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环保工程及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调研速递|启迪环境接受网上投资者调研 聚焦财务与经营关键要点
新浪财经· 2025-09-01 19:40
财务情况 - 公司于2025年9月1日通过网络远程方式召开半年度报告业绩说明会 接待网上投资者调研 董事长王翼 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宋澜涛 财务总监畅敞 董事会秘书孙华超等出席会议[1] - 公司制定应收款催收措施 与地方政府协调缩短回款时间 加大业务回款催收力度 持续关注政府化债方案以推动清收工作[1] - 2025年上半年应收账款余额仍在增长 但随着地方政府化债政策推进 回款情况及预期有所改善 部分回款难项目已按协议时间转入正常结算[1] - 公司明确未触及深交所上市公司退市与风险警示相关条款 管理层表示致力于做好业务经营 相关业绩情况需关注定期报告[1] 经营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底 环卫一体化业务年化合同额达24.75亿元 总合同额约286.3亿元[2] - 水务板块运营污水项目30个 设计规模220.73万吨/日 供水项目3个 设计规模53.5万吨/日 中水项目1个 设计规模6万吨/日[2] -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日处理量5600吨/天 有机固废处置量1460吨/天 医疗废弃物处置量60吨/天[2] - 公司围绕稳经营 推创新 促发展开展工作 紧跟行业趋势 推进区域项目合作 抓住政策机遇 加快新技术研发运用[2] - 无人驾驶环卫车已在重点项目示范运营 后续将继续拓展推广[2] 股权结构 - 公司目前无实控人 无控股股东 天府清源及其一致行动人持有8%股权为第一大股东[2] - 截至2025年8月30日 公司股东总户数为76134户[2]
公用环保2025年9月投资策略:中国碳市场建设持续推进,推动城市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国信证券· 2025-09-01 19:24
核心观点 - 全国碳市场建设持续推进,目标到2027年基本覆盖工业领域主要排放行业,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实现重点领域全覆盖[1][14] - "十五五"规划重点关注节能降碳、新能源消纳机制、跨区域电力平衡、能源安全保供和电力市场建设等方向[2][16] - 投资策略聚焦公用事业和环保板块,推荐新能源产业链及综合能源管理相关标的[3][21] 市场表现 - 8月沪深300指数上涨10.33%,公用事业指数上涨2.53%,环保指数上涨5.28%,相对收益率分别为-7.81%和-5.06%[1][13] - 申万一级行业中公用事业及环保涨幅排名第25和第21[1][13] - 子板块表现分化:环保板块上涨5.28%,火电上涨4.69%,水电下跌1.17%,新能源发电上涨2.26%,水务下跌0.24%,燃气上涨4.50%[1][13] 政策动态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明确2027年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目标[1][14] - 《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推进生产领域节能降碳、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及加强城市生态环境治理三方面举措[1][15] - 国家发改委各司局2025年研究课题聚焦"十五五"能源电力发展方向,包括节能降碳目标及新能源消纳机制等[16][18] 行业数据 电力供需 - 1-7月规上工业发电量5470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7月单月发电量926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1%[46][47] - 7月全社会用电量1022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6%,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170亿千瓦时(+20.2%),第二产业5936亿千瓦时(+4.7%),第三产业2081亿千瓦时(+10.7%)[59] - 截至7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6.7亿千瓦,同比增长18.2%,太阳能装机11.1亿千瓦(+50.8%),风电装机5.7亿千瓦(+22.1%)[76] 碳市场交易 - 全国碳市场8月29日收盘价较上周下跌1.42%,本周总成交量603.75万吨,总成交额4.10亿元[98] - 2025年1月1日至8月29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成交量6539.79万吨,成交额47.94亿元[98] - 欧盟碳排放配额(EUA)期货8月25-29日成交1.19万吨CO2e,结算均价71.57欧元/吨[100] 能源投资 - 