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批发

搜索文档
粽叶、艾蒿销量增长 端午节前新发地市场农产品供应充足
北京商报· 2025-05-26 17:30
端午节日市场供应 - 端午临近,新发地市场粽叶、艾蒿、粽子礼盒、水果礼盒供应充足,相关商品销量持续增长 [1] - 粽叶销量较好,来自湖北、湖南、江苏、安徽等地,上市量相比此前翻倍 [1] - 粽叶以芦苇叶为主,翠绿色叶子更受青睐,宽叶是首选,销售期约在端午前一个月左右 [1] - 芦苇叶每斤6元,一包重20斤,从河北白洋淀采摘后迅速抵达市场 [1] - 糯米平时每天销量约八九吨,端午节前每天销量接近20吨 [1] - 应季水果如海南荔枝、福建杨梅、大连樱桃上市量增加,供应稳定 [1] 蔬菜市场情况 - 5月25日新发地市场蔬菜上市量为2万吨,加权平均价为2.5元/公斤,价格基本稳定 [2] - 豆角类上市量增加,价格小幅度回落 [2] - 黄瓜、茄子、西红柿、椒类产量稳定,价格稳中有降 [2] 猪肉市场情况 - 5月26日新发地市场猪肉上市量为1800头,平均价为17.5元/公斤 [2] - 毛猪供应充足,屠宰场可随时保障市场供应 [2] - 为平衡量价关系,会推迟出栏,短时间内猪肉价格小幅度波动 [2] - 天气转热,消费者对猪肉需求难以被激发,猪肉行情将维持一段时间 [2]
端午节前新发地粽叶、糯米热销,蔬菜价格稳中有降
新京报· 2025-05-26 16:07
端午节前市场动态 - 端午节前粽叶、红枣、糯米等原材料热销,水果礼盒也受欢迎 [1] - 近期蔬菜上市量保持在2万吨左右,加权平均价2.5元/斤,处于近几年同期较低位置 [1] - 一辆满载5吨芦苇叶的货车正在卸货,批发价每斤6元,一包重20斤 [1] - 粽叶销售期持续一个月左右,客户提前预订两千斤 [1] - 艾蒿摊位前围满人,粽叶销量持续增长,大多来自湖北、湖南、江苏、安徽等地 [1] - 市民越来越重视传统节日,自己动手包粽子使得粽叶上市量相较于以往翻倍 [1] - 大部分粽叶以芦苇叶为主,翠绿色叶子更受青睐,宽叶是首选 [1] 原材料销售高峰 - 糯米平时每天销量八九吨,端午节前每天销量接近20吨 [2] - 节前各类礼盒销量旺盛,包括粽子礼盒、水果礼盒、干果礼盒等 [2] - 5月25日新发地市场蔬菜上市量2万吨,加权平均价2.5元/公斤 [2] - 蔬菜主产区完成由南向北转换,物流成本和保鲜费用降低,菜价回落 [2] - 豆角类上市量增加,价格小幅度回落 黄瓜、茄子、西红柿、椒类产量稳定,价格稳中有降 [2] - 应季水果陆续上市,杨梅、樱桃、荔枝等比较热销 [2] 猪肉市场情况 - 毛猪供应充足,价格保持稳定 [2] - 5月26日新发地猪肉上市量1800头,平均价17.5元/公斤 [2] - 天气转热,消费者对猪肉需求难以被激发,猪肉行情将维持一段时间 [2]
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20.60元/公斤,比上周五下降1.7%
快讯· 2025-05-26 14:41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5月26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为113.98,比上周五下降0.13个点,"菜篮子"产 品批发价格指数为114.16,比上周五下降0.15个点。截至今日14:00时,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 格为20.60元/公斤,比上周五下降1.7%;牛肉63.62元/公斤,比上周五下降0.2%。 ...
