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破圈

搜索文档
我可能是全网最晚写这波品牌翻车的,就言简意赅地说说
虎嗅· 2025-09-24 20:52
品牌破圈失衡问题分析 - 品牌在市场份额及用户快速增长过程中 内在结构性冲突遭遇外部黑天鹅事件引发危机[2][3] - 本质问题是破圈中的失衡 表现为原生用户与支柱用户冲突 向下兼容与向上期待错配 对立阵营态度选择失当[2][4][14][29] 原生用户与支柱用户冲突 - 原生用户是从0到1的基石和陪伴者 支柱用户是占据收入和份额的大头[4] - 始祖鸟原生用户为户外爱好者 支柱用户为中年成功男士 巴塔哥尼亚原生用户为户外运动环保主义者 支柱用户为硅谷精英 B站原生用户为二次元 支柱用户为学生和35岁以下白领 网易云音乐原生用户为小众音乐人和爱好者 支柱用户为音乐app泛用户[5] - 始祖鸟翻车底层原因在于将支柱用户征服叙事作为品牌价值核心 抛弃原生用户价值观[6] 破圈平衡策略 - 品牌价值应始终和原生用户站在一起 使用产品矩阵承载支柱用户多元需求[8] - 大众用户被吸引的微妙心理在于被原生用户立场主张理念触动 形成隐秘向往或心理投射[9] - 产品矩阵应通过不同功能属性 人群细分和价格区间适配需求 保持品牌统一承诺如品质健康天然[11] - 破圈三定律包括品牌价值主张坚定站原生用户 产品矩阵拓展适配不同人群 品牌功能性承诺保持一致[12][13] 向下兼容与向上期待问题 - 品牌不应为破圈主动牵手低阶品牌[14] - Fendi与喜茶联名导致业绩下滑 2024年营收仅24亿欧元 落后于Saint Laurent 29亿欧元 Celine 26亿欧元 Balenciaga 25亿欧元[15] - 瑞幸与茅台联名在茅台集团内部被视为"事故"[16] - 山姆与好丽友 卫龙等平价品牌联名定制产品 虽销量口碑不错但被舆论认定为品牌堕落[18][19][20][21] 用户期待值管理 - 西贝家庭消费占比78% 2024年销售儿童餐超4000万份 服务家庭顾客超2亿人次 用户期待郑重对待却被预制菜打发导致翻车[24] - 用户购买力与期待值不完全对等 可能在不同场景有不同需求[25] - 品牌需准确识别用户期待值 主动适配或下调过高期待值 避免不对等局面[26][28] 对立阵营态度风险 - 珀莱雅38节讲述男性故事引发女性用户抗议[29] - 京东杨笠代言导致男性用户要求清退会员和退单退款[30] - 品牌在性别立场翻车 表达与核心用户阵营对立态度[31] - 李佳琦眉笔事件站到猪猪女孩对立面 钉钉工位巡逻站到打工人对立面[32] - 小米汽车展示女性友好功能但未轻易定义性别为正面案例[34] - 品牌进入对面阵营应低调 避免在态度表达上背刺原阵营[35] 传播沟通建议 - 应尽快与负面概念脱钩 避免陷入概念自证 西贝案例中预制菜成为负面联想[37] - 不应放弃与原生用户深度沟通 他们是品牌核心簇拥者 能耐心听取解释[39]
第一次来和中断了几年又来的跨国企业,到进博会上图什么
第一财经· 2025-07-27 21:47
进博会平台价值 - 进博会作为国际品牌"破圈"、连通政府及产业链的综合平台,吸引新老展商更替与品牌更新[1] - 壳子特玩首次参展,将展示前沿设计与环保理念产品,设置个性化定制工坊[3] - 索尼重新参展后展位面积从150平方米增至300平方米,整合多业务板块打造沉浸式体验[4][5] 品牌战略与市场布局 - 壳子特玩将中国作为全球战略核心市场,计划新增线下门店并拓展旅行箱等新品类[3] - 索诺瓦中国业务占全球近10%,预计保持两位数增长,计划引入新产品及产线推进本土化[6] - 立邦去年进博会达成千万级签约,船舶涂料已商用,今年将展示系统性场景解决方案[6][7] 本土化与产能扩张 - 瑞士士卓曼亚洲首个生产基地在上海投产,总投资12亿元,预计年收入14亿元[11] - 攀时中国半导体业务三位数增长,三期工厂试生产,50%产线用于新产品[12] - 瓦锡兰齐耀上海工厂双燃料发动机订单排至2028年,成本低于竞争对手30%[12] 行业趋势与技术融合 - 索诺瓦将展示全球首创AI助听器,立邦涂料应用于无人机降温减震技术[6][7] - 索尼整合动画、影视、音乐等IP与技术,打造动作捕捉和触觉反馈体验[5] - 地中海邮轮重点呈现2026年亚洲旗舰航线,推动国际消费中心建设[7]
