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物医药研发
icon
搜索文档
华检医疗:全球首个RWA大厦-ETHK大厦正式落成 ETHK链上金融生态战略迈入实体化、规模化技术落地新纪元
智通财经· 2025-09-19 19:49
公司战略与定位 - 公司打造全球首个专注于现实世界资产数字化技术研发与生态赋能的核心基地ETHK大厦 标志着其ETHK链上金融生态战略在实体化技术布局方面取得重大突破[1] - 公司通过设立ETHK Inc与ETHK HOLDINGS LIMITED并计划更名为ETHK Labs Inc 明确了作为生态技术驱动者与基础设施提供者的定位[2] - 选择南京建邺区作为基地选址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战略决策 旨在充分利用长三角地区生物医药产业集聚优势与政策红利[2][3] 基础设施规模与功能 - ETHK大厦总建筑面积70000平方米 其中主楼35000平方米 群楼15000平方米 地下室20000平方米 堪称全球RWA技术领域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实体研发基地[1] - 大厦配备国际一流研发实验室 数据中心 测试环境及协同办公空间 预计未来将汇聚超5000名技术专家与研发工程师[1] - 深度集成自主高性能区块链底层研发 跨链互操作协议 智能合约安全审计 数据隐私与合规科技等核心技术研发功能[2] 产业协同与区域优势 - 南京及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生物医药产业核心集聚区 创新药企 研发机构 CXO企业高度集中 与公司重点布局创新药知识产权数字化技术研发方向高度契合[2] - 坐拥中国药科大学 南京大学等高等学府 在医药 化学 生命科学及计算机科学等领域人才优势显著[3] - 国务院2025年8月21日批复支持江苏自贸区打造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创新发展方案 为数据跨境流动 国际规则对接提供政策红利[3] 技术生态与未来发展 - 大厦将促进技术 资本 资产 人才等关键要素高效集聚 形成技术创新共同体 提升为全球龙头企业提供技术赋能的综合能力[4] - 将于2025年9月22日举行落成仪式 主题为"赋能实体经济 锚定万亿资产开启链上奔流新时代" 展示数字技术解决方案潜力[5] - 作为集团引领全球链上金融技术创新的核心战略引擎 致力于通过创新技术赋能实体经济 促进全球优质资产高效合规流通[6]
港股异动 早盘涨超15% 科创版IPO即将上会 公司月初与默克达成抗体授权合作
智通财经· 2025-09-18 10:23
股价表现 - 百奥赛图-B(02315)早盘涨超15% 截至发稿涨11.41%报27.74港元 成交额1202.64万港元[1] 科创板IPO进展 - 上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将于9月24日审议百奥赛图科创板首发事项[1] - 公司计划募集资金11.85亿元[1] - 募集资金将投向药物早期研发服务平台建设、抗体药物研发及评价、临床前及临床研发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1] 业务合作进展 - 本月初百奥赛图与默克签署抗体选择权评估协议[1] - 协议涉及推进抗体偶联脂质纳米颗粒(LNP)等核酸药物递送解决方案开发[1] - 百奥赛图将提供基于RenMice平台开发的全人抗体供默克评估[1] - 默克获得选中抗体资产权益的独家选择权[1] - 百奥赛图有权获得相应费用付款及销售分成和再许可分成[1]
百奥赛图-B早盘涨超15% 科创版IPO即将上会 公司月初与默克达成抗体授权合作
智通财经· 2025-09-18 10:23
股价表现 - 公司早盘股价上涨11.41%至27.74港元 成交额达1202.64万港元 [1] 科创板IPO进展 - 上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将于9月24日审议公司科创板首发事项 [1] - 公司计划募集资金11.85亿元 用于药物早期研发服务平台建设、抗体药物研发及评价、临床前及临床研发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1] 重大合作协议 - 公司与默克签署抗体选择权评估协议 共同开发抗体偶联脂质纳米颗粒(LNP)递送解决方案 [1] - 公司将提供基于RenMice平台开发的全人抗体 默克拥有获取选中抗体资产权益的独家选择权 [1] - 公司有权获得相应费用付款及销售分成和再许可分成 [1]
