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智能平台

搜索文档
全球AI机器人行业新动向:华为入局加速专业机器人单点突破
搜狐财经· 2025-07-07 19:03
报告预测,通用机器人市场有望在2028至2030年间迎来爆发式增长,但其迭代速度将受到模型、数据及硬件协同进化的制约。尽管如此,工业协作、智能家 用等专业领域的机器人预计将率先取得突破。报告首次覆盖了优必选和越疆两家企业,并给予增持评级。同时,全球机器人行业的领头羊特斯拉虽然短期内 受到汽车业务的拖累,但其长期前景依然被看好,报告对其目标价进行了调整,定为377美元。未上市的卧安机器人也受到了市场的密切关注。 在海外动态方面,英伟达推出的全球首个开源通用人形机器人基础模型GR00T N1,极大地提升了机器人的环境适应性和任务泛化能力,降低了开发成本, 为整个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另一方面,Figure公司决定终止与OpenAI的合作,转而自主研发AI模型,以确保软硬件的最佳协同效果。在国内,华为 的加入无疑为中国机器人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其通过生态圈合作和具身智能平台的发布,加速了机器人技术在各垂直场景的应用落地。 在赛道分析部分,报告指出通用机器人市场尚待成熟,而专业机器人则有望在单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预计工业协作机器人和商业协作机器人市场将迎来快 速增长,同时AI具身家庭机器人也将逐步取代传统家庭机器 ...
苹果、Meta、谷歌...谁将打造人形机器人时代的“安卓”系统?
硬AI· 2025-06-30 22:42
科技巨头开源竞争与人形机器人生态 - 大型科技公司(Apple、Meta、Google、华为等)通过开源机器人模型和工具争夺生态主导权,意图绑定开发者至各自生态系统 [2][4] - Meta发布12亿参数V-JEPA 2世界模型,Google推出Gemini Robotics On-Device,Apple发布EgoDex数据集,华为推出CloudRobo平台及R2C协议 [6] - 未来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安卓系统"赢家尚未确定,中国凭借制造业基础和政策支持可能领先 [1][2] 中国市场优势与政策支持 - 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投资基金规模达1870亿元人民币,包括北京100亿元、深圳100亿元等地方基金 [9] - 武汉提供双边补贴:应用方最高100万元(占项目30%),产品方最高100万元(占研发20%) [9] - 5月中国人形机器人公司融资达25笔,宇树科技C轮估值17亿美元,获吉利、蚂蚁、腾讯等投资 [9] - 中国汽车公司正将人形机器人视为转型方向之一,与智能汽车发展并列 [9] 商业化部署与市场规模预测 - 富士康与英伟达计划在AI服务器工厂部署人形机器人,2026年投入使用 [11] - 亚马逊测试Unitree G1等机器人配送,现代汽车拟在美工厂部署Atlas,特斯拉目标年底生产数千台Optimus [11] - 205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年收入预计达5万亿美元(为2024年全球20大汽车厂商总收入2倍),累计部署10亿台 [2][12] - 高收入国家机器人均价从2024年20万美元降至2040年5万美元 [12] 产业链与资本市场表现 - "人形机器人100"指数年内上涨14.4%,跑赢标普500约11个百分点,双林股份涨148%、金力永磁涨132% [2] - 产业链涉及传感器(Hexagon、Sony)、执行器(Moons、INOVANCE)、电池(CATL、LG Energy Solution)等关键部件 [3]
国泰海通|计算机:数字资产政策推进,科技自主驱动板块新机遇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6-30 20:33
华为开发者大会与鸿蒙生态升级 - 华为开发者大会于6月20日揭幕,鸿蒙6操作系统首次亮相,华为云盘古大模型5.5发布,新一代昇腾AI云服务全面上线 [2] - 搭载HarmonyOS 5的华为终端产品已超40款,系统功能增加260多项,9000多个应用参与70多个系统级创新体验联合打造 [2] - 目前有3万多鸿蒙应用和元服务在加速开发更新,华为云发布CloudRobo具身智能平台,目标是让联网本体成为具身智能机器人 [2] 香港数字资产新政 - 香港特区政府于2025年6月26日发表《香港数字资产发展政策宣言2.0》,旨在将香港打造成数字资产全球创新中心 [3] - 数字资产通过区块链技术赋能高效低成本金融交易,推进金融服务普惠包容,实践代币化应用场景多元化 [3] - 政策结合稳慎规管与市场创新,构建与实体经济结合的数字资产生态圈,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3] 小米新品发布与市场表现 - 小米于6月26日举行米人车家全生态发布会,推出新车型YU7、小折旗舰MIX Flip 2、AI眼镜及可穿戴设备 [4] - 小米YU7上市3分钟大定突破20万台,1小时达28.9万台,18小时锁单量突破24万台,成为现象级产品 [4] - 小米计划下半年升级XLA大模型,未来5年研发投入预计2000亿,持续强化辅助驾驶、影像技术、芯片及生态构建 [4] 行业趋势与投资建议 - 计算机行业核心趋势为AI、国产化和机器人场景落地,科技自立自强成为主旋律 [1] - 华为鸿蒙生态升级、香港数字资产新政、小米YU7上市三大动态驱动板块新机遇 [1] - 计算机板块维持"增持"评级,强调科技自主创新对行业的持续推动作用 [1]
苹果、Meta、谷歌...谁将打造人形机器人时代的“安卓”系统?
