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服务
搜索文档
乐昌(大朗)产业科创服务中心揭牌启用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8 15:19
活动概况 - 11月17日下午举办乐昌市高质量发展产业对接会暨乐昌(大朗)产业科创服务中心揭牌仪式 [1] - 活动主题为“科创赋能双向协同 共建共享产业新局” [2] - 活动由广东省科学院、广东艺术职业学院、大朗镇委员会及人民政府、乐昌市委员会及人民政府等联合主办,形成“政企研”多方联动的强大合力 [2] 产业协同发展举措 - 活动旨在凝聚多方力量推动两地产业协同创新与资源高效对接 [1] - 深入解读两地产业协同发展的机遇与路径,助力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2] - 为大朗镇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乐昌市承接湾区产业转移提供新路径 [3] - 共同打造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新样板 [2][3] 具体合作与考察 - 功能性纺织品创新技术委员会与东莞市大朗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合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2] - 参会嘉宾实地考察大朗镇政务服务中心、产业科创服务中心及创业孵化中心的功能布局 [3] - 深入了解大朗特色产业体系,为后续产业互补合作奠定基础 [3]
深桑达A:拟出售河北煜泰热能科技有限公司70%股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4 21:27
交易概述 - 公司下属中国电子系统技术有限公司拟公开挂牌转让所持河北煜泰热能科技有限公司70%股权 [1] - 首次挂牌转让底价不低于约2.53亿元 [1] - 转让完成后河北煜泰将不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1] 交易背景与目的 - 交易旨在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 [1] - 交易旨在提升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并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 [1] 公司业务与财务概况 - 公司2025年1至6月份营业收入构成为产业服务占比97.74%,数字与信息服务占比2.26% [1] - 截至发稿公司市值为224亿元 [1]
助力贸易服务迭代 赋能产业韧性跃升
期货日报网· 2025-11-11 09:36
行业演变 - 大宗商品贸易从“贸易1.0”时代演进至“贸易2.0”时代,行业功能从连接信息和物流转变为深度嵌入期货工具的风险管理服务 [1] - 现代产业服务商推动行业进入“贸易3.0”时代,期货工具从风险“缓冲垫”升级为驱动服务创新与价值创造的“核心引擎” [7][13] - 产业服务商角色从“被动承受者”到“主动管理者”,最终跃迁为“方案提供者”与“价值共创者” [13] 市场趋势与挑战 - 大宗商品市场呈现波动加剧、结构性行情凸显、金融属性增强三大趋势,地缘政治、全球货币政策、极端天气及“双碳”目标共同影响传统供需逻辑 [2] - 实体企业面临三大价格波动风险:原料成本上涨风险侵蚀加工利润、产成品库存贬值风险引发现金流危机、价差收窄风险压缩传统盈利模式 [5][6] - 在PTA领域,期现业务的市场渗透率已接近100%,形成成熟运作体系 [9] 公司商业模式与定位 - 嘉悦物产定位为产业综合服务商,其核心模式是做风险的“搬运工”,将客户风险通过期货工具转移至市场,自身赚取稳定服务费 [4] - 公司重心在于寻找和挖掘产业链中的不合理价差(基差、月差、品种差),并通过专业操作将价差利润转化为客户实际收益 [4] - 公司立志成为客户的“外部CFO”和“风险管理部”,将风险管理理念深度嵌入客户经营决策 [4] - 杭实善成推进“研究、投资、服务”一体化深度融合,创新设计结构化衍生品解决方案,如含权贸易合同、利润锁定协议 [10] 服务模式与案例 - 期现模式呈现三大主流形态:基础且广泛应用的基差贸易、作为未来发展方向的含权贸易、针对加工企业的利润锁定模式 [8] - 