塞力医疗拟4274万元增资武汉华纪元 推进治疗性降血压疫苗项目临床试验
证券时报网· 2025-09-17 22:39
公司战略与投资 - 公司计划向参股子公司武汉华纪元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增资4274.29万元 增资完成后持股比例将增加至41% [1] - 公司实际控制人温伟拟以2720万元收购武汉华纪元股东孙丹平10%的股权 交易估值2.72亿元 [1] - 公司及实际控制人合计出资6994.29万元 武汉华纪元将于2026年作为控股子公司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1] - 公司将HJY-ATRQβ-001项目视为进军医药创新领域的重要一步 未来有望持续投入研发资金打造创新药项目 [2] 研发进展与产品优势 - 武汉华纪元致力于研发超长效心血管病治疗性疫苗 布局包括治疗性降压疫苗、降脂疫苗、降糖疫苗和肺动脉高压疫苗 均已完成临床前概念性验证并获得10项发明专利授权 [1] - HJY-ATRQβ-001疫苗具有效力持久和平稳降压优势 目前全球范围内尚未有同靶点药物进入临床阶段 [2] - HJY-ATRQβ-001于今年6月获得国家药监局新药临床试验申请受理通知书 标志着全球原研高血压生物药正式进入临床开发阶段 [2] - 各方承诺增资完成后力争两年内完成治疗性降血压疫苗项目的Ⅰ期和Ⅱa期临床试验 然后继续实施Ⅱb期临床试验 [1] 财务表现与股价变动 -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84亿元 同比下降40.2% [2] - 上半年净利润亏损5611.92万元 较去年同期477.25万元的亏损幅度扩大 [2] - 计提信用减值损失1400.29万元 上年同期冲回1959.47万元 导致营业利润同比下降 [2] - 今年以来公司股价累计涨幅达到325% 截至9月17日报收30.68元/股 位居A股医药生物板块涨幅前列 [3] 行业转型与挑战 - 公司正处于战略转型阶段 推动传统医疗供应链服务向医疗智能化转型升级 [3] - 转型过程中受行业政策影响 部分客户应收账款回款时间延长 部分业务未能续约 造成营业收入和毛利下降 [3] - 公司计划持续加大在智慧医院建设、智能医疗物联网应用及医疗大数据分析等前沿领域的研发投入 [3]
百奥赛图9月24日科创板首发上会 拟募资11.85万元
中国经济网· 2025-09-17 20:21
上市计划与融资安排 - 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定于2025年9月24日召开会议审议百奥赛图首发事项[1] - 公司拟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并募集资金118,504万元(约1.185亿元)[1] - 募集资金将用于药物早期研发服务平台建设、抗体药物研发及评价、临床前研发及补充流动资金四个项目[1] 股权结构与控制权 - 沈月雷直接持有公司6.6086%股份,倪健直接持有7.2621%股份[1] - 沈月雷与倪健为夫妻关系,合计控制公司27.0291%表决权,为公司共同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1] - 两位实际控制人均为中国公民且持有美国永久居留权(正在办理延期)[1] 中介机构安排 -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担任保荐机构及主承销商[2] - 漆遥与张韦弦担任本次发行的保荐代表人[2]
Nature子刊:AI从头设计多肽,精准抑制细胞焦亡,开辟炎症疾病治疗新途径
生物世界· 2025-09-17 12:05
