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
搜索文档
最新数据大跌眼镜!
搜狐财经· 2025-11-14 23:45
10月份整体经济表现 - 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从9月的6.5%回落至4.9% [2] - 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7%,环比下降1.62% [2] - 民间投资同比下降4.5% [2] - 基础设施投资罕见下降0.1% [2]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放缓,汽车家电等行业零售额同比增速由9月的3.8%转为-2.5% [2] 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 - 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4.7% [6] - 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7198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6.8% [6] - 新建商品房销售额69017亿元,下降9.6% [6] - 10月一线城市销售面积同比下降41%,二线城市下降24%,三线及以下城市下降33% [6] - 10月全国住宅土拍建筑面积687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0% [12] - 土地成交平均溢价率仅3% [12] 新兴行业与外贸结构性亮点 - 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民间投资增长0.2% [17] - 信息服务业投资同比暴增32.7% [17] - 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9.7% [17] - 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4.1% [17] - 制造业投资增长2.7% [17]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5.9% [17] - 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7.2%,占比高达57% [17] - 机电产品出口增长8.7%,占出口总额的60.7% [18] 经济引擎结构性转变 - 经济增长引擎正从房地产基建转向高技术产业 [17][18] - 高技术产业成为推动制造业投资增长的优等生 [17] - 出口商品更具科技附加值,从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转向机械设备、汽车、电子产品 [18]
10月固投同比下降1.7%,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4.7%|快讯
华夏时报· 2025-11-14 11:56
文/张智 11月1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10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408914亿元,同比下降 1.7%;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9%,第二产业投资增长4.8%,第三产业投资下降5.3%。民间投资 同比下降4.5%;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民间投资增长0.2%。高技术产业中,信息服务业,航空、航天 器及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32.7%、19.7%、4.1%。10月份,固定资 产投资(不含农户)环比下降1.62%。 国家统计局表示,总的来看,10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转型升级扎实推进,发展新动能继续壮 大。也要看到,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国内结构调整压力较大,经济平稳运行面临不少挑 战。 下阶段,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 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积极推动宏观政策持续落地增效,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 强化创新驱动,促进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编辑:徐芸茜 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同比下降0.1%,制造业投资增长2.7%, ...
前三季度郑州市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搜狐财经· 2025-11-01 08:26
宏观经济总体表现 - 前三季度郑州市地区生产总值达11189.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4% [1] -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53.1亿元同比增长2.9%,第二产业增加值4173.7亿元同比增长5.6%,第三产业增加值6863.0亿元同比增长5.3% [1] 工业生产与供给 -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高于全省0.4个百分点,比上半年提高0.3个百分点 [3] - 规上工业37个行业大类中27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增长,增长面73.0%比上半年提高8.1个百分点 [3] - 汽车行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2%,电子行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8%,两大行业合计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7个百分点 [3] 服务业发展 - 1~8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4%,高于全省2.4个百分点,十大行业门类中有9个实现同比增长 [3]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1%比上半年提高1.5个百分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4%比上半年提高0.4个百分点 [3] 投资与消费 - 前三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5%比上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其中亿元及以上项目完成投资同比增长12.8%拉动全市投资增长6.8个百分点 [4] - 民间投资同比增长9.5%高于全省2.0个百分点,拉动全市投资增长5.4个百分点,占比较去年同期提高3.0个百分点 [4]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03.9亿元同比增长5.6%,限额以上单位体育娱乐用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77.8%,文化办公用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41.3% [4] 新质生产力与新动能 - 规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9%,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2% [7] - 锂离子电池产量同比增长49.5%,卫星导航定位接收机产量同比增长44.0%,服务器产量同比增长27.2%,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15.0% [7] - 医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42.2%,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41.2%,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6.1% [7] 外贸与新兴业态 - 前三季度全市进出口4332.5亿元同比增长25.3%高于全省6.6个百分点 [5] - 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9.8%高于全省2.8个百分点,占限上零售额的比重19.8%比去年同期提高2.4个百分点 [7]
东北首个万亿城市,越来越近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5 07:54