华尔街见闻· 2025-06-30 18:58
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发展现状 - 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正处于爆发前夜,科技巨头如Apple、Meta、Google、华为等正通过开源机器人模型和工具争夺生态主导权 [1] - 中国政府对人形机器人产业支持力度持续加强,投资基金规模已达1870亿元人民币 [1][6] - 摩根士丹利预测到205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年收入可达5万亿美元,累计采用量将达10亿台,约为2024年全球20大汽车制造商总收入的两倍 [1][8] 科技巨头竞争格局 - 科技巨头开源竞争白热化,Meta发布12亿参数的V-JEPA 2世界模型,Google推出Gemini Robotics On-Device,Apple发布EgoDex数据集,华为推出CloudRobo具身智能平台 [5] - 开源策略旨在将AI工具扩展到物理世界,并将开发者绑定到各自生态系统 [2] - 科技公司近期开始大规模招聘机器人人才,AI投资向硬件领域分散将加速行业发展 [3] 中国市场优势与政策支持 - 中国在制造业基础和政策支持方面具有优势,可能在全球"机器人竞赛"中占据领先地位 [1][7] - 各级政府设立总规模1870亿元人民币的产业基金,包括北京100亿元机器人基金、深圳100亿元AI和机器人基金等 [6] - 武汉市提供双边补贴,应用方最高补贴100万元(占项目投入30%),产品提供方最高补贴100万元(占研发投入20%) [6] - 5月份中国人形机器人公司融资达25笔交易,宇树科技C轮融资后估值达17亿美元 [6] 商业化应用进展 - 富士康和英伟达计划在AI服务器制造工厂部署人形机器人,预计2026年一季度投入使用 [8] - 亚马逊开发人形机器人配送系统,将测试Unitree G1等机器人 [8] - 特斯拉预计年底前生产"数千台"Optimus人形机器人用于自家工厂 [8] - 人形机器人正从概念验证快速迈向实际商业应用,尤其在制造业和物流领域显著提升效率并降低成本 [8] 市场预测与价格趋势 - 预计到2036年全球将采用2370万台人形机器人,2040年达1.344亿台,2044年达4.28亿台 [9] - 高收入国家人形机器人平均售价将从2024年的20万美元降至2040年的5万美元 [9] - "人形机器人100"指数今年以来上涨14.4%,跑赢标普500指数约11个百分点,其中双林股份涨幅148%,金力永磁上涨132% [1]
华为CloudRobo平台发布:三模型重构具身智能生态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6-27 15:11
[Table_Title] 研究报告 Research Report 27 Jun 2025 中国电子 China (Overseas) Technology HDC 2025(3)华为 CloudRobo 平台发布:三模型重构具身智能生态 CloudRobo Platform Unveiled: Reshaping the Embodied Intelligence Ecosystem 姚书桥 Barney Yao 吴叡霖 Louis Ng barney.sq.yao@htisec.com louis.yl.ng@htisec.com [Table_yemei1] 热点速评 Flash Analysis 事件 2025 年 6 月 20 日,华为在东莞举行的 HDC 2025 开发者大会上正式发布 CloudRobo 具身智能平台 ,明确"华为云不 做机器人本体,让一切联网设备成为具身智能机器人"的战略定位。该平台以盘古大模型 5.5 为底座,整合数据合 成、仿真验证、云边协同部署等端到端能力,首次提出三大核心模型架构(多模态生成、规划、执行大模型), 实现技术闭环。其突破性在于:1)数据效率革命:通过多模 ...
