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内需战略
搜索文档
郑栅洁详解“十五五”扩内需举措,实施一批重大标志性工程项目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7 18:33
扩大内需战略核心 - 坚持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基点,促进消费和投资、供给和需求良性互动,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 [3] - "十五五"时期将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以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增加高质量供给,适应居民升级的消费新需求 [4] 提振居民消费举措 - 大力提振居民消费,立足当前优化环境、创新场景、减少限制,取消消费领域不合理或"一刀切"限制措施 [1] - 完善带薪休假落实机制,解决"有假难休"问题,着眼长远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提高居民消费率 [1] - 采取有力措施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加大直达消费者的普惠政策力度,增加政府民生保障支出 [1] - 2.5亿未落户常住人口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问题将逐步解决,释放服务消费需求 [4] 扩大有效投资方向 -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优化投资结构,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发挥政府投资带动作用,加大消费相关领域投资 [2] - 提高投资效益,完善交通、能源等领域价格形成机制,优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 [2] -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用好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基础设施REITs、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渠道 [2] - 实施一批重大标志性工程项目,包括城市更新、战略骨干通道、新型能源体系、重大水利工程等 [5] 投资于物与投资于人结合 - 投资于物指对实物资产投资如基础设施、房屋建筑等,投资于人指对全人群全生命周期能力提升的投入如育幼、养老、健康、教育等 [3] - 我国人均资本存量相较发达国家较低,重要产业领域投资不足,投资于物仍有很大空间潜力 [4] - 投资于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凸显,需推动人力资本积累形成"人力资本红利",加大对教育、医疗、养老等投入 [4] - "投资于人"能释放新需求催生新供给,提升人力资本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 [5][6] 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协同 - 优化政府投资结构,提高民生类政府投资比重,推进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项目建设 [7] - 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在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方面打通堵点 [8] - 更清晰划定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边界,政府投资聚焦战略性强、外部性强、民间资本不愿投的领域 [9] - 编制全口径政府投资计划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防范重复和分散配置,加强全过程管理 [10] - 为民营企业营造良好投资环境,创造公平透明投资机会,强化融资支持,帮助提高投资决策水平 [11]
“政策响应力+数智驱动力”青农商行前三季度业绩量质齐升
和讯· 2025-11-01 10:08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呈现稳健增长态势,营业收入80.28亿元,归母净利润33.18亿元,同比增长3.57%,经营发展锚定“稳中向好、进中提质”的良性轨道 [1] - 公司业务规模与风险管控取得双重突破,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2681.22亿元,较年初增长0.58%,吸收存款总额3351.79亿元,较年初增长2.60%,不良贷款率与不良贷款余额实现“双降” [1] - 公司业绩持续向好与高质量经营能力提升,印证了“政策+科技”双轮驱动模式的效能,展现出穿越周期的成长韧性 [1] 政策领航:锚定扩内需战略主阵地 - 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扩内需战略,坚守金融服务实体根本宗旨和“支农支小”市场定位,通过消费金融创新和普惠小微贷款助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 [2] - 公司发布金融助力消费提振二十条举措,个人消费贷款增长额超过15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建立“千村万户”工作模式,累计走访客户达19.9万人次 [3] - 公司信用卡业务对接国家消费能力保障和支持行动,打造“一刻钟便民圈”等出行优惠活动,全面激活社区消费活力 [3][4] - 公司加大对小微企业支持力度,前三季度小微贷款余额1447.03亿元、户数5.6万户,较上年末增加99.6亿元,其中普惠型小微贷款余额516.34亿元,客户数5.47万户 [4] - 公司发力国际市场,推出四款创新产品,前三季度实现外汇业务交易量552.4亿美元,同比增长9.37% [4] - 公司在科技金融领域取得突破,成功发行全国农商银行首单、山东省地方法人银行首笔科创债券,并完成全国首单上清所托管科创债券质押再贷款交易 [5] 数智赋能:农商银行的转型突围 - 公司将深化数字化转型作为重塑服务模式、拓展价值边界的关键突破口,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和“数据要素×”叠加效应 [6] - 公司推动企业级风控决策引擎等16个创新项目落地,构建包含13个维度300+风险信号的预警体系,手机银行用户突破287万,农村智能服务窗口超1400家 [7] - 公司积极探索AI大模型等前沿技术,落地DeepSeek等系列模型本地化部署,推动3大类10+场景加速落地,全行人工智能一体三翼技术体系初步成型 [8] - 公司基于RPA技术上线上线7大类230+业务场景,释放人力超48人/年,通过图计算等技术精准捕捉80+风险场景 [8] - 公司数据加工处理效率提升30%,引入1100余项外部数据应用于64个业务场景,全行数字人才占比突破15%,累计上线500+数据看板 [9] - 公司建立健全企业级“1+N”数据治理制度体系,数据管理能力荣获国家DCMM三级认证 [9] - 前三季度公司累计获得国家省市级数字金融领域相关奖项超30个、国家发明专利7项、软件著作权32项 [10] 结语 - 公司将“数字基因”深植于服务实体经济中,通过普惠小微贷款、消费金融、科技金融、数据治理等实践,将国家战略转化为市场活力 [11] - 公司以DCMM三级认证、七项发明专利、三十余项软件著作权等成果,为全国农商银行系统树立“数智驱动增长”的转型范式 [11]
