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充换电

搜索文档
聚焦矿山智能化市场潜力,关注智能矿山无人车的发展前景
2025-06-19 17:46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智慧矿山、新能源充换电、无人驾驶、特种机器人、煤矿智能化 - **公司**:科达自控、华安证券、丹东测控、北矿、华沃智能、易控、西迪、易控智驾、科达数智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科达自控公司概况 - 北交所首批上市企业,主营智慧矿山、物联网技术与服务、智慧市政,应用工业互联网技术为能源行业和城市公共设施提供解决方案 [1][5] - 在智慧矿山领域深耕 20 多年,掌握软硬件研发能力,与大型矿井建立合作关系,市场占有率较高 [1][10] - 获得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拥有近 500 项知识产权,其中约 60 项为发明专利,连续多年被评为工业互联网 500 强企业,承担多个国家重要科技项目,是山西省唯一认定的矿山特种机器人的创新实验中心 [6] 中国能源行业现状及煤炭智能化重要性 - 中国能源结构富煤贫油少气,煤炭是战略储备资源,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1][7] - 煤炭行业招工困难,下井人员年龄大,实现煤矿智能化减少人工操作提高安全性是重要方向,生产环节无人值守是关键和挑战部分 [1][7][8] 智慧矿山发展趋势 - 发展经历技术、政策驱动阶段,目前转向市场驱动,新建矿井强调智能化解决实际产能、采煤及减员问题 [1][11] - 市场空间广阔,科研院所预测在万亿级以上,科达自控测算初期保有量应在 6000 亿以上 [12] 科达自控在各业务领域的布局和成果 - **智慧矿山**:引入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煤矿生产环节无人值守,解决关键环节无人值守技术,有实际应用案例和解决方案 [5] - **新能源充换电**:独创立体式新能源充换电管理系统,截至 2024 年底净收入约一亿元,成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全国布局 14 万个社区充电桩,注册用户突破千万,每日活跃用户约六七百万 [1][2][21] - **无人驾驶**:2018 年以来在多个大型煤矿开展无人驾驶辅助工作,验收国家科技部项目,在井工及露天煤矿车辆辅助驾驶方面处于行业领先地位,露天矿卡车调度和防碰撞系统升级至第四代,井工矿专注车辆管理系统 [4][13][22] - **特种机器人**:2019 年以来开发巡检类机器人应用于非煤领域,获得 70 多项知识产权,其中发明专利 30 多项,正在开发新的四足及履带机器人 [15] - **软件平台**:引入大模型技术,推广至全国大型煤井,综采工作面控制系统实现自动采割用煤环节,皮带控制系统被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 [16] - **365 服务体系**:提供标准化服务,覆盖五六十个煤矿,由 200 多人组成团队,带来收益,加强客户粘度,为项目实施提供技术支持 [17] 无人驾驶技术相关情况 - 目前处于试点阶段,露天矿技术进展较快,井工矿受通讯基础设施限制,面临法律和生产采购目录限制,难以大规模推广 [4][22][24] - 未来辅助运输和车辆无人驾驶是大势所趋,但短期内受技术、法律、成本等因素影响 [28] - 系统价值量因矿山规模而异,千万吨或两千万吨露天矿系统总价值约 1000 万元,每辆车配备成本约两三万元,无人驾驶改造每辆车成本百万级别,未来预计降至 10 - 20 万元 [29][30] 煤矿智能化建设项目进展 - 进展较慢,未达预期,受煤炭价格、经济效益和技术进步影响,短期内高昂改造费用使技术只能在国央企试点应用 [32] 行业竞争情况 - 主要竞争对手包括丹东测控和北矿,未来会面临更多竞争,如西迪、易控等,资本能力和商业模式创新决定企业生存能力 [31][33] 矿山机器人相关情况 - 未来五到十年具身机器人将在煤矿井下工作,成为采煤主要力量,但短期内作业类机器人难以完全替代人工,巡检类机器人已广泛应用 [4][36] - 国家政策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研发与应用,煤矿井下作业环境对机器人技术要求高,存在防爆处理、行走方式和电动机械手等技术难点 [4][37][38]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华安证券自 2025 年起每月举办特色系列会议探讨北交所市场投资机会,不同月份聚焦不同领域 [3] - 社区居民电动自行车充电问题解决方案包括自主研发和委托生产充电桩,利用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降低运维费用,开发多种检测与预警系统 [19] - 科达自控商业模式优势在于将智慧矿山物联网技术平移到社区充换电领域,拥有多项知识产权和荣誉 [20] - 科达自控杭州子公司科达数智聚焦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领域,目标是与杭州人工智能公司合作将产品应用于煤矿领域 [41] - 科达自控 2025 年业务包括智慧矿山和立体式充换电两大板块,未来探索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作为第三增长曲线,预计两至三年内与现有主业持平 [42] - 科达自控未来以技术优势为核心扩展业务,深耕智慧矿山领域,赋能新技术,通过充换电技术寻找新应用场景 [43]
直击股东大会:穿越行业发展周期 科达自控培育业绩第三增长曲线
证券日报网· 2025-06-07 08:50
