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制造
搜索文档
雪天盐业科研突破与产业协同:全固态电池迈向新阶段
全景网· 2025-10-16 16:25
全固态金属锂电池技术突破 - 科研团队成功攻克全固态金属锂电池产业化的关键技术难题,包括固固界面接触不良和电解质耐高压性能不足 [1] - 中科院物理所开发的碘离子界面调控技术使碘离子自动填充电极与电解质缝隙,形成致密导电层,解决界面接触依赖外部加压的痛点 [1] - 清华大学研发的新型含氟聚醚电解质构建稳定富氟界面层,使电池在120℃高温及针刺测试中均无燃烧爆炸风险 [1] - 中科院金属所的柔性骨架技术让电池弯折2万次仍完好,储电能力提升86% [1] 电池性能与应用前景 - 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已突破600 Wh/kg,相比传统锂电池在相同100公斤重量下续航有望从500公里轻松突破1000公里 [2] - 技术突破能终结新能源汽车里程焦虑,并为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提供高适配性储能方案 [2] 关键材料产业化进展 - 雪天盐业布局的高电压正极材料已完成研发,即将进入批量生产,为固态电池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奠定基础 [1] - 雪天盐业研发的高电压正极材料通过表面修饰与体相掺杂工艺,能量密度突破400 Wh/kg,完全适配固态电池性能需求 [2] - 公司已建成锂离子、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试线,钴酸锂年产能达7500吨,吨级产品开始向主流电池企业供货,即将进入规模化生产 [2] 产业生态与市场展望 - 中国已形成固态电池发展的技术-产业协同生态,清华大学的电解质创新与雪天盐业的正极材料量产形成互补 [3] - 预计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200亿美元,中国将占据40%份额 [3] - 技术持续迭代与材料成本下降将推动全固态电池在新能源汽车、储能等领域大规模应用 [3]
固态电池新突破!
券商中国· 2025-10-16 16:21
核心观点 - 中国科学家在全固态金属锂电池技术领域取得多项关键突破 有望解决固态电池的固固界面接触难题 从而显著提升电池性能 使续航里程从500公里翻倍至1000公里 [1][3] 技术瓶颈与原理 - 固态电池的商业化瓶颈在于固态电解质(如硫化物)与金属锂电极之间的固固界面接触不良 硬而脆的电解质与软如橡皮泥的电极难以紧密贴合 影响锂离子传输效率 进而降低电池充放电性能 [2] 关键技术突破 - **界面修饰技术**: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等团队开发出基于碘离子的“特殊胶水”技术 碘离子在电场作用下能自动填充电极与电解质界面的缝隙和孔洞 实现界面的严丝合缝 解决了固态电池实用化的最大瓶颈 [4] - **柔性电解质技术**:中国科学院金属所团队利用聚合材料为电解质构建柔性骨架 使电池具备极佳的抗拉伸和耐弯折性能(如弯折2万次) 同时通过添加特定化学组分 既提升了锂离子传输速度 又将电池储电能力提高了86% [5] - **高压稳定性技术**:清华大学团队采用含氟聚醚材料改造电解质 利用氟的耐高压特性在电极表面形成氟化物保护壳 有效防止高电压击穿电解质 提升了电池的安全性和高压耐受性 [6][7]
孚能科技(688567.SH):配套美国头部eVTOL公司的电池已进入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的第四阶段认证
格隆汇· 2025-10-16 15:42
储能产品 - 公司依托大叠片工艺平台与金属软包结构技术 成功研制超大容量储能电芯 兼具成本优势与模块化灵活度 [1] - 公司产品解决了方壳电芯鼓包下循环次数低的痛点 同时提升了软包电芯的日历寿命 [1] - 公司将SPS技术的长循环寿命和卓越经济性延伸至源网侧储能 工商业储能及家庭储能等全场景应用领域 [1] - 公司形成覆盖传统软包与金属软包双技术路线的立体化产品矩阵 [1] 钠离子电池 - 公司钠离子电池产品已装车于江铃等相关车型 实现了全球首款钠电车型的交付 [1] - 公司未来将进一步推动第二代钠离子电池的产业化 [1] FAA认证 - 公司配套美国头部eVTOL公司的电池已进入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的第四阶段认证 [1] - 目前各项测试按计划推进 进展顺利 [1]
固态电池,新突破!
