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
搜索文档
青春华章|赓续使命担当,为青春接力凝聚磅礴力量
环球网· 2025-10-13 09:56
江河奔流,青春浩荡。10月12日晚,2025"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大思政课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 导活动在河海大学举行。活动通过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治水故事与一项项举世瞩目的水利成就,全景式展 现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治水智慧与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为当代青年树立起躬身笃行、实干报国的鲜明 导向。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水利事业实现了从追赶到引领的历史性跨越,一大批大国重器成为现代化建设的 有力支撑。节目《国之重器》生动讲述中国水利的硬核实力,世界最大的13级泵站群实现长江水40多米 的高度跨越,颠覆了传统认知;三峡工程从防洪减灾到清洁能源发电,多维赋能长江经济带发展;白鹤 滩水电站挑战地质极限,在强烈地震活动带竖起世界水电新标杆......辉煌成就的背后,是无数水利工作 者将青春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生动实践。张建云院士倾力南水北调运行调度,钮新强院士主导三峡工程关 键设计,徐建荣的设计让"白鹤"在金沙江上展翅高飞......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专业精神与报国情怀, 激励着当代青年在科技创新领域勇攀高峰。 在波澜壮阔的治水实践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与动人故事,凝结成一份薪火相传、熠熠生 辉的精神谱系。节目《人间 ...
弘扬科学家精神 这才是我们该追的星丨长河问道
河南日报· 2025-10-13 07:36
人物名片 张金良 张金良在泾河东庄水利枢纽工程工地现场查勘。 受访者供图 黄河水利委员会首席专家、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黄河实验室(河南)总工程师。 坚守黄河保护治理一线40年,多沙河流水利工程设计与调控领域学术带头人,担任黄河古贤、泾河东庄、南 水北调西线等6项国家重大水利工程设计总工程师。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 省部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10项。发表论文137篇,出版专著16部,授权发明专利51项。获水利领军人才、大 坝杰出工程师、河南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出彩河南人"感动中原十大人物等荣誉称号。 手机地图上,黄河的脉络清晰可辨,水情动态触手可及。但在张金良的脑海中,却装着另一条"黄河"——这 条河有记忆,记得每一次洪峰的脾气,每一段河床的变迁,也记得他走过的每一步。 张金良,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 10月9日,走进他的办公室,一摞摞奖杯与证书堆在角落积灰。最引人注目的,反而是窗台边垒成小山的黄河 石——它们形态各异、未经雕琢。他随手拾起一块,指尖抚过粗粝纹理,动作熟稔得如翻阅一本浸透岁月的 书。 抬头看,"懂么?会么?敢么?"六字拓印悬于墙 ...
面对大洪大旱强台风,多年来连续交出“三个无”平安答卷江苏“驯水”记
新华日报· 2025-10-13 07:23
文章核心观点 - 江苏省在极端天气频发背景下成功实现水旱灾害防御“三个无”目标,即无重大险情、无人员伤亡、无重大灾害损失 [1] - 其成功源于由完备水利工程体系、科学调度能力和重点工程建设构成的综合防御体系 [2][4][6] - 通过基础设施、制度创新与数字技术相结合的系统治理路径,有效提升了水旱灾害应对能力 [7] 水利工程体系 - 全省共有江河湖海堤防逾5万公里,闸站10万余个,其中大中型闸站934座,基本满足防洪排涝调度需求 [2] - 建设了江水北调、江水东引和引江济太三大跨流域跨区域调水工程体系,形成挡、排、蓄、引相结合的综合防御体系 [3] - 江都水利枢纽作为大型泵站群具有六大功能,包括抽江北送、自流引江、抽排涝水等,使苏北地区变成“米粮仓” [2][3] 监测预警与科学调度 - 构建覆盖全域的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包括50公里观测间距的测雨雷达、每24平方公里一雨量站、5000余处水文站点 [2] - 全省共有10941个水文测站,覆盖2343条河道、湖泊、水库,提高了监测预警精准度 [5] - 省水利厅构建“5+5+3”防汛抗旱预警调度智慧决策系统,实现五大流域片区数据在统一平台实时交互 [4][5] - 南京市城市防汛排涝专项系统布设物联感知设备544套,接入相关单位传感设备逾千套,实现精准监测和实时汇总 [4] 重点工程建设与投资 - “十四五”期间水利重点工程建设投资累计完成近950亿元,年均投资190亿元 [6] - 