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驱动

搜索文档
建筑智慧运维与节能低碳技术交流会在京举办 助力行业绿色转型
北京商报· 2025-09-15 18:19
9月13日,国家建筑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中心建筑运维智慧化方向联合实验室建设合作协议签约仪式、科技项目与成果发布、"绿色医院与智慧运营"中日国际 合作揭榜挂帅项目签约仪式暨建筑智慧运维与节能低碳技术交流会在北京成功举办。 本次会议由国家建筑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中心、建科公共设施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主办,中国建设科技集团中央研究院建筑智慧运维研究中心等多家单位联合主 办,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等协办,《暖通空调》杂志社承办,新华网、光明网等媒体支持报道。 开幕式上,国家建筑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中心主任、中国建设科技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孙英,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勇等致 辞,建科公共设施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志国主持。大会举行"国家建筑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中心建筑智能感知与自主运维装备联合实验室""国家建筑 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中心建筑运维大数据技术联合实验室"建设合作协议签约仪式,还进行了"绿色医院与智慧运营"中日国际合作揭榜挂帅项目签约及特聘专 家证书颁发。 下GB|国家建筑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中心 "绿色医院与智慧运营"中日国际合作揭榜挂帅项目签约仪式暨特聘专家证书颁发仪式 医院智慧运维与绿色发展科 ...
2025泰达汽车论坛|谈民强:自主品牌冲击高端必须摆脱“以价换量”的路径依赖
中国经济网· 2025-09-15 10:43
"汽车行业正从马力与真皮转向算力与体验,从依赖品牌溢价转向追求技术溢价。"中汽创智科技有 限公司首席执行官谈民强,在近日举办的2025泰达汽车论坛上表示,自主品牌冲击高端必须摆脱"以价 换量"的路径依赖,转向以软硬协同驱动全链创新的高附加值模式。 近年来,中国汽车品牌在新能源与智能网联领域成功实现换道超车,涌现出多家高端新能源品 牌。"但我们必须始终牢记汽车的本质是交通工具,安全与可靠是不可逾越的底线,应避免过度宣传和 误导用户。"谈民强提醒道。 反观国际传统汽车巨头,凭借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技术、资金和人才积累正在全力反击。近期,传 统厂商如奔驰、宝马、大众等与博世等企业成立软硬件联盟,并邀请英伟达、高通等企业加入,旨在打 造"芯片+操作系统"联盟以构建技术壁垒。 在谈民强看来,当前汽车产业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其本质是由技术革命驱动的价值链重塑。 智能网联、自动驾驶、三电系统等原属于豪华汽车的先进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普及至主流市场。 谈民强指出,真正领先不仅在于市场规模,更在于是否在芯片、算法、操作系统等核心技术上实现 自主突破,是否能够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打通数据壁垒、强化技术软件,协同产业链上下 ...
数据驱动汽车产业变革,2025泰达论坛共话数字化转型新路径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13 18:13
9月11-14日,2025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在天津隆重召开。数智化生态专场上半场以"数据驱动汽车产业场景变革"为主题,汇聚 了来自车企、高校、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与企业代表,共同探讨汽车产业在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背景下的数字化转型路径与 发展机遇。 欣旺达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材料计算部部长余澍分享了AI在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的应用。他指出,当前锂电产业在研发、制造、运维与回收 环节仍存在机理不清晰、数据割裂、过程不可控等痛点。AI通过多尺度建模、跨学科知识融合和数据驱动建模,大幅提升科研与产业效率。余澍详细介绍 欣旺达打造的"智能化产品设计一体化平台",可在1分钟内生成满足成本、性能、安全等多维度需求的电芯设计方案;智能预警平台集成20多种AI算法,实 现实时监测与精准追溯,已管理超2000万颗电芯全生命数据;AI视觉检测系统实现微米级缺陷识别,提升生产良率。在绿色回收方面,他展望AI赋能智能 拆解、无损检测与梯次利用,应对即将到来的大规模电池退役潮。余澍还提出构建"行业级锂电通用大模型"的愿景,整合材料、电芯、制造等多源数据,通 过多模态能力赋能全产业链,实现从智慧设计到高 ...
