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

搜索文档
ASCO 2025靶病灶可持续缩减至完全缓解!全球首创肠癌CAR-T疗法客观缓解率达80%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6-05 15:28
临床疗效数据 - GCC19CART在美国I期临床试验中治疗剂量组(2x10^6 CAR-T/kg)客观缓解率(ORR)达80%(4/5),其中3例部分缓解(PR),1例病理完全缓解(pCR)[2] - 1例患者靶病灶持续缩小(M1:-38.3%,M4:-82.6%,M10:-100%),第10个月达到完全缓解(CR)[3] - 中国临床试验显示治疗剂量组ORR为50%,应答患者中超30%生存期突破4年,超40%突破3年,超70%突破2年,显著优于标准疗法(中位生存期6-10个月)[4] 技术平台优势 - CoupledCAR平台技术克服了CAR-T在实体瘤中难以扩增的难题,药代动力学数据证实其快速扩增和持续肿瘤杀伤能力[3] - 该平台能突破实体瘤免疫抑制微环境,维持长期抗肿瘤效应,与高ORR(80%)和持久缓解效果高度吻合[3] 产品管线与合作 - GCC19CART是斯丹赛基于CoupledCAR平台开发的首发管线,已获FDA临床试验批准和快速通道资格[5] - 美国临床试验CARAPIA-1(NCT05319314)与哈佛大学丹娜·法伯癌症研究所、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肿瘤中心等顶级机构合作开展[3][5] - 公司同时布局前列腺癌、胰腺癌等其他实体瘤的CAR-T候选药物管线[5] 行业认可 - 中国临床研究结果发表于《JAMA Oncology》,被评价为"真正有潜力成功的新一代癌症疗法"[4] - 国际同行对GCC19CART的临床效果给予一致认可,尤其在晚期结直肠癌治疗领域展现革命性潜力[3][4]
英媒:科研创新,中国不再只是参与者
环球网资讯· 2025-06-05 07:00
来源:环球时报 意想不到的事不断出现。DeepSeek发布的模型彻底打破硅谷在人工智能领域不可战胜的神话。尽管面 临美国严厉的芯片限制,中国仍具备推出接近前沿技术的模型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在人工智能 技术的其他方面也展现出更强竞争力,尤其在硬件和人才方面。在自我吹捧中膨胀的西方国家,如今面 临一个更精干的竞争者,一个在资源匮乏中茁壮成长且人才济济的对手。 中国在无人机制造领域的霸主地位也无可争议。作为中国无人机行业的骄傲,大疆长期占据全球70%的 市场份额。笔者曾与美国无人机初创公司的工程师交谈,他们对无法仿制大疆的一款无人机电机感到既 沮丧又惊叹。或许中国最强大的武器是依赖性——西方国家对中国无人机供应链的依赖。 在生物技术领域,中国对西方主导地位的挑战最为紧迫。数据展现出其迅猛崛起的轨迹。2023年中国占 全球临床试验启动量的28%,仅次于美国。如今,中国研发的新型疗法数量已超欧洲,近1/3大型制药 许可协议涉及中企。5年前中企在这方面还毫无建树。这是巨大的结构性变化。中国的生物技术体系并 非神秘莫测,更与偷窃或间谍无关——尽管西方喜欢找替罪羊。真相很简单:中国在西方薄弱的方面 ——速度、规模和务实 ...
