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物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奔驰,入局生物制造!
产业生态趋势 - 奔驰推出全球首款无动物成分内饰选装包 应用于新款电动GLC车型 包含座椅/方向盘/车顶内衬等部件 多数材料含高比例回收成分[7] - 奔驰合作方AMSilk将蛛丝蛋白产量从公斤级提升至吨级 其生物合成蜘蛛丝通过微生物生产 具备强度与柔韧性平衡特性[9] - 另一合作方Modern Meadow生产含80%可再生碳的生物基混合材料 已与Tory Burch/巴斯夫等品牌合作集成至汽车/鞋类行业[9] - 加拿大政府通过Protein Industries Canada投资3250万加元支持蚕豆和菌丝体蛋白开发 2023年公共资金占比达30%[12][13] 潜力市场与产品 - AMSilk完成5200万欧元融资(约4.3亿元) 由ATHOS领投 资金用于工业规模扩张 其丝蛋白材料可生物降解且不含微塑料[17] - 澳大利亚品牌Bellroy推出INNOVERA™植物蛋白材料手机配件 含80%可再生碳 强度为传统皮革两倍[20] - 英国Xampla获1400万美元投资 开发植物蛋白基Morro™材料替代一次性塑料 可生物降解且具备油脂阻隔性能[22][24] - 新加坡Greenitio融资150万美元 开发蘑菇壳聚糖生物聚合物 碳足迹比传统化学品低87% 成本为天然替代品三分之一[25] - 以色列Imagindairy通过基因工程米曲霉生产无动物乳清蛋白 发酵能力达10万升 获FDA无动物成分GRAS认证[27] - 加拿大Burcon推出纯度超90%的油菜籽蛋白Puratein®C 具备完整必需氨基酸 PDCAAS评分为满分[30] - 新西兰Leaft Foods从苜蓿提取RuBisCO蛋白 每月产量达数十吨 每公顷苜蓿可产出近6吨蛋白质[34] 产能建设与资本运作 - 以色列Aleph Farms在瑞士建设人造牛肉设施 现有以色列工厂年产10吨培养牛排 测算显示生产成本可降至每磅4.08美元[36] - 新加坡Full Circle Biotechnology在泰国建设7000吨昆虫蛋白工厂 结合黑水虻幼虫与微生物蛋白 可替代75%水产养殖鱼粉[37] - Cascade Bio获600万美元融资 其酶稳定性技术成功率达100% 服务化学/香精香料/制药领域客户[38] 研发创新 - Arzeda获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630万美元资助 通过AI设计酶推进无细胞制造 突破天然酶限制提升反应效率[39] - Frontier Bio开发3D生物制造技术 创建功能性血管组织 采用器官芯片平台构建血脑屏障模型和迷你肺[16]
科技日报:武汉发布112项核心医疗技术成果
科技日报· 2025-08-19 10:48
核心医疗技术发布 - 武汉市卫健委发布112项首批核心医疗技术成果,分为领航技术32项、先锋技术40项、强基技术40项 [1] - 领航技术包括世界首创的"陈氏胰肠吻合"技术、全球最轻最小人工心脏"微型生命泵"技术、不开胸心肌旋切技术等 [1] - 先锋技术包括1片角膜治疗3位病人的成分化角膜移植术、"仿生多器官芯片"技术、3D打印组织修复技术等 [1] - 强基技术包括"超级微创"即刻清除结石技术、消化道瘘内镜辅助技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精准介入技术等 [1] 技术评选标准 - 领航技术侧重创新性,聚焦填补国内外空白的原创性技术 [2] - 先锋技术侧重先进性,聚焦改良传统技术、解决重大疑难疾病的技术 [2] - 强基技术侧重可推广性,聚焦基层医院适用的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技术 [2] 技术优势领域 - 武汉在肝胆胃肠疾病、妇科肿瘤、器官移植、心血管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等领域具有国际竞争力技术 [2] - 在脑机接口、人工智能、干细胞治疗、生物材料等前沿技术领域展现出突破潜力 [2] 政策支持措施 - 武汉市卫健委将从平台建设、医保政策、职称晋升、经费投入、宣传推广等方面出台支持措施 [1] - 旨在打造武汉"医疗名片",推动技术成果惠及更多患者 [1]
武汉发布112项核心医疗技术成果
长江日报· 2025-08-19 08:26
