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Robotics
icon
搜索文档
Pandag Tech's G1 Robotic Mower Draws Strong Interest at Major Australian Agricultural Events
Globenewswire· 2025-08-29 16:19
公司市场表现 - 公司旗舰产品Pandag G1机器人割草机在澳大利亚AgQuip和Dowerin Field Day展会成功完成市场首秀 吸引大量专业访客并引发商业运营商浓厚兴趣 [1] - 公司通过两次展会发现在澳大利亚市场 G1的核心竞争优势包括商业场地导航性能 障碍物规避系统可靠性 以及RTK与AI视觉融合技术 [3] - 产品单次充电可覆盖25英亩(约10.1公顷)作业面积 并支持78%坡度地形作业能力 [3] 产品技术特性 - 产品配备自动回充功能 当电池电量剩余10%时自动返回充电站 实现无需人工监督的连续作业 [4] - 采用无边界线操作技术 通过RTK和AI视觉导航替代传统埋线方案 支持多场地地图存储功能 特别受市政和太阳能电场运营商关注 [5] - 采用模块化电动动力系统 消除燃料成本并降低维护需求 模块化结构支持现场维修和组件升级 [6] 市场拓展计划 - 公司宣布建立澳大利亚本地支持基础设施 正在开发服务与零件网络 为G1运营商提供技术支持 维护服务和替换组件 [7] - 公司定位为技术驱动型企业 专注于商业户外智能设备开发 产品致力于自动化 可持续性和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 [9] - 旗舰产品Pandag-G1是全球首款商用模块化电动机器人割草机 专为真实工况下的性能与安全而设计 [9]
美的集团推出“多面手”人形机器人,三到五年会看到翻天覆地变化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9 15:45
智能工厂建设进展 - 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落地首个多场景覆盖的智能体工厂 通过工厂智能体和人形机器人协同工作 目标实现完全无人化的黑灯工厂 [1] - 洗衣机荆州工厂已部署自研人形机器人美罗 应用场景包括注塑件拌匀 3D质检 巡检 设备运维等 [1] - 工厂同时应用玉兔-AI巡检机器人 AMR自主移动机器人和库卡iico协作机器人 智能体以秒级响应完成传统人工小时级任务 平均提效80%以上 [1] 人形机器人技术特性 - 美罗机器人具备单臂3公斤负载的双臂协同能力 可稳定搬运9公斤洗衣机后桶 并执行多任务切换 [2] - 集成公司自研0.1毫米精度3D相机与AI视觉检测系统 质检数据实时同步至品质智能体 [2] - 采用三大自研技术:七自由度仿生臂实现60%负重比 腕部六维力控传感器实现动态平衡 柔性灵巧手以500克自重实现5公斤抓取能力 [2] 非人形机器人应用 - 玉兔-AI巡检机器人通过多模态数据空间感知实现自主巡检-自主诊断-实时处理闭环 巡检频次较人工提升100% [3] - AMR自主移动机器人在注塑车间部署81台 具备跨域调度 动态路径感知 自主绕障能力 并实时上报设备状态 [4] - 巡检机器人将工人从危险枯燥工作中解放 每半小时巡检一次 大幅降低误检及漏检率 [3] 商业化路径规划 - 人形机器人发展遵循工业场景→商业场景→家庭场景的渐进路径 家庭场景通过家电机器人化实现技术迁移 [1] - 2025年被视为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元年 行业企业选择不同路径:优必选 海克斯康等主攻工业场景 宇树科技等侧重服务场景 [7] - 美罗机器人将应用于线下商业门店 展示产品介绍 咖啡制作等导览功能 通过机械臂与语音系统协同重构人机交互 [7] 行业挑战与解决方案 - 当前面临成本较高 工作效率相对人类较慢 需充电续航等问题 主要适用于重复性强 危险性大岗位 [5] - 行业难点包括AI发展水平 算力消耗 数据采集 续航能力(普遍仅2-3小时)等问题 [8] - 公司通过轻量化设计降低关节能耗 开发高能量密度电池 并将工人操作影像转化为动作样本减少数据采集成本 [8] 战略方向与产业影响 - 采用人形机器人+家电机器人化双轨路径 依托家电业务优势在工厂制造和智能家电场景实现差异化 [6] - 智能体工厂推动岗位转型:流水线工人转化为机器人运维数据分析人员 质量检验人员进化为人机协同角色 [7] - 家电机器人化战略将洗地机 空调等改造为具身智能载体 技术框架包含美言大模型 算力一体化平台和多模态感知融合技术 [9] 技术演进规划 - 规划下一代超人形机器人构型 沿类人形→全人形→超人形的智能终端布局路径推进 [10] - 家庭场景落地仍需10年以上 因涉及物品摆放 家人行动轨迹 安全性 隐私性等复杂因素 [8] - 行业处于关键拐点 需找到刚需场景并率先盈利的企业才能在智能竞赛中胜出 [10]
人形机器人技术验证与规模量产双提速!“全市场唯一百亿规模”机器人ETF(562500)战术性调整未来可期!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9 14:22