Denali Therapeutics (DNLI) 2025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06-04 22:57
纪要涉及的公司和行业 - **公司**:Denali Therapeutics [1] - **行业**:生物科技行业 [1] 核心观点和论据 公司发展历程与技术 - 公司成立前五年专注发明新型血脑屏障技术即运输载体技术,早期产品组合中还有小分子药物;随后五年证明该技术可行 [4] - 近五年转铁蛋白受体介导分子跨血脑屏障的竞争显著增加,表明公司走在正确道路上 [5] 产品进展与FDA互动 - **Hunter综合征项目** - 完成1/2期研究,今年初公布数据,去年与FDA就加速批准路径达成一致并启动滚动生物制品许可申请(BLA),不到五周完成提交 [6] - 与FDA互动一致且及时,尽管FDA处于不确定时期,但审查部门仍积极参与,公司进展良好 [7] - 预计最早7月收到BLA受理通知,PDUFA日期可能在2026年初 [42][43] - 确认性研究COMPASS已完成队列A的全部入组并扩大至9名额外患者,最后一名患者入组后约两年读出研究结果;队列B关注外周疾病,非关键路径,终点为一年 [37] - 产品tividendifusp alfa有突破性疗法指定,获批有望获得优先审评凭证(PRV) [39] - **Sanfilippo项目** - 早期项目快速推进,与FDA互动积极 [7] - 需与FDA就确认性试验达成一致以确定加速批准方案,考虑使用自然病史数据,因该疾病无标准治疗 [49][50] - 已将研究从8名患者扩大到20名,有能力使硫酸乙酰肝素正常化 [46] - 理想情况下今年与FDA达成共识,预计2026年上半年有数据 [54][55] - 若获批有望获得PRV [40] 竞争与市场分析 - 与基因疗法竞争 - 基因疗法和公司产品由不同团队审查,与治疗方式而非疾病相关 [23] - 公司产品在底物减少和神经丝轻链(NFL)数据方面表现更优,能使NFL正常化或接近正常化,而竞争对手数据不佳 [27][29] - 基因疗法直接注射到大脑,不能有效治疗全身疾病,患者最终可能需要使用公司产品 [33] - 与其他竞争对手对比 - 在Hunter项目上曾落后竞争对手四年,但能根据其数据进行调整;在Sanfilippo项目上与JCR并驾齐驱 [55][56] 未来战略与机会 - 未来三个进入临床的项目分别是OTV、ETV和ATV,目标包括阿尔茨海默病相关靶点如MAPT、SNCA、β - 淀粉样蛋白等,预计一年内至少有三个分子进入临床,可能有一个β - 淀粉样蛋白项目 [74][78] - 认为阿尔茨海默病早期有巨大机会,公司目标是成为递送公司,验证运输载体技术,若能开发出减少斑块更快、ARIA更少、贫血风险低的分子将具有差异化优势 [86][89]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产品tividendifusp alfa是唯一具有突破性疗法指定的NPS药物,也是唯一使用血脑屏障技术获得该指定的药物 [40] - Sanfilippo项目有FDA start指定,可加速审批路径,是少数有此指定的项目之一 [54] - 公司去年剥离小分子业务,今年支出下降,同时推进运输载体相关项目并为首次产品上市做准备 [82]
连续踩雷后,创投“大金主”淡马锡策略大转向:远离高风险初创公司!
华尔街见闻· 2025-06-04 14:12
更夸张的是,其首轮投资项目数量从2021年的82个锐减至去年的11个——这意味着这家管理着3000亿美 元资产的巨型基金几乎已经彻底退出了早期创投游戏。 据英国《金融时报》4日报道,淡马锡内部人士透露,基金管理层认为,全球利率上升使得初创企业更 难筹集资金并阻碍了它们上市的机会。一位了解该集团投资策略的基金经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淡马锡的投资组合在近年来遭受了相当大的打击,它们正在改变策略以获得更多多样性, 同时降低回报的波动性。" 踩雷连连:从FTX到eFishery的惨痛教训 当全球最大主权财富基金之一开始撤离早期投资赛道时,整个创投生态系统的寒冬或许才刚刚开始。 新加坡淡马锡控股在经历了FTX、eFishery等一系列惨痛踩雷后,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收缩其初创企业 投资组合:公司投资规模从2021年的44亿美元断崖式跌至去年的5.09亿美元,今年至今仅投入7000万美 元。 在新的投资框架下,淡马锡将继续通过风险投资基金间接投资初创企业,但其直接投资已转向对更少数 量但更接近上市的公司进行更大规模的投资。目前,早期投资在淡马锡投资组合中的占比被限制在 6%,其中约一半通过直接投资,其余通过风险投资基 ...