证券时报· 2025-10-16 14:46
核心技术突破 - 中国科学家攻克全固态金属锂电池的“卡脖子”难关,使电池性能实现跨越式升级 [1] - 电池续航能力显著提升,从以往100公斤电池支持500公里续航,有望突破1000公里天花板 [1] - 三大关键技术突破有望解决固固界面的接触难题,彻底打通固态电池的续航瓶颈 [5][6] 技术瓶颈与原理 - 固态电池未广泛商业化的核心障碍在于电极与电解质之间的固固界面接触问题 [3] - 硫化物固体电解质硬度高且脆,而金属锂电极软,两者贴合时界面不平整,影响锂离子传输效率 [3] 关键技术细节:界面优化 -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等团队开发碘离子作为“特殊胶水”,可在电场作用下自动填充界面缝隙,改善电极与电解质的贴合度 [7] - 该技术使电极和电解质能紧密贴合,突破全固态电池实用化的最大瓶颈 [7] 关键技术细节:柔性电解质 - 中国科学院金属所采用聚合材料为电解质构建柔性骨架,使电池具备极佳的抗拉伸和耐弯折性能,弯折2万次仍完好无损 [9] - 在柔性骨架中加入特定化学组分,使锂离子传输更快并提升储电能力,电池储电能力直接提升86% [9] 关键技术细节:安全与耐高压 - 清华大学团队利用含氟聚醚材料改造电解质,利用氟的耐高压特性在电极表面形成氟化物保护壳,防止电解质被高电压击穿 [11] - 该技术使电池在满电状态下通过针刺测试和120℃高温测试均不发生爆炸,实现安全与续航的双重保障 [11]
固态电池新突破!新能源车续航有望翻倍!
新华网财经· 2025-10-16 14:35
固态电池技术突破的意义 - 作为下一代锂电池核心技术方向,固态电池在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等领域具备广阔应用前景 [1] - 我国科学家近期攻克全固态金属锂电池的“卡脖子”难关,使电池性能实现跨越式升级 [1] - 此前100公斤电池最多支持500公里续航,如今有望突破1000公里续航天花板 [1] 固态电池的技术挑战 - 电池充放电依赖锂离子在正负极间移动,固态电解质是锂离子传输的“道路” [2] - 硫化物固体电解质硬度高、脆如陶瓷,而金属锂电极软如橡皮泥,两者界面贴合困难 [2] - 界面处坑洼不平影响电池充放电效率,是固态电池尚未广泛走向市场的主要原因 [2] 关键技术突破一:界面接触优化 -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等团队开发出“特殊胶水”碘离子,能主动吸引锂离子至接口处 [4][5] - 碘离子可自动流入小缝隙、小孔洞并将其填满,使电极和电解质自动严实贴合 [6] - 该技术有望突破全固态电池走向实用的最大瓶颈 [6] 关键技术突破二:电解质柔性化与性能提升 - 中国科学院金属所科学家用聚合材料为电解质打造“骨架”,使其具备极佳柔韧性 [8] - 改良后的电解质弯折2万次或拧成麻花状都完好无损,抗日常变形能力强 [8] - 在柔性骨架中加入特定“化学零件”,有的能加速锂离子传输,有的能提升储电能力,使电池储电能力直接提升86% [8] 关键技术突破三:耐高压与安全性强化 - 清华大学科研团队采用含氟聚醚材料改造电解质,利用氟极强的“耐高压本事” [10] - 电极表面形成的“氟化物保护壳”能防止高电压“击穿”电解质 [10] - 该项技术使电池在满电状态下通过针刺测试、120℃高温箱测试且不发生爆炸,确保安全与续航 [10]
惠州市九武科技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1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10-16 13:48
公司基本信息 - 惠州市九武科技有限公司为新成立公司,注册资本为10万人民币 [1] - 公司经营范围广泛,涵盖电池相关制造与销售、汽车零部件制造与零售、新能源设备销售及互联网服务等 [1] 主营业务范围 - 核心业务聚焦于电池产业链,包括电池零配件销售与生产、电池制造与销售 [1] - 业务延伸至新能源汽车及出行领域,涉及新能源原动设备销售、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电动自行车维修与零售 [1] - 多元化经营包括机械零部件加工、通用零部件制造、互联网销售及直播技术服务、物业管理与房地产租赁 [1]
我国科学家破解固态电池充电关键难题,100公斤电池续航有望突破1000公里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6 13:00