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必须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提高经济循环质量和运行效率
格隆汇· 2025-10-31 16:02
扩大内需战略核心观点 - 扩大内需是做强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着力点 [1] - 必须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以提高经济循环质量和运行效率 [1] - 目标是促进形成更多由内需主导、消费拉动、内生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 [1] 当前国内大循环面临的问题 - 消费内生动力不强 [1] - 投资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 [1] -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存在不少卡点堵点 [1] 战略实施方向 - 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 [1] - 实现供需互促、循环升级 [1]
铝:区间震荡,氧化铝:底部反弹,铸造铝合金:跟随电解铝
国泰君安期货· 2025-10-28 13:0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铝:区间震荡[1] - 氧化铝:底部反弹[1] - 铸造铝合金:跟随电解铝[1]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对铝、氧化铝、铸造铝合金的基本面数据进行更新,涵盖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的多项价格、成交量、持仓量、价差、成本、库存及企业盈亏等数据,并给出各品种的趋势强度,同时提及美国与东南亚多国贸易协议及李云泽关于金融服务的表态[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期货市场 - 沪铝主力合约收盘价21360,较T - 1涨135,夜盘收盘价21255;LME铝3M收盘价2879,较T - 1涨22;沪铝主力合约成交量311269,持仓量311269;LME铝3M成交量20272,较T - 1降2953;LME注销仓单占比13.77%,较T - 1降0.50%;LME铝cash - 3M价差3.19,近月合约对连一合约价差 - 55,买近月抛连一跨期套利成本71.61[1] - 沪氧化铝主力合约收盘价2829,较T - 1涨19,夜盘收盘价2845;成交量278561,持仓量372484;近月合约对连一合约价差 - 17,买近月抛连一跨期套利成本24.93[1] - 铝合金主力合约收盘价20715,较T - 1涨10,夜盘收盘价20680;成交量6715,持仓量6366;近月合约对连一合约价差 - 65.00,现货升贴水 - 40[1] 现货市场 - 电解铝方面,上海保税区Premium 83,较T - 1降5;欧盟虎特丹铝锭Premium(MB)307.5;预培阳极市场价无变化;佛山铝棒加工费220,较T - 1降10;山东1A60铝杆加工费100,较T - 1降50;铝锭精废价差222;电解铝企业盈亏5107.80,较T - 1涨65.40;铝现货进口盈亏 - 2482.65,较T - 1涨185.28;铝板卷出口盈亏3927.96,较T - 1降21.67;LME铝锭库存46.93万吨,较T - 1降0.38;铝3M进口盈亏 - 2228.45,较T - 1涨223.34;国内铝锭社会库存61.60万吨,较T - 1涨0.90;上期所铝锭仓单6.63万吨,较T - 1降0.04[1] - 氧化铝方面,氧化铝连云港到岸价2885元/吨,澳洲氧化铝FOB 319美元/吨;山西氧化铝企业盈亏 - 120,较T - 1降5;国内氧化铝平均价2914,较T - 1降7;氧化铝连云港到岸价344美元/吨[1] - 铝土矿方面,印尼进口铝土矿价格无变化,几内亚进口铝土矿价格未提及,阳泉铝土矿价格550(含税现货矿山价,AI:Si = 4.5),澳洲进口三水铝土矿不同规格价格部分无变化[1] - 铝合金方面,保太ADC12 20700,保太ADC12 - A00 - 460,较T - 1降50;三地库存合计48375,较T - 1降237[1] - 烧碱方面,陕西离子膜液碱(32%折百)2830,较T - 1无变化[1] 综合快讯 - 美国与马来西亚和柬埔寨签署贸易协议,与泰国和越南达成框架协议,东南亚国家降低对美国汽车、农产品等关税,承诺采购波音飞机,美国对部分商品豁免关税,后续谈判决定关键出口行业是否获关税减免[3] - 李云泽表示围绕扩大内需战略,强化重大项目资金供给,助推消费扩容升级,推动构建金融服务新模式[3] 趋势强度 - 铝趋势强度:0;氧化铝趋势强度:0;铝合金趋势强度:0[3]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新华社· 2025-10-27 23:33
新发展格局的战略背景与意义 - 新发展格局是把握中国发展主动权的战略性布局,旨在应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变化[1] - 该战略深化了对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变的规律性认识,明确了中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1] - 在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下,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使经济发展根基更加坚实,安全性稳定性增强[2] 国内大循环的成果与战略部署 - 2021年至2024年内需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86.4%,国内大循环主体地位不断巩固[2] - 货物进出口总额从2020年的32.2万亿元增加到2024年的43.8万亿元,年均增长8.0%[2] - 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促进消费和投资良性互动,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3] - 中国拥有14亿多人口的超大规模市场,产业体系和基础设施体系配套完善[3] 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质量提升 - 货物贸易规模稳居全球第一,展现出强大的经济活力和韧性[2] - 2024年前三季度货物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4%,其中出口同比增长7.1%[4] -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维护多边贸易体制,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以拓展发展空间[4] 未来政策方向与市场机遇 - 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打通卡点堵点,释放超大规模市场红利[3] - 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3] - 坚持惠民生和促消费紧密结合,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3] - 通过新型城镇化、城市更新行动和乡村全面振兴等措施释放巨大内需潜力[3]
