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保健
搜索文档
跨国企业中国区高层:望以在华研发成果反哺全球
中国新闻网· 2025-10-05 13:47
中新网上海10月5日电 索诺瓦集团中国区总经理方芳5日在此间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表示,索诺瓦集 团希望加速在中国引入新产品,尽可能与全球同步;加速前沿产品的国产化落地;同时,加速在中国全 听力领域的临床研究和探索。 "索诺瓦集团不仅希望将最先进的技术和产品引入中国,也希望用在华获得的研发成果反哺全球。"她 说,"我们希望借助中国临床研究团队的智慧,研发出适应中国市场需求的产品。" 芳芳认为,在中国,听力健康的意识远远落后于视力健康的意识。吴佩娜亦表示,在临床上,老人对耳 聋有很多误解。有的老人听损已达到重度、极重度,家人和他说话像吵架一样大声。老人却觉得自己还 可以听到声音,就认为没有聋。据了解,既往,全国只有几个领先的耳鼻喉科中心可以开展人工耳蜗植 入手术。现在,全国有更多医院开展人工耳蜗的植入。这需要更多医生具备扎实的操作技能。 "对于成年人,我们希望其植入人工耳蜗后获得良好的听力效果。这除了电极的选择,还需要医生的高 水平操作。"吴佩娜直言,一些曾体验过美妙声音的成年人会对人工耳蜗植入后的效果有更高期待。因 此,在完成人工耳蜗手术时,尤其在植入电极过程中,医生需要更精细、更规范的操作。 "目前人工耳蜗植 ...
今年以来瑞士对华投资增长37.2%,瑞企如何借力中国实现全球创新反哺
第一财经· 2025-09-22 17:58
中瑞经贸关系与投资动态 - 中瑞建交75周年,两国经贸关系进入更紧密新阶段 [1] - 今年前8个月瑞士实际对华投资增长37.2%,增幅仅次于日本 [1] - 中瑞自贸协定升级第二轮谈判于今年7月举行,就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等议题取得积极进展 [1] 瑞士企业在华业务增长 - 罗技过去15年在中国市场实现快速增长,本财年一季度业绩成为集团增长核心引擎 [2] - 罗技在十五年前将中国设立为独立大区,直接向全球首席执行官汇报 [2] - 瑞妍在全球35个国家和地区销售,中国市场业绩稳居前三 [3] - 索诺瓦于2022年正式成立中国区总部,将中国市场战略地位提升至与美国、欧盟、亚太市场同等高度 [3] - 海克斯康测绘公司表示中国已成为其全球最大单一市场 [4] 企业在华投资与本地化运营 - 越来越多的瑞士中小企业愿意进入中国市场,已有布局企业也在扩大本地业务和研发中心 [1] - 罗技组建专门针对中国市场的研发团队,并持续增加对中国市场的研发和营销投入 [2] - 海克斯康于2021年投资约15亿元在青岛建设大中华区总部,今年又在深圳建立规模相当的南中国区总部 [4] - 瑞士企业正以更立体的方式融入中国市场,基于中国巨大的市场规模与消费潜力实现可观业务增长 [1] 中国市场角色转变与创新 - 中国市场从“市场”升级为“全球研发中心”和“创新策源地” [5] - 海克斯康基于中国市场需求开发的北斗相关高精度设备和手持三维激光扫描仪,反向输出至全球 [5] - 索诺瓦根据东亚人群耳道较小特点研发更小巧助听器,成果惠及东南亚、日本、韩国等市场 [6] - 罗技利用中国供应链支持快速迭代产品,推出更具创新性功能 [6] - 瑞妍针对中国消费者注重美白祛斑需求,将推出全新美白产品,并通过中国皮肤样本测试优化产品功效 [6] 中国市场特点与潜力 - 中国是全球最具活力且规模庞大的市场之一,拥有庞大人口基数和实际购买力 [1][3] - 中国丰富的应用场景为产品改进和服务优化提供绝佳机会 [1][5] - 自2013年以来,在华外资企业营业收入与利润总额总体呈上升趋势,年均利润率维持在8%左右 [2] - 中国市场变化极快,消费者对新事物接受度高,企业需快速适应市场动态并灵活调整策略 [3][6]
跨国企业高层:中国创新生态充满活力、巨大的潜在市场空间正待开发
中国新闻网· 2025-09-15 20:33
公司战略与市场定位 - 索诺瓦集团将中国市场视为全球最重要战略市场之一 因中国听损人群数量众多但助听器佩戴率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水平 存在巨大未满足需求[2] - 公司通过多层次深度本土合作确保创新精准满足中国民众需求 同时从中国创新沃土汲取能量反哺全球[1] - 中国研发团队成果已应用于全球技术平台 实现"在中国 为全球"的创新闭环[4] 中国市场特点与机遇 - 中国听力健康市场具有巨大潜在空间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和健康意识提升 对高品质智能化个性化听力解决方案需求爆发式增长[2] -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民众健康 对听力筛查等投入持续加大 极大推动市场普及和科普教育[2] - 在人工智能应用和移动互联网生态方面 中国市场迭代速度和创新应用场景处于领先地位[2] 技术创新与研发优势 - 中国团队深入研究中文言语特点和中国民众聆听习惯 通过先进算法显著提升嘈杂环境下对中文识别清晰度[4] - 深度神经网络技术需要跨界协作实现 在AI加持下助听器可实现嘈杂环境精准辨别声音[5] - 产学研结合紧密 企业高校研究所联动形成良好创新闭环 有利于前沿学术研究快速转化为市场化产品[2][5] 行业生态与发展挑战 - 听力行业是高度专业化领域 需要大量听力学家和验配师等专业人才 但中国合格专业人才数量与庞大需求间存在差距 培养体系需进一步完善[4] - 公众缺乏主动干预意识 对听力健康重视程度仍待提高[4] - 需政府学界企业携手营造生态环境 让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更好对接实现成果转化[5]
第一次来和中断了几年又来的跨国企业,到进博会上图什么?
