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托育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国家千亿红包砸向育儿市场!乳业、托育、辅助生殖板块集体狂欢
搜狐财经· 2025-07-30 14:27
政策内容 - 国务院发布《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从2025年起所有3周岁以下婴幼儿每年可领取3600元国家补贴[1] - 覆盖范围包括一孩、二孩、三孩家庭每年将有2812万家庭受益发放金额超1012亿元[4] - 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转移支付对东、中、西部省份分别按85%、90%、95%比例补助地方可额外提标[4] - 育儿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且不计入低保家庭收入核算[4] - 依托"出生一件事"联办平台实现全线上化申请90%业务可通过手机APP完成采用"一卡通"或社保卡发放[5] - 建立婴幼儿数据中台实时追踪补贴发放效果[6] 乳业板块 - 贝因美、阳光乳业开盘即封涨停骑士乳业单日暴涨21.12%西部牧业、澳优等涨幅超8%[2][7] - 1012亿元补贴可撬动1265亿元乳制品消费相当于2024年行业总规模的28%[7] - 伊利集团启动16亿元生育补贴计划婴配粉市占率突破25%[7] - 龙头企业通过配方升级实现毛利率提升3-5个百分点[17] 托育服务板块 - 孩子王、爱婴室涨停孚日股份旗下托育品牌覆盖15城45个网点华媒控股与政府合作公建民营托育中心[8] - 国家推进"普惠托育扩容工程"计划2025年每千人口托位数达4.6个较2024年增长48%[9] - 头部企业探索"托育+早教"融合模式客单价提升至8000元/年[11] - 头部企业通过"轻资产运营+政府合作"模式快速扩张净利率可达12%-15%[18] 辅助生殖板块 - 锦欣生殖涨5%中国育儿网络飙升54%创历史新高[12] - 中国不孕不育率12%-15%但辅助生殖渗透率仅7%远低于美国的30%行业规模有望从2024年680亿元增至2027年1200亿元[12] - 仟源医药的促排卵药物、戴维医疗的婴儿保育设备需求激增订单同比增长超50%[12] - 三代试管婴儿技术突破成功率提升至65%[20] 消费升级趋势 - 千元以上奶粉占比从2020年35%提升至2024年58%有机奶粉、水解奶粉等细分品类增速超30%[13] - 月子中心市场规模突破300亿元中高端套餐占比达62%头部品牌利润率超25%[13] - 智能婴儿监视器、温感纸尿裤等产品渗透率快速提升2024年母婴智能硬件市场规模达86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8%[13] - 智能婴儿床、有机棉制品等高端品类增速超30%[21] 区域市场分化 - 中西部省份实际补助金额可达国家基础标准1.5-2倍例如甘肃临泽对三孩家庭年补贴达1万元[14] - 三线及以下城市母婴消费增速18%显著高于一二线城市12%县域市场成为主要增量来源[14] - 社区母婴店数量三年增长45%县域市场覆盖率从2021年52%提升至2024年78%[14] - 拼多多等平台"百亿补贴"母婴专区日均销量破百万单[14] 产业链延伸机会 - 0-3岁早教渗透率从2020年18%提升至2024年35%客单价提升至1.2万元/年[15] - 儿科就诊量年均增长15%戴维医疗婴儿培养箱订单同比增长60%[15] - 每1元育儿补贴可撬动3.2元相关消费带动家庭旅游、家居改造等关联消费[16] 核心投资标的 - 乳制品核心标的包括贝因美、伊利股份、澳优[17] - 托育服务核心标的包括孩子王、爱婴室、孚日股份[18] - 辅助生殖核心标的包括锦欣生殖、麦迪科技、丽珠集团[19] - 母婴用品核心标的包括好孩子国际、延江股份、可靠股份[21]
商贸零售行业快评报告:《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出台,关注相关消费产业链
万联证券· 2025-07-30 13:2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全国性《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出台,从2025年1月1日起对符合规定生育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补贴,现阶段国家基础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补贴资金由中央财政统筹补助[3] - 育儿补贴有助于缓解家庭养育压力,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标志着我国生育支持政策体系进入实质性落地阶段[4] - 短期建议关注婴童护理、乳制品、玩具、童装等行业;长期建议关注母婴相关产业链如辅助生殖、基因检测、托育服务、教育等[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育儿补贴制度情况 - 