [5][20] - 第一季度净亏损190万美元,去年同期亏损180万美元,净收入增加被收入成本和运营费用增加抵消 [2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的三个月,预订量为222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的1960万美元增长13.6%,主要因本季度发布AHRQ Survival Ascended DLCH试验以及2024年下半年发布BOBSTodd Health和BellRite [2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季度的EBITDA亏损320万美元,去年同期亏损190万美元,主要因所得税收益增加100万美元、利息费用减少30万美元、净亏损增加100万美元,部分被利息收入和关联方利息收入减少100万美元抵消 [2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无限制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940万美元 [22]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ARC业务线 - 总销量增长45%至150万,主要由旗舰ARC系列推动 [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ARC累计游玩时长达40亿小时,用户平均游玩时长达162小时 [6] - ARC Ultimate Mobile Edition自去年12月推出后表现出色,截至2025年3月31日,iOS和安卓平台下载量超480万,在截至该日的三个月里,平均日活跃用户约14.4万 [7] 短剧集业务线 - 子公司Interactive Films专注数字娱乐市场的垂直短剧集领域,旗下短剧集移动分发平台SauteTV本季度末拥有49部短剧集 [9][10] 游戏发行线 - 独立发行品牌Wandering Wizard本季度推出两款新游戏,并获得Whispers of West Grove和Rebel Engine的发行权 [18]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PC游戏收入约占公司收入的48%,主机游戏占41% [24]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致力于为多平台和多类型的受众和玩家提供新内容和体验,扩大游戏全球影响力,将ARC Mobile游戏作为关键着力点 [8][26] - 积极投资相邻类型和新兴平台的可扩展增长机会,目标是为不同平台和游戏风格的玩家提供创新、有吸引力的体验 [26] - 与MacMetrix Inc签署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合作开发至少10部短剧集,通过各自平台进行联合开发、制作和全球发行,以扩大在全球短剧集行业的影响力 [10] - 参加2025年游戏开发者大会,公布ARC系列的新内容、DLC、新项目和新游戏,展示公司在游戏领域的创新和发展 [8]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关税对公司业务的直接影响可能有限,但间接影响仍可能存在,如主机平台价格上涨可能推迟新玩家购买,硬件成本增加和经济不确定性可能影响消费者对高端游戏的支出 [23] - 认为ARC移动游戏有助于抵消关税的部分影响,且当前主机已过生命周期中期,不将主机价格可能上涨视为重大长期问题,对行业发展持谨慎乐观态度 [24][25] - 对公司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条件的能力有信心,将继续庆祝ARC Survival Evolved系列十周年,发布相关内容和公告,扩大游戏全球影响力 [25][26] 其他重要信息 - 2025年6月将是旗舰游戏Survival Evolved十周年,公司在今年游戏开发者大会上公布了ARC系列的多项更新,包括Ark Aquatica的预告预告片和Lost Colony的官方预告片 [12][13] - BellRite游戏上个月迎来一年抢先体验周年纪念,截至第一季度末销量超41.7万,Steam愿望单数量超100万,计划在2025年第四季度将其引入Xbox平台 [16][17] - 公司展示了内部开发项目Nanyin Sutra, Wushu和Nanyin Sutra, Immortal的预告片,以及即将推出的游戏For the Stars、Honeycomb、The World Beyond、Robots at Midnight和Echoes of Elysium的新预告片 [18]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 公司的收入多元化策略 - 公司积极探索和投资新业务或新游戏以实现收入多元化,如开展短剧集业务并与Mega Matrix签署谅解备忘录,今年还将发布多款新游戏,预计这些新收入流将对收入多元化做出重要贡献 [29][30] 问题: 与Mega Matrix签署的谅解备忘录的收入影响 - 目前评估短剧集业务的潜在收入贡献还为时过早,双方已开始合作开发短剧集系列,根据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在未来十二个月内合作开发至少10部短剧集 [33][34] 问题: 广告和营销成本及未来展望 - 2025年营销支出增加主要与参加GDC展会和支持游戏发布有关,未来随着游戏发布策略的优化和对其他游戏展会参与的探索,预计不会出现季度环比增长 [37][38] 问题: 投资者如何看待公司底线以及实现净收入转正的方法 - 公司实现正底线的方法主要围绕成本控制和多元化货币化,成本控制方面,外包部分开发功能,减少固定成本和内部人员负担,研发和营销费用与重点项目和近期收入目标紧密结合;货币化方面,拓展短剧集业务,通过Arc Survival Ascended的高级模组、Arc Ultimate Mobile Edition的微交易等方式实现盈利,并持续投资于可盈利和可扩展的内容 [39][40]
短剧出海的认知税:为什么90%团队死在Facebook投放上?
