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化工

搜索文档
海外大宗化工衰退有望加速我国精细化工成长
东方证券· 2025-08-12 15:42
行业投资评级 - 基础化工行业评级为"看好(维持)" [4] 核心观点 - 海外大宗化工产能退出加速我国精细化工成长 [1] - 我国化工行业竞争力快速提升导致欧洲及东北亚地区化工衰退 [6][10] - 我国技术突破带动产业链扩张,倒逼欧洲上游大宗化工退出 [6][15] 海外大宗化工退出影响 - 我国石化化工能力快速扩张,炼油能力2023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6][10] - 2016-2024年我国对欧盟化工品出口大幅增长,欧盟对我国出口小幅下降 [10][16] - 全球化工品需求增量绝大部分被我国占据 [10] - 2025年以来欧洲与日本化工产能大量退出,涉及巴斯夫、帝人、三菱化学等企业 [19][22] 国内精细化工出口替代机遇 - 苯酚产业链中PC和环氧树脂技术突破带动产能扩张,2020-2024年苯酚直接进口减少52万吨,间接进口减少153万吨 [6][15][30] - 欧盟碳配额交易机制导致化工生产成本高企,退出趋势难以逆转 [25][38] - 欧洲大宗化工退出将导致下游精细化工供应问题,为我国企业打开出口替代机遇 [26][43] - PVP案例显示欧洲精细化工供应问题已显现,新开源PVP产品毛利率2023年提升至58% [39][41] 投资建议 - 皇马科技:特种聚醚龙头企业,现有产能22.5万吨,在建产能33万吨 [6] - 常青科技:高分子新材料特种单体龙头企业,现有产能3.5万吨,新增产能9.05万吨 [6] - 利安隆:高分子材料抗老化剂与润滑油添加剂龙头企业 [6] 数据支持 - 中国炼油能力2023年达18000千桶/天,超过美国 [12] - 我国苯酚到PC产业链产能2019-2024年大幅扩张,苯酚从200万吨增至600万吨,PC从100万吨增至400万吨 [32] - 我国己二酸和丁二醇出口占产量比例极低,2025年分别为18%和2% [36] - 欧盟基础化工原料净进口而精细化工产品大量出口 [42]
诚志股份: 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证券之星· 2025-07-11 17:15
业绩预告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1,500万元-2,200万元,上年同期为18,712.87万元,同比下降88.24%-91.98%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为2,500万元-3,500万元,上年同期为16,980.02万元,同比下降79.39%-85.28% [1] - 基本每股收益预计为0.0123元/股—0.0181元/股,上年同期为0.1540元/股 [1] 业绩变动原因 - 子公司税款补缴对业绩造成负面影响 [1] - 大宗化工行业下游市场态势不佳,清洁能源业务主要产品(辛醇等)销售价格与毛利率持续下行,导致该业务经营业绩大幅下降 [1] - 半导体显示材料业务(尤其是液晶产品)产销创历史新高,盈利水平大幅增加,业绩贡献显著提升 [1] 其他说明 - 本次业绩预告数据为公司财务部初步估算,实际业绩以后续披露的《2025年半年度报告》为准 [2]
月论高股息:切换进行时
2025-05-06 23:27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银行业、电信运营商、高速公路、物流园、港口、大众供应链、建筑建材、轨交、教育出版、传媒、地产、公用环保、石油化工、氨基酸、大宗化工重资产 - **公司**:工行、建行、农行、皖通高速、粤高速、浙江沪杭甬、深圳国际、四川路桥、中国联塑、上峰水泥、中国中车、中国通号、思维列控、中南传媒、上海凤凰、南方传媒、新媒股份、吉比特、华润万象生活、绿城服务、滨江服务、华夏首创奥莱、华夏大悦城商业、中金硬力消费、华夏华润商业、川投能源、国投火电、华能国际、动力 a 