杭实善成在玻璃领域提供三大服务:价格风险管理(协助客户在低价区间采购现货同时利用远期合约锁定销售价格)、加工利润锁定(通过卖出成品期货同时买入原料期货锁定价差)、库存优化实践(承包厂区库存并预付货款) [11][12] - 具体案例:河北某玻璃厂通过产业链套保方案锁定300元/吨的加工利润,避免后续利润被压缩至100元/吨时造成的200元/吨利润流失 [11];安徽冠盛通过库存托管模式提前收回资金并保留未来销售现货权利 [12] 核心能力与价值主张 - 产业服务商竞争力源自对实体企业痛点的深刻理解、对期货工具的娴熟应用以及对多维度资源的高效整合 [10] - 风险管理能力从企业的“加分项”转变为核心竞争力的“标配”,无法有效管理价格风险的企业将在竞争中被边缘化 [13] - 服务要求从标准化方案升级为量身定制解决方案,推动产业服务商自身能力的快速迭代和升级 [13]
金湾“湾融通”上线,破解企业供需、融资、人才“三大痛点”
南方都市报· 2025-08-19 11:12
平台启动与基础信息 - 金湾区首届采购对接会暨湾融通产业服务平台于8月18日正式启动 通过五通服务生态累计吸引408家企业入驻 线上线下交易额达5100万元 [1] - 平台通过政企校银多方合作奠定运营基础 7家金融机构和6所高校签约进驻 深化供应链金融合作与产学研人才培养 [3][5] - 多家重点企业签约进驻平台 签约金额达7.23亿元 涵盖采购与合作需求 [5] 平台服务体系与运行机制 - 平台采用一体两翼双轮驱动服务体系 以交易通为主体 人才通和百千万工程为两翼 金融通及海外通为双轮驱动 [8] - 核心目标是破解企业供需对接散 信息不对称 融资用工难三大痛点 实现降本增效促循环 [8] - 试运行期间注册用户408家 其中采购商335家 供应商73家 入库商品超22.3万件 [10] 运营成效与量化成果 - 交易通线上交易额突破100万元 线下撮合交易超5000万元 企业平均采购周期缩短40% 采购成本下降6% [10][12] - 普乐美厨卫通过平台采购14种物料降本3.3万元 4个月内采购总额超50万元 [10][12] - 人才通储备人才超10万 输送人才1100人次 金融通为企业融资超1亿元 [11][12] 企业案例与产业协同 - 林工智能通过平台获得8000万元贷款 解决扩产资金需求 并建立与高栏港企业合作桥梁 [13] - 天驰集团通过平台实现供应商产品报价透明化 采用询比采购模式快速匹配优质供应商 [13] - 平台促进珠港产业合作 助力金湾企业通过香港渠道拓展国际市场 [13] 社会效益与战略意义 - 上半年促成1000万元民营资本投入农文旅项目 630扶贫活动筹款240余万元 [13] - 平台通过数字化整合资源 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提升产业链效率 支撑珠海产业第一战略 [13] - 平台作为大湾区资源纽带 促进资源要素自由流动 加强产业链协同融合 [7][13]
昌发展十周年成绩单:构建全链条产业服务体系,直接、间接投资超千家企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3 14:43
公司十年成果 - 昌发展集团管理10余个产业园区,运营总面积115万平方米,入驻企业1300多家 [2] - 打造医药健康、智能制造、数字经济三大产业园区组团,覆盖多元业态 [2] - 设立管理科技产业母基金群,规模达450亿元,直接和间接投资超过1000家企业,累计投资额266亿元 [3] - 投资昌平企业142家,投资落地金额近40亿元,实现财政资金2.3倍杠杆放大效应 [3] - 直投项目超过40个,投资近10亿元,已有5家被投企业上市 [4] 产业布局与战略 - 超过一半基金资金投入医药健康领域,30%投向未来健康、未来制造、未来能源、未来信息等未来产业 [4] - 助力34家从北大、清华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企业在昌平落地 [3] - 引入近70家企业来昌平发展,服务10余家企业加速上市,带动10家市场化私募基金在昌平设立 [3] 未来发展规划 - 聚焦未来健康、未来能源、未来制造、未来信息等产业赛道 [6] - 联合17位专家组成顾问团,包括两院院士、科研机构学科带头人等 [6] - 与清华校友总会AI大数据专委会发起AI+场景创新工作营 [6] - 与清华大学能源大模型创新团队合作,推动新能源与人工智能融合 [7] - 成立出海服务中心,助力企业国际化发展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