李云泽:强化重大项目资金供给,助推消费扩容升级
贝壳财经· 2025-10-27 18:02
核心观点 - 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表示将围绕扩大内需战略强化重大项目资金供给并助推消费扩容升级 [1] 政策方向 - 政策核心为扩大内需战略 [1] - 强化对重大项目的资金供给 [1] - 助推消费市场扩容与升级 [1]
李云泽:围绕扩大内需战略,强化重大项目资金供给,助推消费扩容升级
新浪财经· 2025-10-27 17:49
核心观点 - 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表示将围绕扩大内需战略强化重大项目资金供给并助推消费扩容升级 [1] 政策方向 - 政策核心为扩大内需战略 [1] - 强化对重大项目的资金供给 [1] - 助推消费市场扩容升级 [1]
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并举 扩大内需战略新部署意味着什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4 07:42
建设强大国内市场 - 全会提出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1] - 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促进消费和投资、供给和需求良性互动,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 [1] - 2021年至2024年,内需对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达86.8%,超大规模市场彰显强大韧性 [3] - 中国市场覆盖14亿多人口,市场规模和潜力巨大,目标是成为对全球经济贡献更大的重要消费市场 [3] - 强调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推动供需良性互动 [1][3] 提振消费与扩大投资 - 公报明确要大力提振消费,扩大有效投资,要求二者同时发力 [1][4] - 坚持惠民生和促消费紧密结合,坚决破除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卡点堵点 [1] - 夯实内需基点能使中国在外循环上占据主动和更自信 [3] 投资于物与投资于人 - 全会提出坚持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形成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 [1][5] - 投资于人包括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如医疗健康、体育运动、人才培养、鼓励生育、养老保障等 [5] - 在新一轮产业和科技革命背景下,需要投资培养高技能人才,使人力资本与产业创新相匹配 [5] - 投资于人需增强人的技能,让人更好地参与经济循环,并增加民生福祉方面的投资 [6] - 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是有机互动,突出此项举措的可持续性,二者结合是关键 [5][6]
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并举 扩大内需战略新部署意味着什么丨四中全会解读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3 22:59
建设强大国内市场 - 坚持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基点,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新供给创造新需求,促进消费和投资、供给和需求良性互动,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1] - 2021年至2024年,内需对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达86.8%[3] - 超大规模市场覆盖14亿多人口,是中国优势所在,目标是成为对全球经济贡献更大的重要消费市场[3] - 大力提振消费,扩大有效投资,破除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卡点堵点[1][4] 投资于物与投资于人 - 坚持惠民生和促消费、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1][5] - 投资于物需与投资于人形成有机互动,在新一轮产业和科技革命背景下,高技能人才需求凸显[5] - 投资于人需让人力资本与产业创新相匹配,涉及医疗健康、体育运动、人才培养、鼓励生育、养老保障等广泛领域[5] - 投资于人旨在增强人的技能,让人更好地参与经济循环,并增加民生福祉投资[6]
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并举,扩大内需战略新部署意味着什么丨四中全会解读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3 21:40
建设强大国内市场 - 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 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1][2] - 超大规模市场覆盖14亿多人口 2021年至2024年内需对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达86.8%[1][2] - 大力提振消费 扩大有效投资 破除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卡点堵点[1][4] 供给与需求良性互动 - 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 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 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1][4] - 当前有效需求不足 需与供给侧改革形成良性互动[4] - 消费和投资需同时发力 形成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4][5] 投资于物与投资于人结合 - 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 支持扩大就业、促进居民增收减负[1][5] - 投资于人包括医疗健康、体育运动、人才培养、鼓励生育、养老保障等广泛领域[5] - 新一轮产业科技革命需要高技能人才 人力资本投资需与产业创新相匹配[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