2025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首提“育儿补贴”,7月28日印发《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3] - 补贴对象为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按年发放,现阶段国家基础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对之前出生不满3周岁的按应补贴月数折算计发,且免征个人所得税[3] - 补贴资金由中央财政设立“育儿补贴补助资金”项目统筹,按比例对东、中、西部地区予以补助[3] 育儿补贴制度意义 - 近年来我国人口出生率走低、老龄化加深,该制度表明国家对人口问题高度重视,进入生育支持政策实质性落地阶段[4] - 发放补贴可减轻家庭养育经济负担,提振生育意愿,缓解老龄化社会压力,改善人口结构,激活经济发展动力[4] 投资建议 - 短期育儿补贴发放有助于直接刺激母婴相关消费,建议关注婴童护理、乳制品、玩具、童装等行业[4] - 长期生育补贴和育儿配套完善有助于提振生育意愿、带动新生儿数量增长,建议关注母婴相关产业链如辅助生殖、基因检测、托育服务、教育等[4]
华媒控股股价微跌0.62% 托育行业政策推动市场整合
搜狐财经· 2025-07-30 02:28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7月29日收盘,华媒控股股价报4.82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62% [1] - 当日成交额1.72亿元,换手率4.02% [1] 业务构成 - 公司属于文化传媒板块,同时涉及托育服务、职业教育等领域 [1] - 旗下托育品牌"华媒一米国"在杭州运营6家普惠性托育机构 [1] - 公司参与区域化托育服务网络建设 [1] 行业政策 - 国家发改委等七部门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 [1] - 政策提出构建"1+N"托育服务体系 [1] 行业趋势 - 托育市场集中度正加速提升 [1] - 头部企业通过自建与并购扩张 [1] - 中小机构面临较大经营压力 [1] 资金流向 - 7月29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515.22万元 [2] - 净流出金额占流通市值0.36% [2]
实探广州普惠托育园:定价低托位爆满,公建民营发展仍有挑战
南方都市报· 2025-07-23 22:46
政策与模式 - 国家卫生健康委等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提供普惠、多元、优质的托育服务 [1] - 广州越秀区18个街道普惠托育园已全部开园,采用"公建民营"模式,整合既有物业突破场地紧张难题 [1][6] - "公建民营"模式降低租金成本,普惠托位定价降至市场价的50%至80% [8] 运营现状 - 多个普惠托育园托位"爆满",光塔街道普惠托育园64个托位半年内满员,乳儿班需求旺盛 [2][4] - 洪桥街普惠托育园45个托位供不应求,排队入园需等到年底 [2] - 大塘街普惠托育园(大塘街30号园区)在册学生几近满员,文明路97号园区托位使用率近半 [2] - 建设街普惠托育园因周边拆迁暂时搬迁,15个普惠托位爆满,商业托位价格高出1000-2000元 [3][4] 成本与补贴 - 越秀区普惠托育园租金成本大幅降低,政府无偿提供物业或按5元/平方米租赁 [8] - 全日托服务费用:2-3岁幼儿1450-2800元/月,1-2岁幼儿1500-3500元/月,1岁以下3000-4200元/月 [8] - 广州对新建普惠托育机构给予一次性建设补助,2024年每个托位2000元,2025年降至1500元 [10] - 运营补贴逐年递减,收托婴幼儿总月数按实计算,满15天按1个月计算 [10] 行业挑战 - 托育行业建筑要求标准高,需符合《托儿所 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首层布置困难时托大班人数不超过60人 [6] - 越秀区物业多为既有建筑,改造面临消防、排水等问题,老别墅改造成本更高 [6] - 普惠托育园需探索可持续发展之道,部分补贴逐年递减,行业需思考如何保持服务品质 [10][11] 行业建议 - 普惠托育园应专注服务社区婴幼儿,建立良好口碑,提升社区居民获得感 [12] - 建议政府支持托育园老师培训学习、职业技能提升,推进托育纳入基本公共服务 [11][13] - 社区普惠托育点应根据需求合理布局,避免盲目建设,精选适合办托的载体 [13]
托育产业升级战:一场关于“0-3岁照护权”的再分配
36氪· 2025-07-16 18:37