公司治理与股东大会 - 2024年度股东大会通过《2024年年度报告及摘要》《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等议案 [1] - 新一届董事会成员选举产生,付国军连任董事长,任建英连任董事会秘书 [1] 财务表现与业务结构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34亿元,归母净利润0.35亿元,总资产14.96亿元(同比增长20.98%) [4] - 新能源充换电业务营收同比激增208.65%,达9700万元,占总营收22.42%,三年增长超32倍 [5] 智慧矿山业务进展 - 矿山特种机器人领域取得突破,拥有73项知识产权(含62项专利),四款机器人已投入煤矿应用 [4] - 矿山运维大模型上线运行,强化工业互联网技术在矿山智能化中的应用 [4] 新能源业务发展 - 新能源充换电业务从2022年300万元增长至2024年9700万元,成为全国社区充电细分赛道龙头 [5] - 与海南海洋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合作,推进新能源车辆充换电设施投资及运营管理项目 [5] 战略规划与未来展望 - 智慧矿山业务受行业周期性影响承压,新能源充换电业务定位为第二增长曲线 [10] - 正在培育第三增长曲线,具体业务细节未公开 [10]
金冠股份(300510) - 300510金冠股份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5-001
2025-05-27 21:06
公司基本信息 -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为业绩说明会,于 2025 年 5 月 27 日下午 15:00 - 16:30 通过网络远程方式召开 [1]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邬劲松等 6 人 [1] 海外市场情况 - 海外市场处于前期开拓阶段,暂无俄罗斯订单签署 [1][2] - 参加 2024 年俄罗斯国际工业博览会、2024 俄罗斯莫斯科国际电网技术展,可了解市场需求和产品动向,增强产品国际影响力 [9] - 因未与俄罗斯项目方签订正式合同,未继续推进俄罗斯外派人员招聘事项 [9] 业务板块及产品 主营业务板块 - 覆盖智能电网设备业务、新能源充换电设施业务及储能业务三大板块 [2] 充换电业务产品 - 产品品类齐全,覆盖 3.5kw - 800kw 的交流及直流充电桩,业务场景覆盖新能源汽车、两轮车、重卡、港口及矿山等领域 [2] - 已储备高压快充、V2X 换电等充换电技术 [2] 液冷散热产品 - 液冷充电产品采用充电枪液冷散热方式,最大功率 1440kW,最大支持十二路输出,选配支持 600A 或 800A 的单路或双路充电终端,最大支持双路 1600A 充电,具备多种特点和功能,应用于多个场所 [3][4] 灵动系列空轨充电机器人 - 具备无人值守、自动识别指令收放枪线等特点,年度产能 1.5 万台,尚在推广阶段 [5] 智能电网设备 - 包括智能电气成套开关设备及智能电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等,提供全产业链服务 [5][11][12] - 在智能电气成套开关设备领域,是东北地区少数具备中压气体绝缘开关制造能力的企业,国内少数具有 C - GIS 智能环网柜核心部件生产加工能力及安装资质的企业,产品及解决方案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5][12] - 在智能电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领域,子公司南京能瑞是国内主流厂家之一,是国内泛在电力物联网的主流供应商 [5][12] 兆瓦级超充产品 - 总功率 1440kW,双枪充电模式下最大能实现 1600A,已应用于重卡等充电场景 [7][10] 公司举措及目标 提振投资者信心举措 - 通过提升经营业绩、优化运营管理等增强公司内在价值与市场竞争力,通过透明化信息披露和多途径投资者关系管理增强投资者信心 [1][2] 2025 年目标 - 围绕主营业务,通过加强精细化运营管理、加大研发投入与提升研发成果转化效率、积极提升产品市占率等方式提升经营业绩、强化盈利能力 [8] 合作与发展计划 - 暂未与小米等国内先进企业合作,未来将争取合作机会 [9] - 目前暂无重组合并计划,后续如有会及时披露 [10] 公司改进情况 - 近年来对生产装备进行调整和升级,注重产品研发、改善商业模式和市场开发 [9]
绿色智慧能源港项目在沈阳启动 拟在东北布局超500座新能源充换电一体站
中国新闻网· 2025-05-20 22:58
项目概况 - 中德开绿色智慧能源港项目在沈阳市铁西区正式启动,未来3至5年内在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地区布局超500座新能源充换电一体站 [1] - 项目重点攻克寒冷地区充换电设备耐低温、快速响应等关键技术难题,推动电动汽车在寒冷环境下的普及应用 [1] - 沈阳中德园开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与蔚来能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是中德开集团在新能源领域的首次跨省战略布局 [1] 合作背景 - 合作旨在推进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建设,深入践行国家"新基建"与"双碳"战略 [1] - 项目融合智能电网、数字孪生、虚拟电厂等前沿技术,响应国家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能源结构转型的号召 [1] 技术与社会效益 - 项目将探索车网互动应用实践,涵盖充换电运营、品牌合作、技术服务等领域 [1] - 项目预计三年内将东北地区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至25%,每年实现碳减排50万吨 [3] - 项目将实现充换电基础设施"县县通",缓解寒冷地区用户的"里程焦虑" [3] 产业与经济影响 - 项目将带动本地新能源装备制造、数据服务等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 [3] - 项目为东北振兴注入绿色动力,为寒冷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借鉴方案 [1][3] 企业战略 - 中德开集团整合"规划-投资-运营"全链条服务能力,借助蔚来能源公司的技术优势 [1] - 中德开集团表示将持续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径,为地方国企服务国家战略贡献创新力量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