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是国务院规划的172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张家河闸站泵站总装机容量6250千瓦,使滨海县城防洪标准从不足5年一遇提高到10年一遇 [6] - 全面加快吴淞江整治、洪泽湖周边滞洪区建设、苏北灌溉总渠堤防加固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不断完善流域骨干水网体系 [6] - 新孟河延伸拓浚、环太湖大堤工程通过竣工验收,开展太湖生态清淤,增强湖泊容量和自净能力 [7] 应急保障能力 - 省级防汛物资储备单位4家,市县级234家,285处储备仓库、431个块石储备点,共储备40余种防汛物资和抢险装备,基本能满足应急抢险需求 [5] - 359个报汛站完成信道升级,154个基本站实现双套测流,依托北斗卫星实现“断电不断讯” [2]
【省水利厅】东庄水利枢纽工程下闸蓄水阶段移民安置通过省级验收
陕西日报· 2025-10-13 07:02
验收委员会经过认真讨论,一致认为移民已完成搬迁安置,生产安置措施已落实,专项设施处理、 防护工程建设、库底清理均已完成,具备下闸蓄水阶段移民安置条件,同意通过验收。此举为工程如期 下闸蓄水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关单位要坚持问题导向,对专家提出的问题和建议,要实事求是,按照规范标准实行台账式销 号。要坚持可发展、谋长远,10月底前全面完成东庄水利枢纽工程涉及4县(市)后期扶持人口核定, 确保移民2026年能够享受相关扶持政策红利,并结合地方产业发展,做好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十五五'规 划。要坚持稳中求进,加强集中安置点房屋安全与基础设施巡查,加快安置土地分配等工作,强化移民 产业发展,协调解决移民生产生活等问题。"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说。(记者:徐颖) 10月9日,记者从省水利厅获悉:东庄水利枢纽工程下闸蓄水阶段移民安置日前通过省级验收。 验收委员会组织专家现场核查了礼泉、淳化、彬州、永寿4县(市)库底清理、移民集中安置点、 库周专项设施改复建等情况,入户走访了解移民的安置情况和生活水平。同时,听取了参建各方有关移 民安置工作实施、管理、设计、监督评估等报告和市级初验及整改情况汇报,并查阅相关验收文件和档 案资料。 ...
今年前三季度三峡工程运行情况良好 消落期三峡水库累计补水116.7亿立方米
人民日报· 2025-10-13 05:59
本报北京10月12日电 (记者王浩)记者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获悉:今年前三季度,三峡工程 运行情况良好,运行管理单位统筹防洪、航运、供水、生态补水需要,发挥三峡枢纽工程综合效益。 9月20日,受华西秋雨影响,三峡水库出现今年最大入库流量4.25万立方米每秒。三峡集团严格按照水 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调度令调整出库流量,控制三峡水库水位,实现防洪调度与蓄水调度的有序衔接。 三峡船闸保持安全稳定高效运行,前三季度累计过闸货运量超1.25亿吨,助力长江黄金水道航运效益充 分发挥。三峡升船机第五次计划性停航检修于9月29日完成,恢复通航,为通航建筑物持续安全、高效 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消落期三峡水库累计补水116.7亿立方米,并根据长江中下游灌溉补水需求,先后开展3次专项保灌溉补 水调度,补水62亿立方米,有效改善了沿江主要灌溉泵站取水条件,缓解了湖南、湖北两省农田灌溉补 水需求,保障供水安全。今年相关部门和单位共开展3次促进鱼类繁殖的生态调度试验。试验响应期 间,监测江段出现产卵高峰。其中,沙市江段产漂流性卵鱼类总产卵规模约696亿粒,"四大家鱼"总产 卵规模约418亿粒,均创历史新高。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
“无人区”拓荒,河海大学青年教授突围水利与能源双领域
扬子晚报网· 2025-10-11 19:29
如果说南水北调是一场"江河大考",那么承担北盘江水风光多能互补系统的研发,则无疑是一场"能源 硬仗"。面对我国首个流域梯级多能互补试点、毫无先例可循的挑战,以及仅剩三个月的汛期节点,闻 昕带领团队日夜奋战百余天,突破多能互补调度规则与模型关键技术,提出了国内外首个适用于流域梯 级的互补调度规则与专业模型,为项目顺利并网发电奠定基础。 闻昕是河海大学青年教授,也是南水北调工程的亲身参与者。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复杂的特大型跨 流域调水工程,南水北调东线的调度与安全运行一度是全球水利领域公认的"无人区"。2009年,还在读 博士的闻昕便毅然投身这一超级工程的研究。他曾历时近一个月,徒步勘察千余公里,走遍东线每一条 河道,采集第一手水文数据,为后续科研打下坚实基础。 随着东线工程从建成试通水步入稳定运行,闻昕带领团队持续攻关,先后破解了复杂江河湖站联合优化 调度、复杂边界条件下的水力应急调控等多项核心技术难题,为工程连续九年安全优质运行提供了关键 支撑。2021年,他参与研发的东线调度运行管理系统正式上线,首次实现了大型梯级泵站群工程体系的 自动调度决策,南水北调江苏集中控制中心也由此启用,这一成果为国家水网数字化 ...
一个“缺水”省份,是如何逆袭成为水利大省的?