第二就是中国科学院金属所的"柔性变身术"。科学家用聚合材料给电解质打造了一副"骨架",让电池像升 级版保鲜膜一样抗拉耐拽。弯折2万次、拧成麻花状都完好无损,完全不怕日常变形。同时,在柔性骨架 中加入一些"化学的小零件",它们有的能让锂离子跑得更快,有的能额外"抓"住更多锂离子,直接让电池 储电能力提升86%。 第三就是清华大学的"氟力加固"。科研团队用含氟聚醚材料改造电解质,氟的"耐高压本事"极强,电极表 面的"氟化物保护壳",能够防止高电压"击穿"电解质。这项技术在满电状态下经过针刺测试、120℃高温箱 测试都不会爆炸,可以确保安全和续航"双在线"。 未来已来,固态电池的硬核技术突破,正在把新能源出行的"未来"变成"现实"。 每日经济新闻消息,固态电池作为下一代锂电池的核心技术方向,在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等领域具备广 阔的应用前景。针对这一前沿技术,我国科学家取得了一批新进展。 据央视新闻,近日,我国科学家成功攻克了全固态金属锂电池的"卡脖子"难关,让固态电池性能实现跨越 式升级:以前100公斤电池顶多支持500公里续航,如今有望突破1000公里天花板。这是怎么做到的呢?要 理解这一突破,得搞懂固态电池为什 ...
核心CPI连续第5个月同比扩大
长江商报· 2025-10-16 11:21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 9月份CPI环比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1%,同比下降0.3%,降幅比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 [1] - 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0%,涨幅连续第5个月扩大,为近19个月以来首次回到1% [1][2] - CPI同比下降主要受食品价格下降4.4%影响,降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 [1] 核心CPI与服务业价格 - 核心CPI同比上涨1.0%,其中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上涨1.8%,涨幅连续第5个月扩大 [2] - 服务价格上涨0.6%,涨幅较为稳定,医疗服务和家庭服务价格分别上涨1.9%和1.6% [2] - 宾馆住宿和飞机票价格分别下降1.5%和1.7% [2]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 - 9月份PPI环比连续两个月持平,同比下降2.3%,降幅比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 [1][3] - 煤炭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等6个行业价格降幅收窄,对PPI同比的下拉影响比上月减少约0.34个百分点 [3] - 飞机制造价格同比上涨1.4%,电子专用材料制造价格上涨1.2% [3] 消费与制造业升级行业 - 工艺美术及礼仪用品制造价格上涨14.7%,运动用球类制造价格上涨4.0%,营养食品制造价格上涨1.8% [3] - 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向好,市场需求稳步扩大 [3]
固态电池新突破:新能源车续航有望翻倍
财联社· 2025-10-16 11:10
据央视新闻,固态电池作为下一代锂电池的核心技术方向,在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等领域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针对这一前沿技术,我 国科学家近期取得一批新进展。 近日, 我国科学家成功攻克全固态金属锂电池的"卡脖子"难关, 让固态电池性能实现跨越式升级,以前100公斤电池最多支持500公里续 航, 如今有望突破1000公里天花板。 全固态金属锂电池实现突破难在哪里? 电池充放电全靠锂离子在正负极间"往返跑"。锂离子相当于电池中的"外卖小哥",负责把电子从电池正极送到负极,固态电解质就是"送外 卖"所行驶的"道路"。 常用的硫化物固体电解质,硬度高、脆如陶瓷,而金属锂电极却软得像橡皮泥。这两种材料贴合时,就像把橡皮泥粘在陶瓷板上,界面处坑 坑洼洼, 难走的"路"会影响电池充放电效率,这正是 固态电池还没有广泛走向市场的原因。 如今,我国多个科研团队纷纷出手,三大关键技术突破让"陶瓷板"和"橡皮泥"实现严丝合缝,有望解决固固界面的接触难题,彻底打通固态 电池的续航瓶颈。 "特殊胶水"——碘离子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联合多家科研团队开发的"特殊胶水", 在 电池工作时,会顺着电场跑到电极和电解质的接口处, 主动吸引通行的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