神秘的899条款--详解特朗普“大漂亮”法案隐藏的“资本税”
华尔街见闻· 2025-06-04 08:48
899条款核心内容 - 美国税法新规"899条款"可能将贸易战升级为资本战 对外国投资者征收高达20%惩罚性税负 特别针对欧盟等"不配合"美国贸易要求的国家 [1] - 条款包含在"大漂亮法案"(OBBBA)中 全称为"对不公平外国税收的执行措施" [2] - 条款针对非美国个人、公司(非美居民持股超50%)及政府 对美企征收"不公平/歧视性"税收的国家实施报复性征税 [3] 歧视性税收定义 - 涵盖数字服务税(DST)、转移利润税(DPT)及OECD全球最低税率(15%)框架下的低税收利润规则 [4] - 美国财政部长有权将任何其他税收认定为"不公平" [4] 征税范围及影响 - 利息、股息、租金和特许权使用费等美国来源收入的法定税率可能提高20个百分点(每年递增5%) [5] - 修改BEAT(反滥用税基侵蚀)规则的范围和税率 针对通过向外国实体支付可抵扣款项避税的公司 [5] - 投资组合利息可能豁免 但依赖条约豁免的非美金融机构仍受影响 [6] 财政及市场影响 - 预计十年增加1200亿美元税收 年均120亿美元 相当于美国有效关税税率提高0.4% [7] - 可能影响外国对美资产需求 边际上缩小经常账户赤字 但可能导致收益率上升20个基点 年增100亿美元利息成本 [8] 政治进程与实施前景 - 参议院通过存在不确定性 涉及税收权力让渡和管辖权问题 [9] - 特朗普政府将其列为优先事项 增加最终通过可能性 [10] 受影响企业分析 - 高盛构建"GS欧盟899条款篮子"(GSXES899) 含48%收入来自美国的欧洲公司 剔除美持股较高企业如CRH、Qiagen [10] - 篮子成分股覆盖医疗保健(32%)、工业(22%)、消费(18%)等行业 包括Argenx、Fresenius、Deutsche Telekom等企业 [11] - 建议做空GSXES899同时做多"欧洲优质内需股篮子"(GSXEQDOM) 后者自4月起持续跑赢 [10] 市场表现与估值 - GSXES899盈利预期优于GSXEQDOM 但5月起走势转弱 估值高于STOXX 600指数及近三年中位数 存在超5%下行空间 [12] - 交易拥挤度高且盈利动能转负 在美加征关税背景下波动性可能加大 [14]
深度 | 限制对华投资,美国有哪些手段?—— “特朗普经济学”系列之十六【陈兴团队·财通宏观】
陈兴宏观研究· 2025-06-03 21:41
《美国优先投资政策》核心内容 - 扩大限制美对中投资范围至生物技术、高超音速、航空航天、先进制造、定向能源及军民融合领域,新增公开交易证券限制[1][4][6] - 强化CFIUS审查权限,覆盖关键基础设施、医疗保健、能源等战略部门,可能停止"缓解"协议[1][5][6][28] - 考虑终止1984年《中美所得税协定》,跨境企业预提所得税率或从10%升至30%[1][5][13][29][30] 政策执行机制 - 财政部主导规则制定与执行,OFAC负责军工制裁清单,CFIUS审查战略部门交易[10][11] - 限制细则最快一个季度内出台,中概股退市风险最早2026年年中触发[15][16][17] - 终止税收协定需在历年6月30日前外交通知,次年1月1日生效[16][17] 对中资市场影响 - 美国持有中资股约7500亿美元(占6%),港股国际中介持股达40%,价格波动风险大于A股[2][20] - 中概股中152家采用VIE架构(占市值90%),退市或提升港股日均成交量13.4%,支援服务/专业零售业成交量或翻倍[2][22][24] - 未上市中概股回归或新增11%港股成交额,工用运输等行业增幅超50%[26] 企业投资与税负变化 - 中国对美FDI占比仅1%,个案审查趋严,莱迪思半导体收购案或重现[28] - 终止税收协定将使股息/利息/特许权使用费税率翻三倍,跨境企业面临双重征税[29][30] - 高科技制造业外资增速已降温,生物技术等领域新增限制或加剧趋势[19] 政策对比与潜在手段 - 较俄罗斯制裁(全面资产冻结/SWIFT排除),当前措施聚焦高科技领域脱钩[3][31][34] - 中国反制措施包括55家美企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数据出境安全评估等[34][36] - 关税谈判背景下,投资限制力度或低于全面禁止,与科技脱钩战略一致[31][36]
BioNTech美股盘前一度涨近12%
快讯· 2025-06-03 20:14
BioNTech美股盘前一度涨近12%,该公司前一交易日收涨超18%。跨国医药巨头百时美施贵宝宣布,与 德国生物技术公司BioNTech就新一代抗癌药物BNT327达成授权协议,协议的里程碑付款最高可达111 亿美元。 ...