港股、光大、北控、中国石油、梅花生物、阜丰集团、新和科技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高股息板块投资建议** - 5月交易型投资者适当减少红利持仓,配置型投资者在红利内部切换,关注城商行、铁路公路等拥挤度不高且基本面有支撑的行业,基于市场情绪修复但关税影响仍可能反复,高股息资产相对收益有压力 [1][3] - 量化模型对红利类资产持中性态度,因红利自身趋势走平、银行间市场成交量下滑有负面影响、期限利差有正面影响 [1][6] - 险资仍买入精选高股息股票弥补现金缺口,偏好持续稳定分红和合理估值标的,回调是买入机会,2024年购买约8000 - 9000亿元红利股,未来拟将总资产5%配置于红利投资 [1][7][9] 2. **各行业表现及推荐标的** - **高速公路**:2025年一季度业绩良好,客运和货运复苏等因素使利润增长5.4%,推荐皖通高速、粤高速和浙江沪杭甬 [10][11] - **物流园**:受益于房地产边际修复和稳增长刺激消费需求,推荐深圳国际,其客户侧重内需消费,24年利润增长51%,未来三年预计合计百亿左右利润,每年9%左右高分红率 [10][11] - **港口**:受关税争端影响大,建议观望 [10] - **大众供应链**:因PMI偏弱,周期性强,保持谨慎 [10] - **建筑建材**:水泥和玻纤盈利改善,内需投资加码政策可能推迟到7月,推荐四川路桥、中国联塑及上峰水泥,四川路桥分红比例提升至60%,上峰水泥降本增效,中国联塑持续优化 [1][12] - **轨交**:确定性强,2024年铁路投资和客运量增长,预计未来两年投资规模维持在8500亿左右,设备需求高,推荐中国中车、中国通号和思维列控 [17][18][19] - **银行业**:高股息逻辑持续,区域银行业绩韧性强,大行股份行受债市投资波动影响略有分化,推荐工行、建行、农行等港股大行以及江浙和成渝地区城商行 [3][20][22] - **电信运营商**:通过新兴领域布局抵消传统业务下滑,预计2025年成本增速放缓,股息率保持在5% - 6%,建议关注年度分红股权登记时间点 [3][23][25] - **教育出版**:部分公司业绩稳健或稳中有升,2024年分红比例内生约50%,头部公司达70% - 80%,股息率普遍在3.5% - 4.5% [26][27] - **传媒**:除教育出版传统高股息公司外,新媒股份和吉比特股息率较高,值得关注 [28] - **地产**:推进物业管理和消费REITs投资机会,物业管理看好华润万象生活等三家公司,消费REITs看好华夏首创奥莱等四只 [29] - **公用环保**:水电和火电表现稳健,推荐川投能源、国投火电、华能国际,垃圾焚烧领域动力a港股等龙头公司有投资空间 [30] - **石油化工**:油价下跌投资者担忧三桶油股息,但中国石油天然气业务可支撑盈利,股价回落是买点,资源类公司矿价和股息分红率相对稳定 [31] - **氨基酸**:相关企业常年股息支付率70%左右,近期产品价格回落致短期盈利削弱,二季度预计回撤约20%,但三四季度旺季需求回升,股息率有望中长期上行 [32][33] - **大宗化工重资产**:绝对股息随盈利波动大,周期属性强,目前不值得过多关注 [34]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4月份中证红利指数相对于中证全指超额收益先强后平,整体有3个点超额收益,体现高股息资产防御属性 [2] - 上峰水泥24年度披露六亿元分红,相当于100%分配比例,今年继续降本增效,管理端降本预计实现1 - 2亿元业绩改善 [13][14] - 公司计划未来三年将分红比例提升至不低于35%或不低于四亿元,2025年预计业绩达七亿元,股息率预计在5% - 6% [15] - 中国联塑2024年盈利16亿元同比下降,2025年预计盈利和ROE回升,股息率约5.5%,未来盈利能力和分红比例有望稳定 [16] - 三大运营商一季报收入端增长压力明显,移动业务增长遇瓶颈,但通过新兴领域布局拉动收入增长,预计2025年成本增速放缓,港股股息率保持在5% - 6% [23][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