核心医疗技术成果发布 - 武汉发布112项核心医疗技术成果 包括世界首创陈氏胰肠吻合术 全球最轻最小人工心脏 高仿生器官芯片技术等创新突破 [1] - 技术评选吸引39家医疗机构参与 申报项目达617个 在器官移植 肝胆胃肠疾病 妇科肿瘤 心血管疾病等领域展现国际竞争力 [1] - 前沿技术应用取得进展 包括全球首个儿童罕见病AI大模型 黑色素瘤靶向诊疗放射性药物获批开展临床试验 [1] 技术分类与特点 - 32项领航技术实现0到1突破 包括陈氏肝血流阻断法 微型生命泵技术 心肌旋切技术等国际前沿创新 [2] - 40项先锋技术改良传统方法 解决重大疑难疾病 如成分化角膜移植术可1片角膜治疗3位病人 3D打印技术复活缺损组织 [2] - 40项强基技术聚焦常见病多发病 包括超级微创即刻清除结石技术等基层适用方案 [2] 政策支持与推广计划 - 启动核心医疗技术倍增及推广计划 上线首批技术云展馆 [2] - 市卫健委将从平台建设 医保政策 职称晋升 经费投入 宣传推广等多维度提供支持措施 [2]
盘中!沪指、A50拉升
证券时报· 2025-07-04 12:27
A股市场表现 - A股市场早盘窄幅震荡,盘中在银行等板块带动下走强,三大股指全线翻红,上证指数上涨0.41%,深证成指上涨0.05%,创业板指上涨0.18% [2][4] - 富时A50指数期货盘中拉升,现涨近1% [4] - 银行板块盘中涨幅一度接近2%,领涨市场,浦发银行、兴业银行等多股盘中复权价创历史新高 [5] - 互联网、公共交通、水务、软件服务、保险等板块表现居前,日用化工、矿物制品、有色、船舶等板块跌幅居前 [6] 概念板块表现 - 数字货币概念大涨,金一文化、德生科技、京北方等多股盘中触及涨停 [7] - 人脑工程概念大涨,倍益康盘中一度涨超17%,爱朋医疗、创新医疗、北陆药业、际华集团等股票跟涨 [8] - 海洋经济概念板块出现回调,盘中跌幅居前 [12] 港股市场表现 - 港股市场早盘大幅低开,盘中跌幅收窄,恒生指数盘中跌幅超过1% [3][14] - 恒生指数成份股中,阿里健康、友邦保险、舜宇光学科技、信义玻璃等盘中跌幅居前,中国生物制药、中国联通等盘中领涨 [15] 个股异动 - 大洋集团盘中一度暴涨近75%,公司公告称与认购人订立认购协议,拟配发及发行2866万股认购股份,认购价为每股1.20港元,所得款项净额拟用作集团一般营运资金 [13][16] - 多点数智盘中涨幅一度超过25%,公司公告称正在筹备申请稳定币牌照,并已通过HashKey Exchange购买比特币,资金来源为公司现有现金储备 [17] 政策动态 - 国家药监局发布公告优化高端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监管,支持创新医疗器械研发和注册,加强人工智能、生物材料"揭榜挂帅"产品注册指导,配合出台基于脑机接口技术的医疗器械产品支持政策 [10] - 公告提出强化标准引领创新,加快发布医用外骨骼机器人、放射性核素成像设备等相关标准,推进医用机器人、人工智能医疗器械、高端医学影像设备等领域标准制修订工作 [11]
A股,盘中异动!多则利好来袭
券商中国· 2025-07-04 12:24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探底回升 沪指涨0.41%创年内新高 深证成指涨0.05% 创业板指涨0.18% [1][4] - 银行股板块指数涨幅接近1.7% 浦发银行、中信银行等涨幅超2% 工商银行等涨超1% 多只银行股刷新历史新高 [3][9] - 光伏概念股集体异动 亚玛顿等5股涨停 东材科技逼近涨停 [4] - 钢铁板块集体拉升 柳钢股份涨停 凌钢股份等跟涨 [6] - 人脑工程板块异动 塞力医疗连续4日涨停 创新医疗涨近8% [7] 行业动态 光伏行业 - 工信部召开光伏行业座谈会 14家企业参与交流 强调依法治理低价无序竞争 推动落后产能退出 [4][5] - 券商认为政策密集吹风 后续针对性政策有望出台 光伏供给侧将迎转机 [6] 钢铁行业 - 信泰人寿举牌华菱钢铁 持股比例达5% 刺激板块走强 [6] - 光大证券指出在政策推动下 钢铁板块盈利有望修复至历史均值 PB估值或同步修复 [6] - 信达证券认为行业格局稳中趋好 优特钢企业和龙头钢企存在估值修复机会 [6] 人脑工程 - 国家药监局发布公告 支持基于脑机接口技术的医疗器械产品 [7] - 四川省出台方案 推动脑机接口技术创新发展 加强神经信号采集等技术攻关 [7] - 券商表示脑机接口从实验室向规模化应用迈进 行业进展值得关注 [8] 银行业 - 2025年以来险资举牌近20次 银行股为主要对象 [9] - 湘财证券指出市场偏好高股息策略 银行估值有望提升 建议关注"高股息+区域增长"标的 [9][10] - 银河证券认为货币政策宽松基调不变 银行基本面积极因素积累 公募低配修复将带动估值重塑 [10]
脑机接口概念港股走强 南京熊猫电子股份涨14%
快讯· 2025-07-04 09:34
脑机接口概念港股表现 - 南京熊猫电子股份(00553 HK)股价上涨14% [1] - 微创脑科学(02717 HK)股价上涨11% [1] 政策驱动因素 - 国家药监局发布公告优化高端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监管 [1] - 政策提及加强人工智能、生物材料"揭榜挂帅"产品的注册指导 [1] - 将配合出台基于脑机接口技术的医疗器械产品支持政策 [1]