一种由AI开发的肺病药物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出“最佳治疗结果”
快讯· 2025-06-03 18:04
一种由AI开发的肺病药物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出"最佳治疗结果" 金十数据6月3日讯,一种利用人工智能开发的药物在治疗一种无法治愈的肺部疾病方面显示出疗效,其 开发者称这是临床首例。生物技术公司英矽智能(Insilico Medicine)表示,这是人工智能创造、由人 工智能确定研究方法的药物首次通过中期临床研究。根据周二发表在《自然医学》上的一篇论文,一小 群特发性肺纤维化(肺瘢痕导致呼吸困难)患者在服用最高剂量的Rentosertib药物后,肺功能得到改 善。生物标志物分析显示,这种药物在分子水平上的作用完全符合预期,切断了人工智能假设的与疾病 有关的蛋白质。Insilico首席执行官Alex Zhavoronkov在接受采访时说,"这是人们见过的最好的治疗结 果之一"。 ...
【活动预告】Q Bay Center 2025年度杭州行活动即将举行,分享论坛与全球路演报名开启!
36氪· 2025-06-03 17:27
在全球科技创新加速融合的背景下,Q Bay Center聚焦构建国际科技产业协同创新生态。中心计划于 2025年6月12日-13日组织"重塑合作:全球视野下的中美交流与新机遇" 杭州行活动。 Q Bay Center 205 本次活动聚焦技术、资本与人才三大核心要素,搭建高效对接平台,推动优质科技项目落地、融资和发展。核心目标是展现杭州的经济发展环境和丰富资 源,同时搭建桥梁,连接寻求国际扩展的江浙企业,寻找市场合作契机,以促进全球范围内科技创新的交流与合作。 在为期两天的活动中,参会者将有机会全面洞悉亚太和北美的商业环境及政策走向,探讨双边合作的广阔天地。此次活动不仅将助力亚太企业顺利融入国 际市场,北美企业获得亚太市场发展机遇,同时也将共同孵化前瞻性的国际合作项目,一同沿着开放创新的轨迹开拓机遇无限的未来。 活动议程 活动地点:国际创博中心会议厅(钱塘区新加坡科技园路267号二楼) 活动时间:上午9:30 - 下午18:00 指导单位:钱塘区委组织部、钱塘区人力社保局(区委编办)、医药港管理办公室、大创小镇管理办公室 主办单位:杭州市人才集团有限公司、杭州钱塘新区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执行单位:杭州海外创 ...
再加码!实体清单“50%规则”子公司穿透
是说芯语· 2025-05-31 08:12
美国政府拟扩大出口管制范围 - 美国计划将商务部实体清单的"50%规则"扩展至三类清单(实体清单、军事最终用户清单、特别指定国民清单),持股50%及以上的子公司将受到同等出口管制 [1][2] - 新规旨在堵住通过子公司规避管制的漏洞,最早可能于6月公布,并可能随即对中国几家大型公司实施新制裁 [2] - 该规则借鉴财政部OFAC对SDN清单的现有标准,即母公司持股≥50%的子公司自动被视为SDN实体,包括交叉持股等复杂结构 [1][4] 政策背景与历史沿革 - 美国商务部助理部长Landon Heid在4月听证会上透露将研究落实"50%规则",以解决子公司绕开管制的漏洞 [2][4] - 2023年12月美国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报告批评BIS对华出口管制执行不力,建议实体清单列名应覆盖整个企业网络并采用"50%规则" [5][6] - 国防部CMC清单已采用类似规则,不仅覆盖子公司还包括控股50%以上的母公司,2025财年国防授权法进一步扩大CMC企业认定范围 [8][9] 现行实体清单的局限性 - BIS目前仅限制清单内企业的特定关联公司,未覆盖子公司网络,例如商汤科技、浪潮集团、华大基因等案例显示业务影响有限 [7] - 前BIS官员指出零敲碎打的列名方式忽视了中国企业体系规避美国法律的系统性行为 [7] 中美经贸摩擦的潜在关联 - 美国近期密集出台科技限制措施,可能与中方未完全履行日内瓦协议中取消非关税反制措施的条款有关 [10][11] - 美国贸易代表指责中国放缓取消对关键矿产流通的限制,而美方已履行关税调整义务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