京东超市11周年庆 与可口可乐强强联手 继续深化三大领域战略合作
搜狐财经· 2025-09-13 00:00
合作历程 - 可口可乐与京东超市合作已持续14年 自2012年开始[1] - 京东超市不仅是可口可乐重要商业伙伴 更是其理解中国消费者和推进本土化创新的关键学习伙伴[1] - 可口可乐作为139年历史的全球品牌 通过与京东合作深入中国市场[1] 战略合作维度 - 场景营销方面将围绕春节 奥运 FIFA等国民级IP展开深度联动打造品牌活动[3] - 通过京东PLUS会员体系及专属产品定制化服务精准触达高净值用户提升忠诚度[3] - 数据驱动方面依托京东实时数据洞察和AI技术实现需求预测到产品测试的全链路赋能[3] - 全域生态合作将突破线上零售边界 深入即时配送 餐饮 到店业务等多维场景[5] 合作成效与展望 - 京东超市展现出卓越零售创新力和生态整合能力 以用户为中心[6] - 合作将实现更广渠道覆盖和消费者触达 赋能品牌稳定增长[5][6] - 此次深化合作为快消品牌与零售平台合作共赢树立行业标杆[6] - 京东超市将继续依托强大供应链能力助力快消品牌实现可持续增长[6]
从小白到资深,品牌运营内容营销必需的核心技巧
搜狐财经· 2025-09-04 15:07
内容营销策略核心观点 - 内容营销是品牌增长的关键工具 需要避免自说自话而聚焦用户真实需求 通过五大核心技巧实现从信息传递到价值创造的转变 [1][9] 精准定位策略 - 需建立用户画像扫描机制 明确目标受众年龄、痛点及消费习惯 [3] - 内容主题应围绕未被满足的需求展开 例如母婴品牌聚焦新手妈妈夜间哺乳场景而非单纯产品材质 [3] - 职场人时间管理困境类主题比产品功能宣传更具传播力 [3] 内容质量构建 - 优质内容需满足有用、有趣、有温度三大标准 [4] - 有用性体现为实际问题解决 如300元预算打造高级感生日派对的教学 [4] - 有趣性需结合热点或反常识话题 例如年轻人反向消费潮流分析 [4] - 有温度内容应传递品牌价值观 类似农夫山泉水源地故事传递自然理念 [4] 渠道适配原则 - 短视频平台适合15秒办公室快速化妆教程类短平快场景化内容 [5] - 微信公众号适配深度干货如2025年家居行业趋势分析 [5] - 知乎适合专业答疑内容 例如真伪有机食品辨别方法 [5] - 避免一稿多发 需根据平台特性调整形式 B站可加入二次元元素 抖音需强化节奏感 [5] 数据驱动优化 - 建立数据监测体系 重点关注完播率、互动率及转化率指标 [6] - 视频5秒跳出率过高时需优化开头设计 图文阅读量低或因标题吸引力不足 [6] - 通过A/B测试对比不同版本效果 例如限时折扣与赠品策略对转化率的拉动作用 [6] 持续迭代机制 - 构建内容资产库需规划系列化内容 如职场新人成长指南系列建立专业形象 [7] - 内容复用策略包括直播金句剪辑成短视频 白皮书转化为信息图表 [7] - 形成反馈闭环机制 通过用户评论及问卷调研反哺内容创作优化 [7] 行业品牌提及 - 涉及消费行业品牌包括农夫山泉、ABInBev(百威英博)、SUPOR(苏泊尔)、AOKANG(奥康)等 [8] - 科技行业涉及Microsoft(微软)、SANY(三一集团)、Nature(自然堂)等企业 [8] - 媒体渠道包含湖南卫视、广东卫视等电视媒体平台 [8]
从“盲目投放”到“精准触达”,媒介推广这么干!
