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动车组
icon
搜索文档
超300亿元!千亿巨头大消息
中国基金报· 2025-07-29 21:36
重大合同签订 - 公司及下属企业近期签订重大合同合计金额约329.2亿元,约占2024年营业收入的13.4% [2] - 此前5月中旬公告的重大合同合计金额约547.4亿元,约占2024年营业收入的22.2% [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486.7亿元,同比增长51.23% [2] - 一季度净利润30.53亿元,同比增长202.79% [2]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67.22亿元至75.62亿元,同比增长60%~80% [5] - 预计上半年扣非净利润62.16亿元至70.56亿元,同比增长85%~110% [5] 业务发展 - 一季度业绩增长主要来自铁路装备收入增长,特别是动车组和货车业务 [2] - 城轨业务和新产业业务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实现增长 [2] - 铁路装备业务预计全年需求总量与去年持平,但结构可能变化 [3] - 城轨业务预计新签订单增长可能性较大,交付量与2024年相当 [3] 历史表现 - 近10年来公司年度净利润增长率始终在0上下徘徊 [4] 市场表现 - 7月29日公司股价报收7.49元/股,最新市值2045亿元 [5]
吉林省: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6823.28亿元,同比增长5.7%
证券时报网· 2025-07-24 08:51
吉林省2025年上半年经济表现 GDP总体增长 - 吉林省2025年上半年GDP达6823 28亿元 同比增长5 7% 增速较一季度提高0 2个百分点 [1] 农林牧渔业 - 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74 79亿元 同比增长4 3% 高于全国0 4个百分点 [1] -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39 79亿元 同比增长4 3% 其中农业(种植业) 林业 畜牧业 渔业产值分别增长7 0% 10 2% 3 6% 9 6% [1] - 牛 羊出栏量分别增长6 6% 6 4% 牛肉 羊肉 禽蛋产量分别增长8 7% 6 4% 0 5% [1] 工业发展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 8% 高于全国1 4个百分点 增速较1-5月提高0 5个百分点 [1] - 八大重点产业均实现增长 信息产业 医药产业 电力生产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1 5% 16 8% 10 3% [1] - 冶金建材 食品 石油化工 纺织 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 6% 7 6% 5 1% 3 1% 2 6% [1] - 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9 5% 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10 9% 拉动工业增长1 9个百分点 [2] - 动车组产量330辆 同比增长22 7% 城市轨道车辆产量265辆 同比增长61 6% [2] 服务业 - 服务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 6% 增速较一季度提高1 2个百分点 占GDP比重63 8% [2] - 服务业对GDP增长贡献率较一季度提高11 3个百分点 拉动经济增长3 4个百分点 [2] - 信息传输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7 2%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长13 0% [2]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9 7% 文化 体育和娱乐业增长3 9% [2] 固定资产投资 - 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1 0% 扣除房地产后增长6 1% [3] - 第二产业投资增长8 8% 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 9% [3] - 制造业投资增长2 1% 电力 热力 燃气及水生产供应业投资增长29 4% [3] - 亿元及以上项目投资增长8 8% 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26 1% 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 8个百分点 [3] 消费市场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17 23亿元 同比增长4 8% 其中限额以上零售额906 42亿元 增长5 5% [3] - 家具类 家电类 通讯器材类 文化办公用品类零售额分别增长140 7% 93 7% 82 2% 39 2% [3] - 汽车类零售额增长7 6% 其中新能源汽车增长18 8% [3] 辽宁省2025年上半年经济对比 - GDP达15707 9亿元 同比增长4 7% 第一 二 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 3% 3 5% 5 3% [4]
“十四五”交通成绩单出炉 三个维度跑出“加速度”
中国新闻网· 2025-07-21 16:47