总体经济增长 - 前三季度大连市地区生产总值达7248.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0%,增速与上半年持平,且高于全国水平0.8个百分点 [1] - 经济增速保持高位,一季度增速6.2%,上半年增速6.0%,前三季度增速6.0%,均显著高于全国及全省平均水平 [2] - 对照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以上的预期目标,大连市有望顺利完成 [2] 产业增加值表现 - 第一产业增加值370.3亿元,同比增长4.2% [1] - 第二产业增加值2575.5亿元,同比增长8.0% [1] - 第三产业增加值4302.4亿元,同比增长4.9%,增速较上半年提高0.9个百分点 [1] 工业与制造业动能 - 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8%,增速较上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并高于全省水平10.6个百分点 [1][2] - 石化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 [3] - 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5%,其中铁路船舶行业增长64.5%,汽车行业增长26.3% [3]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2%,其中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增长83.2%,医药制造业增长34.9%,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长10.1% [3] 城市发展目标与产业规划 - 大连市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达9516.9亿元,与万亿GDP城市目标仅一步之遥,并多次强调“高质量冲刺万亿GDP城市” [1] - 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出台《绿色石化集群培育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目标是将绿色石化集群从“国内一流”提升至“世界一流” [2] - 计划打造世界一流的绿色船舶与海工装备建造和修理改装基地,预计到2027年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 [2]
透过“三季报”看中国经济稳步前行
人民日报· 2025-10-21 14:28
宏观经济总体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其中三季度同比增长4.8% [3] - 经季节调整后,三季度GDP环比增长1.1%,比二季度回升0.1个百分点 [3] - 经济增量达到39679亿元,同比多增1368亿元 [4] 消费表现 - 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3.5%,比上年全年提升9.0个百分点 [1][6] - 以旧换新政策涉及的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等商品零售额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7] - 截至9月10日,全国汽车以旧换新申请量已突破830万份,相当于每天有超3万人申请换新车 [7] 投资表现 - 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4.0%,拉动全部投资增长2.0个百分点 [1][7] - 与设备更新相关的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7.4%、11.8% [7]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22.3% [7] 工业与新动能成长 - 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达到35.9%、16.7% [5] - 规模以上锂离子电池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9.8% [1][8] - 规模以上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9% [1][8] - 规模以上电机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1% [1][8] - 新能源汽车、电动自行车产量分别增长29.7%、27.1% [8] - 三季度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速明显快于全部工业 [10] 外贸与国际收支 - 货物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增速逐季回升 [4] - 9月末外汇储备继续保持在3.3万亿美元以上 [4] - 三季度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6.0%,外汇储备连续2个月增加 [10] 服务业与数字经济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7%,比上年同期加快1.7个百分点 [10] 政策支持 - 有关部门分四批向地方下达了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 [6] - 在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相关政策作用下,前三季度沪深两市股票成交额同比增长106.8% [8]
透过“三季报”看中国经济稳步前行(经济新方位)
人民日报· 2025-10-21 06:10
宏观经济整体表现 - 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2%,其中三季度GDP同比增长4.8% [4] - 经季节因素调整后,三季度GDP环比增长1.1%,比二季度回升0.1个百分点 [4] - 前三季度经济增量达到39679亿元,同比多增1368亿元 [5] - 三季度经济总量达35.5万亿元,超过全球第三大经济体2024年全年经济总量 [10] 消费市场 - 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3.5%,比上年全年提升9.0个百分点 [2][7] - 以旧换新政策涉及的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具类、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7] - 截至9月10日,全国汽车以旧换新申请量已突破830万份,相当于每天有超3万人申请换新车 [7] - 国庆、中秋假期国内出游8.88亿人次 [11] 投资与产业升级 - 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4.0%,拉动全部投资增长2.0个百分点 [2][8] - 与设备更新相关的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7.4%、11.8%、22.3% [8] - 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达到35.9%、16.7% [6] 新动能与高端制造 - 规上锂离子电池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9.8% [2][8] - 规上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9% [2][8] - 规上电机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1% [2][8] - 新能源汽车、电动自行车、平板电脑等换新类产品产量分别增长29.7%、27.1%、9.5% [8]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7%,比上年同期加快1.7个百分点 [11] 外贸与国际收支 - 货物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增速逐季回升 [5] - 三季度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6.0% [11] - 9月末外汇储备继续保持在3.3万亿美元以上 [5] 就业与物价 - 前三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2%,与上半年持平 [5] -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略降0.1%,但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上涨0.6% [5] - 9月份核心CPI上涨1.0%,涨幅连续5个月扩大 [5] -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降幅连续2个月收窄 [9][10] 政策支持与市场信心 - 有关部门分四批向地方下达了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 [7] - 前三季度沪深两市股票成交额同比增长106.8% [9] - 9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连续2个月回升,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50.8%,连续4个月上升 [9][11]
国家统计局:宏观政策主动作为和精准发力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总体平稳
搜狐财经· 2025-10-20 13:06
