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博物馆
icon
搜索文档
越来越多顶级文物在“数字孪生”中“复活”
中国青年报· 2025-10-03 03:13
坐落于北京中轴线上的故宫博物院,推出"数字文物库",文物资料的数量不断增长,目前已经有100多 万件文物被记录保存;距离故宫博物院2000多公里之外,河西走廊西端的戈壁上,"数字敦煌"资源库吸 引了78个国家的访问,访问量超过2000万人次…… 当博物馆遇上数字化,公众与博物馆的连接方式正在被改变,这也推动着文化遗产的进一步保护与传 承。"数字技术让文化遗产'家底'更清晰更完整,管理更精准更科学。"近日,在2025北京文化论坛上,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饶权说,数字化管理构建了资源管理新格局。 9月23日,在2025北京文化论坛"保护传承:数字化赋能文化遗产"平行论坛上,北京故宫博物院副院长 朱鸿文分享了故宫近30年数字化的发展历程。受访者供图 文物有了"数字孪生体" 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朱鸿文介绍,故宫用时20多年,完成了超过100万件文物数据的采集,未来计划再用 10到20年,让195万件文物悉数数字化。敦煌研究院副院长俞天秀介绍,敦煌研究院已经完成300个洞窟 的数字化采集,200个洞窟的数据处理,212个洞窟空间结构、45身彩塑、16个遗址的三维重建,5万余 张历史档案底片数字化,总数据量超过 ...
双节期间我省博物馆活动精彩纷呈
新华日报· 2025-10-02 07:28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苏州博物馆、苏州民俗博物馆、苏州吴文化博物馆等江苏多地博物馆在双 节期间延时开放,部分场馆将为游客带来不一样的"夜游"体验。《金陵寻梦·夜瞻园》让游客在瞻园廊 榭之间穿越金陵旧梦;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全新推出"今熙有戏"实景园林沉浸式夜游;六朝博物馆的六朝 有好"食"文化体验活动邀请游客夜游博物馆。 双节期间,南京博物院安排了文创市集、非遗手作、研学活动、非遗展演等丰富体验活动;扬州中 国大运河博物馆推出非遗展演、互动体验等近300场活动;南京市博物总馆所属7家场馆30余项文化活动 也将"上线";南京市博物馆、江宁织造博物馆推出一系列民俗体验活动;南京城墙博物馆推出社教课 程、中秋亲子特别活动及传统游艺活动。 国庆中秋双节,我省各地博物馆纷纷"上新",并通过延时开放,举办各类社教活动,丰富节假日群 众生活。 南京市博物总馆目前有10个特色主题临展在展,其中新推展览3个: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何以见园 ——文物里的园林意象"、江宁织造博物馆"宝藏·珍藏"、南京市民俗博物馆"我们的节日 节日里的我 ——南京非遗与青春共舞";张昭金印等30件/套文物在六朝博物馆首次对公众展示;苏州博物馆西 馆"铸河 ...
