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食品科技
icon
搜索文档
三胖蛋(上海)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5-17 00:20
公司成立信息 - 三胖蛋(上海)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于近日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张小三,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 [1] - 公司由三胖蛋(内蒙古)食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全资持股,持股比例100% [2] - 公司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外商投资企业法人独资),营业期限从2025-5-16至无固定期限 [2] 经营范围 - 主要经营范围包括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 [2] - 食品相关业务涵盖预包装食品销售、未经加工的坚果及干果销售、食品互联网销售、食品添加剂销售等 [2] - 其他业务包括初级农产品收购、食用农产品零售、进出口代理、货物及技术进出口等 [2] - 许可项目涉及农作物种子和林木种子进出口 [2]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地址位于上海市闵行区申长路1588弄7号901-906室 [2] - 国标行业分类为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研究和试验发展>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 [2] - 登记机关为闵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
镇江高新区一季度主要工业指标均实现两位数增长以“开门红”力拼全年“满堂彩”
新华日报· 2025-05-03 07:13
项目建设进展 - 镇江高新区汽车电动滑移门系统及福祉座椅项目总投资1亿元,4月15日封顶,达产后将新增工业销售收入约1亿元、税收超320万元[1] - 镇江哈汽重燃及核电装备制造项目总投资10亿元,4月16日完成主体建设,达产后年销售收入约11亿元,年税收总额3100万元[2] - 镇江恒昇船舶设备有限公司新厂房4月10日通过验收,投入使用后企业产值有望翻一番[2] - 镇江高新区一季度7个新建项目开工率达71.4%[2] 经济数据表现 - 镇江高新区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11.5%[1] - 固定资产投资与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10.1%和22.6%,居镇江市前列[1] - 镇江液压股份有限公司一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3%[5] 招商引资成果 - 一季度签约亿元以上项目9个,完成总投资额53.03亿元[3] - 中国船级社镇江办事处新签约落户,看好当地船舶海工产业基础[3] - 高端装备科技产业园将引进超30家高端装备上下游科技项目[3] 产业服务举措 - 建立产业项目帮办代办联动服务机制,提供"全程帮办"服务[2] - 整合项目办、企业发展服务中心、招商公司三支服务力量[4] - 一季度收集企业发展难题55项,全部按时按质办复,满意率100%[5] - 为融合食品科技组织融资对接会,帮助企业获得1000万元贷款[4] - 举办外贸进出口实操业务培训,解决企业关切的通关实务等问题[5] 产业发展方向 - 深入推进产业链招商、科技招商、存量焕新三大攻坚行动[1] - 重点发展船舶海工、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3] - 靶向招引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高新产业核心企业[3] - 盘活低效土地优先导入高科技企业、生产性服务业项目[3]
长寿花(山东)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000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4-23 10:30
来源:金融界 经营范围含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食品销售(仅销售预包 装食品);保健食品(预包装)销售;食品互联网销售(仅销售预包装食品);食用农产品零售;食用 农产品批发;食用农产品初加工;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制品销售;互联网销售(除销售需要许可的 商品);非食用植物油销售;农副产品销售。(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 营活动)许可项目:食品销售;食品生产;食品互联网销售;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制品生产;保健 食品生产。(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 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 企业名称长寿花(山东)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任在顺注册资本10000万人民币国标行业科学研 究和技术服务业>研究和试验发展>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地址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市韩店镇西王大 道338号长寿花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西侧2幢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营 业期限2025-4-22至无固定期限登记机关滨州市邹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长寿花(山东)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任在顺 ...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推动行业科技创新 做好中国食品“大文章”
消费日报网· 2025-04-22 10:46
核心观点 -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荣获"全国轻工行业先进集体"称号,标志着其在推动食品产业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得到国家认可 [1] - 学会通过党建引领、学术转化、人才强基三大方向,持续深化产学研融合,提升中国食品科技水平 [3][5][7] - 未来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整合资源,助力中国食品产业科技自立自强 [2][9] 党建引领 - 学会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将党建工作与业务深度融合,团结科技工作者 [3] - 通过功能型党委加强政治思想引领,邀请党的二十大代表讲党课,提升会员对二十大精神的理解 [3] - 创新党建特色活动,如科技服务团和科普工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 [3] 学术转化 - 学会成功召开21届年会,2022年线上年会累计观看量达520万人次,展现强大影响力 [5] - 发布多项共识、科学综述、白皮书等学术成果,通过《中国食品学报》提升科技话语权 [5] - 主办国际食品安全与健康大会,提升中国食品科技的国际影响力 [6] - 组织品牌会议如益生菌与健康研讨会、方便食品大会,促进科技创新 [6] 人才强基 - 组建3支由院士牵头的专家咨询团队,近50位专家参与,提升汇智资政能力 [7] - 推荐19名中国科学家当选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5名青年人才获IUFoST青年科学家奖 [8] - 秘书处人员平均年龄不到40岁,党员占比66.7%,高级技术资格人员占比41.7%,研究生学历占比45.8% [8] 社会责任 - 疫情期间组织方便食品行业会员单位复工复产,获中国科协"优秀抗疫学会"称号 [6] - 连续13年举办"食品安全与健康热点科学解读媒体沟通会",6年发布"食品安全与健康流言榜",11年承办全国食品安全周活动 [6] - 修订《食品安全科普宣传大纲》,优化科普传播方式,打造"微信端+政务号"传播矩阵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