1-7月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完成投资3635亿元,同比增长5.9%;电网工程完成投资2911亿元,同比增长14.6%[88] - 华能集团新能源装机突破1.12亿千瓦,低碳清洁能源占比超54%,较"十三五"末提升18个百分点[117] 重点公司推荐 公用事业 - 火电板块推荐华电国际(总市值615亿元,2025E PE 8.5x)和上海电力(总市值431亿元,2025E PE 14.0x)[3][7] - 新能源发电推荐龙源电力(总市值1394亿元)、三峡能源(总市值1215亿元)及区域海上风电企业[3][7] - 核电运营推荐中国核电(总市值1833亿元,2025E PE 17.8x)和中国广核(总市值1939亿元)[3][7] - 水电推荐长江电力(总市值6873亿元,2025E PE 19.9x),燃气推荐华润燃气和九丰能源[3][7] 环保 - 环保板块推荐光大环境(港股)、中山公用(总市值153亿元,2025E PE 10.9x)等类公用事业标的[3][7] - 科学仪器国产替代推荐聚光科技(总市值93亿元,2025E PE 34.6x)[3][7] - 废弃油脂资源化推荐山高环能(总市值33亿元,2025E PE 36.8x),生物质发电推荐长青集团[3][7] 专题研究 - "十五五"期间新能源发展逻辑转向市场化,机制由"保障性收购+市场交易"变为"机制电量+市场交易"[20] - 2024年底全国新能源累计装机达14.1亿千瓦,同比增长33.9%,占总装机容量的42%,超越煤电成为第一大电源[19] - 为实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25%的目标,风光装机需至少达25亿千瓦,年新增装机需维持2亿千瓦以上[19]
菲达环保: 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一个解除限售期限制性股票解除限售暨上市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9-01 18:11
核心观点 - 公司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一个解除限售期解除限售条件已成就,将于2025年9月8日上市流通9,064,000股限制性股票 [1][6][12] 股票激励计划实施情况 - 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于2023年8月15日完成,授予价格2.49元/股,授予数量2,321万股,授予人数267人 [6] - 预留授予于2024年6月18日完成,授予价格2.09元/股,授予数量255万股,授予人数48人 [6] - 首次授予登记于2023年9月8日完成,预留授予登记于2024年7月5日完成 [6] 解除限售安排 - 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第一个限售期于2025年9月7日届满 [6] - 解除限售安排分为三个期,第一个解除限售期可解除限售数量占获授数量比例40% [6][7] - 第二个解除限售期可解除30%,第三个解除限售期可解除30% [7] 解除限售条件成就情况 - 公司层面业绩考核要求:以2022年为基数,2023年净利润增长率达到67.18%,且不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 [8] - 2023年研发费用增长率为16.48%,超过5%的考核要求 [8] - 2023年新增专利授权量63件 [8] - 个人层面考核:263名激励对象中258人考核"优秀"或"称职"(标准系数100%),5人考核"基本称职"(标准系数80%) [8] 本次解除限售具体情况 - 本次解除限售涉及263名激励对象,可解除限售数量906.4万股,占已获授数量的39.74% [9] - 高管获授情况:副董事长兼总经理汪艺威获授30万股解除12万股,副总经理寿松获授30万股解除12万股等 [9] - 核心技术骨干和管理骨干共256人参与激励计划 [9] 股本结构变动 - 本次解除限售后,有限售条件股份减少9,064,000股至169,013,067股 [12] - 无限售条件股份增加9,064,000股至720,690,073股 [12] - 总股本保持不变仍为889,703,140股 [12] 法律意见 - 律师事务所认为本次解除限售已取得必要批准和授权,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激励计划规定 [12] - 解除限售条件已成就,公司尚需办理相关手续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12]
玉禾田:自上市以来公司坚持每年实施现金分红
证券日报· 2025-09-01 17:41
公司市值管理策略 - 高度重视市值管理并聚焦价值创造 [2] - 持续提升经营质效和盈利能力以促进企业价值成长 [2] - 致力于回报股东并通过实际行动回馈投资者 [2] 投资者关系管理 - 坚持每年实施现金分红且自上市以来持续执行 [2] - 通过互动易平台、业绩说明会及投资者交流活动等多种渠道与投资者沟通 [2] - 积极回应市场关切的问题以加强投资者关系 [2]
雪浪环境9月1日现2笔大宗交易 总成交金额246万元 溢价率为-21.90%
