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

搜索文档
福临门小福将排球队参观女排世联赛,铸就青少年梦想
环球网· 2025-06-06 09:50
中国女排与福临门合作 - 公司自2019年起成为中国女排官方食用油 持续提供产品支持和营销活动 [2] - 组建"福将观赛团"现场助威 成员包括打工子弟学校排球队队员及品牌用户 [1] - 通过"福将计划"开展公益活动 成立小福将排球队并组织大师课推广排球运动 [2] 产品营销策略 - 赛事期间以福临门亚麻籽油紫色作为应援色 助威团形成品牌视觉标识 [5] - 旗下亚麻籽油Ω-3含量达52%-70% 采用专利技术保留99%营养成分 [11] - 黄金小黑葵葵花仁油天然亚油酸含量60% 维生素E活性55mgα-TE/100g [10] - 活粒鲜胚玉米胚芽油获国际食用油产业博览会金奖等多项认证 [13] 产品供应体系 - 为女排提供亚麻籽油 葵花仁油 玉米胚芽油等全系列营养保障 [7] - 黄金小黑葵葵花仁油被列为蒲公英中学食堂专用油 [10] - 亚麻籽油的高酚抗氧技术适配运动员赛前赛后营养需求 [11] 品牌联动效应 - 联合郎平 陈忠和等女排名宿共同开展公益活动 [2] - 通过小福将排球队成员现场互动强化品牌精神传递 [6] - 赛事营销与产品特性深度绑定 突出"营养守护"概念 [8] 未来合作规划 - 公司将继续陪伴中国女排参与香港站 阿灵顿站等后续赛事 [15] - 计划通过多维度的营销活动提升国民幸福体验 [15]
苏垦农发拟1.78亿元增持金太阳粮油 资产负债率48.96%累计分红25.82亿元
长江商报· 2025-06-06 01:08
公司股权变动 - 苏垦农发拟以1.78亿元受让金太阳粮油2300万股(占比28.75%)无限售条件股份,交易后持股比例从51.25%提升至80% [1] - 本次交易旨在优化股权结构、提高决策效率并降低管理成本,符合公司发展战略 [1] - 苏垦农发2019年通过受让与定增取得金太阳粮油控股权,交易前持股51.25% [1] 标的公司财务表现 - 金太阳粮油2023年营收25.08亿元(同比降23.72%),净利润540.42万元(同比降92.79%) [2] - 2024年营收22.83亿元(同比降9%),净利润4794.94万元(同比增787.27%) [2] - 业绩波动主因食用油行业竞争激烈及原材料价格波动,2024年市场行情有所好转 [2] 母公司战略与财务 - 苏垦农发近年多次收购延伸产业链,包括七河生物、PROMIN、农垦麦芽、宇宸面粉等资产 [2] - 公司总资产从2017年66.11亿元增长至2025年3月144.40亿元(增幅超一倍) [2] - 2025年一季度营收21.33亿元(同比降8.7%),净利润8242.06万元(同比降36.18%),主因农产品价格下行 [3] - 资产负债率持续优化,2025年一季度降至48.96%,2017年上市以来累计分红25.82亿元,派现融资比106.56% [3]
西南证券:给予道道全买入评级,目标价16.25元
证券之星· 2025-05-22 12:38
投资逻辑 - 原材料成本下行带动盈利能力修复:2024年包装油毛利率提升2.28pp至13.51%,粕类毛利率提升3.20pp至4.65%,主要受益于食用油原料供需宽松及综合采购成本下降[1] - 渠道拓展成效显著:2024年经销商数量净增103家至1305家,线上直销收入增长30.22%[1] - 产能扩张布局西北市场:拟投资10亿元在陕西渭南建设100万吨/年食用油加工项目,瞄准西北消费升级机遇[1] 财务表现 - 营收同比下降15.12%,主要受产品价格下调及粕类收入减少影响,但食品加工类销量同比增长3.30%[2] - 费用管控效果显著,财务费用降低推动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大幅增长[1] - 2025-2027年EPS预测分别为0.65元、0.83元、1.02元,对应动态PE为15/12/9倍[3] 业务发展 - 产品结构持续优化:新增芝麻油等调味油品类,推广高油酸菜籽油、茶油等高附加值产品[2] - 渠道双线并进:线下优化销售组织并成立特区,线上直销快速增长[2] - 产能布局完善:现有五大生产基地利用率合理,茂名和长沙项目在建中[2] 市场预期 - 2025年原材料供需预计维持宽松,有利于毛利率稳定[2] - 目标价16.25元基于2025年25倍PE估值[3]