道通科技(688208):华为具身的能力型合作伙伴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6-25 21:4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2][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华为召开 2025 年开发者大会,道通科技作为核心合作伙伴参会,华为具身战略和道通科技空地一体业务进展均超预期 [7] - 华为云发布 CloudRobo 具身平台,可视为具身智能的技术底座,加速降低整个行业机器人的智能化门槛 [7] - 道通科技是华为具身的能力型合作伙伴,具备空地一体的稀缺性和解决方案持续落地的优势 [7] - 道通科技连续斩获大客户,新能源解决方案在欧美市场综合竞争力凸显,将受益于新能源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浪潮 [7] - 维持“买入”评级,上调盈利预测,预计公司全面拥抱 AI 为新一轮“抢跑”产业趋势,市场可能低估其成长模式可复制性和第三曲线潜在成长性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数据 - 2025 年 06 月 25 日收盘价 30.71 元,一年内最高/最低 48.28/22.10 元,市净率 5.8,股息率 2.93%,流通 A 股市值 205.81 亿元,上证指数 3455.97,深证成指 10393.72 [2] 基础数据 - 2025 年 03 月 31 日每股净资产 7.90 元,资产负债率 46.75%,总股本/流通 A 股 6.7 亿股 [2] 财务数据及盈利预测 |年份|营业总收入(百万元)|同比增长率(%)|归母净利润(百万元)|同比增长率(%)|每股收益(元/股)|毛利率(%)|ROE(%)|市盈率| | ---- | ---- | ---- | ---- | ---- | ---- | ---- | ---- | ---- | |2024|3932|21.0|641|257.6|1.45|55.3|18.0|32| |2025Q1|1094|26.7|199|59.9|0.45|56.6|5.3|-| |2025E|4825|22.7|789|23.1|1.18|56.3|18.1|26| |2026E|5986|24.1|1139|44.4|1.70|56.4|20.6|18| |2027E|7475|24.9|1559|36.9|2.33|56.7|22.7|13| [6] 财务摘要 |百万元,百万股|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3251|3932|4825|5986|7475| |减:营业成本|1473|1757|2110|2607|3236| |主营业务利润|1763|2153|2688|3346|4198| |减:销售费用|481|559|673|829|1021| |减:管理费用|283|324|448|426|442| |减:研发费用|535|636|776|927|1108| |减:财务费用|-4|22|62|55|56| |经营性利润|468|612|729|1109|1571| |加:信用减值损失(损失以“-”填列)|-18|-23|0|0|0| |加:资产减值损失(损失以“-”填列)|-77|-93|0|0|0| |加:投资收益及其他|62|161|180|210|240| |营业利润|420|648|910|1319|1810| |加:营业外净收入|-253|-11|0|0|0| |利润总额|167|637|910|1319|1810| |减:所得税|27|77|122|180|250| |净利润|140|560|789|1139|1559| |少数股东损益|-40|-81|0|0|0|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79|641|789|1139|1559| [9]
具身智能的终极命题:是造「人」还是造「生产力」?
机器之心· 2025-06-25 12:06