农 产 品(000061) - 000061农产品2025年5月2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23 21:00
公司基本情况 - 1989年成立,1997年在深交所主板上市,在全国20余个大中城市投资35家实体农产品物流园项目,形成国内最大农产品批发市场网络体系 [1] - 近三年旗下农产品批发市场年均交易量超3300万吨,年均交易额超2500亿元 [1] - 2024年以“十四五”战略规划为引领,围绕“能力提升年”要求,提升全产业链服务能力 [1] 业务发展举措 业务优势保持 - 加快新项目和市场滚动开发,加大亏损市场减亏力度,优化场内空间布局,开拓增量交易品种,加强档位品类规划管理 [3] - 围绕农产品流通全产业链提供“一站式”服务,构建农产品全产业链生态圈 [3] 农批市场联动 - 依托“全国一张网”布局优势,强化旗下市场间联动协同与融合发展,助力商户拓宽供销渠道 [4] 基地端业务建设 - 挖掘商户需求,布局“深农农场”“深农果场”,依托市场数据指导农业种植,打造种植基地 [5] - 与全国约40万亩基地建立协议合作关系,覆盖多个省份,推动重点区域“一基地一园一中心”建设 [5] 进出口业务拓展 - 践行“走出去、引进来”策略,引进数十个品类农产品 [6] - 提升进出口业务服务能力,推动前置监管服务平台业务,通过1039贸易服务平台协助商户通关 [6] 城市食材配送业务运营 - 旗下市场和深农厨房以“市场化运营”“高效供应链管理”为切入点,整合上游资源,加快市场扩张 [7] - 深农厨房在全国大中城市成立21家分公司开展食材配送业务,形成“以深圳为中心,向全国辐射”布局 [7] 数字化、标准化建设 - 推广深农聚合支付交易系统,覆盖20家旗下批发市场,开通商户万余家,提升交易金额 [8] - 推动标准转运载具在多地试用,跑通农产品供应全链条数字化应用模式,构建追溯体系 [8] “深农甄选”品牌建设 - 拓宽产品矩阵,新增多个优质单品,计划培育更多优质单品 [8] - 精选产品,多轮检测把控,重塑品牌形象,提升品牌影响力 [8] 分红情况 - 2024年度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70元(含税),现金分红总额118787489.17元(含税),占2024年度净利润的30.92% [8]
老菜场焕新逆袭链起城市记忆与市井“烟火气” 消费新场景释放经济新活力
央视网· 2025-05-23 15:48
双塔市集改造与运营 - 双塔市集位于苏州老城核心区 由存在20多年的老菜场改造而来 融合传统市井气息与现代美学设计[1][4] - 2019年全面改造后重新开业 面积达2300多平方米 分为生鲜区 小吃区和便民服务区[8] - 小吃区设置20个三角形摊位 优化空间利用率与视觉效果[7] 文化元素植入 - 市集设计融入苏州花码数字系统 桃花坞版画色彩 苏式建筑重屋叠瓦等本土文化符号[8] - "双塔"标识及档口编号采用苏州传统书法风格[8] 商户运营策略 - 避免同质化竞争 保留原有老商户并开展技能培训 如馄饨摊主开发新品类 经营流程规范化[10] - 未大规模招商 坚持在地化运营模式[10] 客流与经济效益 - 改造后客流量较老菜场时期增长约50% 成为兼具本地生活与旅游吸引力的城市会客厅[12] - 通过"苏州老味道"留住本地居民 同时吸引外地游客[12] 跨省买菜现象 - 上海老年人组团赴江苏南通沪蔬通农贸市场采购 该市场为长三角特大型农产品批发中心[14][16] - 单程车费49元 消费者通过集中采购降低生鲜成本 并结合景点游览形成复合型消费体验[20] - 部分消费者计划每月固定前往 形成持续性跨区域消费行为[20]
畅通微循环,新发地周边银地西路北水嘉伦段通车
新京报· 2025-05-21 20:23
交通改善 - 银地西路北水嘉伦段正式通车,全长390米,实现南北贯通,拉近新发地市场与北水嘉伦水产品市场距离[1] - 通车后商户驾车时间从绕行15分钟以上缩短至5分钟即可抵达新发地市场精品一区[1] - 道路改造后新增200余个车位,设置智能闸机实现人车分流,24小时保安值守提升交通秩序[1] - 该路段通车缓解市场西侧拥堵问题,集配物流车辆节省运输距离和时间[1] 市场协同效应 - 北水嘉伦市场与新发地市场周转二区仅一墙之隔,产品种类互补性强[2] - 北水嘉伦市场每日配送量达1100吨,与新发地市场农产品往来量大[2] - 道路开通后商户采购农产品单次可节约交通时间约30分钟[2] - 两大市场功能布局将从单一交易向产供应链一体化升级,探索仓储共享、加工协作等新模式[2] 投资与规划 - 北水嘉伦公司投资30余万元重新规划道路、车位和闸机系统,增设保安执勤岗[2] - 相关部门协同推进工程,京良路、六圈路等周边道路陆续拓宽改善整体交通环境[1]
