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设施建设
搜索文档
广东省多个重大项目跑出建设“加速度”
中国发展网· 2025-10-09 16:30
交通基础设施项目进展 - 广湛高铁佛山站站房主体结构施工完成 工程进入装饰装修及幕墙施工阶段 全线开通运营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广州至湛江通行时间将缩短至1.5小时 [1] - 汕汕高铁汕头南至汕头段启动铺轨 为年底具备通车条件奠定基础 全线通车后运输能力从日均24对列车提升至50对以上 [2] - 长深高速扩建工程新层大桥连续梁主跨合龙 桥梁主体工程完工 项目全长约116.6公里 采用双向八车道标准改扩建 [2] 枢纽与产业集群建设 - 广州白云站TOD综合交通枢纽粤胜广场项目竣工交付 项目集商务办公、居住、酒店、商业于一体 将打造绿色智慧产业集群和时尚经济产业集群 [1] 高等教育设施建设 - 大湾区大学(滨海湾校区)一期一标段工程主体结构封顶 项目总建筑面积约6.7万平方米 将填补区域高水平理工类高等教育资源空白 [3]
广东多个重大项目迎来关键突破 跑出建设“加速度”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9-30 16:07
高铁项目建设进展 - 广湛高铁佛山站站房主体结构施工完成 工程进入装饰装修及幕墙施工阶段 全线开通运营进入最后冲刺阶段[1] - 广湛高铁佛新段静态验收工作顺利完成 为后续联调联试奠定基础 预计年底建成后广州至湛江通行时间缩短至1.5小时[1] - 汕汕高铁汕头南至汕头段正式进入铺轨施工阶段 为年底具备通车条件奠定基础[2] - 汕汕高铁全线通车后运输能力从日均24对列车提升至50对以上 未来将与漳汕高铁连接提升南北向客运能力[2] 高速公路扩建工程 - 长深高速扩建工程新层大桥连续梁主跨合龙 标志全线桥梁主体工程完工 项目转入桥面系及路面施工阶段[2] - 长深扩建项目全长约116.6公里 采用双向八车道标准改扩建 建成后将加强粤港澳大湾区与江西省等中部地区联系[2] 高等教育基础设施 - 大湾区大学(滨海湾校区)一期一标段工程主体结构封顶 标志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2] - 校区总建筑面积约6.7万平方米 建成后将填补区域高水平理工类高等教育资源空白 助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3] 交通枢纽与城市开发 - 广州白云站TOD综合交通枢纽粤胜广场项目竣工交付 项目集商务办公、居住、酒店、商业于一体[3] - 未来将打造绿色智慧产业集群和时尚经济产业集群 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3]
商圈变学校!横琴这一项目将迎来改造
南方都市报· 2025-08-12 22:28
项目概况 - 横琴德智广场改造工程设计招标于8月8日发布 招标人为横琴深合资产运营有限公司 开标日期为本月29日 资金来源全部属于国有投资[1] - 改造区域面积约4.9万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约6.5万平方米 包括13幢单体建筑 含1幢高层教学办公综合楼 1幢高层公寓楼 1幢多层酒店及10幢低层教学辅助用房[2] - 项目总占地6.03万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14.34万平方米 位于天沐河北岸 距横琴口岸直线距离3公里 毗邻"澳门新街坊"及横琴文化艺术中心[2] 功能规划 - 教学服务系统面积近32,000平方米 生活配套系统面积15,200多平方米 学术交流支持系统面积15,200多平方米 另设骑楼及架空空间2,000平方米 地下室大堂900平方米 风雨连廊1,000多平方米[2] - 项目东侧7.6万平方米规划文化设施用地可联动开发 连接横琴生态泽园 提供运动休闲空间[2] - 改造需满足国家绿色建筑三星级标准 兼顾教学科研交流多元场景 打造"亲水型"学术社区 并延续欧式建筑基因[3] 战略意义 - 项目将作为横琴国际大学城过渡校区 满足澳门高校扩建过渡期教学科研需求[1][4] -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计划投资近200亿元建设澳琴国际教育(大学)城 澳门大学横琴新校区已于2024年12月9日奠基 澳门理工大学和澳门旅游大学已完成横琴校区选址[4] - 通过"校区+产业园"联动模式 推动澳门高校中医药 微电子等优势学科与横琴产业载体深度融合[4] 发展前景 - 依托横琴分线管理政策优势 探索"双学籍 双学位"培养模式 吸引大湾区及国际学子共享澳门高校国际化教育资源[4] - 短期实现澳门高校教学科研无缝过渡 中期形成粤澳教育合作标准体系 长期助力澳门成为区域教育枢纽[5] - 前身为横琴德国城项目 总体量约15万平方米 酒店式办公产品2019年开盘销售 2022年起销售停滞 现迎来转型契机[3]
脱贫县121万改建校门,需让公众看到合理性
新京报· 2025-07-31 16:03
据新京报我们视频报道,近日,湖南衡阳市祁东县投资121万元改建育贤中学大门引争议。公开信息显 示,祁东县曾为省级贫困县,2018年获省政府批复脱贫摘帽。 记者从中标供应商及祁东县教育局获悉,该工程系公开招标,不存在暗箱操作。记者从衡阳市官方获 悉,育贤中学正大门系30年前建设,有安全隐患,无法满足当前封闭式管理和师生安全需求故改建,改 建方案经县财政局财政评审,施工正在进行。 这两个回应,一个是说其中不存在"猫腻",另一个则说老校门已经不堪使用。这确实都是重建的理由, 然而,公众的敏感,其实是对教育投入去向的一种关切——人们当然愿意看到更好的校园建设,但更希 望"亮眼"的不只是门面。 排除安全隐患是必须的,但如果只是加固校门或是装上门禁之类的工程,要上百万的经费,很多人从认 知上确实不好理解。 尤其是造价不菲的大门和曾为贫困县的历史,两相对比颇为刺眼。虽然祁东县在2018年就已经脱贫,但 至今不过数年。那么,造价如此高昂的一个校门,到底值不值,终究会让人心里有所疑虑,这也是人之 常情。 这其实也难逃"形象工程"的审视。这并非多虑,半月谈的报道中,也有一个案例:北方某大学花了数百 万来建设校门,而有学生表示实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