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Electronics
icon
搜索文档
Littelfuse(LFUS) - 2025 Q3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10-29 22:02
Littelfuse (NasdaqGS:LFUS) Q3 2025 Earnings Call October 29, 2025 09:00 AM ET Company ParticipantsAbhi Khandelwal - EVP and CFODavid Kelley - Head of Investor RelationsGreg Henderson - President and CEOConference Call ParticipantsDavid Williams - Equity Research AnalystLuke Young - Research AnalystChristopher Gleen - Managing Director and Senior Research AnalystOperatorGood day, everyone, and welcome to the Littelfuse Third Quarter 2025 Earnings Conference call. Today's call is being recorded. At this time, ...
Littelfuse(LFUS) - 2025 Q3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10-29 22:00
Littelfuse (NasdaqGS:LFUS) Q3 2025 Earnings Call October 29, 2025 09:00 AM ET Speaker4Good day, everyone, and welcome to the Littelfuse Third Quarter 2025 Earnings Conference call. Today's call is being recorded. At this time, I will turn the call over to the Head of Investor Relations, David Kelley. Please proceed.Speaker0Good morning, and welcome to the Littelfuse Third Quarter 2025 Earnings Conference call. With me today are Greg Henderson, President and CEO, and Abhi Khandelwal, Executive Vice President ...
TE Connectivity(TEL) - 2025 Q4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10-29 21:32
TE Connectivity (NYSE:TEL) Q4 2025 Earnings Call October 29, 2025 08:30 AM ET Company ParticipantsAmit Daryanani - Senior Managing DirectorSujal Shah - VP of Investor RelationsTerrence Curtin - CEOScott Davis - Chairman and CEOHeath Mitts - CFOShreyas Patil - VP Equity ResearchConference Call ParticipantsMichael Elias - Senior Equity Research AnalystGunars Vinkels - Equity Research AnalystSamik Chatterjee - Senior Equity Research AnalystJoe Stadwiecz - Executive Director and Equity Research AnalystAsiya Mer ...
TE Connectivity(TEL) - 2025 Q4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10-29 21:3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四季度销售额为47.5亿美元,超出指引,按报告基础同比增长17%,有机增长11% [6] - 第四季度订单增至47亿美元,同比增长22%,环比增长5% [6] - 第四季度调整后每股收益为2.44美元,超出指引,同比增长25% [6] - 第四季度调整后营业利润率为20%,同比提升130个基点 [7] - 第四季度自由现金流为12亿美元 [7] - 2025财年全年销售额创纪录,达173亿美元,按报告基础增长9%,有机增长6% [8] - 2025财年调整后营业利润率约为20%,同比扩张80个基点 [9] - 2025财年调整后每股收益为8.76美元,同比增长16% [9] - 2025财年自由现金流为32亿美元,同比增长14%,转换率远超100% [20] - 2026财年第一季度销售额指引为45亿美元,按报告基础同比增长17%,有机增长11% [9] - 2026财年第一季度调整后每股收益指引约为2.53美元,同比增长23% [10] - 公司改变非GAAP报告方式,自2026财年起将无形资产摊销费用排除在外,预计每季度对每股收益影响约为0.15美元 [21]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运输解决方案部门:第四季度汽车销售额有机增长2%,亚洲增长11%,西方地区下降4% [11] 商用运输业务有机增长5%,由欧洲和亚洲驱动,北美和传感器业务持续疲软 [12] 该部门全年调整后营业利润率为20% [12] - 工业解决方案部门:第四季度整体增长34%,有机增长24% [12] 数字数据与设备业务同比增长80% [12] 自动化与互联生活业务有机增长11%,环比改善3% [15] 能源业务销售额增长83%(含收购),有机增长24% [15] 航空航天、国防与船舶业务有机增长7% [15] 医疗业务销售额环比大致持平 [16] 该部门调整后营业利润率扩张近300个基点,超过20% [17] - 人工智能相关业务:2025财年AI收入超过9亿美元,是2024财年的三倍 [13] 非AI云业务收入约为5亿美元,较去年翻倍 [27]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区域订单:所有区域均实现有机订单同比增长 [10] 订单环比增长由汽车、数字数据与设备以及能源业务驱动 [10] - 汽车生产:预计2026财年全球汽车产量为8700万至8800万辆 [11] 公司在汽车市场的内容增长预计为4%至6%,由数据连接和电动化动力系统技术驱动 [11] - 工业终端市场:通用工业终端市场订单率改善,显示稳定性 [10] 工厂自动化领域订单在所有区域均实现增长,但暖通空调和家电领域存在疲软 [44]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战略定位受益于多个业务的长期增长趋势,特别是在人工智能和能源基础设施领域 [5] - 全球制造战略和区域化投资确保了对客户的本地支持 [5] - 资本部署灵活,2025财年向股东返还约22亿美元,并部署26亿美元用于补强收购 [21] - 对补强收购机会感到兴奋,收购规模可大可小 [56] - 在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市场,公司强调技术协同设计、快速量产能力以及在整个生态系统中的竞争 [93]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宏观环境仍然不平衡,但公司表现出运营韧性 [5] - 进入2026财年,订单水平支持两位数增长的展望 [9] - 与90天前相比,经营环境感觉有所改善,特别是在运输解决方案部门看到稳定性 [40] - 工业部门势头依然强劲,预计增长将持续 [45] - 超大规模企业资本支出预计增长约20%,为公司增长提供动力 [26]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将于11月20日在费城举行投资者日活动 [3] - 2025财年重组费用为1.13亿美元,预计2026财年约为1亿美元 [18] - 第四季度调整后实际税率为21.4%,2025财年全年约为23%,预计2026财年第一季度约为22%,全年与去年相似 [18] - 现金税率预计将远低于调整后实际税率 [18]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关于人工智能业务增长预测和利润率规模效应 [25] - 2025财年AI收入超过9亿美元,是2024财年(3亿美元)的三倍,显示了团队的快速量产能力 [26] 预计2026财年超大规模企业资本支出增长约20%,基于强劲的订单和设计中标势头,美元增长额600万美元可作为基准考虑 [26] 除AI外,非AI云业务(约5亿美元)、企业级和电信业务在过去六个月也呈现增长势头 [27] 问题:关于人工智能业务中的电源互联组件和2026财年资本支出计划 [34] - 数字数据与设备业务增长动力包括高速互联和电源互联(如液冷母线排),所有产品类别均保持增长势头 [35] 2025财年资本支出增加约2亿美元以支持AI和云项目,预计2026财年资本支出增幅相近或略低,占销售额比例仍略高于5% [36] 部分投资用于支持未来财年的项目 [37] 问题:关于过去90天终端市场趋势变化及2026财年早期看法 [38] - 经营环境感觉比90天前有所改善,两个部门订单均实现同比和环比增长 [40] 汽车生产预计区域间更趋平衡,内容增长保持4%-6% [41] 商用运输领域欧洲和亚洲增长,北美疲软态势持续 [42] 工业部门中,能源业务(电网投资)和航空航天业务需求趋势向好,供应链改善 [43] 自动化与互联生活业务中,工厂自动化部分增长,但暖通空调和家电部分疲软 [44] 问题:关于毛利率潜力、新会计准则下的部门利润率以及对并购偏好的影响 [48] - 运输解决方案部门利润率已接近20%目标,工业部门通过整合和规模效应提升利润率 [53] 预计有机增长带来的利润流程度约为30% [54] 新会计准则下,毛利率水平约提升100个基点,从35%升至36% [55] 工业部门因收购较多,受无形资产摊销影响更大 [55] 对补强收购机会感到兴奋,资本配置的灵活性允许更积极的投资 [56] 问题:关于数字数据与设备业务增长驱动因素(终端需求还是市场份额增长)以及非AI云业务增长 [59] - 增长主要由项目量产驱动,公司在超大规模企业客户中地位稳定,并通过协同设计受益 [61] 非AI云业务增长源于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升级,高端计算需求向下渗透 [61] 企业级、电信、物联网和边缘业务也呈现双位数增长 [62] 问题:关于运输解决方案部门订单增长是否预示更均衡的内容增长算法 [65] - 各地区均有望实现内容增长,电动化动力系统以亚洲为主,数据连接则遍及所有地区 [66] 