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主题乐园
icon
搜索文档
主题乐园过山车为何会中途停驶?业内专家释疑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10 21:47
主题乐园安全机制 - 过山车中途停运现象实为全球大型主题乐园普遍采用的安全保护机制,当监测系统检测到运行参数异常时会主动暂停运行以排查隐患[1] - 东京迪士尼"巨雷山"和奥兰多环球影城"绿巨人"过山车均曾因传感器检测到设备状态偏差或风速突变而触发自动停运[1] 安全系统技术细节 - 过山车配备高灵敏度传感器网络,可实时监测速度、位置、加速度、风速等参数,异常时能在毫秒级触发停机并将车体停在安全区段[2] - 安全压杠等束缚装置可在停机后有效保护乘客安全,等待专业救援[2] 行业监管体系 - 中国自1980年代引入首台过山车后已建立完备监管体系,包括《特种设备安全法》《大型游乐设施安全监察规定》等法规标准[2] - 现行法规对过山车的设计、制造、安装、操作、维护、检查全流程及游客乘坐条件均有严格要求[2] 应急处置流程 - 标准处置程序包括:自动停机→启动应急预案→有序疏散乘客→技术团队全面检测关键部件→确认安全后恢复运营[2] - 中国游艺机游乐园协会安全专业委员会强调安全制动是过山车设计的核心原则[2] 行业安全倡议 - 全行业需强化风险防控机制,完善隐患排查体系,定期开展应急预案演练[3] - 游客需遵守乘坐规范(系好安全装置/禁用手机/禁止探出身体),乐园方应加强安全知识科普和突发事件沟通[3]
迪士尼Q3营收同比微增2%,流媒体与乐园表现强劲,难掩传统电视业务颓势 | 财报见闻
华尔街见闻· 2025-08-06 20:18
核心财务表现 - 第三财季营收237亿美元 同比增长2% [1][4] - 调整后每股收益1.61美元 同比增长16% 超出预期 [1][4] - GAAP稀释每股收益从1.43美元升至2.92美元 主要受益于33亿美元非现金税收优惠 [1][4] - 自由现金流前九个月达75亿美元 同比大幅增长66% [1][4] - 运营现金流达136.27亿美元 同比增长61% [1] 主题乐园业务 - 主题乐园部门运营利润同比增长13% 达25.2亿美元 [5] - 美国本土乐园利润增长22% 奥兰多华特迪士尼世界创历史收入记录 [5] - 游客支出持续增加 即使面临环球影城新乐园的竞争压力 [5] 流媒体业务 - 流媒体业务实现盈利3.46亿美元 为重要里程碑 [1][5] - 将流媒体全年利润预期从10亿美元上调至13亿美元 [5] - Disney+订阅用户总数达1.28亿 符合预期 [5] - 预计当前季度Disney+和Hulu订阅用户将增加1000万 [5] 传统媒体业务 - 传统娱乐电视业务收入下降28% [6] - 整个娱乐部门运营利润下降15% 至10亿美元 [6] - 电影业务录得2100万美元亏损 [1][6] - 归因于传统电视业务下滑及去年《头脑特工队2》的高基数效应 [6] 战略布局 - NFL将收购ESPN 10%股份 迪士尼获得NFL Network等媒体资产 [7] - ESPN独立流媒体平台将于8月21日上线 定价每月30美元 [7] - 与WWE达成五年超16亿美元协议 2026年起成为美国独家转播商 [7] - 交易完成后迪士尼将持有ESPN 72%股份 [7]
华强北光盒世界:用“IP+社交+策展”打造Z世代乐园
南方都市报· 2025-08-01 21:33
商业模式转型 - 传统商场从单一购物场景转向"策展型"和"非标"商业,聚焦沉浸式、互动式体验以满足Z世代需求 [1] - 光盒世界采用"IP+社交+策展"复合模式,将1.2万㎡空间60%用于策展和互动体验,仅20%用于固定店铺租赁 [4] - 业态从"商品售卖场"转变为"兴趣聚合场、社交发生场、IP文化孵化场",包含六大主题楼层和200余家品牌IP资源 [5] 运营创新 - 首创"游戏化成长体系"会员制度,消费者可参与IP策划、空间主题创作等共建活动 [6] - 线上线下一体化运营,线上社群和直播带货形成闭环,内测期间全网话题阅读量突破1000万次,直播观看量超10万人次 [7] - 通过心愿清单、投票机制实现主题活动灵活切换,每年计划孵化30余个本土原创IP [5][6] 项目定位与成效 - 国内首个超大IP盲盒沉浸式乐园,填补华南地区二次元IP线下体验空白,吸引玩家跨城消费 [1][5] - 改造原"女人世界"项目,引入《浪浪山》深圳首展、星之卡比等华南首发IP展,强化"中国电子第一街"的潮玩基因 [4][5] - 传播方式精准匹配Z世代"社交化、兴趣化、内容化"趋势,形成文化与商业的正向循环 [7]
国际乐园为何纷纷“落户”上海?