盘前必读丨工信部组织14家光伏企业座谈;华菱钢铁获信泰人寿举牌
第一财经· 2025-07-04 07:43
市场动态 - 美国股市大幅收高,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均创历史收盘新高,连续第三周上涨,道指涨0.77%,标普500指数涨0.83%,纳指涨1.02% [4] - 科技股普遍上涨,英伟达上涨1.3%,市值达3.89万亿美元,逼近苹果公司创下的全球市值最高纪录,亚马逊收涨1.59%,微软涨1.58%,Meta Platforms涨0.76%,苹果涨0.52%,Alphabet涨0.5%,特斯拉则收跌0.1% [4] - Datadog大涨14.9%,因将取代瞻博网络加入标普500指数,Tripadvisor上涨16.7%,此前有报道称激进投资者Starboard Value已持有该公司逾9%股份 [4] - 热门中概股涨跌互现,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涨0.40%,小鹏汽车涨超2%,爱奇艺涨超1%,阿里巴巴、京东跌超1% [4] 经济数据 - 美国6月非农就业岗位增加14.7万个,远超分析师预期的11万个,增幅达33%,失业率降至4.1%,优于预期的4.3%,平均时薪环比上涨0.2%,同比增长3.7% [4] - 美国5月贸易逆差扩大至715亿美元,高于预期的709亿美元,前值为603亿美元,当月出口环比下降4%,至2790亿美元,进口小幅降至3505亿美元 [5] 政策与行业动态 - 国务院发布通知,要求做好自由贸易试验区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试点措施复制推广工作,商务部要加强统筹协调 [6] - 工信部召开制造业企业座谈会,强调要依法依规、综合治理光伏行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7] - 国家药监局发布优化全生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有关举措,包括加强人工智能、生物材料"揭榜挂帅"产品的注册指导,加快发布医用外骨骼机器人、放射性核素成像设备等相关标准 [8] 公司公告 - 阿里巴巴计划发行本金总额约120亿港元、2032年到期的零息可交换债券,募集资金将用于投入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和支持国际电商业务发展 [9] - 华菱钢铁获信泰人寿举牌,持股比例达5%,信泰人寿在未来12个月内有可能进一步增加其在公司中拥有的权益 [10][11] - 万科A向深铁集团申请不超过62.49亿元借款,并同意对已有的8.9亿元借款予以展期,同时为15.51亿元已有的借款提供万物云股权质押 [12] - 长龄液压实控人筹划控制权变更事项,股票停牌,预计停牌不超2个交易日 [13] - 招商银行获准筹建招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50亿元,为公司全资子公司 [14] - 松炀资源终止筹划控制权变更事项,股票将于7月4日复牌 [15]
美国取消对中国芯片设计软件的出口限制;我国成功发射试验二十八号B星01星丨数智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4 07:24
中国航天科技发展 - 我国成功发射试验二十八号B星01星 该卫星主要用于空间环境探测及相关技术试验 标志着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583次飞行任务圆满完成 [1] - 此次发射进一步巩固了中国航天在空间科技领域的自主掌控能力 体现了持续的技术突破和扎实的科技积累 [1] 半导体行业动态 - 美国政府取消对中国芯片设计软件的出口限制 西门子公司确认已恢复中国客户对其软件和技术的全面访问权限 [2] 高端医疗器械政策 - 国家药监局优化高端医疗器械监管政策 对具有显著临床应用价值的创新产品实施特别审查程序 加强技术指导 [3] - 重点支持人工智能、生物材料和脑机接口技术相关医疗器械产品 探索附条件批准机制以加速创新产品上市 [3] - 政策调整旨在促进高端医疗装备产业创新成果转化 提升先进医疗技术的可及性 [3]
7月3日重要资讯一览
证券时报网· 2025-07-03 21:48