36氪· 2025-10-11 15:29
江苏正在成为名副其实的现代化水利大省,但秘诀并非,至少不能简单归结于许多人所说的"先天禀赋优越"——事实上,即便江苏人自己,也未必清楚他 们脚下其实是一片"缺水"的土地。 在今年7月发布的《水利概况》里,江苏省水利厅直言不讳:"江苏本地水资源不足","人均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5"。 这与许多人的印象相去甚远。 作为全国唯一一个同时拥有大河、大江、大湖、大海的省份,江苏境内分布着2900多条主要河流、300多座湖泊。同时它还承担着平衡全国水资源的职 责,2013至今,已经通过南水北调东线,向北方输送了接近1.5条黄河年径流的水量。 它是怎么从"缺水"省份逆袭成为现代化水利大省的? 答案或许要从2012年江苏"拧紧"的那枚"水龙头"说起。 1、拧紧水龙头:以硬约束,校准水利现代化 太湖水环境治理骨干工程——新沟河江边枢纽 基于这些现象,国家"建议"江苏从水利出发,探索现代化发展模式—— 2012年,江苏出台了一套全国最严格的水利基本现代化标准体系——该体系被纳入《江苏水利现代化规划》,一同通过了国家水利部专家审查,随后开始 全面推进落实。 这份文件的出台背景,是江苏正处在从"小康"迈向"现代化"的关键转折 ...
乘风破浪,书写江河安澜的青春篇章
环球网· 2025-10-11 15:00
江苏大地,因水而兴,因水而美。在这壮阔的水利画卷中,一代代青年将深沉的家国情怀熔铸于治 水安邦的伟大实践,以炽热的爱国心、无悔的青春志、坚实的奋斗行,在江河湖海间谱写着壮丽的水利 篇章,让青春在与时代的同频共振中升华。 投身水利实践沃土,在躬身服务中绽放青春光彩。伟大梦想是拼出来、干出来的。水利事业尤其如 此,每一项成就的取得,都离不开脚踏实地的奋斗和持之以恒的坚守。江都水利枢纽的宏伟工程,凝结 着建设者们艰苦奋斗的心血与智慧;宋公堤的蜿蜒屹立,见证了先辈御卤蓄淡、造福苍生的不朽功 绩......新时代的水利青年,继承和发扬这种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在治水实践中锤炼意志,在攻坚克难 中提升本领。他们或深入基层,贴近群众,了解最真实的水情民情;或跋山涉水,风餐露宿,获取第一 手的观测资料;或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将图纸上的线条变为大地上的丰碑......这种扎根实践、知行合 一的奋斗姿态,不仅锤炼了青年一代过硬的专业本领,更砥砺了他们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使其真正成 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 江海奔流,不舍昼夜;青春奋斗,永无止境。广大青年当继续以爱国之情为舵,以青春之志为帆, 以奋斗之行为桨,在治水兴水的伟 ...
青春华章|乘风破浪,书写江河安澜的青春篇章
环球网· 2025-10-11 14:42
坚定治水报国志向,在胸怀天下中锚定青春航向。家国安危系于水利,江河安澜关乎民生。从大禹治水 的远古传说到今日"国之重器"的巍然屹立,治水始终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保障。江苏襟江带海, 河网密布,水情是最大的省情之一。确保大江大河安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区域经济社 会稳定发展,是水利工作者的神圣职责,也是爱国主义最具体、最生动的体现。无数青年才俊胸怀"国 之大者",自觉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水利事业发展大局,把对祖国、对人民的深沉热爱,转化为守护江 河安澜、润泽四方百姓的实际行动。他们扎根水文站点,精准监测预报;他们奋战在防汛抗旱一线,不 畏艰险;他们潜心于水利科技攻关,勇攀高峰......这种源于内心深处的家国担当,是激励水利青年在平 凡岗位上创造非凡业绩的强大动力,也是推动水利事业不断前进的磅礴力量。 江苏大地,因水而兴,因水而美。在这壮阔的水利画卷中,一代代青年将深沉的家国情怀熔铸于治水安 邦的伟大实践,以炽热的爱国心、无悔的青春志、坚实的奋斗行,在江河湖海间谱写着壮丽的水利篇 章,让青春在与时代的同频共振中升华。 投身水利实践沃土,在躬身服务中绽放青春光彩。伟大梦想是拼出来、干出来的。水利事业 ...
引汉济渭二期工程北干线隧洞全部贯通
央视新闻· 2025-10-10 11:45
P P - and B el p alle o getting y y K reply a a, will be and a and come of the research believ y the in r Castler Property P of the 10月10日,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引汉济渭二期工程北干线33.8km隧洞全部贯通,这为北干线2025年底全线贯通尽早实现供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引汉济渭二期北干线工程由隧洞、压力管道、箱涵、倒虹、管桥、进出水池及分退水设施组成,全线长度89.54km。 (总台记者 闫星光 许辉) 引汉济渭工程是国家"十四五"时期的重大水利项目,旨在每年从汉江调水15亿立方米至渭河流域。二期工程主要包括黄池沟配水枢纽、南干线和北干 线,全长190公里。工程建成后,将为陕西关中平原的西安、咸阳、杨凌、渭南等地提供供水保障,受益人口达1400余万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