虎嗅· 2025-08-01 14:50
吐槽乐园不停口,为娃抢票不停手!乐高、佩奇、哈利波特排队落"沪",本期视频就来解密为何顶流乐 园都把上海当"必争之地"。 ...
高标准升级“快乐经济”
经济日报· 2025-08-01 06:06
行业趋势 - 主题乐园在中国文旅消费升级浪潮中加速聚集 上海正成为全球顶级乐园项目的新落户地 包括乐高乐园 小猪佩奇乐园 迪士尼 欢乐谷和耀雪冰雪世界等[1] - 行业需通过高标准市场准入 差异化布局和全链条人才培育来构建可持续的"快乐经济"生态[3] 发展策略 - 优化营商环境是关键 需简化审批流程 完善基础设施 强化土地集约利用和交通体系优化 以上海迪士尼"上海速度"和乐高乐园"金山经验"为标杆[1] - 科学布局避免同质化竞争 乐高锁定2-12岁亲子家庭 小猪佩奇聚焦学龄前儿童 海昌以海洋生物为特色 实现细分赛道差异化发展[2] - 强化区域协同 以上海为龙头结合长三角城市资源禀赋 引导乐园差异化互补性发展[2] 核心竞争力 - 科技赋能与文化融合是核心 需将电影场景转化为乐园奇观 将东方美学注入娱乐基因 实现娱乐体验领先于游客期待[2] - 亟需培育复合型人才 当前既懂影视创作又精通主题公园运营的人才极度匮乏 需通过校企合作设立专业课程和国际交流平台[2] 战略目标 - 将上海主题乐园集群打造为全球样本 使每个项目成为城市文化地标 构建百花齐放且活力永续的乐园生态群[3]
排队3小时,只玩5分钟,上海迪士尼为啥越骂越火?
虎嗅· 2025-07-30 09:05
行业现象 - 上海迪士尼乐园存在游客排队时间长(3小时仅体验5分钟)、插队及冲突等运营问题[1] - 尽管负面体验频发(吐槽、打架等),公司客流仍持续增长,呈现"越骂越火"现象[1] 竞争格局 - 中国本土主题乐园数量众多,但市场表现难以超越迪士尼的吸引力[1] - 行业需解答核心问题:为何迪士尼能在中国保持高热度而本土竞争者难以匹敌[1] 消费者行为 - 游客对"梦幻体验"的需求强烈,即使面临低效服务仍愿付出高时间成本[1] - 排队与体验时长严重失衡(3小时:5分钟)未显著降低消费意愿[1]
上海乐高乐园最大优点是“没人”?
虎嗅APP· 2025-07-25 21:31
上海乐高乐园运营现状 - 开业初期游客反馈集中在"人少"体验优势,项目无需排队且餐饮服务顺畅[4][5][7] - 社交媒体评价呈现两极分化:家庭用户赞赏低密度体验,但隐含对票价过高的质疑[7][9] - 与上海迪士尼形成鲜明对比,后者2023年客流达1300万人次,单日高峰超5万人[17][18] 全球乐高乐园共性特征 - 日本名古屋、丹麦比隆、马来西亚新山等乐高乐园均存在"高票价+低客流"现象[11][13][15] - 单个乐园年客流量普遍在157万-242万人次区间,仅为迪士尼同类项目的15%-20%[22][23] - 运营策略依赖门票组合与主题活动,但客流增长始终未达爆发式水平[16][41] 商业模式与定位分析 - 核心客群锁定2-12岁亲子家庭,成人用户转化率低导致受众天花板明显[27][29] - 门票定价矛盾突出:日本名古屋乐园曾因票价高于迪士尼导致次年客流腰斩[31][32] - IP变现难度大,积木玩具消费与乐园体验存在千元级心理价格落差[35] 上海项目经济效应预测 - 2025年预期年客流240万人次,预计年营收10亿元,低于上海海昌海洋公园18亿元规模[41] - 暑期带动金山区酒店预订量同比激增350%,外省游客占比达70%[36][37] - 长期需平衡百亿级投资回收压力与潜在降价换客流策略[42][43] 行业竞争格局 - 默林娱乐集团虽为全球第二大乐园运营商,但乐高业务仅贡献集团42%营收且增速平缓[21][41] - 迪士尼与环球影城凭借全年龄段IP覆盖形成碾压式客流优势[25][26] - 上海乐高乐园可能延续"小众精品"路线,通过项目扩容与票价调整优化运营[44][45]
从价格调整到体验优化 从单一游乐到区域联动 上海乐高乐园口碑持续攀升
解放日报· 2025-07-22 09:52
价格策略与促销效果 - 公司推出暑期门票优惠套餐,"两大一小"928元起、"一大一小"589元起、"一老一小"500元起,覆盖整个暑期入园日期 [1][2] - 门票优惠力度显著,"两大一小"套餐最高节省40%,整体花费比预期少400多元 [2] - 餐饮半价优惠同步进行,原价118元套餐折后54元,自助餐成人折后84元、儿童54元 [2] - 价格调整激活家庭客群出行意愿,社交平台口碑持续攀升 [1][2] 游客体验与口碑转变 - 开园初期存在项目低幼化、票价高的质疑,暑期后真实家庭游客评价转为正面 [3] - 乐园排队时间优势明显,成为吸引低龄儿童家长的关键因素 [3] - 目标客群2-12岁亲子家庭大批涌入,儿童在积木区、迷你天地、戏水乐园等区域获得良好体验 [3] - 公司专注"玩中学"理念,将教育价值具象化为产品竞争力 [3] 区域协同与文旅生态 - 周边商业爱琴海缤纷里推出夜间烟花秀,餐厅同步推出69元抵100元等优惠活动 [4] - 周边酒店和民宿提供免费班车接送、乐高拼搭区等增值服务,精准对接亲子家庭需求 [4] - 公司构建"主题乐园+商业+住宿"协同模式,逐步形成金山文旅新生态 [4][5]