随着西方地区生产趋稳,预计内容增长将更均衡,整体仍能达到4%-6%的目标 [67] 问题:关于2026财年第一季度隐含利润率指引的驱动因素 [69] - 虽不提供具体利润率指引,但根据每股收益和营收指引,可推断利润率将环比小幅扩张,主要受运输解决方案部门季节性因素推动 [73] 问题:关于非AI云业务增长驱动因素和中期能见度 [77] - 非AI云业务增长源于云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升级,公司受益于其广泛产品组合和高端计算需求向下渗透 [78] 预计将继续受益于这一增长趋势,尽管单产品内容价值可能低于AI应用 [79] 问题:关于电动汽车采用放缓对汽车内容增长目标(4%-6%)的挑战 [81] - 亚洲电动汽车推广全力推进,其他地区混合动力车也带来内容增长 [81] 汽车以太网连接(用于自动驾驶、传感器、软件更新)以及安全与舒适功能的增加是内容增长的关键驱动因素,预计将更趋平衡 [82] 问题:关于工业部门订单出货比以及其对指引的指示意义 [84] - 第四季度至第一季度存在正常的季节性因素(如西方工厂假期),导致工业部门订单出货比通常低于1 [85] 第四季度47亿美元订单相对于第一季度45亿美元指引而言是健康的 [85] 问题:关于营收和每股收益超预期但利润率转换略显平淡的原因 [88] - 利润率流程度维持在30%左右,季度间波动属正常 [89] 无形资产摊销会计变更旨在更好地反映现金盈利能力 [89] 部分业务转嫁关税成本时收入增加但无边际利润,可能造成干扰 [90] 问题:关于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市场的份额动态和长期定位 [91] - 市场集中度高,竞争基于技术迭代、量产能力和生态系统参与 [93] 公司将通过技术竞争和量产努力争取份额 [93] 问题:关于近期在母线排、线缆和背板方面的订单中标情况及主要客户类型 [95] - 产品中标涵盖所有产品类别,不同客户侧重不同 [96] 大部分增长动力来自拥有定制张量处理单元/图形处理单元的超大规模企业客户 [96]
前三季度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利润总额同比增12%
中国新闻网· 2025-10-29 21:04
行业整体表现 - 1-9月行业实现营业收入12.5万亿元,同比增长8.8% [1] - 1-9月行业利润总额4938亿元,同比增长12% [1] - 前三季度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9%,9月单月同比增长11.3% [1] - 前三季度行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3.95%,较1-8月提高0.1个百分点 [1] 主要产品产量 - 集成电路产量3819亿块,同比增长8.6% [1] - 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2.51亿台,与去年同期持平 [1] - 手机总产量11.1亿台,同比下降4.8%,其中智能手机产量8.81亿台,同比增长1% [1] 出口与投资情况 - 前三季度累计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2.1%,增速较1-8月加快0.2个百分点 [1] - 出口集成电路2653亿个,同比增长20.3% [1] - 出口笔记本电脑1.02亿台、手机5.37亿台,分别同比下降4.3%和7.3% [1] - 前三季度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2.1%,比1-8月回落2个百分点 [2] 区域营收表现 - 东部地区营业收入8.88万亿元,同比增长10.1% [2] - 中部地区营业收入2.07万亿元,同比增长10.6% [2] - 西部地区营业收入1.48万亿元,同比下降0.2% [2] - 东北地区营业收入636亿元,同比下降4.3% [2]
PET铜箔板块震荡走高,铜冠铜箔“20cm”涨停
新浪财经· 2025-10-29 20:50
板块市场表现 - PET铜箔板块整体呈现震荡走高态势 [1] - 铜冠铜箔股价出现“20cm”涨停 [1] - 隆扬电子、中一科技、东材科技、嘉元科技、方邦股份等公司股价跟随上涨 [1]
Element Solutions (ESI) - 2025 Q3 - Earnings Call Presentation
2025-10-29 20:30
Earnings Presentation Third Quarter 2025 Enabling Technology. Growing Sustainably. Legal Notices SAFE HARBOR Please note that in this presentation, we may discuss events or results that have not yet occurred or been realized, commonly referred to as forward-looking statements. The Private Securities Litigation Reform Act of 1995 provides a safe harbor for forward-looking statements made by or on behalf of the Company. Such discussion and statements will often contain words such as "expect," "anticipate," "p ...