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成就 - "6轴7廊8通道"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建成率超过90%,基本贯通并连接全国超80%县级行政区,服务全国90%经济与人口总量 [1][2] - 截至2024年底铁路营业里程达16.2万公里,公路总里程549万公里,高等级航道1.76万公里,万吨级港口泊位2971个,民航运输机场263个 [2] - 城市交通枢纽升级显著:80多枢纽城市实现空铁联运,枢纽机场轨道接入率81%,北京西站等客运枢纽实现铁路与地铁安检互认 [2] 城乡交通网络覆盖 - 建制村基本实现村村通客车,超半数通公交,乡村"最后一公里"通达性提升 [3] - 全国日均跨区域出行达1.8亿人次,其中动车组旅客发送量占比75.9%(32.72亿人次),京沪高铁、武广高铁年发送量均超2亿人次 [5] - 城市通勤日均3亿人次:1亿人次乘轨道交通,1亿人次乘公交,1亿人次使用出租车/网约车 [5] 出行服务优化 - 线上售票、电子支付、刷脸出行广泛应用,服务区充电桩覆盖率达98.4%,1.3万公交站台完成适老化改造,5000余座地铁站实现无障碍通行 [6] - 国际运输网络拓展:中欧班列通达欧洲229城、亚洲100多城,"空中丝绸之路"覆盖83国213城,中国海运连接度连续19年全球第一 [7][9] 国际交通合作 - 累计签署270多份双多边交通合作协议,涵盖铁路、海运、航空等领域 [9] - 标志性项目包括中老铁路(跨境货运超1300万吨)、秘鲁钱凯港(缩短南美至亚洲海运10天)、雅万高铁、瓜达尔新国际机场等 [7]
刚刚结束的这场发布会,释放了这些重要信息→
新华社· 2025-07-21 14:16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 "6轴7廊8通道"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建成率超过90% [3] - 铁路营业里程达16.2万公里,比"十三五"末增加1.6万公里 [3] - 公路总里程达549万公里,增加29万公里 [3] - 高等级航道通航里程达1.76万公里,增加1600公里 [3] - 港口万吨级以上泊位2971个,增加379个 [3] - 颁证民航运输机场达263个,增加22个 [3] 交通网络规模与效率 - 建成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和邮政快递网 [6] - "八纵八横"高铁网建成投产81.5%,高铁营业里程4.8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里程70%以上 [6] - 国家高速公路主线基本贯通33条,高速公路里程19.1万公里 [6] - "四纵四横两网"国家高等级航道达标70.4% [6] - 航空服务覆盖全国92.6%的地级行政单元、91.2%的人口 [6] - 邮政行业设立营业网点50多万处 [6] 交通出行数据 - 平均每天约1.8亿人次跨区域出行、运送1.6亿吨货物、揽收4.78亿件快递 [4] -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1.1万公里,居世界首位,比"十三五"末增加48.5% [4] - 城市公交运营线路总长度175万公里,比"十三五"末增加18.3% [4] - 动车组旅客发送量32.72亿人次,占铁路旅客发送量75.9% [7] - 民航日均服务200万人次出行,年旅客吞吐量1000万人次以上的机场40个 [7] - 平均每天约1.3亿人次选择自驾出行,占跨区域人员流动量七成以上 [9] 物流与成本节约 - 2024年全社会物流成本节约超过4000亿元,其中交通运输成本降低约2800亿元 [5] 农村交通发展 - 农村公路总里程464万公里,实现全国约3万个乡镇、50多万个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 [11] - 农村公路等级路比例97.3%、优良中等路率94.8% [11] 高铁与民航数据 - 时速350公里高铁线路20条约7000公里,单日旅客发送量最高突破2300万人次 [12] - 复兴号动车组列车开行覆盖31个省份,动车组平均每天发送旅客近1000万,占旅客总数八成 [12] - "十四五"期间约3.5亿人乘坐飞机出行,2024年民航旅客运输量超7亿人次,预计今年超7.7亿人次 [13] 快递业务 - 中国快递业务量连续11年位居世界第一,平均每天揽收快件超5亿件 [14] - 每秒近6000个快递进入寄递渠道 [14]
中国中车(601766):公司事件点评报告:铁路投资高景气驱动,业绩稳步兑现
华鑫证券· 2025-07-17 15:3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1][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铁路投资高景气,动车组维保需求进入爆发期,业务结构优化,新产业和海外市场贡献增量,费用优化驱动公司盈利高增,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收入和EPS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5][6][8][9] 各部分总结 市场表现 - 暂无相关内容 业绩预增情况 - 中国中车2025年7月11日发布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母净利润67.22 - 75.62亿元,同比增长60% - 80%;扣非归母净利润62.16 - 70.56亿元,同比增长85% - 110% [4] 投资要点 - 铁路投资高景气,动车组维保需求进入爆发期,2025年旅客和货物计划发送量、春运客流量增长,投产新线2600公里,2024年公司新签动车组销售和维修订单高增,预计铁路装备板块延续强势增长 [5] - 业务结构优化,新产业+海外市场贡献增量,2024年新产业收入863亿元且连续多年增长,清洁能源装备业务增长较快,2025年国际业务新签订单预计增长 [6] - 