现状全景 - 我国0-3岁婴幼儿数量超过4000万,每年新增出生人口中约80%为0-3岁托育潜在服务对象 [3] - 全国0-3岁儿童平均入托率仅为4.29%,与OECD国家平均34.5%的水平相比差距显著 [3] - 一线城市高收入家庭子女入托率超过10%,中西部农村地区托育覆盖率不足2% [3] - 上海、深圳等城市入托率接近10%,但普惠资源稀缺,家庭月均托育支出在1500元至3500元之间 [3] - 托育支出占家庭收入比重超过14%,低收入群体这一比例可达27% [3] - 24个月以下婴幼儿入托率显著偏低,服务体系在"照护"阶段存在明显短板 [3] 结构失衡 - 托育机构服务模式分为家庭式、社区式、企业式、机构式四类,但良莠不齐 [4] - 家庭式托育灵活但安全隐患大,社区式托育价格亲民但服务能力有限 [4] - 企业式托育具备公益属性但依赖企业投入,机构式托育专业但价格偏高 [4] - 托育服务处于多部门管理、标准不统一局面,行业准入门槛低、退出机制不健全 [4] - 专业照护人员短缺,从业人员待遇偏低、流动性大 [5] - 全国设立"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的高校数量有限,师资力量薄弱 [5] 地方实践 - 四川涪城区英堡贝托育园引入心理评估与行为干预机制,提供个性化教育方案 [6] - 游仙区妇幼保健院推动"医育结合"托育服务,形成"诊—育"一体照护体系 [6] - 成都市推行"1+N"社区托育模式,示范性机构带动社区嵌入式网点联动发展 [6] - 广州将普惠托育服务纳入城市更新项目,打造"托育点+老年照护+便民服务"综合社区运营 [7] 国际镜鉴 - 日本"保育所""幼稚园""儿童园"构成0-6岁全龄段托育教育体系,按家庭收入分档收费 [8] - 美国约一半家庭居住在托育服务严重不足区域,导致女性退出劳动力市场 [8] 出路与建议 - 将0-3岁婴幼儿照护纳入公共服务范畴,构建覆盖城乡的基本托育网络 [9] - 扩大"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设置,建立托育人员等级认定体系 [9] - 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参与托育服务供给,推动PPP模式落地 [9] - 支持课程研发、感统训练、医育结合等创新探索,推动"照护+教育+健康管理"一体化 [9]
国贸教育暑托开班季,五园联动惠及近2000名儿童
搜狐网· 2025-07-15 13:03
暑期托管服务规模与需求 - 公司第四年举办暑期托管班 招生阶段呈现"未开先热"态势 部分园所招生爆满[1] - 旗下五所幼儿园共同开班 服务厦门市超50家机关企事业单位 近2000户家庭 服务规模创历史新高[1] 特色开班活动设计 - 振兴幼儿园通过种植活动与三个"综合性科学秀"激发科学兴趣[3] - 华侨托儿所以多巴胺盲盒墙 多彩寄语 气球雨等创意活动营造欢乐氛围[5] - 一中国贸幼儿园采用"表情签到"与棒棒糖欢迎礼帮助孩子适应集体[7] - 殿前幼儿园融合童趣与国风元素 通过沙瓶签到 小丑魔术缓解入园焦虑[10] - 优才实验幼儿园以折飞机 积木搭建赛等工程主题开启暑托[13] 课程体系与服务升级 - 创新"六周六主题"特色活动 采用项目化探索与沉浸式体验模式[15] - 为大班儿童定制幼小衔接课程包 涵盖拼音 数学 硬笔书写等内容[15] - 按2-12岁年龄段细分班型 每班配备专职教师与保育员[17] - 新增科创 思维数学 围棋 外教英语 机器人编程 跆拳道等自选课程[19] - 提供"托管"与"培训"双模式选择 满足多元发展需求[19] 国企托管模式发展历程 - 2022年首次探索"国企办托管"模式 由振兴幼儿园承接市行政中心托管班[20] - 2023年五所幼儿园全面开展服务 惠及超千人 获央视专题报道[22] - 2024年整合优质教育资源 升级课程体系 完善服务模式[22] - 持续解决企事业单位职工"带娃难题" 践行教育惠民使命[26]
焦点访谈|多地推进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 稳稳托住这个“最柔软群体”
央视网· 2025-07-14 21:23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0至3岁的婴幼儿是社会中最柔软、最需要呵护的群体,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可是对于很多家庭特别是双职工 家庭来说,如何照料这个年龄段的幼儿又是一个难题。近年来,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努力加大托育服务供给,减轻家庭的育儿负担,努力让婴幼儿 家庭"托得起""托得好"。6月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提出,要大力发展"一 老一小"普惠服务,推动普惠托育纳入企事业单位职工福利体系。普惠托育指的就是面向3岁以下婴幼儿家庭,按照政府指导价格提供的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的托育服务。普惠托育将如何助力破解育儿焦虑呢? 早上8点,家住南京建邺区的张全溪正准备去单位,跟她一起的还有两岁半的女儿,为什么孩子跟着爸爸妈妈一块上班?这是因为女儿所在的托育中心就在 妈妈工作的高新园区。 目前,上海、杭州、厦门等地的一些科技城和创新园也引入了托育机构,为职场父母排忧解难。 在6月9日出台的《意见》中还提出,要大力发展社区嵌入式托育和家庭托育点,用10年左右时间,推动有条件的大城市逐步实现嵌入式等普惠托育覆盖80% 以上社区。而在7月8日 ...