研究背景与挑战 - GSDMD蛋白通过其N端片段在细胞膜上形成直径21纳米的孔道,触发细胞焦亡并导致细胞因子风暴,加剧炎症扩散[2] - GSDMD-NT孔道结构不稳定且孔径巨大,限制了传统高通量筛选方法和小分子抑制剂的应用[2] - 完全阻断GSDMD会干扰其免疫稳态功能,因此开发可逆、精准封堵孔道的配体是当前关键挑战[2] 核心研究成果 - 研究团队利用基于Transformer的AI模型TransForPep进行虚拟多肽筛选,从头生成了一种名为SK56的GSDMD-NT孔道特异性阻断剂[3][6] - SK56能够选择性靶向并阻断GSDMD-NT孔道,有效延缓细胞焦亡,并抑制巨噬细胞和人外周血白细胞中的细胞因子释放[8] - 在动物模型中,SK56能防止脂多糖或盲肠结扎穿孔手术诱导的脓毒症小鼠死亡,且不影响白细胞介素-1β或GSDMD的切割过程[8] 技术突破与潜在应用 - AI引导的多肽设计展示了靶向“不可成药”生物结构的潜力,为生物药物开发开辟了新途径[10] - SK56在焦亡反应开始后依然有效,挑战了“焦亡一旦触发即不可逆”的传统认知[10] - 该研究成果为治疗由不受控炎症引起或加重的疾病提供了新选择,例如脓毒症、慢性炎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3][11]
南京江北新区获批设立十周年,成为江苏发展生物医药优势产业的重中之重南京“江之北”崛起科创新高地
新华日报· 2025-09-17 07:24
生物医药产业集聚与创新 - 国务院批复支持江苏自贸区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地和创新发展高地,南京江北新区作为承载地拥有200多项在研新药 [1] - 园区内企业实现多项全球突破:驯鹿生物成为国内首家实现CAR-T药物跨境供药的企业,世和基因产品获NMPA、FDA、CE三大国际认证,艾码生物开发全球首个核酸药物ER2001注射液 [2] - 药企资本化进程加速:药捷安康和维立志博2024年在香港上市,维立志博拥有14款创新候选药物(6款进入临床,4款全球进度领先),征祥医药一类抗流感新药玛硒洛沙韦和先声药业一类抗体新药苏维西塔单抗于2024年获批上市 [2] - 生物医药谷集聚上下游企业1300余家,在研新药超200项,年内诞生多项全球领先技术 [2] 集成电路与高端芯片产业 - 南智光电建成国内首条8英寸晶圆级光子芯片产线,成为国内首家提供8英寸薄膜铌酸锂流片服务的企业 [3] - 芯擎科技发布7nm自动驾驶芯片"星辰一号",其智能座舱芯片"龙鹰一号"累计出货150万片,市占率居国产智能座舱芯片首位 [3] - 特纳飞荣获2025年度闪存控制器企业金奖,主控芯片全球累计出货超千万颗,实现国产高端芯片大规模量产突破 [3] - 新区集聚台积电等数百家集成电路企业,覆盖芯片设计、制造、封测全产业链环节 [3] 产学研协同与人才生态 - 南京大学生化医药学科群集体入驻新区,共建校区平台并培养复合型人才 [4] - 全国高校生物医药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落地8个月对接78家高校,落地项目45个,入库项目1423个 [4] - 东南大学"大医科"科研载体入驻2000多名师生,园区集聚4所"双一流"高校(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未来师生规模达5万名 [4] - 新区通过"人才+平台+资本"机制支持企业,科投集团8年内用6只基金投资维立志博,产业投资基金带动超亿元社会资本注入特纳飞 [5] 创新环境与基础设施 - 龙山社区常住人口4.5万人中硕博占比超30%,社区公益组织拥有25名博士成员 [6] - 新区生态面积占比70%,拥有近百公里长江岸线和80平方公里老山生态屏障 [6] - 南京北站构建"十廊放射"交通枢纽,直接连接科创载体形成"站城无界"模式 [7] - 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小北托育"覆盖全区街道,举办赛艇公开赛、青年戏剧汇等青年活动 [6]
生物医药企业与医院“面对面”
苏州日报· 2025-09-14 08:30