搜狐财经· 2025-08-30 13:54
媒介推广行业变革趋势 - 行业正从传统大规模广告投放模式转向精准触达模式 传统模式成本高昂且效果难以保证 数据技术成熟和用户行为深度分析驱动变革 [1] 用户画像构建策略 - 用户画像构建已深入到兴趣偏好、消费习惯、社交行为等多维度 通过整合网站浏览记录、社交媒体互动、购买历史等多渠道数据 [3] - 运动品牌案例显示目标用户除基础 demographics 外还包括热爱马拉松、关注健康饮食、特定社群活跃群体 [3] 渠道选择策略 - 社交媒体渠道如抖音、小红书适合年轻用户 通过短视频、直播、KOL种草等形式传递信息 [3] - 搜索引擎渠道通过SEM和SEO精准拦截主动搜索需求 特别适用于教育、医疗等行业 [3] - 垂直社区渠道如宝宝树服务母婴用户 知乎服务科技爱好者 通过专业内容建立信任 [3] - 线下场景渠道包括便利店促销、车展试驾等实体触达方式 [4] 内容定制策略 - 电商平台通过算法分析浏览历史实现个性化商品推荐 提升转化率 [5] - 旅游品牌针对家庭游、情侣度假、solo旅行等不同需求设计差异化套餐 [5] - 保险品牌通过讲述真实故事引发情感共鸣 而非单纯强调产品功能 [5] 数据驱动优化机制 - 通过实时监测点击率、转化率、用户停留时间等关键指标快速识别问题 [6] - A/B测试用于对比广告创意、落地页设计或投放时间效果 [7] - 归因分析追踪用户从接触到转化的完整路径 明确各渠道贡献度 [7] - 预测模型利用机器学习预测用户行为 提前调整库存预警和促销时机 [7] 美妆品牌实践案例 - 某新兴美妆品牌聚焦18-25岁关注"成分党"和"国潮"标签的女性用户 [8] - 采用小红书内容种草+抖音短视频挑战赛+私域社群会员福利的渠道组合 [8] - 联合美妆博主发布成分解析视频 发起国风妆容挑战赛 [8] - 根据点击率动态调整广告素材 预算向高转化渠道倾斜 [8] - 最终实现3个月内销售额增长200% 用户复购率提升35% [9] 行业转型核心逻辑 - 精准触达是技术升级和营销思维转变的共同结果 从以品牌为中心转向以用户为中心 [10] - 通过深度理解用户需求、匹配场景化渠道、定制个性化内容实现最小成本最大效能 [10]
国家电投河北公司AI赋能供热数智化转型
环球网· 2025-08-28 09:53
智慧供热体系建设 - 构建智慧调控、智慧安防、智慧服务三位一体的智慧供热体系,2024—2025年采暖期获全市供热企业综合排名第一 [1] - 自2018年率先启动智慧供热系统建设,覆盖热源—换热站—热用户三级智能调控体系,调度周期从2小时压缩至20分钟内 [3] - 智慧供热平台接入2座热源厂、470座换热站、370公里管网,服务面积达3911万平方米,惠及30余万户居民 [4] 节能降耗与效率提升 - 实施换热站三步节能控制,2024-2025采暖季热耗同比降低1.1瓦/平方米,单耗指标实现六连降 [3] - 在960万平方米二次管网加装智能混水装置、调节阀及分户智能阀,节热8%、节电10%,根治59座换热站冷热不均问题 [3] - 242座自管站全部实现无人值守,人力成本显著降低 [3] 数据驱动与AI应用 - 平台整合热量表、温度传感器等终端设备,依托AI负荷预测模型与气象信息,预测准确率超95% [4] - 通过实时数据分析与动态健康评估,构建智能管理系统,风险响应速度提升80%,累计预警14次,主动防控降损200余万元 [7] - 智能巡检机器人对泄漏、破损等识别率超85%,大幅提升巡检安全性与成本效率 [7] 安防体系与应急响应 - 打造换热站—区域中心站—调度中心三级联动应急指挥体系,集成防水淹、管网监测等多重预警功能 [8] - 从发现隐患到现场处理的响应时间由2小时缩短至10分钟 [8] - 结合北斗定位、物联网和智能传感技术,实时监测温度、水浸、井盖移位等多类风险 [7] 用户服务与体验优化 - 为30余万户家庭部署1.4万余台室温采集装置,通过一户一策动态调节模型,精准控制室温在18℃以上 [9] - 连续6年在石家庄市大型供热企业投诉率正向排名第一,用户满意度持续提升 [9] - 构建用户数字画像体系,整合用热偏好与服务记录,实现精准服务匹配 [9] 服务渠道与响应机制 - 派出88支供热管家团队入驻小区,打造15分钟服务响应圈,提供上门检修、测温等点对点服务 [9] - 整合智能客服机器人、APP、微信公众号等多元服务入口,智能客服机器人应答准确率达95% [10] - 计划完成AI+供热客服系统搭建,实现用户诉求精准识别与自动化处理 [10]