记者直击河北首衡“早高峰” 解码京津冀“菜篮子”千亿级交易背后的民生密码
央广网· 2025-05-16 16:19
一颗荔枝从海南荔枝树的枝头到高碑店首衡集聚,再到北京餐桌,需要多久?答案是:不到48小时!是 什么让原产地的新鲜水果端上京津冀百姓餐桌的速度如此给"荔"?5月13日清晨,记者来到首衡高碑店 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以下称"首衡高碑店市场"),试着寻找答案。 清晨的首衡高碑店市场,总是先整个城市一步苏醒。彼时,来自全国各地的大货车聚集在此,穿梭在各 个档口之间,不少已经整装待发,装车、卸货声不绝于耳,一箱箱货物堆成小山……随着夏日水果竞相 登场,整个市场满溢着"甜蜜"的味道。 "95后"蔬菜商户史经通是2019年从北京搬迁至首衡高碑店市场的,目前,他的业务规模已经从当时的单 一品种发展到现在二十多个品种。今年,他7岁的女儿即将入学。"孩子9月份入学,首衡市场管理人员 现在已经帮我们把各种手续办好了,现在就等开学了!"史经通告诉记者。 新隆源老板刘天,是一位38岁的精壮汉子,河北人。他的摊位上摆着切好的西瓜,肉色鲜亮、汁水淋 漓,吸引了记者上前。在来首衡高碑店市场前,刘天在北京新发地的西瓜生意已经做了近20年,2020 年,他把生意搬到了高碑店。"除了我们自己的客户,市场会定期组织展会,帮助我们对接供货商、采 购商。 ...
河北首衡逐梦新十年 用心装满京津“菜篮子”“果盘子”
央广网· 2025-05-16 15:06
京津冀协同发展成果 - 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新10年阶段 区域GDP总量达11 5万亿元 三地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1] - 非首都功能疏解成效显著 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加速建设 "两翼"发展格局形成 [1] - 首衡高碑店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作为首个落地项目 已成为京津冀最大农产品集散枢纽 [1] 首衡高碑店市场运营数据 - 园区入驻商户8700余家 经营品类超400种 辐射13省市近5亿人口 [1] - 2024年果蔬交易量达1910万吨 连续三年位居中国农批市场百强榜首 [1] - 承接北京外迁商户7200余户 疏解在京人口5万人 创造就业岗位超10万个 [3] 商户经营生态 - 商户经营成本较北京降低30%-50% 依托交通枢纽优势实现1小时物流圈覆盖 [2] - 孙蜜壹号水果档口销量从2020年1000吨增至2023年1万吨 预计2025年达1 5万吨 [2] - 配套建设首衡社区幸福城 引入北师大附属幼儿园等教育设施解决商户子女入学问题 [2][3] 产业布局规划 - 已建成6大商贸物流板块(水果/蔬菜/干副/花卉/冻品/五金)及净菜预制菜加工板块 [3] - 未来将推进净菜进京工程 构建三级民生保障体系 打造生活服务微中心 [4] - 持续强化京津冀"菜篮子"供应保障功能 推动产业承接与民生服务协同发展 [4]
济南凤岐农贸批发市场即将闭市,商户们面临“搬迁大考”
齐鲁晚报网· 2025-05-15 18:5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史安琪 近日,一则关于济南凤岐农贸批发市场即将闭市的通知,引发市场内众多商户关注。闭市后去哪经营?未到期租金如何处置?不少商户 颇为焦虑。对此,记者做了探访。 现场: 5月20日前完成清场 客源、租金问题引业主担忧 5月13日,记者来到济南凤岐农贸批发市场,该市场位于历城区凤岐路与兴港南路交叉口西侧。 商户向记者出示了关于该市场闭市的通知。通知中称:市场决定于2025年5月20日正式闭市,并且自5月15日起,商户只能出货,禁止进 货,摊位需在5月20日前完成清场,逾期未清场的物品将按无主物品处理。 尽管管理方告知李华等商户若找不到合适店铺,可前往位于凤凰北路15号的新市场,但重新积累客源让李华等人颇犯愁,这也是大部分 商户不想搬离凤岐农贸批发市场的主要原因。 除了客源问题,商户们还普遍关心"未到期租金如何处理"这一问题。据一户蔬菜批发商介绍,她和市场管理方签订了4年租赁合同并交了 押金,租期一直到2027年。"虽然租金是一年一交,但今年租期还有好几个月才到期。剩余租金如何处理?"该商户表示,大家希望能在 租金问题妥善解决后再考虑搬迁。 管理方: 将退还相关租金、押金 改造完成后可继续返场经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