36氪· 2025-05-07 17:37
行业趋势 - 短剧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 国内监管收紧和竞争加剧推动头部及中小玩家加速转向海外市场[1] - 2025年Q1三大头部平台月流水均破亿美元 年增长率保持在140%+[6] - 2028年全球短剧市场规模预测突破百亿美元 将诞生跨国性上市公司[6] 市场差异分析 内容文化差异 - 国内爆款短剧在海外表现分化明显 霸总题材适配指数达90% 赘婿/龙王题材仅20%[5] - 东方文化偏好"隐忍-爆发"叙事 西方更接受"持续抗争"成长路径[5] - 海外男频市场呈双轨制 东南亚适用国内模式 欧美需重新定义男性爽点[5] 用户生命周期 - 海外市场起量时间比国内慢5倍(7-14天) 但总盈利周期长达180-360天 是国内12倍[7] - 海外短剧市场渗透率仅为国内15% 竞争强度是国内的1/8[7] 合规边界 - 北美市场版权意识最强 曾出现因迪士尼玩偶入镜支付3.5万美元赔偿案例[8] - 中东市场宗教因素敏感度最高 东南亚市场对性别议题容忍度较低[8] 竞争优势 - 决策路径压缩至3小时完成付费转化 资金周转效率提升300%[10] - 素材制作成本降低60% 实现"产品即广告"闭环[10] - 海外客单价达国内10倍(周卡$9.99-19.99 vs 国内9.9-29.9元)[10] - 订阅+广告双轮驱动 付费会员贡献80-90%核心收入[10] 平台选择策略 - Facebook成为中大型厂商规模化投流首选平台 覆盖Meta生态全链路用户[11] - 北美40+用户付费能力强 周卡定价高达19.9美元 年卡超Netflix会员价[12] - Meta广告系统稳定性优于TikTok 流量分配机制更公平[13] 运营体系构建 团队配置 - 需配置投手/素材制作/产品运营/商务拓展四类核心职能 北美市场投手月消耗考核5-30w美元[15][16] - 入场北美市场需预留百万美元级预算 十万美元级仅能布局东南亚译制剧[18] 内容生产 - 本土剧制作成本不低于20w美元 需在洛杉矶等地依托专业影视工业[20] - 主流采用纯字幕翻译测剧 数据达标后跟进本土配音版[20] 数据驱动 - 核心指标CPI/ARPPU/ROI中 首日ROI低于30%需立即预警[21] - 行业领先企业投入200-1000万自建数据中台 解决W2A回传不准确等技术痛点[21] 未来发展方向 - 将形成以中国工业体系为根基的全球化输出模式 类似好莱坞文化输出策略[23] - 男频内容将成为新增长点 创作自由度提升将催生突破性创新[24]
给短剧设计爽点的人,已经入账百万
投中网· 2025-05-07 14:26
短剧行业现状 - 短剧行业持续火爆,已改写视频内容生态,吸引爱优腾等长剧平台入局[4] - 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达504亿元,预计2027年突破1000亿元[9] - 红果短剧App月活用户规模在2024年1月达到1.66亿[9] - 爆款短剧《闪婚后豪门老公马甲藏不住》在付费平台充值破亿元[6] - 现象级爆款《心动还请告诉我》播放量破十亿,登上红果周榜第一[6] 短剧制作与收益 - 短剧分账超过百万元已屡见不鲜[3][7] - 红果平台给编剧的保底价格从2023年的1-2万元涨至2024年10月的5-10万元[10] - 红果爆款剧给编剧的分账最高可达百万元[7] - 优酷将S级独家短剧分账单价从6元提高至16元[11] - 腾讯将收入超千万的独播短剧分账周期从6个月拉长至12个月[11] - 爱奇艺宣布将70%以上收入分给内容出品方[11] 短剧制作特点 - 短剧制作周期短至几个月,最短可缩至两周[10] - 行业平均制作成本60-80万元,精品短剧成本80-300万元[18] - 知名短剧演员日薪从2022年的800元涨至2024年的5万元[19] - 头部短剧演员如柯淳、申浩男、马小宇日薪达2万元以上[19] - 行业第一轮洗牌已完成,2024年下半年无持续变现能力的公司难以生存[18] 爆款短剧创作 - 