费用优化驱动公司盈利高增,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486.71亿元,同比增长51.23%,归母净利润30.53亿元,同比增速202.79%,铁路装备业务收入同比提升93.63%,销售、管理和研发费用率下降推动净利率提升 [8] - 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收入分别为2667.94、2833.67、2997.09亿元,EPS分别为0.47、0.52、0.56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5.8、14.5、13.3倍,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9] 财务预测 - 2024 - 2027年主营收入增长率分别为5.2%、8.3%、6.2%、5.8%,归母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5.8%、9.7%、9.2%、8.7%,ROE分别为5.9%、6.2%、6.5%、6.8% [11]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财务指标预测,如2025 - 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21.5%、21.6%、21.7%等 [12]
中国中车20250715
2025-07-16 08:55
纪要涉及的公司 中国中车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业绩增长**:2025年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超200%,因2024年底国铁集团招标订单部分延续交付及2024年第一季度基数低[3];预计2025年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5%-20%,得益于国铁集团为暑运新增动车组招标及高级修订单交付[2][4] - **发展前景**:短期2025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中车集团预投订单约290组高于2024年;中长期到2035年高铁里程目标7万公里,每年保底招标约200组,老旧车辆更换需求释放,高级修需求稳步释放[2][6] - **业务结构**:主要业务分铁路装备、城轨、新产业和现代服务四大板块,铁路装备占近一半,城轨约20%,新产业约35%[7] - **产业链地位**:处于轨道交通产业链中游,负责装备制造,未来投资重点转向车辆配套,公司有望受益[8] - **市场竞争**:全球轨道交通装备市场占有率超50%,技术领先,国内机车、动车组和货车领域有绝对优势,是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复苏唯一受益者[2][15] - **业务增长点**:短期内动车组和铁路装备修理改装业务是增长点,2019 - 2024年相关业务金额增长,2025年招标量预计增加[16] - **动车组业务**:2025年预期增长,每年新增铁路网带来200组基本招标量,早期车型更新需求约100组[17] - **高级修业务**:2024年订单达454亿元,未来几年需求由投放周期和维修规则决定,2025 - 2026年预计释放大量订单[18][19][25] - **其他业务**:客货运车辆业务随客货运量增长稳定增长;城轨业务中长期将复苏;新产业风电、功率半导体、新材料发展良好[21][22][23] - **招标前景**:短期动车组招标增长,长期到2035年有保障;高级修招标短期分批释放,长期随动车组保有量增加有保障[24][25] - **财务预测**: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8亿、149亿和160亿元,当前PE约15倍,股息率不到3%,市场风格转向红利属性时估值可达18 - 19倍,有20%上涨空间[26]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中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2021 - 2025年先降后复苏,十四五计划投资约4万亿元,2025年目标9000亿元,上半年已完成3559亿元同比增长6%[10][11] - 预计2025年中国铁路总运营里程达16.5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5万公里[2][12] - 国铁集团2020 - 2022年亏损,2023年恢复盈利,为固定资产投资提供保障[2][13] -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轨道交通落后,中国中车技术领先且关系友好,有出海机会,如中吉乌铁路项目[14] - 中国铁路集团下辖18个路局,动车组招标与高铁运营里程相关[9]
中国中车(601766):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超预期,铁路车辆需求高景气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14 11:1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2][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超预期,预计归母净利润67.22 - 75.62亿,同比增长60 - 8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62.16 - 70.56亿,同比增长85 - 110% [5] - 业绩超预期或受动车组业务拉动,24年新增车辆及高级修订单同比大幅增长,部分订单收入确认在今年上半年 [8] - 铁路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高增,2025年1 - 5月投资2421亿元,同比增长5.90%,“十四五”最后一年有望保持较高增长 [8] - 铁路客运量持续增长,1 - 5月全国铁路客运量18.63亿人次,同比增长7.3%,拉动动车组新增及高级修需求增加 [8] - 国铁集团盈利显著改善,2024年运输收入9901亿,同比增长2.7%,净利润39亿,资产负债率为10年来最低,2025年上半年动车组招标量保持相对平稳 [8] - 动车组高级修进入上行期,24年高级修招标量同比增长187%,25年第一次招标312组,第二次招标或8月启动;2026年和谐号车型陆续到期,无论延寿还是替换均会增加车辆端投资额 [8] - 维持盈利预测,预计25 - 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1.92、141.36、152.52亿,当前股价对应25 - 27年PE分别为16X、15X、14X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数据 - 2025年7月11日收盘价7.21元,一年内最高/最低8.99/6.26元,市净率1.2,息率2.77,流通A股市值175,403百万元,上证指数/深证成指3,510.18/10,696.10 [2] 基础数据 - 2025年3月31日每股净资产5.97元,资产负债率59.66%,总股本/流通A股28,699/24,328百万,流通B股/H股 -/4,371百万 [2] 财务数据及盈利预测 |项目|2024|2025Q1|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246,457|48,671|259,088|271,326|283,666| |同比增长率(%)|5.2|51.2|5.1|4.7|4.5|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2,388|3,053|13,192|14,136|15,252| |同比增长率(%)|5.8|202.8|6.5|7.2|7.9| |每股收益(元/股)|0.43|0.11|0.46|0.49|0.53| |毛利率(%)|21.4|23.4|21.5|21.5|21.6| |ROE(%)|7.3|1.8|7.5|7.7|8.0| |市盈率|17|/|16|15|14| [7] 财务摘要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234,262|246,457|259,088|271,326|283,666|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1,712|12,388|13,192|14,136|15,252| [10]
中国中车半年预盈超67亿创新高 向新而行推进全产业链“走出去”
长江商报· 2025-07-14 07:29
业绩表现 - 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母净利润67.22亿元至75.62亿元,同比增长60%至80% [1][2] - 预计扣非净利润62.16亿元至70.56亿元,同比增长85%至110% [2]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486.71亿元,同比增长51.23%,归母净利润30.53亿元,同比增长202.79% [2]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或创上市以来同期新高,此前最高为2016年上半年的47.95亿元 [2] 订单情况 - 2024年新签订单约3222亿元,其中国际业务新签订单约472亿元,期末在手订单约3181亿元 [3] - 2024年12月至2025年5月底签订重大合同合计金额约547.4亿元,约占2024年营业收入的22.2% [3] - 重大合同包括城市轨道车辆、动车组销售、风电设备销售、储能设备销售等 [3] 国际业务 - 国际业务营收持续增长,2020年至2024年分别为170.64亿元、200.34亿元、243.82亿元、277.33亿元、283.37亿元,营收占比从7.5%提升至11.5% [4][5] - 2023年国际业务新签订单量打破纪录,达584亿元 [5] - 2016年至2022年国际业务签约额分别为533亿元、404亿元、213亿元、481亿元、421亿元、350亿元和509亿元 [5] 研发投入 - 2017年至2024年累计研发投入1027.57亿元,2024年研发费用为159.37亿元 [1][5] - 2017年研发费用为99.77亿元,此后维持在超百亿元规模 [5] 业务发展 - 产品销量增长是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铁路运输行业景气度提升,动车组业务收入显著增长 [1][2] - 公司产品出口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从产品出口向技术输出、资本输出和全球化经营转变 [4] - 2015年重组至今,公司年度营收均超2000亿元,年度净利润均超百亿元 [4]
中国中车(601766):2025 半年度业绩预告点评:业绩高增,预计25H1归母净利润同比+60%-80%