机器人ETF市场表现 - 截至今日13:37,机器人ETF(562500)下跌0.49%,盘中围绕五日均线进行战术性调整 [1] - 成分股中国茂股份领涨4.15%,东杰智能领跌7.67%,埃夫特下跌6.15% [1] - 盘中成交金额超12.6亿元,市场交投活跃且量能充分释放 [1] 行业合作动态 - 云深处科技与当虹科技签署机器人业务合作协议,联合研发针对应急、消防场景的四足机器人 [1] - 双方将推出标配当虹科技BlackEye Vision超远距离远程操控系统的机器狗产品 [1] 行业发展态势 - 中国人形机器人处于加速发展阶段,政策端过去十年持续细化扶持措施 [1] - 技术端需打通感知-决策-执行闭环,产业端传统制造企业延伸布局且科技巨头快速卡位 [1] - 多家车企通过自研、合作或投资方式切入行业,竞争格局面临急剧重塑 [1] 产品结构特征 - 机器人ETF(562500)为全市场唯一规模超百亿的机器人主题ETF [2] - 成分股覆盖人形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细分领域,布局上中下游产业链 [2]
OpenHelix 团队新作!Long-VLA:深入探究端到端VLA模型的长时瓶颈和有效解决方案
具身智能之心· 2025-08-29 13:02
点击下方 卡片 ,关注" 具身智能 之心 "公众号 编辑丨具身智能之心 本文只做学术分享,如有侵权,联系删文 >> 点击进入→ 具身智能之心 技术交流群 更多干货,欢迎加入国内首个具身智能全栈学习社区 : 具身智能之心知识星球 (戳我) , 这里包含所有你想要的。 我们提出了Long-VLA,是首个专门针对长时任务设计的端到端 VLA 模型。其核心创新在于引入阶段感知的 输入掩码,将子任务划分为"移动阶段"和"交互阶 段",并在不同阶段动态调整视觉模态输入,使模型能够在移动时关注全局空间线索,在交互时聚焦局部精细感知。通过这种方式,Long-VLA 在保持统—架构 和端到端学习优势的 同时,有效解决了技能链问题。实验结果显示,无论在仿真环境还是真实机器人平台上,Long-VLA 都显著超越现有方法,确立了新的性能 基准,在机器人长时任务研究中具有突破意义。 标题:Long-VLA: Unleashing Long-Horizon Capability of Vision Language Action Model for Robot Manipulation 链接:https://arxiv.org/abs/ ...
分布式智能微机器人可在水中交流协作;我国科学家研发出全球首款可智能实现全频段高速通信芯片丨智能制造日报
创业邦· 2025-08-29 11:23
微机器人技术突破 - 德国开姆尼茨工业大学研制出分布式智能微机器人"smartlets" 可在水中通信、互相响应与协同作业 被视为微机器人系统迈向智能协作的重要进展[1] - 机器人采用柔性制造工艺 以智能折叠电路材料为基础 使平面电子系统自主卷曲成中空微型立方体 具备内外双重功能[1] - 结构扩展表面空间 可容纳太阳能收集器、计算单元和光信号系统 支持内外表面交互与运动[1] 通信芯片技术突破 - 中国科学家利用薄膜铌酸锂光子材料研发出全球首款基于光电融合集成技术的自适应、全频段、高速无线通信芯片[2] - 芯片创新系统可实现大于120Gbps超高速无线传输速率 满足6G通信峰值速率要求 端到端无线通信链路在全频段内性能一致[2] - 该技术为6G通信在太赫兹乃至更高频段频谱资源的高效开发扫清障碍[2] 半导体制造进展 - 三星电子将以第二代2nm工艺SF2P代工特斯拉AI6处理器 该制程节点还获得DEEPX的DX-M2代工订单[3] - 三星计划首先在韩国先进制程和先进封装产线试产特斯拉AI6 后续在美国得克萨斯州泰勒市新建晶圆厂实现量产[3]
传统SLAM的定位导航和具身目标导航有什么区别?
具身智能之心· 2025-08-29 08:03
目标驱动导航,赋予机器人自主完成导航目标 具身导航作为具身智能的核心领域,涉及语言理解、环境感知、路径规划三大技术支柱。目标驱动导航(Goal-Oriented Navigation)通过赋予机器人自主决策能 力,是具身导航中最具代表性的方向。 目标驱动导航要求智能体在陌生的三维环境中,仅凭目标描述(如坐标、图片、自然语言)等,即可自主完成环境探索与 路径规划。 与传统视觉语言导航(VLN)依赖显式指令不同,目标驱动导航系统需要实现从"听懂指令走对路"到"看懂世界自己找路"的跃迁:当人类下达"去厨房拿可乐"的指 令时,机器人需自主完成语义解析(识别厨房空间特征与可乐视觉属性)、环境建模(构建家居场景的空间拓扑)以及动态决策(避开移动的人类或宠物),这 背后凝聚着计算机视觉、强化学习与3D语义理解的交叉突破。 目标驱动导航技术已在多个垂直领域实现产业化落地。在终端配送场景中,该技术与社交导航算法结合,使机器人具备应对动态环境和人际交互的能力:美团无 人配送车通过动态路径重规划在复杂城市环境中执行递送任务,Starship Technologies的园区配送机器人已在欧美高校和社区部署。在医疗、酒店及餐饮场景,嘉 ...