短剧前期剧情对观众吸引至关重要,留存率决定成败[13] - 付费榜和免费榜是编剧重要参考,不同榜单对应不同受众[14] - 闪婚、追妻、萌宝、宫斗等题材较稳妥但同质化严重[14] - IP改编需注意情节选择和改动,避免与早期版本撞车[14] - 情感递进和情绪点把握是爆款关键[14][16] 行业发展趋势 - 短剧制作开始长剧化,精品短剧具备"细水长流"节奏[18] - 头部效应明显,出现听花岛、四月联盟等知名制作公司[18] - 海外市场成为新方向,北美市场仍有发展空间[20] - 行业从重资产转向创意和剧本内容,增加海外板块[20] - 未来高成本精品短剧或成主流,实力薄弱玩家将出局[7]
给短剧设计爽点的人,已经入账百万
创业邦· 2025-05-07 11:19
短剧行业现状与市场规模 - 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达504亿元,预计2027年突破1000亿元 [8] - 红果短剧App月活用户规模在2024年1月达1.66亿 [8] - 爱优腾等长剧平台纷纷入局短剧赛道,推出分账模式争夺市场份额 [12] 短剧编剧收入与创作模式 - 红果平台爆款剧编剧分账最高可达百万元 [6][13] - 2023年业内短剧剧本价格多在8000~12000元,红果保底价1万~2万元 [9] - 2024年红果剧本价格涨至5万~10万元,包含保底稿费和分账 [9][11] - 编剧需提交30集剧本通过审核,否则面临1/3沉没成本 [13] 爆款短剧案例与创作策略 - 彭雨虹编剧作品《闪婚后豪门老公马甲藏不住》付费平台充值破亿元 [5] - 《心动还请告诉我》播放量破十亿,登红果周榜第一 [5] - 爆款题材包括闪婚、追妻、萌宝、宫斗,需避免同质化 [17] - IP改编需注重情节筛选与情感线设计,如《心动》强化男女主情感递进 [17][18][19] 短剧制作成本与行业趋势 - 行业平均制作成本60万~80万元,精品短剧达80万~300万元 [22] - 知名短剧演员日薪从2022年800元涨至2024年5万元 [24] - 头部制作公司如听花岛、四月联盟等涌现,行业进入洗牌期 [21] - 海外市场如北美尚未饱和,国内已验证内容在海外仍具竞争力 [25] 短剧与长剧对比 - 短剧制作周期可缩短至两周,长剧项目周期长达六七年 [12] - 短剧资金回笼快,精神消耗成本低于长剧 [12] - 精品短剧开始具备长剧"细水长流"节奏,但前期留存率挑战较大 [22]
免费短剧又打赢了一个档期
36氪· 2025-05-07 08:16
短剧行业趋势 - 短剧市场规模指数级增长,竞争日益激烈,倒逼平台采取更细分的运营策略 [1] - 档期运营成为头部平台共同发力点,通过节假日集中释出优质内容吸引观众 [1] - 短剧制作周期短、排播灵活,相比长剧和电影更具优势 [1] 平台五一档策略 - 抖音推出"短剧告白计划",策划20余部情感类短剧,涵盖青春、爱情、成长等多种类型 [3] - 快手瞄准男频、女频题材,推出15部新短剧,包括高燃逆袭、热血竞技等类型 [5][6] - 爱奇艺发布12部新剧的五一档短剧片单 [8][11][14][17][20] - 腾讯视频采取"横竖屏端水"策略,按横竖屏分别排播新剧 [21] - 红果短剧打造情缘浮沉、高能百态两大类别的片单,涵盖都市情感、仙侠等热门元素 [26] 红果短剧表现 - 红果短剧五一档话题小长假必备的电子榨菜找到了登上微博热搜 [32] - 《栀栀复栀栀》上线后每日热度超8000W,最高达8700W [33][36] - 《云渺2》映前预约人数达139万,上线后热度维持在8300W [37] - 《穿书之炮灰变身天道亲闺女》累计播放量破10亿,成为平台认证爆款 [38] 其他平台亮点 - 芒果TV《姜颂》全网累计有效播放1.79亿,高居猫眼短剧周榜榜首 [40] - 腾讯视频多部新剧在猫眼短剧热度榜领跑,类型横跨男频、女频等赛道 [40] - 快手《追光者》、爱奇艺《荡漾》、咪咕《请君入我怀》等剧在各自平台热度领跑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