故宫博物院“乾隆花园”向观众开放
人民网· 2025-10-01 10:53
文章核心观点 - 故宫博物院内的“乾隆花园”经过修缮后正式向公众开放 [1][2][3] 开放区域与内容 - 此次开放的区域包括花园内的倦勤斋、符望阁、竹香馆、玉粹轩等主要建筑 [5][7] - 倦勤斋内设有通景画,这些画作由郎世宁的弟子王幼学绘制 [8]
火了600年的真顶流,迎来了“百岁生日”
36氪· 2025-10-01 10:51
故宫博物院的历史与地位 - 故宫博物院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世界文化遗产,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木结构皇宫建筑群 [1] - 故宫博物院于1925年10月10日首次向公众开放,当日参观人数超万人,标志着从皇家禁地向公共文化机构的转变 [6] - 20世纪30年代,故宫主导了“文物南迁”,13000余箱文物分五批南迁,历时10余年,基本保存完好 [6] 开放面积与游客承载 - 近年来故宫实施每天4万人次的预约限流,暑假期间预约难度极高 [1] - 故宫开放面积持续扩大,从2002年前后的极小的开放面积,到2014年时已超过50% [8] - 预计今年开放面积将更大,例如近一个世纪未开放的“乾隆花园”将在今年9月开放,北院区预计于明年5月竣工 [8] 文化IP打造与数字化转型 - 2008年成立故宫文化创意中心,为IP打造奠定基础 [11] - 自2012年起,通过系统梳理文物资源、建立文物元素数据库,系统性地进行IP开发 [14][15] - 2019年建设“数字文物库”,收录超过186万件藏品高清影像,其中5.8万件文物实现了精细的三维建模,成为全球最大文物数字资源库 [15] - 开发了“每日故宫”、“故宫展览”等多个App,通过数字化手段增强公众互动 [17] 文创产品与市场影响力 - 故宫已开发1万种以上的文创产品,涵盖文具、美妆、家居等品类 [19] - 通过社交媒体和流行文化(如《雍正:感觉自己萌萌哒》图文、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综艺《上新了·故宫》)成功塑造亲民形象,显著提升IP热度 [17][19] - 文创产品如“故宫口红”曾引发抢购热潮,定期推出品牌联名商品以引领消费潮流 [17][19] 当代活力与全球影响 - 故宫成为年轻人热衷的打卡地,衍生出晨跑、撸猫、拍照、餐饮等多种体验方式 [3][20] - 作为中国文化印记在海外影响力持续发酵,例如拥有2.59亿粉丝的意大利网红到访故宫,带来巨大全球曝光 [27] - 故宫与卢浮宫博物馆、大英博物馆等世界级文化机构建立合作,联合举办展览和推进数字项目,推动文明互鉴 [27]
“国博号”主题彩绘飞机首航 在云端打造精品文物展
中国新闻网· 2025-09-29 21:46
中新网北京9月29日电 (记者 应妮)在万米高空,邂逅璀璨中华文明。中国国家博物馆与中国东方航空集 团有限公司29日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举行"国博号"主题彩绘飞机首航仪式。"国博号"将执飞北京大兴- 上海浦东-法兰克福航班。 这座空中博物馆,以"文博×航空×科技"跨界融合的方式,打开文物活化利用新空间、创造新场景,成 为中国国家博物馆48个标准展厅之外的第49个展厅。机舱内,以"雲匯@历史的天空"为主题的原创云特 展,让行李架、小桌板、头枕巾、机载屏幕等均成为文化展示空间,近50件国博馆藏精品文物形象与故 事陪伴乘客旅途,乘客通过扫码即可进入云端国博和中华文明云展,在国博数智人同时也是"国博号"虚 拟机长"艾雯雯"的引导下,走进"古代中国"基本陈列的数字孪生空间,听她讲解导览明星文物背后的故 事。 东航相关负责人表示,东航将以此为起点,逐步投入中国国内、欧美澳等重点航线及"一带一路"航线, 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随航班触达全球。(完) 9月29日,"国博号"主题彩绘飞机首航仪式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举行,图为"国博号"主题彩绘飞机。 (中 国国家博物馆供图) "国博号"主题彩绘飞机为B777-300ER大型宽体客机,其 ...
新华社出图:这次是故宫!