一粒稻米的“国家使命” ——金龙鱼稻米油以“水稻循环经济”串联安全、出海、健康战略
环球时报· 2025-05-20 15:59
农业强国战略与企业行动 - 农业是立国之本 推动建设农业强国是企业责任[1] - 中国罕见向阿根廷提出9亿美元农产品采购意向 包括大豆玉米和植物油[6] - 4月中国向巴西下单至少40艘货船约240万吨大豆 采购规模庞大[6] - 2018年起巴西取代美国成为中国最大大豆进口来源国[6] 稻米油产业现状与潜力 - 2024年中国油脂油料进口达2000万吨 自给率仅三成多[6] - 全球稻米油产量约211万吨 中国以60万吨年产量位居全球第二[8] - 稻米副产品米糠最多可提取900万吨稻米油[7] - 稻米油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三大推荐健康食用油之一[11] 金龙鱼稻米油技术创新 - 公司创新性在水稻原产地建厂 实现最快6小时米糠膨化保鲜萃取成油[7] - 掌握52项核心专利技术 包括精准适度加工 功能因子精准调控等[8][10] - 上海研发中心有300余位科学家 粮油类专利超过800项[10] - 产品满足欧盟标准 3-MCPD等污染物严格控制[12] 稻米油的经济与健康价值 - 2024年中国稻米产量2.08亿吨 可生产218.4万吨稻米油[7] - 相当于1323.64万吨大豆出油量 可减少12%大豆进口[7] - 为国家节省1.02亿亩大豆种植面积[7] - 产品含γ-谷维素等天然抗氧化剂 总活性成分含量超1%[12] 国际市场拓展 - 2018年登陆日本市场 后进入澳大利亚和美国Costco[10] - 产品受到海外消费者追捧 实现"中国好油全球共享"[10] - 在贸易保护主义背景下 展现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8] 行业专家评价 - AOCS峰会上多位专家认为稻米油将在健康饮食与可持续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6] - 佐治亚大学教授卡西米尔·阿科高度评价金龙鱼工艺创新与产业链成就[6][9] - 泰国教授认为稻米油有望成为未来食品体系的典范[11]
一粒稻米的“国家使命”
环球时报· 2025-05-16 08:14
粮食安全与进口多元化 - 中国2024年进口油脂油料达2000万吨,自给率仅三成多,正推进粮食进口多元化以降低风险 [8] - 2024年5月中国向阿根廷提出9亿美元农产品采购意向,4月向巴西采购240万吨大豆 [8] - 2018年起巴西取代美国成为中国最大大豆进口来源国 [8] 稻米油产业潜力 - 中国2024年稻米产量2.08亿吨,可生产218.4万吨稻米油,相当于1323.64万吨大豆出油量 [9] - 全面推广稻米油可减少12%大豆进口,节省1.02亿亩大豆种植面积 [9] - 全球稻米加工副产品米糠最多可提取900万吨稻米油,但目前全球产量仅211万吨 [9][10] - 中国稻米油年产量60万吨居全球第二,在原料保障上具备天然优势 [10] 技术创新与产业链 - 公司掌握52项核心专利技术,包括精准适度加工、功能因子调控等 [11] - 实现6小时内完成米糠膨化保鲜萃取成油的创新工艺 [9] - 上海研发中心有300余位科学家,粮油类专利超800项 [13] - 建立"水稻循环经济"模式,在水稻原产地建厂保障原料新鲜度 [9][11] 国际市场拓展 - 2018年产品登陆日本市场,随后进入澳大利亚,近期入驻美国Costco [11] - 产品通过欧盟食品安全标准认证,3-MCPD等污染物含量达标 [15] - 公司产品被国际专家评价为"能够打破依赖的中国好油" [11] 健康价值与营养优势 - 稻米油被WHO列为三大推荐健康食用油,含γ-谷维素等天然抗氧化剂 [14] - 产品总活性成分含量超1%(10000ppm),植物甾醇含量超10000ppm [15] - 临床研究显示稻米油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有改善作用 [14] - 采用独特工艺最大限度保留谷维素、植物甾醇和维生素E三大活性成分 [15]
洞察趋势!智研咨询发布茶油行业报告:深入了解2025年中国茶油行业市场现状及前景趋势预测
搜狐财经· 2025-05-14 14:08