品牌部烧掉百万搞活动,最终只用于朋友圈转发
虎嗅· 2025-07-22 21:39
品牌活动目标与效果错位 - 企业投入百万预算举办大型线下活动 但最终效果仅限于朋友圈的局部热潮 未能实现真正的市场破圈[1] - 活动表面阵仗浩大 有美图、视频和PR通稿 但品牌声量、用户讨论和非内部人群的传播均缺失[2][4] - 此类活动的实质是给内部人观看 朋友圈转发成为核心KPI 最真实的数据表现为转发人数达238人[5][6][7] 活动传播的无效循环 - 活动传播依赖企业内部指令和经销商配合 转发行为成为一种社交义务劳动 完成后内容常被删除[3][8][9] - 高举高打的活动模式最终仅用于证明“并非没有做事” 而非达成有效的市场沟通或品牌建设目标[10] 有效品牌活动的核心要素 - 明确活动目标至关重要 是针对渠道终端还是旨在品牌破圈 决定了活动形式和内容设计的根本方向[11] - 若目标为品牌破圈 则活动本身仅是内容生产的起点 关键在于后续的内容二创、达人共创、社交话题设计和持续发酵[12][13] - 用户关注的核心是情绪价值、趣味内容和可参与性 而非活动的排场或仪式感[15][16] 预算分配与传播效果的关系 - 传播出圈不依赖于预算规模 而是依靠魔性视频、泼辣热词或巧妙互动等形式创造的有趣内容[17][18] - 许多品牌将预算用于自嗨式投入 实际效果是圈地自萌 而非真正的品牌升级[19][20] - 在规划预算前 应优先考量活动的自发传播潜力和外部关注度 否则不如将资源投向能产生真实互动的营销渠道[21]
安踏的豪赌:萨洛蒙能否成为下一个“始祖鸟”?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6-07 11:51
核心观点 - 萨洛蒙从专业户外运动品牌成功转型为都市潮流单品,通过技术创新、社群营销和联名策略实现业绩爆发式增长,2024年鞋类销售额突破10亿美元[9] - 安踏收购后加速中国市场扩张,通过"混圈子"策略覆盖新户外人群和硬核运动群体,构建用户成长体系提升黏性[23][26][28][30] - 面临品控下滑、核心用户流失和HOKA等竞品崛起的挑战,需平衡专业性与潮流化[44][46][47][50] 品牌发展历程 - 1950年代以滑雪安全技术起家,发明金属板刃和Skade固定器降低骨折风险,推动滑雪运动大众化[12][14][16] - 2000年代切入越野跑领域,推出Speedcross系列替代笨重登山靴,通过鲜艳配色强化设计辨识度[18][20] - 2019年被安踏收购后启动本土化改造,针对中国脚型调整鞋楦设计[35] 市场表现 - 2022年中国市场较2020年前实现三位数增长,鞋类占比超70%[9] - 2023年全球收入13亿美元,2024年鞋类单品销售额突破10亿美元[9] - 母公司亚玛芬2024年营收51.8亿美元(+18%),中国市场贡献12.98亿美元(+53.7%)[37][39] 营销策略 - 社群运营:打造"GO野"IP覆盖新手到专业玩家,与200+越野跑社群合作[26][28] - 时尚破圈:小红书8万+山系穿搭笔记,明星带货效应显著[31] - 联名合作:与The Broken Arm、CDG等11个潮牌推出限量款[33] 竞争挑战 - 品控问题:越南/中国产线投诉量达800+条,主要涉及开胶、掉色等问题[44] - 用户流失:70%购买用于通勤,资深用户转向HOKA(UTMB赛事占有率33%)[46][47][49] - 增速放缓:母公司2025年营收指引降至13-15%,始祖鸟板块增速预期腰斩[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