丁涛:聚焦业务场景 以数据驱动企业发展
人民网· 2025-08-27 09:49
行业发展趋势 - 数字技术持续迭代推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进程加快 数据产业加速发展 [1] - 全社会用数氛围浓厚 企业积极投身数据市场 激活数据价值成为各界共识 [3] - 中央企业成立数字科技类公司近500家 约66%行业龙头企业购买过数据 数据开发利用热情提升 [3] 企业数据战略 - 数据是企业内生需求 企业需依靠数据和模型进行管理以实现产业链高效运行 [3] - 绘制企业数据蓝图需界定有用数据及其当前与未来价值 以应用场景牵引数据聚集发挥飞轮效应 [3] - 高质量数据集需锁定关键领域 通过技术赋能与生态协同擘画数据深化应用新蓝图 [3][4] 国家能源集团实践案例 - 数据赋能全产业链升级 覆盖煤炭、电力、运输和化工业务 通过数据治理和模型驱动产业链协同跃迁与价值重构 [3] - 研发擎源发电行业大模型 实现对安全环保、电力交易、产调中枢、设备检修等关键业务AI全覆盖 推动行业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升级 [4] - 在煤炭、化工、AI4S等领域开展大模型研发 推动煤质快检验、能源气象融合、云上水电、智慧化工等高价值场景应用 [4]
盈利!KeepCEO王宁:2026年AIARR有望突破2亿元
齐鲁晚报· 2025-08-26 18:2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8.22亿元人民币[1] - 非国际财报准则下经调整净利润1035万元人民币[1] - 毛利率由2024年同期的46.0%提升至52.2%[1] - 每名月活跃用户每月平均收入同比增加至6.1元人民币[1] 用户数据 - 平均月活跃用户2249万[1] - 平均月度订阅会员280万[1] - 会员渗透率由2024年同期的11.1%提升至12.4%[1] - AI核心日活跃用户超过15万[2] 战略转型 - 从内容驱动平台升级为AI赋能、数据驱动的健身智能服务体[1] - 成功部署AI基础架构重构系统平台[1] - 分阶段将核心工具与功能流重组为AI教练服务[1] - 主动收缩低毛利自有品牌运动产品业务[2] - 重点发展装备、服装、穿戴等高潜力品类[2] AI业务进展 - AI饮食记录功能覆盖三分之一AI对话用户[2] - AI饮食记录功能次日留存率达50%[2] - AI饮食记录对App DAU留存率攀升至79%[2] - 当前AI收入已突破100万元人民币[2] - 预计2025年底AI DAU可达100万以上[2] - 预测2026年AI ARR将突破2亿元人民币[2]
Keep CEO王宁:2026年AI年化收入有望突破2亿元
新浪科技· 2025-08-26 11:01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收8.22亿元 非国际财报准则下经调整净利润1035万元 [1] - 毛利4.29亿元 毛利率从去年同期46.0%提升至52.2% [1] - 每名月活跃用户每月平均收入同比增加至6.1元 [1] 用户数据 - 平均月活跃用户2249万 平均月度订阅会员280万 [1] - 会员渗透率从2024年同期11.1%提升至12.4% [1] - AI核心日活跃用户超过15万 AI收入已突破100万元人民币 [2] 战略转型 - 公司从内容驱动平台升级为AI赋能、数据驱动的健身智能服务体 [1] - 成功部署AI基础架构重构系统平台 将核心工具与功能流重组为AI教练服务 [1] - 主动收缩低毛利业务(如居家大器械) 发展装备、服装、穿戴等高潜力品类 [1] AI业务进展 - AI饮食记录功能覆盖1/3的AI对话用户 支持餐食照片自动识别卡路里与营养素 [2] - AI功能次日留存率达50% 对App DAU留存率攀升至79% [2] - 预计2025年底AI DAU达100万以上 2026年AI ARR有望突破2亿元人民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