华为CloudRobo具身智能平台 - 华为在HDC 2025发布CloudRobo具身智能平台,作为技术底座通过云端"强智能"赋能机器本体,解决本体侧智能进程慢和部署成本高的问题[1] - 该平台探索出覆盖范围最广、实现速度最快的具身智能落地路径,目标是让一切联网本体成为具身智能机器人[2] - 华为云采取不做本体而专注云端技术赋能的战略方向,为具身智能发展提供新视角[3] 具身智能的核心理念 - 具身智能不追求本体构型或智能程度,而是从"更好用"角度让各类机器实现智能化,加速在物理世界的应用[4] - 这种终局思维拓宽了产业化想象空间,工业领域实践已验证其可行性,如埃夫特机械臂和优艾智合物流机器人的应用案例[5] - 具身智能发展路线应聚焦通过高效智能赋能手段激活现有及未来机器的潜力,以实际生产力提升为目标构建可规模化复制的价值闭环[7] 生产力导向的应用实践 - 具身智能的核心是生产力而非形态,工业场景因其标准化流程和自动化基础成为首要落地阵地[10] - 优艾智合OW8晶圆盒搬运机器人在8寸晶圆车间实现全流程自动化物流,单台日均处理物料超240次,系统单日处理量突破12,000次[11][12] - 商用机器人如擎朗、云迹正从单一配送向具身智能转换,深度嵌入工作流完成多任务并减少人工参与[13] 多形态机器人的协同发展 - 人形机器人与多形态具身智能机器人不是迭代关系而是互补共存,类似公司中专家型研发部门与管理岗运营团队的关系[19][20] - 优艾智合MAIC系统采用多模态通用基座大模型+"一脑多态"端侧具身模型的混合架构,实现机器人群体间的紧密配合[22][23] - 产业终极竞赛在于打造普适、开放、高效的群体智能协同,构建覆盖物理世界的智能生产力网络[25]
从智能体到具身智能平台,华为“不造机器人”的AI野望
贝壳财经· 2025-06-24 20:47
华为开发者大会2025技术发布 - 华为发布鸿蒙6.0开发者版、鸿蒙智能体框架HMAF、盘古大模型5.5、具身智能平台CloudRobo等多项最新技术,完成AI底座在算力、算法、场景落地的布局升级 [1] - AI智能体上车和车载空间音频技术升级推动终端交互方式革新,智能座舱成为企业应用流量争夺新入口 [1] - 依托云算力与具身智能平台,人形机器人智能化演进及工业产线具身智能优化加速,生态共建成为技术落地核心驱动力 [1] 鸿蒙智能体框架 - 鸿蒙6.0开发者Beta版本发布,首次推出鸿蒙智能体框架,智能体小艺具备规划决策、任务执行、工具调用、自主执行等能力 [2] - 小艺可与第三方智能体应用互动,通过调用外部智能体完成复杂任务链,开箱即用AI能力降低AI应用开发技术门槛 [2] - 基于鸿蒙系统"一次开发多端部署"技术优势,应用可平滑迁移至智能座舱场景 [4] 智能座舱应用场景 - 深航智能体"深航飞飞"可一句话完成订票退改、语音值机等操作 [4] - 货拉拉计划开发并接入鸿蒙智能体框架,实现语音下单、接单或页面跳转 [4] - 麦当劳中国探索智能座舱点餐场景,用户通过语音交互可完成下单、支付等操作 [4] - 宝宝巴士完成与鸿蒙智能座舱系统深度适配,车载端儿童教育需求将随智能汽车渗透率提升而增长 [5] 具身智能平台CloudRobo - 华为云发布CloudRobo具身智能平台,明确不做机器人本体,目标让联网本体成为具身智能机器人 [7] - 平台基于盘古大模型多模态能力,整合数据合成、标注、模型开发、仿真验证等端到端能力 [7] - 提供具身多模态生成大模型、具身规划大模型、具身执行大模型三大核心模型 [7] - 具身智能训练样本20%靠采集,80%靠生成,大幅提高数据获取效率 [8] - 具身规划大模型能做出10步以上复杂任务规划,与执行模型协同拆解为可执行指令 [8] 产业合作案例 - 乐聚、星海图等人形机器人企业,华龙迅达、拓斯达、埃夫特、亿嘉和等工业具身智能企业与华为云深度合作 [9] - 华龙迅达基于华为云盘古大模型构建"云边端"一体具身智能架构,产线换产效率提升10倍以上 [9] - 亿嘉和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应用于国家电网配网架空线路运维检修,通过减少人工介入提升作业安全性 [11]
华为开发者大会机器人亮点有哪些?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6-24 17:42
华为开发者大会2025核心内容 - 华为云正式发布CloudRobo具身智能平台,推出R2C联接协议以解决机器人品类多、传感器复杂、接口不统一等挑战,旨在打造开放高效的机器人云端联接标准 [1] - 华为重申"被集成"战略,不做机器人本体,专注提供云端"智慧引擎",目标让一切联网本体成为具身智能机器人 [3] - 华为战略重心从共性技术研发转向行业应用落地,提出"The Al Pioneer in Industries"方向,将大模型技术深入制造、电力、政务等关键行业 [3] CloudRobo平台技术架构 - 采用"云-网-端"协同架构,包含"机器人三件套": - "具身大脑":承担复杂任务决策,能进行10步以上任务规划并拆解为可执行指令 [2] - "具身小脑":专攻毫米级高精度动作控制,在分光盒组装等场景决定90%以上操作成功率 [2] - "数字宇宙工坊":创建与物理世界高度一致的数字空间,生成80%训练数据,仅需20%真实数据补充 [2] 