新华社· 2025-09-29 20:59
故宫博物院百年发展历程 - 故宫博物院于2024年迎来建院100周年[2] - 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时,美军随军工程师拍下了故宫的早期影像[2] - 1925年故宫博物院成立,并在抗战爆发后屡历艰困,惨淡经营[5] 文物南迁与保护 - 抗战时期,一群勇敢的人守护1.3万余箱文物辗转大半个中国,历时十余年,完成故宫“文物南迁”的传奇[6] - 南迁文物在贵州被卡车运送,并在川陕公路经历了艰苦的运输过程[8][10] - 新中国成立后,故宫博物院开启崭新篇章[12] 历史影像与重要活动记录 - 1952年通过新中国第一批女飞行员航拍故宫全景,摄影记者齐观山俯拍故宫[13][15] - 20世纪50年代记录老彩画工张玉泉修整彩画等修复工作[17] - 1952年首都各界群众在故宫太和殿广场集会,庆祝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闭幕[22] - 1962年进行测绘工作,1978年记录故宫文物修复厂场景[24][26] 对外开放与国际交流 - 1987年故宫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一批世界遗产[36] - 2007年在俄罗斯莫斯科举办“故宫博物院藏珍品展”,2005年举办“法国凡尔赛宫珍品特展”[42] - 2008年创建中国首个互联网虚拟世界“超越时空的紫禁城”,同年北京奥运圣火传递从故宫午门广场起跑[44] - 2009年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60年来首度合办“雍正—清世宗文物大展”[45][47] 文物清理与展览创新 - 经过7年藏品清理工作,故宫首次摸清家底[48] - 2003年《出师颂》首次公展开出,2015年举办“明代御窑瓷器”对比展和“石渠宝笈特展”[50][51] - 2016年设立故宫文物医院,2022年举办“照见天地心——中国书房的意与象展”[52] - 2023年举办“祥开万象——故宫与西藏文物联展”,2024年举办“紫禁城与凡尔赛宫”展览[54][130] 建筑景观与文化活动 - 多张照片记录故宫角楼雪景、角楼圆月、坤宁宫亮灯等建筑景观[57][65][66][71] - 2017年记录故宫赏鹿、故宫外跑步等活动,2023年畅音阁唱响昆曲[75][77][103] - 2020年记录故宫雨中游、故宫彩虹、角楼“摄影热”等场景[93][95] - 2025年记录承乾宫梨花、斋宫藻井、文华殿、千秋亭等景观[136][138][143][144] 未来发展 - 2024年正在建设北院区[134] - 2025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空中护旗梯队与故宫同框[151] - 百年不是老去而是焕新,故宫博物院下一个百年仍将属于每一个热爱它的人[152]
校馆弦歌·文博日历丨山东大学收藏的这两只小鸟 已经飞了2800多年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29 20:32
| 名称:铜鸟柱 | | --- | | 尺寸:通高48厘米 | | 年代: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 | | 收藏单位:山东大学博物馆(济南) | 在山东大学博物馆展柜中 有两只萌萌小鸟 落在一个青铜立柱上 | 通 the st 这就是春秋时期的铜鸟柱 它是干什么用的? 双鸟立柱 青铜里的春秋美学 这尊铜鸟柱 由方形底座、立柱和飞鸟构成 通高48厘米 方形底座边长16厘米 内部中空 底座上饰有成排的乳丁纹和云雷纹 t was a ASSESS the case 17 t 8 i de 4 3 8 3 4 83 A 底座中心的立柱笔直挺立 立柱中间和顶部各"站立"一只飞鸟 翅膀上扬,栩栩如生 两只鸟间距错落得刚好 让整个鸟柱看起来匀称稳当 两只鸟头的方向呈直角 双眼镶嵌绿松石 鼓鼓的,显得格外"炯炯有神" 用来悬挂某种饰物的支架 也可能是一种实用器 这可能是贵族用于祭祀或其他场合的礼仪用品 有专家推测 这种鸟柱具体是用来干什么的? 这种独特的"方座-立柱-双鸟"造型 在同时期的青铜器中独树一帜 春秋时期工匠用自己的艺术创造力 把这一"萌趣"画面定格 饰品挂架还是方向仪? 鸟柱用途大猜想 and of a ...