茶油行业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3年中国茶油市场规模达7075亿元 2024年预计增长至7648亿元 年增长率约81% [2] - 健康消费趋势推动市场需求增长 茶油在高端食用油和保健领域关注度提升 [2] - 国家政策持续支持油茶产业 包括种植补贴和加工企业扶持 促进原料供应和产能扩张 [2] 茶油行业产业链结构 - 上游种植集中于江西湖南广西福建等南方省份 油茶籽产量和品质依赖种植技术与管理水平 [4] - 中游加工采用压榨法或浸出法 企业类型包括大型油脂企业中小型加工厂及家庭作坊 [4] - 下游销售渠道覆盖电商平台超市专卖店 应用场景包括家庭烹饪餐饮业和礼品市场 [4] 行业发展历程与现状 - 栽培历史超2300年 早期受限于技术未能规模化 20世纪50-90年代初步形成产业链 [6] - 21世纪后健康需求激增 政策推动种植基地建设 加工技术升级和品牌化进程加速 [6] - 当前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龙头企业通过电商拓展市场并探索出口潜力 [6] 主要市场参与者 - 上市公司金龙鱼(300999)涉足茶油领域 [2] - 非上市企业包括江西润心科技浙江久晟油茶湖南新金浩等11家区域性企业 [2] 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 产品开发趋向多元化和高附加值 满足健康消费升级需求 [4] - 品牌化和规模化成为竞争关键 加工技术持续优化提升品质 [4][6] - 国内外市场同步拓展 出口潜力逐步释放 [2][6] 研究资源与数据来源 - 智研咨询发布《中国茶油行业竞争现状及投资决策建议报告》涵盖2025年发展趋势预测 [9][11] - 报告分析维度包括发展环境运行态势进出口及竞争格局 适用于政府企业和研究机构参考 [11][12]
道道全(002852):品牌力持续提升 高比例分红延续
新浪财经· 2025-05-07 08:39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59.43亿元,同比下滑15.12%,归母净利润1.77亿元,同比增长133.5% [1]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4.86亿元,同比下滑2.11%,归母净利润1.03亿元,同比增长38.63% [1] - 2024年毛利率9.57%,为近6年最高水平,2025年一季度毛利率进一步升至13.55%,创6年同期新高 [1] - 2024年末资产负债率46.13%,较上年下降11.06个百分点 [1] - 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28元(含税),合计派发4402.79万元 [1] 业务运营 - 2024年包装油销量34.72万吨,同比增长3.3%,下半年销量20.95万吨,同比增长6.95% [2] - 近6年包装油销量稳定在33-37万吨区间,处于高速发展后的休整期 [2] - 公司品牌力持续提升,"道道全"在2024年中国品牌力指数食用油品类中排名第7位,较2023年上升4位 [2] - 公司大力拓展高毛利调味油产品,推出多款新品,构建高端产品矩阵 [2] - 2024年经销商数量1305家,同比增长8.57%,华东地区经销商数量同比增长19.3% [3] 风险管理与期货操作 - 公司将期货定义为采购和风险管理工具,套期保值业务2023年盈利位列上市公司第7位 [3] - 2024年套期工具与被套期项目合计实现损益约5.4亿元 [3] - 公司大豆进口来源为巴西,不受美国大豆加征关税影响 [4] - 加拿大油菜籽及产品加征关税情况需重点关注,但公司作为民营龙头企业具备较强灵活性 [4] 未来发展 - 包装油销量是影响公司业绩及估值的最重要变量,期货稳健操作可提供增量 [4] - 公司提高分红比例,体现管理层对长期利润稳步增长的信心 [4] - 调整后盈利预测: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62.6/66.4/72.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2/2.85/3.50亿元 [4]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茶油行业产业链、发展历程、发展现状、重点企业以及发展趋势分析:国家对油茶产业的支持政策持续推动茶油行业发展 [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01 10:09