生态合作伙伴案例 埃夫特机器人 - 展示语音交互智能分拣工作站,基于大语言模型和视觉技术实现人机语音交互 [5] - 与华为云合作开展具身智能底层技术研发,实现喷涂等工业制造任务的快速适配部署 [6] - 基于CloudRobo平台提升路径规划和任务泛化能力,增强工业生产柔性与泛化能力 [6] 道通科技 - 展示"空地一体集群智慧解决方案",实现云边端协同部署 [8] - 在油田巡检场景中实现90%准确率,测试效果远超客户预期 [8] - 与华为建立共建共赢与供销合作关系,华为关键负责人KPI与道通业务落地深度绑定 [8] 亿嘉和 - 发布首款具身智能控制器和康养人形机器人,故障响应时间缩短至15分钟 [10] - 基于华为云ModelArts平台训练视觉识别模型,能识别2000余种设备状态 [10] - 与华为云签订全面合作协议,打造"具身智能机器人+行业"智能化解决方案 [11] 徐工集团 - 展示XUV25伴随机器人,实现遥控、遥操、自动跟随与自主行驶四大智能模式 [13] - 与华为合作"华能睿驰"项目,实现全球首个百台无人电动矿卡规模化运营 [13] - 通过5G-A网络协同与云脑智能平台完成复杂工况下的无人化运输 [13] 拓斯达 - 基于华为"太行"机器人平台开发仓储物流场景人形机器人原型机 [15] - 产品集成华为昇腾AI芯片及Atlas边缘计算模块,提升视觉定位精度 [15] - 与华为合作开发基于鸿蒙工业操作系统的机器人控制平台,支持多设备低延迟协同 [15] 乐聚机器人 - 发布业界首款5G-A具身智能机器人,攻克高并发场景下的多机协同、实时决策技术难题 [17] - "夸父"机器人展示工业搬箱和商业配送能力,打通外卖配送"最后10米" [17] - 提供工业、家庭等真实场景数据支持平台模型训练与优化 [17] 千寻智能 - 展示商用级人形机器人Moz1,具备全身零延时遥操作能力 [19] - 搭载自研端到端"视觉-语言-动作"模型Spirit v1,赋予动态场景理解与自主决策能力 [19] - 华为哈勃科技是其投资方,为华为在人形机器人领域首个投资标的 [20] 优艾智合 - 展示具身智能在半导体制造领域的应用,实现物料智能搬运及精密元件抓取 [22] - 打造多模态通用基座大模型与"一脑多态"端侧控制模型 [22] - 在青藏高原变电站实现巡检效率提升3倍,渤海油田故障预测准确率突破98% [22] 星海图 - 展示与华为云联合项目,构建"虚实结合"的高质量数据生产引擎 [24] - 通过R1 Pro-T遥操作平台驱动仿真引擎中的机器人完成多样化任务 [24] - "虚实联动"模式已在多类工业场景落地,提升机器人适应能力 [24] 行业展望 - CloudRobo平台发布标志华为将具身智能战略从构想推向实践 [26] - 华为明确不涉足机器人硬件本体制造,通过生态合作开拓市场 [26] - 行业正迈入具身智能机器人规模化落地新阶段 [27]
华为云发布盘古大模型5.5版本 落地30余行业开发者超800万
长江商报· 2025-06-24 07:26
盘古大模型5.5发布 - 公司推出基于CloudMatrix384超节点的新一代昇腾AI云服务,同步发布盘古大模型5.5版本[1][2] - 新版本对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多模态、预测、科学计算五大基础模型进行全面升级[2] - 盘古大模型已落地30多个行业、500多个场景,覆盖政务、医疗、金融、交通、制造等领域[1][3] 昇腾AI云服务技术突破 - CloudMatrix384超节点首创将384颗昇腾NPU和192颗鲲鹏CPU通过高速网络全对等互联,形成超级AI服务器[2] - 单卡推理吞吐量提升至2300Tokens/s,较非超节点性能提升近4倍[2] - 超节点架构支持混合多专家MoE大模型推理,实现"一卡一专家",单个超节点可并行384个专家推理[2] 行业应用与客户覆盖 - 发布盘古医学、金融、政务、工业、汽车五大行业自然语言大模型,计划6月底上线[3] - 昇腾AI云服务已服务科大讯飞、360、中国科学院等1300余家客户[3] - 在政务、工业、金融三个领域市场份额第一,医疗、药物、气象、汽车四个领域进入领导者象限[5] 开发者生态建设 - 华为云开发者数量超过800万,支持鲲鹏、昇腾、鸿蒙等生态的开发者总计达1300万[1][5] - 华为开发者空间升级,新增AI原生应用引擎、鸿蒙云手机等开发资源,支持开发者便捷调用算力与大模型[6] 具身智能平台发布 - 公司推出CloudRobo具身智能平台,整合数据合成、模型开发、仿真验证等端到端能力[5] - 平台提供具身多模态生成大模型、具身规划大模型、具身执行大模型三大核心模型[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