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光伏及储能
icon
搜索文档
Day One Global!2025DEMO WORLD企业全球化增长大会圆满举办
创业邦· 2025-07-09 17:55
大会概况 - 2025DEMO WORLD于7月3-4日在上海松江举行,由上海市经信委、创业邦等联合主办,摩根大通为战略合作伙伴 [2] - 大会汇聚30+跨国公司、50+CVC机构、112家科技企业,并举办企业全球化增长大会及《2025中国企业全球化新势力100强》榜单发布 [2] - 闭门对接会吸引24家产业龙头/顶级资本与49家科技企业参与精准对接 [2][33] 中国企业全球化趋势 - 上榜企业中24%在成立3个月内即开展海外业务,86家已设海外分支机构,13家建立海外生产基地,51家注册于长三角 [2][27] - 新趋势包括区域化布局、本地化运营、数字化赋能和技术资本并重,安踏收购亚玛芬案例展示跨境金融支持的重要性 [4] - 从制造输出转向技术品牌输出,需构建本地信任与核心能力,"全球化"内涵升级为复杂生态共建 [6][21] 行业赛道分析 - 100强榜单中智能制造(27家)和人工智能(24家)占比最高,消费品(13家)、生物科技(8家)、汽车/新能源(各7家)紧随其后 [30] - 北美(63%)、欧洲(60%)、东南亚(56%)为当前主要布局区域,日韩(46%)与欧洲(44%)是未来拓展重点 [30] - AI企业通过应用生态建设避开巨头竞争,如APUS聚焦医疗健康、智慧农业等垂直领域,布局Agent技术与主权大模型 [9] 本地化战略实践 - 正泰电源强调本土团队对政策敏感度,通过"微创新"构建长期韧性,光伏储能行业经历"五起四落"周期 [12] - 汽车产业链需解决固态电池、EMB线控制动等技术产业化瓶颈,从价格竞争转向技术信任与本地生态构建 [17] - 东南亚市场需规避文化优越感,创始人需深入一线建立信任,出海是"吃二遍苦"的二次创业过程 [21] 技术驱动与生态协同 - AI企业进入"战略反攻"阶段,通过大模型、数字人等技术重塑全球AI产业结构,展现超强韧性 [23] - 新能源企业面临行业洗牌,需借技术差异化竞争力(如半导体测试、储能)开拓海外高价值市场 [19] - 生态协作关键词包括"本地重构"、"伙伴协同",全球化向产业链深度整合演进 [33]
首航新能(301658) - 301658首航新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22
2025-05-22 19:34
经营情况 - 2024 年公司营业收入 27.11 亿元,同比下降 27.58%,归母净利润 2.58 亿,同比下降 24%,综合毛利率 35.73%,较去年提升 4.22 个百分点 [2] - 2025 年第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 6.54 亿元,环比下降 1.55%,归母净利润约 5248 万元,环比增长 27% [2] 行业展望 - 全球能源转型和“碳达峰、碳中和”推动下,光伏及储能行业将快速增长,欧洲市场需求 2025 年逐步回暖但增速放缓,非洲、中东和亚洲等地新兴市场有望维持增长 [3] 业务结构 - 2024 年公司境外业务收入占比约 80%,境内收入约占 20%,境外主要销售国为意大利和波兰 [4] 产品毛利率 - 2024 年并网逆变器毛利率约 31%,同比提升 2.8 个百分点,储能逆变器毛利率约 45%,同比下降 2 个百分点,储能电池毛利率约 38%,同比提升 12 个百分点 [4] 业务预期 - 2025 年公司整体收入预计稳中有升,将巩固优势业务,拓展光伏逆变器地面电站、工商业及集中式储能和新兴市场业务 [4] 市场策略 - 欧洲市场专注提升产品竞争力和服务体验,不单纯参与价格竞争 [4] - 新兴市场以户用场景为主,推出高性价比离并网逆变器等产品及解决方案 [5] 储能业务 - 储能市场增长受需求、政策和经济性推动,公司储能业务在欧洲有竞争优势,系统解决方案覆盖全场景,组建营销团队完善服务体系 [5] 经营策略 - 2025 年确保业务发展前提下,优化销售、管理及研发费用,提升运营效率 [5] 发展规划 - 市场方面深化全球化战略,巩固优势市场,拓展德法、日韩等市场,完善本地化服务体系 [5] - 产品方面保持高研发投入,技术迭代和创新,打造全场景光储系统解决方案,成本优化,探索新兴技术应用 [5] - 长期围绕“电力电子 + 应用”、“光储 + 场景”探索新增长点 [6]
首航新能(301658) - 301658首航新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5
2025-05-16 00:22
经营情况 - 2024 年度公司营业收入 27.11 亿元,同比下降 27.58%,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 2.58 亿,同比下降 24%,综合毛利率 35.73%,较去年同期提升 4.22 个百分点 [2] - 2025 年第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 6.54 亿元,环比下降 1.55%,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约 5248 万元,环比增长 27% [3] 行业展望 - 在全球能源转型和“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推动下,光伏及储能行业将快速增长 [3] - 欧洲市场经历去库存周期后,2025 年需求逐步回暖,整体市场增长但增速放缓 [3] - 非洲、中东和亚洲等地区有望在 2025 年维持增长态势 [3] 业务问题及回复 整体业务 - 2025 年公司将巩固优势业务,拓展光伏逆变器地面电站、工商业及集中式储能、新兴市场业务,整体收入预计稳中有升 [3] 储能业务 - 储能市场增长受需求、政策及产品经济性提升推动,公司储能业务在欧洲市场有较强竞争力,2025 年欧洲工商储、大储市场需求快速增长 [3] - 公司储能系统解决方案覆盖全场景,已组建专业营销团队,完善全球服务支持体系 [3] 并网逆变器业务 - 公司并网逆变器产品全场景覆盖,通过成本优化和性能提升增强竞争力 [4] - 受产品销售结构变化影响,并网逆变器业务综合毛利率可能波动 [4] 经营策略调整 - 2025 年公司将在确保业务发展前提下,优化销售、管理及研发费用,提升运营效率 [4] 美国关税政策影响 - 美国市场业务在公司占比极低,关税政策影响极其有限 [4] - 公司持续跟踪政策动向,制定应对预案降低影响 [4] 上市后发展规划 - 市场方面,深化全球化战略,巩固优势市场,拓展德法、日韩等市场,完善本地化服务体系 [4] - 产品方面,保持高研发投入,技术迭代和产品创新,打造全场景光储系统解决方案,成本优化提升竞争力 [4] - 探索 AI、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应用,优化光储系统能效与运营效率 [4] - 长期围绕“电力电子 + 应用”、“光储 + 场景”探索新增长点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