新浪财经· 2025-09-01 17:29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1日公司收盘价5.25元,单日涨幅2.34% [1] - 当日发生2笔大宗交易,合计成交量60万股,总成交金额246万元 [1] - 两笔交易成交价均为4.10元,较收盘价溢价率为-21.90% [1] 资金流向 - 近5个交易日股价累计下跌6.25% [1] - 同期主力资金净流出431.66万元 [1] 大宗交易明细 - 两笔交易买方均为万联证券广州增城荔乡路营业部 [1] - 两笔交易卖方均为华福证券温州分公司 [1] - 近3个月累计发生2笔大宗交易,总成交额246万元 [1]
海峡环保: 海峡环保2025年度第一期科技创新债券发行情况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9-01 17:11
融资计划与审批 - 公司董事会和股东大会批准申请注册发行不超过人民币6亿元超短期融资券 [1] -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接受公司科技创新债券注册申请 注册金额人民币6亿元 有效期2年 [2] 债券发行详情 - 本期发行科技创新债券简称"25海峡环保SCP001(科创债)" 代码012582137.IB 发行总额3亿元人民币 [2] - 债券期限270天 发行价格100元/百元面值 发行利率1.85% [2] - 起息日2025年9月1日 兑付日2026年5月29日 兑付方式为到期一次性还本付息 [2] 承销安排与资金用途 - 牵头主承销商为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联席主承销商为泉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 - 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偿还债务融资工具 [2] - 发行文件将在中国货币网和上海清算所网站刊登 [2]
高能环境实控人拟减持 上半年子公司因污染责任人被拘
中国经济网· 2025-09-01 15:53
股东减持计划 - 控股股东李卫国计划减持不超过45,697,034股(占总股本3%)用于偿还债务 其中集中竞价减持不超过15,232,345股(1%) 大宗交易减持不超过30,464,689股(2%)[1] - 减持期间为2025年9月23日至12月22日 李卫国当前持股263,452,149股(占总股本17.30%)均为无限售流通股 自2014年上市以来从未减持[1] 2025年上半年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67.00亿元 同比下降11.20%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2亿元 同比增长20.85%[2][3] - 扣非净利润4.54亿元 同比增长10.24%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47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214.01%[2][3] - 总资产270.34亿元 较上年度末下降0.8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94.53亿元 较上年度末增长4.49%[3] 子公司环境违法事件 - 控股子公司重庆耀辉环保因通过雨水管网排放未经处理废水 被重庆市生态环境局罚款100万元 案件已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3] - 该事件被定性为较大突发环境事件 造成41公里河段砷污染及5个自来水厂取水中断 应急处置直接经济损失985.43万元[4] - 重庆耀辉曾因此停产 目前正筹备复工复产 相关责任人员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3] 非公开发行股票情况 - 2022年非公开发行2.46亿股 发行价11.20元/股 募集资金总额27.58亿元 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为27.53亿元[5] - 主承销商为中信证券 募集资金已于2022年8月3日汇入公司监管账户[5]
高能环境(603588.SH):累计回购117.66万股
格隆汇APP· 2025-09-01 15:52
股份回购情况 - 截至2025年8月31日通过集中竞价方式累计回购股份117.66万股 [1] - 已回购股份占总股本比例约0.08% [1] - 回购最高价7.02元/股,最低价6.84元/股 [1] - 已支付总金额815.3550万元(不含交易费用) [1]
碧水源:2025年上半年营收下降,主要系市场环境影响下部分项目进度有所延迟
证券日报网· 2025-09-01 15:4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下降主要因市场环境影响下部分项目进度延迟及工程类收入确认滞后[1] - 在手订单94亿元及合同资产56.97亿元均真实有效 客户以地方国企为主且信用状况良好[1] - 合同资产主要由在建项目应收工程款构成[1] 营收下滑原因 - 部分区域客户项目结算周期延长导致收入确认延迟[1] - 少数参控股公司业绩短期承压拖累整体表现[1] 运营管理 - 公司内部运营管理一切正常[1] - 下半年将加快推进94亿元在手订单落地[1] - 成立专项小组强化56.97亿元合同资产结算催收[1] - 优化资源配置保障重点项目验收以确保营收按计划实现增长[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