国庆中秋期间,北京地区博物馆推出近80项活动
新京报· 2025-09-29 19:59
展览活动总览 - 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北京地区博物馆推出近80项展览和文化活动 [1] 新开幕展览 - "文景之治——帝陵深处的盛世图景"展于9月22日在北京大葆台遗址博物馆开幕,精选180余件(套)汉文帝霸陵及汉景帝阳陵出土文物 [1] - 首都博物馆于9月30日推出"贺兰山下'桃花石'——西夏文物精品展",实证西夏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的重要贡献 [1] - 北京艺术博物馆推出"彩陶艺术之巅峰——马家窑文化彩陶特展",遴选来自甘肃省的59件马家窑文化彩陶精品 [1][5] - 北京市海淀区三山五园文化艺术中心推出"山水连城——海淀历史文化展",系统展现海淀从新石器时代至清代的文明发展 [1][7] - 北京金漆镶嵌艺术博物馆推出"宫廷艺术与文人范式——家具家居的中式美学与生活方式特展",通过百余件珍贵展品展现传统家具美学 [1][8] 主题文化活动 - 香山革命纪念馆开展周末研学活动,回顾党中央进京赶考历史,学习香山红色革命文化 [2][7] - 北京天文馆举办"逐梦星河,礼赞祖国"活动,将天文探索与爱国情怀深度结合 [2][6] - 北京奥运博物馆举办"我爱我的祖国"微讲座活动,介绍中国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历程 [2][6] - 居庸关长城举办"居庸山月"中秋晚会并面向全国直播,该晚会已连续成功举办四届 [4][7] 特色中秋活动 - 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举办"琉光璃彩·月动双节——琉璃施釉体验活动",观众可体验琉璃构件施釉的过程 [2][5] - 北京民俗博物馆在北顶娘娘庙举办"月盈中秋 桂香满园——2025中秋游园会"及"中秋团圆,香韵共赏"活动 [4][6] - 中国木偶艺术剧院博物馆举办"操偶弄月·灯谜会"活动,设置月兔木偶互动打卡立牌和猜灯谜环节 [6] - 北京市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举办"石韵伴月话中秋 地质寻幽庆团圆"主题活动,包含传统花灯DIY和猜灯谜活动 [7] 文创与特色体验 - 北京市白塔寺管理处推出文创折扣活动,10月1日至8日购买两件产品享九折,五件及以上享八折 [3] - 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推出购物满赠活动,消费满200元赠明信片或文创红包信封,满300元加10元赠送牡丹面膜 [5] - 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举办"北京博物有'吉'市"活动,20余家博物馆和文博机构齐聚,上千款特色文博文创新品集中亮相 [5] - 北京励志堂科举匾额博物馆恢复"祈佑蟾宫"中秋拜月礼,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7]
143万件国博展品中精选6件喷绘上机 东航“国博号”首航
中国民航网· 2025-09-29 18:21
合作与品牌推广 - 公司与国家博物馆签署战略协议 在文旅发展 文物运输 航旅创新与文化传播领域开展深度合作[10] - 推出"国博号"主题彩绘机作为战略合作重要成果 使用波音777-300ER大型宽体客机 注册编号B-7882[2][10] - 彩绘机采用双面全机身彩绘方案 从143万余件馆藏中精选6件横跨五千多年历史的文物作为主视觉元素[2] 产品与服务创新 - 客舱内饰打造"第49个展厅"概念 在近70米长行李架与舱壁贴绘近50件馆藏文物勾勒历史脉络[6] - 通过空中Wi-Fi功能连接AI软件"豆包" 旅客扫描文物图案可实时收听专业讲解并进入数字孪生云展空间[9] - 配备《人民画报》国博特刊 收录百件瑰宝精美图片 提供深度阅读体验[9] 营销与客户体验 - 采用儿童画风格涂装设计 传递"博物馆即学校"理念 吸引亲子家庭参与空中文化之旅[5] - 首航航班策划文物知识问答 文创产品展示主题活动 赠送联名纪念登机牌 明信片 冰箱贴及帆布袋等伴手礼[10] - 提供印有玉龙玉凤图案和国博标识的专属餐食 打造沉浸式文化探索体验[11] 航线网络与国际化布局 - 首航后立即执飞德国法兰克福航线 并在国庆前后覆盖伦敦 巴黎 旧金山 多伦多 洛杉矶等多座城市[11] - 未来将逐步投入重点洲际长途航线 积极覆盖共建"一带一路"国家[11] - 通过公司航线网络将中华文明魅力带向全球 成为文明文化交流互鉴的空中使者[1][11]
再创历史新高 去年全国有近15亿人次走进博物馆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29 16:53
责编:黄之安、陈亚楠 发布会上介绍,近几年,"文物游""非遗游""考古游""博物馆游"持续升温,人们在旅途中,除了看山、 看水、看风景之外,更希望体验美、体验文化、体验风土人情。2024年全国博物馆接待的观众接近15亿 人次、再创历史新高。 (总台央视记者 叶蕾) 今天下午,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成就并答记者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