第一财经· 2025-07-28 13:25
进博会参展品牌战略 - 壳子特玩将中国作为全球战略核心市场,计划继续新增线下门店并拓展旅行箱等新品类,同时深化"在中国,为中国"战略 [3][4] - 索尼重新恢复参展后展位面积从150平方米升级到300平方米,汇集消费电子、动画、影视、音乐等多个业务板块 [5] - 索诺瓦计划携全球首创"太极2.0"人工智能助听器参展,中国业务占全球近10%,预计未来保持两位数高增长 [7] 品牌本土化与市场拓展 - 立邦去年参展促成16场签约达千万级意向金额,今年将展示低空经济、AI智能化制造等五大场景解决方案 [8][9] - 地中海邮轮将重点呈现2026年"亚洲旗舰"MSC荣耀号母港航线及环球航线,持续加码中国市场 [9] - inne品牌与中国医院及权威机构合作进行临床研究,从成分、剂型等多方面调整以适应本土需求 [10] 供应链与产能布局 - 士卓曼亚洲首个生产基地在上海投产,总投资12亿元人民币,预计年收入14亿元 [13] - 立邦天津汽车涂料生产基地年产能达13.3万吨,为全球最大 [14] - 攀时临港三期工厂预计进博会前试生产,中国市场需求呈现三位数增长 [14] 技术融合与产业升级 - 瓦锡兰齐耀双燃料发动机全球唯一生产基地在上海,成本低于竞争对手30% [16] - 攀时将50%三期产线用于生产全新产品,持续引入先进技术本土化生产 [14] - 索尼打造动作捕捉和触觉反馈技术体验空间,实现多元IP与前沿技术融合 [5]
第一次来和中断了几年又来的跨国企业,到进博会上图什么
第一财经· 2025-07-27 21:47
进博会平台价值 - 进博会作为国际品牌"破圈"、连通政府及产业链的综合平台,吸引新老展商更替与品牌更新[1] - 壳子特玩首次参展,将展示前沿设计与环保理念产品,设置个性化定制工坊[3] - 索尼重新参展后展位面积从150平方米增至300平方米,整合多业务板块打造沉浸式体验[4][5] 品牌战略与市场布局 - 壳子特玩将中国作为全球战略核心市场,计划新增线下门店并拓展旅行箱等新品类[3] - 索诺瓦中国业务占全球近10%,预计保持两位数增长,计划引入新产品及产线推进本土化[6] - 立邦去年进博会达成千万级签约,船舶涂料已商用,今年将展示系统性场景解决方案[6][7] 本土化与产能扩张 - 瑞士士卓曼亚洲首个生产基地在上海投产,总投资12亿元,预计年收入14亿元[11] - 攀时中国半导体业务三位数增长,三期工厂试生产,50%产线用于新产品[12] - 瓦锡兰齐耀上海工厂双燃料发动机订单排至2028年,成本低于竞争对手30%[12] 行业趋势与技术融合 - 索诺瓦将展示全球首创AI助听器,立邦涂料应用于无人机降温减震技术[6][7] - 索尼整合动画、影视、音乐等IP与技术,打造动作捕捉和触觉反馈体验[5] - 地中海邮轮重点呈现2026年亚洲旗舰航线,推动国际消费中心建设[7]
百亿外资项目涌入上海,跨国企业持续加码中国市场
第一财经· 2025-07-11 23:28
上海外资总部经济现状 - 上海新认定30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15家外资研发中心,56个外商投资项目签约,投资总额36.8亿美元(约263.9亿元人民币),其中33个项目现场签约 [1] - 截至2024年5月,上海累计拥有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042家、外资研发中心605家,保持中国内地外资总部最集中城市地位 [5] - 外资项目集中在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时尚消费品、金融、汽车等传统领域,以及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新赛道 [2] 外资企业加码中国案例 - 依必安派特中国业务十年复合增长率达8.8%,正在西安建设3亿元生产基地服务亚太市场 [2][8] - 索诺瓦将中国总部升级为"中国特区",直接向全球总部汇报,中国市场占全球业务近10%,预计未来保持双位数增长 [2][8] - 思柯利计划2026-2027年将生命周期流水100亿美元的手游引入中国,并建设本土研发中心 [3][9] - 百特医疗增资7900万美元推进医疗产品本地化生产,聚焦肿瘤、麻醉、重症监护设备等领域 [7] 外资选择上海的核心动因 - 研发优势:中国游戏从业人员达400万,AI技术加速研发迭代,上海具备全球领先的技术人才密度 [4][9] - 供应链基础:长三角/珠三角完善的产业配套,依必安派特三分之二供应链布局沿海地区 [8] - 市场潜力:中国医疗市场规模全球第二,老龄化推动听力保健等细分领域快速增长 [7][8] 外资战略升级趋势 - 管理架构升级:索诺瓦、思柯利等企业将中国区提升为直接汇报的独立业务单元 [2][3] - 本土化深化:百特医疗缩短供应周期,德硕咨询20年本土化运营员工增长2.5倍至1100人 [7][9] - 全球化协同:外资企业将中国基地作为亚太枢纽(如依必安派特),同时赋能中国企业出海(如思柯利游戏发行)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