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四足机器人
icon
搜索文档
英诺李竹:一个酝酿已久的决定
投资界· 2025-10-31 16:15
公司战略升级 - 英诺天使基金进行关键升级,内部正式分为英诺天使基金和英诺科创基金两个独立品牌运作,各自团队规模为10到15人,覆盖不同项目需求,专注早期科技投资[3] - 此次转型酝酿六年之久,源于2018年底内部复盘发现科技项目回报普遍更高,且团队多为清华等高校理工科背景,因此于2019年成立英诺科创基金一期,规模3.6亿元,目标明确只投科技[5] - 升级后英诺科创基金将作为独立品牌运作,投资金额上出手更大,拟设定的科创基金三期目标规模达15亿元[3][5][8] 品牌运作模式 - 英诺天使基金由祝晓成、刘怀宇两位管理合伙人负责,继续早期投资策略,推出“111机制”:1亿以内投前估值,1000万以下单笔投资额,1次过会[8] - 英诺科创基金由李竹和周全负责,更专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制造赛道,讲究重投重管,聚焦大天使小A轮,单笔投资额1500万以上,70%投向早期,30%投向成长期项目[8] - 天使基金奠定了公司基础,科创基金则将决定公司未来空间[8] 投资案例与回报 - 2019年天兵科技成立不到三个月,英诺天使基金领投其天使+轮融资,投资1500万元,当时估值三个多亿,该项目本月完成近25亿元Pre-D轮和D轮融资,最新估值已超200亿元,为公司带来数十倍回报[7][8] - 英诺科创基金一期参与珂玛科技上市前唯一一轮大额融资,该公司去年8月登陆创业板,最新市值超260亿[11] - 2020年投资云深处,当时估值仅数千万,随着估值水涨船高,公司已实现部分落袋为安,并针对此类优质项目设立接续基金以陪伴企业上市[11][12] 行业生态变迁 - 国内早期投资生态发生变化,更多机构在往早期走,投早投小投科技已成为一级市场共识,导致早期竞争加剧,天使轮已数亿元起步,传统数百万元投资金额的打法难以为继[14] - 早期投资门槛越来越高,中小天使投资机构生存空间被挤压,扩充资金量已成为早期投资机构心照不宣的策略[14] - 早期投资更重要的是对窗口期的判断,例如2022年投资深言科技,但在OpenAI发布GPT3.5后判断早期机构投资大语言模型的窗口期已过,因动辄数亿美金让许多早期机构难以下手[14] 投资策略进化 - 公司投资标准既考量项目的创新性、成长性、持续性,用VC的方式做天使,向下对行业进行详细分析,找到最关键创新点,同时对团队也要有足够重视[15] - 公司主动求变:在募资端完成从个人LP到机构LP的转变;在退出端从被动退出转为一级市场为主、二级市场为辅的多元化主动退出途径[11] - 未来两年公司预计有十多家公司申报IPO[12]
【RimeData周报07.05-07.11】具身智能赛道狂飙,突发多起大额融资事件
Wind万得· 2025-07-13 06:16
投融概况 - 本周融资事件共93起,较上周减少15起,融资金额总计约61.44亿元,较上周减少52.25亿元 [4] - 融资金额在亿元及以上的融资事件有22起,较上周减少6起 [4] - 本周公开退出案例32个,与上周一致,124家机构参与一级市场投资,较上周增加27家 [4] - 已披露金额的融资事件60起,较上周减少10起,500万-1000万融资事件23起,较上周增加1起 [5] - 5000万-1亿融资事件13起,较上周减少5起,1亿-5亿融资事件7起,较上周减少2起 [5] - 5亿-10亿融资事件3起,较上周增加1起,本周无10亿元以上融资事件 [5] 热门投资事件 - 它石智航完成1.22亿美元天使+轮融资,用于具身数字引擎Human-Centric全栈技术体系 [7] - 共比邻完成超1亿美元A轮融资,专注于退休人士O2O服务平台 [8] - 星动纪元完成近5亿元A轮融资,用于人形机器人软硬技术研发与量产 [8] - 云深处科技完成近5亿人民币C轮融资,专注于四足机器人研发与商业化落地 [9] 行业分布 - 融资事件数量前五行业为信息技术、装备制造、电子、材料及消费品与服务,合计68起,占比73.11% [13] - 信息技术融资数量20起,涉及AIGC、AI Agent等细分赛道 [13] - 装备制造融资18起,机器人赛道贡献大部分案例 [13] - 电子融资14起,涉及半导体前道设备、光电芯片等热门赛道 [13] - 融资金额前五行业为装备制造、信息技术、消费品与服务、电子及材料,合计53.08亿元,占比86.39% [13] 具身智能赛道 - 具身智能赛道热度升温,技术突破与产业需求双重驱动 [15] - 大模型与具身智能融合解决传统机器人感知-决策-执行链路断层问题 [15] - 制造业升级、人口老龄化催生对自主适应环境智能体的需求 [15] - 具身智能作为AI落地硬件最受关注方向,市场空间巨大 [15] 地域分布 - 融资事件数量前五地区为上海市、浙江省、北京市、广东省和江苏省,合计68起,占比73.12% [17] - 融资金额前五地区为上海市、北京市、浙江省、江苏省及四川省,合计57.25亿元,占比93.23% [17] - 上海市融资事件19起,融资金额21.63亿元,占比35.20% [18] - 北京市融资事件13起,融资金额15.48亿元,占比25.19% [18] 融资轮次 - 天使轮和A轮融资事件合计59起,战略融资13起 [21] - 早期融资(A轮及以前)事件数占比58.33%,较上周下降 [21] - A轮融资金额占比47.39%,天使轮占比20.41% [21] 投资机构 - 本周124家投资机构参与投资,合计出手142次 [23] - 北京国管、襄禾资本和顺为资本各出手3次,华映资本、美团等机构出手2次 [23] 退出情况 - 本周公开退出案例32个,与上周持平 [27] - 股权转让16个,并购1个,新三板挂牌7个,IPO 8个 [27] - 退出案例涉及10个行业,电子与装备制造最多,信息技术第三,合计19个,占比59.38%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