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破圈

搜索文档
第一次来和中断了几年又来的跨国企业,到进博会上图什么
第一财经· 2025-07-27 21:47
进博会平台价值 - 进博会作为国际品牌"破圈"、连通政府及产业链的综合平台,吸引新老展商更替与品牌更新[1] - 壳子特玩首次参展,将展示前沿设计与环保理念产品,设置个性化定制工坊[3] - 索尼重新参展后展位面积从150平方米增至300平方米,整合多业务板块打造沉浸式体验[4][5] 品牌战略与市场布局 - 壳子特玩将中国作为全球战略核心市场,计划新增线下门店并拓展旅行箱等新品类[3] - 索诺瓦中国业务占全球近10%,预计保持两位数增长,计划引入新产品及产线推进本土化[6] - 立邦去年进博会达成千万级签约,船舶涂料已商用,今年将展示系统性场景解决方案[6][7] 本土化与产能扩张 - 瑞士士卓曼亚洲首个生产基地在上海投产,总投资12亿元,预计年收入14亿元[11] - 攀时中国半导体业务三位数增长,三期工厂试生产,50%产线用于新产品[12] - 瓦锡兰齐耀上海工厂双燃料发动机订单排至2028年,成本低于竞争对手30%[12] 行业趋势与技术融合 - 索诺瓦将展示全球首创AI助听器,立邦涂料应用于无人机降温减震技术[6][7] - 索尼整合动画、影视、音乐等IP与技术,打造动作捕捉和触觉反馈体验[5] - 地中海邮轮重点呈现2026年亚洲旗舰航线,推动国际消费中心建设[7]
安踏的豪赌:萨洛蒙能否成为下一个“始祖鸟”?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6-07 11:51
核心观点 - 萨洛蒙从专业户外运动品牌成功转型为都市潮流单品,通过技术创新、社群营销和联名策略实现业绩爆发式增长,2024年鞋类销售额突破10亿美元[9] - 安踏收购后加速中国市场扩张,通过"混圈子"策略覆盖新户外人群和硬核运动群体,构建用户成长体系提升黏性[23][26][28][30] - 面临品控下滑、核心用户流失和HOKA等竞品崛起的挑战,需平衡专业性与潮流化[44][46][47][50] 品牌发展历程 - 1950年代以滑雪安全技术起家,发明金属板刃和Skade固定器降低骨折风险,推动滑雪运动大众化[12][14][16] - 2000年代切入越野跑领域,推出Speedcross系列替代笨重登山靴,通过鲜艳配色强化设计辨识度[18][20] - 2019年被安踏收购后启动本土化改造,针对中国脚型调整鞋楦设计[35] 市场表现 - 2022年中国市场较2020年前实现三位数增长,鞋类占比超70%[9] - 2023年全球收入13亿美元,2024年鞋类单品销售额突破10亿美元[9] - 母公司亚玛芬2024年营收51.8亿美元(+18%),中国市场贡献12.98亿美元(+53.7%)[37][39] 营销策略 - 社群运营:打造"GO野"IP覆盖新手到专业玩家,与200+越野跑社群合作[26][28] - 时尚破圈:小红书8万+山系穿搭笔记,明星带货效应显著[31] - 联名合作:与The Broken Arm、CDG等11个潮牌推出限量款[33] 竞争挑战 - 品控问题:越南/中国产线投诉量达800+条,主要涉及开胶、掉色等问题[44] - 用户流失:70%购买用于通勤,资深用户转向HOKA(UTMB赛事占有率33%)[46][47][49] - 增速放缓:母公司2025年营收指引降至13-15%,始祖鸟板块增速预期腰斩[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