【2025数博会】云深处CEO朱秋国:借贵州大数据基础,让具身机器人更具产业价值
搜狐财经· 2025-08-28 23:13
行业发展趋势 - 人形机器人需具备强大陆地通行能力和智能特性以适配人类生活环境和工作需求 [3] - 国家政策持续扶持人形机器人及具身智能产业发展 [3] - 具身智能是机器人技术与人工智能的交叉点 需多学科协同发展才能实现技术突破 [3] 市场应用前景 - 人形机器人主要用途为补充未来劳动力不足 马斯克预言其数量将超过人类 [3] - 贵州已在电力巡检、安防巡逻、应急消防等领域实现具身机器人规模化应用 [3] - 行业未来将借力贵阳大数据基础 推动机器狗与机器人产业合作 [3] 技术演进路径 - 机器人经历从日本主导阶段到当前人形机器人阶段的技术迭代 [3] - 具身智能机器人需同步发展运动能力、感知能力和作业能力三大核心功能 [3] - 产品化实现需重点解决机器人作业能力与生活场景适配问题 [3]
"Birds of Prey" Weaponized Drone System Marketed Through Duke Robotics’ Collaboration with Elbit Featured On Israeli Television Segment
Globenewswire· 2025-08-28 21:00
The System Was Showcased as Part of IDF's Revolutionary Unmanned Drone Combat Capabilities on Israeli TelevisionFT. LAUDERDALE, FL, Aug. 28, 2025 (GLOBE NEWSWIRE) -- Duke Robotics Corp. (OTCQB: DUKR) ("Duke Robotics" or the "Company"), a leader in advanced robotics technology and autonomous drone solutions, today announced that the "Birds of Prey" stabilized weapons drone system was prominently featured in a comprehensive television report by Israel's Channel 14 News examining the Israel Defense Forces' (“I ...
Primech AI Signs MOU with Savills to Expand Distribution of HYTRON Autonomous Cleaning Robots in Greater China
Globenewswire· 2025-08-28 20:45
核心观点 - Primech AI与Savills Property Management签署谅解备忘录 加速公司在大中华区市场渗透 重点推广HYTRON自主清洁机器人[1][2] 合作内容 - 合作重点包括建立分销渠道和市场开发策略 针对大中华区关键市场[2] - 采用机器人即服务(RaaS)部署模式 满足自动化及可持续设施管理需求增长[2] - Savills将提供战略市场洞察 分销网络接入及区域专业知识支持扩张计划[2] 产品技术 - HYTRON是AI驱动的自主卫生间清洁机器人 针对设施管理中最劳动密集型区域[3] - 采用NVIDIA Jetson Orin Super模组 具备精准导航 高性能清洁及可持续性功能[3] - 产品已验证在新加坡高要求设施管理环境中的有效性[4] 公司背景 - Primech AI是专注于技术创新的领先机器人公司 致力于通过突破性解决方案革新行业[4] - Primech Holdings是新加坡领先的技术驱动型综合设施服务提供商 服务公共及私营部门[5] - 服务范围包括高级设施维护 专业化清洁解决方案(如大理石抛光 外立面清洁)及精细管理服务[5]
Science Robotics 封面论文:欧盟资助开展多机器人协作探索外星熔岩洞穴勘探
机器人圈· 2025-08-28 18:17
探测地球附近行星体表面的熔岩洞穴对于科学研究和太空探索具有重要意义。这些洞穴提供抵御辐射和小陨石的 天然屏蔽,使其非常适合保存外生物特征和保护人造设施。使用机器人团队是探索外星熔岩洞穴的最安全、最具 成本效益的方式。尽管该方法已在地球上的类似场景中得到证明,但其对空间条件的适应需要进一步研究。 这里定义了一个熔岩洞穴勘探任务概念,包括四个任务阶段,由配备所需硬件和软件的三个机器人组成的异构团 队执行。这一任务概念在相关场景中得到了验证,即兰萨罗特岛(西班牙)的一个熔岩洞穴,机器人团队能够构 建周围区域和入口的三维模型,通过垂降引入侦察车并探索洞穴的内部。获得的结果证明了拟议的任务概念的可 行性,包括三辆下一代行星探测漫游车,它们经过协调以获得有关熔岩洞穴外部和内部形态的有意义的信息。 异构机器人团队由三个机器人组成:SherpaTT 、Coyote III 和月球移动仪器 (LUVMI-X) 。 SherpaTT 进行 了地表勘探并支持系留作。Coyote III 提供了地下探索能力,并能够从天窗垂降到熔岩管中。最后,LUVMI-X 探 索了地表,并配备了有效载荷发射器来分析天窗。 参与此次任务的第二辆火星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