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演艺
搜索文档
宋城演艺2024年年报多项指标亮眼 文旅龙头地位巩固
证券时报网· 2025-04-30 20:30
财务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4.17亿元,同比增长25.49%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49亿元,较上一年扭亏为盈,实现1054.18%的大幅增长 [2] - 净利润规模占全市场22家文旅企业净利润总额的六成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达14.45亿元,超过净利润水平,反映出公司利润质量高,财务状况稳健 [2] 业务板块 - 现场演艺业务作为核心板块,实现收入19.5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81.03%,同比增长17.50% [3] - "主题公园 + 文化演艺" 经营模式持续发挥效力,旗下十三大千古情景区火力全开 [3] - 广东千古情景区开业首年即盈利,核心演出《广东千古情》演出1386场,单日最高达10场 [3] - 三峡千古情景区开业百天收入破亿元,拉动宜都旅游总收入可比口径增长超40% [3] - 《西安千古情》开启双剧院模式,连续多天每天演出17场,刷新纪录 [3] 核心竞争力 - 文旅行业迎来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公司作为文旅融合发展先锋,深度嵌入国家文化复兴与文旅支柱产业战略坐标 [4] - "主题公园 + 文化演艺" 的独特模式,通过文化演艺激活主题公园的场景消费力,实现了客群停留时长和边际收益的跃升 [4] - 具备可复制、可迭代、可扩展的优势 [4] - 先发进入全国一线旅游休闲目的地和重点商业城市,占据了客流量制高点 [4] - 拥有强大的创意能力,建立了从项目选址到运营推广的全产业链闭环 [4] 产品与创新 - 不断拓展文旅消费的 "增量端口",挖掘情绪消费的 "蓝海价值" [4] - 通过创新产品内容、优化景区沉浸式场景、提升演出科技含量,将旅游、演艺、度假有机融合 [4] - 打造了四季场景重构的四大超级节庆活动,并针对不同细分圈层开发沉浸式定制化主题活动 [4] - 形成了 "体验催生内容、内容拉动流量、流量反哺体验"的增强闭环 [4] 研发投入 - 2024年研发投入达4125.53万元,同比增长37.48% [5] - 开展了多项研发项目,涵盖舞台视效设备联动控制、舞台机械安全稳定运行、舞台风效调节等多个领域 [5] - 旨在提升演艺产品质量,增强演出的沉浸感、表现力和安全性 [5] 未来展望 - 将继续聚焦现场演艺主业,把竞争优势转化为增长优势,加强精细运营,突显特色化经营 [5] - 打造多元内容生态体系,重点做好青岛《丝路千古情》的全新编创以及广东千古情景区的升级改造 [5] - 融合创意手法和科技手段,打造 "时空折叠" 的沉浸场景,构建全新旅游休闲体验 [5] - 发挥宣传与市场开拓的联动机制,强化品销协同,借助新媒体实现社交裂变 [6] - 不断升级服务,增加景区的 "温暖度",加强与投资者的沟通交流 [6]
三湘印象去年营收同比增长9.46% 文旅创新加速
证券时报网· 2025-04-22 10:07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10亿元 同比增长9.46% [1]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27.79万元 同比增长1459.91% [1] - 2024年扣非后净利润3944.84万元 同比增长54.43% [1] - 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22亿元 同比增长391.57% [2] - 2025年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58.09万元 上年同期亏损2422.98万元 [2] 文旅业务发展 - 《印象.妈祖》于2024年10月1日正式公演 是公司首个集编创设计、集成制作及主导运营于一体的文旅演艺项目 [1] - 项目运用AR体验、数控雾幕系统、数字吹纱矩阵、仿生装置等科技手段打造多重表演场景 [1] - 标志着公司文旅业务构建"EPC+O"全链式商业模式迈出关键一步 [1] - 国庆黄金周期间观印象主创的十余台传统演艺项目合计演出200余场 观演人数突破23万人次 [2] - 多个场次门票提前售罄 存量演艺项目保持高热度运营态势 [2] 行业认可与项目成果 - 《最忆船政》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2024年全国红色旅游新技术应用优秀案例" [2] - 《印象.刘三姐》《印象大红袍》入选文旅部"2023全国演出市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优秀演出项目" [2] 战略规划 - 公司继续锚定"文化+地产"双向赋能、联动发展战略 [2] - 持续升级演艺项目内容和体验 加速数字化IP复制与输出 [2] - 探索XR新业务场景 [2] - 地产业务方面抓紧资产去化 强化商业地产运营与物业服务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