TE Connectivity(TEL) - 2025 Q4 - Earnings Call Presentation
2025-10-29 20:30
业绩总结 - 2024财年第一季度净销售额为38.31亿美元,较2023财年第一季度增长[44] - 2024财年总净销售额预计为158.45亿美元,较2023财年增长[44] - 2025财年净销售额为4,749百万美元,较2024财年的4,068百万美元增长了16.7%[80] - 2025年第三季度净销售额为681百万美元,同比增长16.7%[53] - 2025年全年净销售额为1,417百万美元,同比增长8.9%[56] 用户数据 - 运输解决方案部门订单同比增长9%[10] - 工业部门订单同比增长39%[10] - 数字数据网络部门销售额为7.07亿美元,同比增长80%[21] 财务指标 - Q4销售额为47.49亿美元,同比增长17%,有机增长11%[9] - 调整后每股收益(EPS)为2.44美元,同比增长25%[9] - 自由现金流为12亿美元,向股东返还约6.5亿美元[9] - FY25调整后每股收益为8.76美元,同比增长16%[9] - FY25自由现金流为32亿美元,转换率超过100%[9]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每股收益为2.33美元,调整后每股收益为2.53美元[85] - 2025财年总净销售额预计为172.62亿美元,较2024财年增长[44] - 2025年第一季度的净销售额预计为38.36亿美元,较2024财年第一季度增长[44]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工业解决方案部门调整后营业利润率在FY25下半年约为20%[22] - 调整后的EBITDA为1,187百万美元,调整后的EBITDA利润率为25.0%[80] 负面信息 - 2025年全年运输解决方案净销售额下降93百万美元,下降1.0%[56] - 2023年第四季度的有效税率为21.1%,而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的有效税率为-158.1%[92] 其他新策略 - 自由现金流转化率为122.7%,较去年同期的120.4%有所提升[84] - 2025财年有效税率为22.5%,较上年同期的42.5%大幅下降[112]
超声电子:公司积极拓展AI应用领域的市场潜力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0-29 17:37
公司技术实力 - 公司在精细线路、钻孔、高精度压合等关键工艺上技术储备深厚 [1] - 技术能力确保PCB产品的高可靠性 [1] 市场战略与竞争力 - 公司积极拓展AI应用领域的市场潜力 [1] - 公司持续提升产品技术水平以进一步夯实市场竞争力 [1]
2025广东企业500强名单公布!腾讯、比亚迪等上榜前10名
南方都市报· 2025-10-29 16:16
榜单排名变化 - 2025年广东企业500强前三位为平安保险、华润集团、华为,华为排名较2024年上升一位至第三[1][2] - 比亚迪与腾讯排名互换,比亚迪位列第5,腾讯位列第6[1][2] - 美的集团排名由第11位升至第9位,进入前十,万科排名跌出前十,位列第11位[1][2] 整体经营与研发数据 - 广东企业500强总营业收入达19.36万亿元,同比增长3.36%,资产总额突破68万亿元[2] - 研发投入费用总额达到5849.6亿元,体现创新驱动战略深化[2] - 净利润总额扭转此前连续两年下滑态势,2025年增速为2.06%[6] 城市分布格局 - 深圳上榜企业数量最多,为216家,累计营业收入108916.04亿元,净利润8637.34亿元,聚集平安、华润、华为、腾讯、比亚迪等龙头企业[3][4] - 广州上榜企业120家,累计营业收入51155.06亿元,净利润1466.10亿元,涵盖南方电网、广汽集团及多家医疗企业[3][4] - 佛山上榜63家企业,东莞26家,珠海13家,惠州9家,形成稳定梯队[3][5] 行业结构与研发强度 - 服务业和制造业为双引擎,金融、保险、供应链、地产等服务行业与电子信息、汽车、家电、新能源等制造行业表现突出[9] - 新能源与电子信息产业链企业数量增多,反映绿色转型与科技创新投入[9] -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研发投入占比最高,为18.99%,研发费用1922.55亿元[10] - 制造业研发费用为2795.08亿元,研发投入占比4.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