东吴证券· 2025-07-13 23:0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H1公司归母净利润增长超预期,主要系2024年末集中释放的动车组高级修订单与动车组采购订单错期延迟交付;后疫情时期铁路固定资产投资逐步复苏,动车组招标需求有望延续;动车组招标与高级修需求共振,公司铁路装备业务乘势而上;维持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考虑到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复苏向好,维持“买入”评级 [2][3][4][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2025年半年度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67.22 - 75.62亿元,同比增长60% - 80%;扣非归母净利润62.16 - 70.56亿元,同比增长85% - 110%;单25Q2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36.69 - 38.93亿元,同比增长15% - 20% [2] 铁路固定资产投资 - 2024年我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8506亿元,同比增长11.3%;2025年1 - 5月完成额2421亿元,同比增长5.9%;我国高速铁路年规划里程稳定在2500km左右,动车组招标需求有望延续 [3] 动车组招标与高级修 - 2024年度国铁集团公开招标350km/h动车组245组,同比增长49%;2025年首次招标采购68组动车,招标金额约115亿元;2024年动车组高级修两次招标三/四/五级修分别为56/269/509组,同比分别-19%/+138%/+371%;2024年公司动车组高级修新签订单453.6亿元;2015 - 2016年投运的CRH380系列正密集步入五级修周期,高级修招标量有望持续兑现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维持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38.08/148.80/160.34亿元,当前股价对应动态PE分别为15/14/13倍 [5] 财务预测 - 给出2024A - 2027E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相关数据,包括流动资产、营业总收入、经营活动现金流等;还给出重要财务与估值指标,如毛利率、归母净利率、P/E等 [11]
机械设备行业跟踪周报:推荐业绩持续兑现的工程机械、船舶板块,重视新技术迭代的锂电设备机会-20250713
东吴证券· 2025-07-13 13:2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机械设备行业投资评级为增持(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推荐业绩持续兑现的工程机械和船舶板块,重视新技术迭代的锂电设备机会 [1] - 各细分行业均有发展机遇和投资价值,如工程机械国内外销量超预期,船舶行业业绩持续兑现,固态电池设备处于中试阶段等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建议关注组合 - 涵盖光伏设备、半导体设备及零部件、工程机械、通用自动化、锂电设备、油气设备、激光设备、检测服务、轨交装备、仪器仪表、船舶集运等领域,涉及晶盛机电、北方华创、三一重工等众多公司 [15] 近期报告 - 包括无人叉车、工程机械、半导体设备、杭叉集团、先惠技术、华测检测等行业或公司的点评报告 [16] 核心观点汇总 无人叉车行业 - AI驱动无人叉车技术发展,智慧物流前景广阔,行业从单一设备供给走向融合发展,推荐杭叉集团、安徽合力,建议关注仙工智能等公司 [17][19] 固态电池设备行业 - 固态电池处于中试阶段,全固态电池干法工艺打开设备新需求空间,重点推荐先导智能、联赢激光、杭可科技,建议关注赢合科技等公司 [3][22] 油服设备行业 - “一带一路”合作深化,中东油服市场空间大,推荐杰瑞股份、纽威股份 [25][28] 人形机器人行业 - 机器人轻量化大势所趋,镁合金、PEEK材料加速应用,建议关注旭升集团、中研股份等公司 [29][32] 先导智能 - 国内龙头重启扩产,海外客户订单放量,固态电池领域有先发优势,维持买入评级 [34][36] 传感器行业 - 触觉传感器提升机器人感知能力,建议关注福莱新材、汉威科技等公司 [38][40] 工程机械行业 - 海外产能布局完善,降低关税风险,推荐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公司 [43][45] 迪威尔 - 深耕油气行业,有望受益深海和非常规油气开采,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47][49] 碳化硅SiC行业 - 打开AR眼镜新应用场景,半绝缘型碳化硅衬底片放量在即,重点推荐晶盛机电、天岳先进 [49][52] 行业重点新闻 - 光伏设备头部多晶硅厂部分订单报价上调,6月多晶硅产量预计10万吨左右,后续总产量增长概率较大 [53][54] - 工程机械2025年6月挖掘机、装载机销售同比增长,电动挖掘机、装载机有一定销量 [56][57] 公司新闻公告 - 杭叉集团控股子公司拟增资扩股收购国自机器人99.23%股份,交易完成后仍为控股股东,有利于提升智慧物流地位 [58][60] - 长鑫存储启动上市辅导,中金、中信建投担任辅导机构 [61] 重点高频数据跟踪 - 2025年6月制造业PMI为49.7%,环比提高0.2pct [63] - 5月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8.5%,金切机床产量6.7万台,同比+6% [65][66] - 6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111万辆,同比+29.7%,挖机销量1.9万台,同比+13% [68][81] - 2月小松挖机开工56.8h,同比+100.7%,6月动力电池装机量58.2GWh,同比+36% [72][74] - 5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589.8亿美元,同比+27%,工业机器人产量69056台,同比+35.5% [76][74] - 5月电梯、自动扶梯及升降机产量为12.4万台,同比-8.1% [78] - 5月全球散货船/油船新接订单量同比分别+45%/-32%,我国船舶手持订单同比+39% [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