临床试验需求增长 - 苏州现有生物医药企业超4200家 大部分处于成长期阶段 [1] - 去年苏州企业在本地开展临床试验项目133项 数量同比增长51.14% [1] - 临床试验需求十分旺盛 企业直接列出明确需求清单现场寻求合作 [1] 医院与企业协同发展 - 11家生物医药企业与医院专家面对面洽谈 实现双向奔赴 [1] - 浩欧博生物专注于过敏原及自身抗体诊断 希望立即签约促进项目落地 [1] - 长风药业 海益生物等企业现场寻求合作 [1] 政策支持与产业培育 - 苏州医疗机构临床试验能力取得长足进步 拥有26个国家级平台 [1][2] - 产业专班构建龙头企业 领军企业和重点企业的梯度培育体系 [2] - 探索设立专项资金项目支持本地临床试验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1][2] 产业创新领域布局 - 围绕抗体药物 细胞和基因治疗 核酸药物形成创新药械研发生产企业 [2] - 拥有首个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平台 [2] - 临床试验是创新药物上市前不可替代的核心环节 [2]
斑马鱼模型助力寻找罕见淋巴病潜在疗法
新华社· 2025-09-12 15:09
新华社耶路撒冷9月11日电(记者王卓伦 路一凡)斑马鱼生活在水中,但在生物学上与人类有着出人 意料的相似之处。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日前发表声明说,研究人员利用两者的"亲缘关系",借助斑 马鱼胚胎,找到了一条有望治疗罕见遗传病——卡波西样淋巴管瘤病的新路径。 在此基础上,团队设计了一套自动化药物筛选系统,检测了约150种已获批药物,最终锁定两种候选药 物。这两种药物在斑马鱼模型中均显著逆转了心脏和淋巴管异常,并在患者来源细胞实验中抑制了病变 细胞的异常生长。研究人员指出,与目前用于抑制NRAS的部分抗癌药物相比,这两种候选药物安全性 更高,副作用更小。 声明说,由于这一疾病极为罕见,团队计划跨中心合作,希望尽快推动临床试验,为患者带来新的治疗 选择。相关成果近日发表在美国《实验医学杂志》上。(完) 这一疾病会导致淋巴管异常扩张和变形,使淋巴系统无法正常排出体液,从而引发严重呼吸困难、皮肤 损伤及多器官受累,常危及生命,尚无有效疗法。 魏茨曼科学研究所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将患者细胞中发现的NRAS基因突变导入斑马鱼胚胎,成功建立了 与人类高度相似的疾病模型。实验显示,突变基因会使斑马鱼主要淋巴管严重扩张,心脏肿胀, ...
打造医学科技创新策源地、顶尖医学人才培育地、产医融合发展示范地 上海市市长龚正调研上海交大医学院浦东校区
上海证券报· 2025-09-11 21:16
龚正指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是全国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排头兵。希望交大医学院胸怀"国之大者",勇担时代使命,下好区校合作、产医融合这盘大 棋。希望用好浦东引领区的政策优势和产业优势,叠加交大医学院的科研优势、人才优势,高标准构建从基础研究、临床验证到产业转化的全链条,打通 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为上海建设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提供助力。希望在医学研究领域实现新突破,以建设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院等高能级平 台为契机,培养集聚顶尖人才和创新团队,营造开放协同的科研生态,努力产出更多原创性成果。市委、市政府将一如既往地支持上海交通大学及交大医 学院的建设发展,谱写强市名校互促共进新篇章。 来源:上海发布 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今天(9月11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浦东校区调研时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按照教 育部和市委部署,以深化区校合作为契机,促进医学创新研究与生物医药产业有机融合,全力打造医学科技创新的策源地、顶尖医学人才的培育地、产医 融合发展的示范地,营造世界级生命科学创新生态,在服务国家战略和上海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新作为。 作为上海市重大工程项目,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浦东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