茶油行业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3年中国茶油市场规模达7075亿元,2024年预计增长至7648亿元 [1][13] - 2023年茶油产量为935万吨,2024年预计达100万吨 [11] - 油茶籽2023年总产量约3369641吨,为茶油生产提供充足原料 [9] 行业驱动因素 - 消费者健康意识提升推动茶油需求增长,茶油被视为高端食用油及养生保健产品 [1][13] - 国家政策持续支持油茶产业,包括种植补贴、加工企业扶持及扩大种植面积 [1][13] - 国际市场关注度提升,出口潜力显现 [1][11] 产业链分析 - 上游:油茶种植集中于中国南方省份,依赖科学种植技术提升产量与品质 [4][9] - 中游:加工环节包括压榨法或浸出法提取油脂,精炼后包装上市,企业类型多元化 [4] - 下游:销售渠道覆盖电商平台、超市及专卖店,满足家庭、餐饮及礼品市场需求 [4] 重点企业竞争格局 - 大型企业如金浩茶油、山润茶油主导市场,凭借技术、品牌及规模优势占据较高份额 [15] - 区域性中小型企业聚焦本地市场及特色产品开发,形成差异化竞争 [15] - 代表企业包括江西润心科技(年产能15万吨)、湖南贵太太(年产能超3万吨)及金浩茶油(年销量超10万吨) [17][19] 未来发展趋势 - 高端化:定位中高收入群体,强调有机原料、先进工艺及文化品牌附加值 [21] - 深加工:开发保健品(心血管保健)、化妆品(护肤产品)及医药应用(药物载体) [22] - 渠道创新:电商与新零售融合,通过直播带货、体验店等模式拓展销售 [23] 行业历史与现状 - 发展历经传统种植、政策驱动规模化及健康消费引领高质量增长三阶段 [6] - 当前行业进入品牌化与规模化阶段,龙头企业加速电商布局并探索出口 [6][11]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橄榄油行业产业链图谱、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未来前景分析:居民健康消费日益升级,橄榄油消费需求不断增长[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4-30 09:20
文章核心观点 随着居民收入和消费观念变化,橄榄油营养价值获认可,受消费者青睐,叠加政策支持,我国橄榄油行业加速发展,2024年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30亿元增至80亿元,2025年有望达100亿元以上 [1][14] 行业概况 - 橄榄油属木本植物油,由新鲜油橄榄果实直接冷榨而成,保留天然营养成分,被认为是最适合人体营养的油脂 [1][2] - 按加工工艺可分为初榨、精炼和混合橄榄油三大类 [2] - 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及设备供应,中游为精炼加工,下游为销售流通,通过多种渠道将产品传递给终端消费者 [5] - 1964年周恩来总理引种油橄榄标志我国橄榄油产业起点,21世纪政府支持形成特色产业链,打破长期依赖进口格局 [7] 产业现状 - 行业发展对多方面有重要意义,GB/T23347 - 2021实施使油橄榄面积扩大、市场发展,部分省份构建规模化种植体系,2023年底种植面积达203.25万亩,鲜果和橄榄油产量稳定 [10] - 消费端健康需求明显,橄榄油成健康象征,2024年市场年度消费总量达5.3万吨 [11][12] 企业格局 - 全球橄榄油市场竞争集中在地中海沿岸,Sovena Group等国际品牌领先;国内品牌崛起,外资品牌仍占主导 [16] - 陇南祥宇是综合性企业,产品多样,获多项国际大奖 [18] - 贝蒂斯是西班牙百年品牌,2009年引入中国,业务覆盖全国,渠道广泛,历史上获多项荣誉 [20][23] 发展趋势 - 健康消费升级推动市场需求增长,新兴市场潜力大,消费者认知度提升,关注多领域应用 [24] - 技术创新提升产品质量和产量,如基因编辑、新型加工技术等带来机遇 [25][26] - 品牌建设成重要方向,企业可通过差异化策略、IP联名、参赛获奖等提升知名度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