广东东莞:制定推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等应对人口老龄化政策措施
快讯· 2025-07-14 14:42
银发经济政策 - 东莞市政府制定推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以应对人口老龄化 [1] - 启动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以扩大养老供给 [1] - 利用中国国际老龄产业博览会平台展示银发经济前沿技术和产品服务 [1] 托育服务发展 - 出台幼儿园开设托班备案政策并试点建设社区嵌入式托育服务点 [1] - 推动符合条件的幼儿园开设面向2-3岁婴幼儿的托育班级 [1] 医养融合与养老服务 - 加强安宁疗护特色服务项目并研究制定相关制度体系、支持体系及人才队伍体系 [1] - 推动市级养老机构建设及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辐射村(社区)养老服务站点 [1] - 深化"长者饭堂"建设并完善15分钟居家养老服务网络 [1] 成本支持政策 - 养老托育机构用水、用电、用气将按居民生活类价格执行以降低运营成本 [1]
七部门发文推进普惠托育建设 优化养老托育 深圳出成效
深圳商报· 2025-07-14 06:32
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政策 - 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旨在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满足多层次多样化需求 [1] - 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25年千人口托位数达到4.5个,当前全国千人口托位数为3.38个(2023年底数据) [1] - 政策明确2025年新增普惠性托位66万个以实现目标 [1] 深圳市托育服务发展现状 - 深圳全市共有托育服务机构2000余家,托位超9万个(截至2024年4月) [1] - 深圳推动"15分钟托育服务圈"建设,多数社区居民步行15分钟内可达托育机构 [1] - 深圳成为第三批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国试点城市,重点优化养老托育服务供给 [1] 深圳市政策支持措施 - 按每托位6000元至10000元标准发放一次性建设补助 [2] - 按实际收托数每人每月360元至1000元标准发放运营补助 [2] - 推出全国首个地方标准《医育结合托育机构服务规范》,600余家机构与基层医疗机构签约 [2] - 20余家医疗机构开展托育服务试点 [2]
每月省数百元!地方托育消费券来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0 16:30
托育行业政策与补贴 - 多地政府发放托育消费券以提升入托率,补贴金额从每月200元至600元不等,如海南针对0-12个月龄婴幼儿每月补贴600元,江西每月补贴200元 [2][6] - 2025年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目标为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4.5个,新增普惠性托位66万个 [2] - 部分省份采取运营补贴方式支持普惠托育机构,如山西对独立托育机构按每婴幼儿每月500元标准发放补贴 [12] 行业现状与痛点 - 全国3岁以下婴幼儿实际入托率仅为7.86%,海南入托率7.91%,苏州入托率19.74%显著高于全国水平 [2][10][15] - 托育机构运营成本高企,房租和人工成本占总收入75%以上,导致收费普遍在4000-8940元/月,与家庭可承受范围(1500-3500元)存在差距 [7][8][11] - 行业面临质量信任问题,家长担忧安全与照护质量,部分机构通过实时监控、成长日记等方式增强透明度 [14][15] 行业发展路径 - 构建"1+N"托育服务体系,包括社区嵌入式托育、幼儿园托班、用人单位办托等多种模式 [13] - 推动质量标准化建设,如苏州出台托育服务质量评价地方标准,实现医疗机构与托育机构100%签约 [15] - 通过示范机构评选、信用档案、动态评估等机制提升行业整体质量水平 [3][14] 市场反馈与效果 - 托育消费券发放量显著增长,如四川雅安2025年第一期发放量同比增长27.3% [7] - 专业托育服务获得部分家庭认可,认为可提供科学育儿支持并缓解家庭照护压力 [15] - 消费券虽存在使用限制,但有效降低家庭送托成本,有望部分提升入托率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