大暑·乐园经济 “升温” 进行时|财经二十四节气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2 08:09
主题乐园消费热力十足 - 中国乐园经济市场规模预计2028年突破1100亿元 [5] - 2023年上海迪士尼接待游客量达1400万人次 位列全球第五 [5] - 2023年全国86家大型主题公园接待游客1.3亿人次 营收303.89亿元 同比增长97.86% 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长71.84% [8] - 上海乐高乐园为全球开园规模最大 北京泡泡玛特城市乐园游客爆棚 [3][5] 主题乐园项目动态 - 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2025年7月5日开园 中国首座乐高乐园 [7] - 上海耀雪水世界室外乐园2025年5月31日开园 全国首创39米高空露天戏水乐园 [7] - 深圳乐高乐园最大单体建筑"乐高乐园创想世界"已封顶 [7] - 上海迪士尼蜘蛛侠主题园区预计2027年开业 为园内首个大型漫威主题景点 [7] - 深圳前海华发冰雪世界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开放 建成后为全球最大室内滑雪场 [7] IP化发展趋势 - 迪士尼手握公主、漫威、星球大战IP 环球影城依托哈利·波特、侏罗纪公园IP [12] - 华强方特以"熊出没"打造主题园区 海昌海洋公园引入奥特曼IP [12] - 泡泡玛特城市乐园围绕LABUBU、DIMOO等IP打造 相关话题小红书浏览量超1.3亿 [12] - 光线传媒《哪吒2》上映后获多地主题乐园合作意向 [12] 沉浸式场景打造 - 广州长隆"全球过山车之王"垂直过山车带来感官冲击 [14] - 上海乐高乐园酒店通过巨型乐高积木装饰延伸IP元素 [14] - 哈利·波特黄油啤酒、疯狂动物城爪爪棒冰等IP餐饮成亮点 [14] 行业盈利模式与挑战 - 迪士尼乐园与体验业务2024财年营收341.51亿美元 占公司总营收37% [16] - 上海迪士尼门票历经5次调价 高需求时段达799元 衍生消费包括餐饮、商品、酒店 [16] - 2024年上海迪士尼十一期间客流量或同比下降超30% [22] - 行业面临同质化竞争、季节性波动 部分中小项目盈利困难 [19][22] 创新破局举措 - 上海迪士尼推出"奇妙仙子"IP、"小勇者营地"新场景 [22] - 北京环球影城打造"驯龙高手"主题月 [22] - 欢乐谷与"王者荣耀"IP跨界合作 还原游戏场景 [22]
天气热,快乐经济更“热”!——暑期主题乐园热度持续攀升
新华网· 2025-07-17 19:54
主题乐园行业暑期热度 - 全国暑期主题乐园订单同比增长70% 显示"快乐经济"持续升温 [1] - 上海乐高乐园开园后日均接待数千名游客 外地游客占比达70% 客源覆盖长三角及北京成都等远程城市 [3] - 高温天气下乐园普遍实施限流措施 增设喷雾系统/遮阳设施/室内项目优化体验 [3] 防暑降温创新举措 - 上海迪士尼推出"船奇戏水滩"等亲水项目 配合夏日限定巡游活动 [3] - 上海海昌海洋公园新增雾森系统 提供免费冰袋酸梅汤 举办"虎鲸造浪节" [5] - 玛雅水公园打造"泰浪狂欢节" 融合泰国风情与嬉水体验 [5] 跨区域客源结构变化 - 主题乐园客群突破传统1小时车程辐射圈 依托高铁网络吸引跨区域游客 [7] - 上海乐高乐园吸引印尼等国际游客 成为其中国行"最后一站" [7] - 行业形成"本地+跨区域+国际"多层次客源结构 [7] 产品跨界与文创联动 - 常州中华恐龙园结合"苏超"足球热点 带动"恐龙+足球"主题游览及线上文创销售 [5] - 迪士尼"爪爪棒冰"、海昌虎鲸玩具等文创产品成为网红打卡道具 [5] - 游客通过交换乐高人仔、佩戴恐龙头套等行为增强交互体验 [5] 行业增长前景 - 中国被国际协会认定为全球景点市场发展引擎 未来三年预计保持高速增长 [8] - 行业发展趋势向提升幸福感、建立情感联结转型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