宏观经济总体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呈现顶住压力、稳步前行的态势,主要宏观经济指标总体平稳 [1] - 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得益于宏观政策的主动作为和精准发力 [1] - “两新”“两重”等扩大内需、活跃资本市场的政策为当前经济稳增长和长远发展蓄势增能 [1] 消费市场表现 - 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3.5%,比上年全年提升9.0个百分点,是经济增长主引擎 [2]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获得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涉及的家电、文化办公、家具、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2] - 全国汽车以旧换新申请量突破830万份,相当于每天超3万人申请,高能效等级家电和智能家电零售额持续高速增长 [2] 投资与产业升级 - 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4.0%,拉动全部投资增长2.0个百分点,是投资的重要支点 [2] - 与设备更新相关的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运输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7.4%、11.8%、22.3% [2] - 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配套金融政策推动技改赋能产业转型升级 [2] 新动能与高端制造 - 规模以上锂离子电池制造、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电机制造等行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9.8%、22.9%、17.1% [3] - 数控锻压设备、包装专用设备等更新类产品产量分别增长11.7%、26.0% [3] - 新能源汽车、电动自行车、平板电脑等换新类产品产量分别增长29.7%、27.1%、9.5% [3] 市场环境与资本流动 - 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整治“内卷式”竞争,货物、人员、资金等要素流动加快 [4] - 9月份PPI同比降幅连续2个月收窄,制造业PMI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50.8%,连续4个月上升 [4] - 前三季度货物周转量同比增长4.8%,旅客周转量增长4.4%,沪深两市股票成交额同比增长106.8% [4]
锐财经|实现全年目标任务有信心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30 15:01
经济运行总体态势 -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宏观政策持续发力带动增长 [2] - 8月份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8.1%和9.3%,增速分别比工业整体快2.9和4.1个百分点 [2] - 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5.6%,住宿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增势良好 [2] 需求侧表现 - 前8个月全国乘用车新能源市场零售量同比增长超过20%,服务零售额增长5.1% [3] - 前8个月制造业投资增长5.1%,信息服务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34.1%、28.0%、12.6% [3] - 8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3.5%,出口和进口连续三个月双增长,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增长12.8% [3] 人工智能+行动 - 国务院提出到2027年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目标超过70% [3] - 今年一季度新设立人工智能软件研发类民营企业25.4万户,民营企业深度参与人工智能全链条环节 [4] - 政策举措包括推动智能算力基础设施运营模式创新、发放"人工智能券"支持企业研发、支持民营企业参与重大项目建设 [4] 三北工程规划 - 新的《"三北"工程总体规划》将工程分区优化为4个屏障建设一级区和30个二级区,科学分析各区基础条件 [6] - 规划部署实施光伏治沙、特色林果、优质牧草、林下经济、生态文旅等特色产业,提升工程自我造血能力 [6] -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建立持续稳定的工程投入机制,推进工程建设 [6]
21评论丨经济新动能加速成长 向好态势仍需巩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8 06:42
宏观经济总体态势 - 国民经济延续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1] - 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推动扩内需、优供给、促循环、增动能等政策效应持续显现 [1] -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新动能快速成长,推动经济结构持续优化 [1] 工业生产与新动能 - 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 [1] - 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1%和9.3%,明显高于规上工业整体增速 [1] - 智能车载设备制造、电子元器件及设备制造、集成电路制造等行业增加值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1] - 3D打印设备、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品产量保持强劲增长 [2] - 1~8月份民用无人机产量同比增长超过50% [2] - 工业机器人产量保持较快增长 [2] 消费市场与服务零售 -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家具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2] - 1~8月份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1%,增速明显快于商品零售额 [3] - 旅游咨询租赁服务类、交通出行服务类、文体休闲服务类、通讯信息服务类零售额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3] 投资结构与产业升级 - 1~8月份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4.4%,显著高于投资总体增速,拉动同期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个百分点 [3] - 高技术产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信息服务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速均达到两位数 [3] - 制造业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智能化投入 [3] 政策方向与支持 - 加快既定政策的落地落实,并适时研究出台新的增量政策 [4] - 积极的财政政策应加大力度、精准发力,加快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债资金下达到具体项目 [4] - 货币政策应继续保持适度宽松的基调,确保流动性合理充裕 [4] - 投资政策应加大支持保障性住房、城中村改造等项目 [4]
“消费扩大、投资结构优化的总体态势没有变” 国家发展改革委解读当前经济热点
人民日报· 2025-09-01 09:01
扩大内需战略与消费投资结构优化 - 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7%但增速环比回落1.1个百分点 服务消费保持稳定 [2] - 1至7月高端制造业投资显著增长: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33.9% 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增16% 信息服务业增32.8% [2] - 政策组合拳包括职业技能培训、消费品以旧换新、数字消费和人工智能+消费领域政策推进 [3] 人工智能+行动实施路径 - 配套政策将制定六大行动行业实施方案 安全治理指引及分层行业标准 [4] - 政府通过优化智算布局 发放人工智能券降低研发成本 建设应用中试基地降低技术门槛 [4] - 推动场景示范与模式创新 鼓励地方单位在供需对接和要素整合方面探索新做法 [5] 全国统一大市场与招投标改革 - 招投标领域推行全流程电子化与AI智能化应用 包括智能评标和围串标识别 [7] - 清理违反公平竞争政策文件500余件 中央企业采购以全生命周期成本最优为目标 [7] - 2024年清理3.8万名违法评标专家 1至7月工程建设领域民营企业中标项目数量占比达76%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