中美经贸关系 - 商务部表示中方希望美方与中方相向而行 推动中美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1] - 美国政府解除对华芯片设计软件出口许可证要求 西门子等三家公司已恢复中国客户访问权限 [1] 服务贸易与制造业 - 2025年1-5月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32543.6亿元 同比增长7.7% 出口增速15.1%显著高于进口增速2.7% [2] - 工信部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 强调依法治理低价无序竞争 推动落后产能退出 [2] 区域金融与科技创新 - 天津拟推出科技金融行动方案 计划推动300家企业入板培育 建立100家科技型企业上市后备库 [3] - 中国科学家成功绘制1微米分辨率小鼠三维脑图谱 为脑科学研究提供关键工具 [3] 医疗器械监管政策 - 国家药监局优化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审查程序 加强AI和脑机接口产品注册指导 [4] - 对附条件批准的高端医疗器械探索具体要求 支持国家层面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相关产品 [4] 上市公司动态 - 华菱钢铁获信泰人寿举牌 持股比例达5% [5] - 航天晨光恢复军队物资工程服务采购资格 [6] - 万科A向深铁集团申请不超过62.49亿元借款 [8] - 招商银行获准筹建150亿元注册资本的招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 [8]
全力支持高端医疗器械重大创新,国家药监局发布十大举措
第一财经· 2025-07-03 21:05
高端医疗器械创新支持政策 - 国家药监局将继续对符合"国内首创、国际领先且具有显著临床应用价值"的高端医疗器械实施创新特别审查程序,支持企业"出海"发展 [1] - 政策聚焦全生命周期监管,推出十项关键举措,覆盖审评审批优化、标准体系建设、上市后监管强化等全链条 [1] - 高端医疗器械包括医用机器人、高端医学影像设备、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和新型生物材料医疗器械等,是塑造医疗器械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领域 [2] 审评审批优化 -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审评审批时限由60个工作日缩短为30个工作日 [2] - 推动审评重心向产品研发阶段前移,加强前置审评工作 [2] - 优化特殊审批程序,探索附条件批准的具体要求,加速产品上市速度 [2] - 优先支持国家层面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涉及的高端医疗器械加快上市,加强人工智能、生物材料"揭榜挂帅"产品的注册指导 [3] 创新医疗器械发展现状 - 2014年至2017年批准创新医疗器械33个,截至今年4月初累计批准323个创新医疗器械上市 [3] - 创新医疗器械主要集中在高端影像设备、人工智能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设备和试剂等领域,部分产品国际领先 [3] - 对高端创新医疗器械变更注册,按照创新特别审查程序开展审查 [3] 标准体系建设 - 强化标准引领创新,完善高端医疗器械注册审查体系,加强分类和命名指导 [4] - 主动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加快国际标准转化应用,加强国内监管法规标准培训 [4] - 重点推进人工智能、脑机接口、生物材料等前沿技术领域的标准完善 [5] 重点领域标准化工作 - 加快推进医用机器人、人工智能医疗器械、高端医学影像设备等领域的基础、通用标准和方法标准制修订 [5] - 加强增材制造用医用材料、脑机接口柔性电极、基因工程合成生物材料等新型生物材料标准化研究 [5] - 研究制定多病种、大模型人工智能领域相关技术指导原则或审评要点 [5] - 制定手术机器人、康复机器人等医用机器人的分类指导原则,形成命名专家共识 [5] 上市后监管与支持 - 强化医疗器械警戒工作,细化创新医疗器械上市后监管要求 [5] - 持续开展高端医疗器械真实世界研究,推进真实世界证据用于监管决策 [5] - 支持医疗器械注册人开展上市后循证研究,引导注册人主动开展上市后评价 [5] - 强化监管队伍建设,提升高端医疗器械检验、监测能力 [6] 监管科学体系建设 - 推进创新生物材料类医疗器械性能及安全性评价研究、基于脑机接口技术的医疗器械安全性有效性系统评价方法研究 [6] - 提前布局高端医疗器械监管科学项目研究,加强监管技术储备 [6] 企业国际化支持 - 完善医疗器械出口销售证明相关政策,拓宽出口销售证明出具范围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