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化学品

搜索文档
调研速递|山东海科新源接受全体投资者调研,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61.21%
新浪财经· 2025-09-05 17:24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7.92% [1]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61.21% [1] - 丙二醇业务出口量增长31.09%但毛利率仅4.09% [2] 业务战略 - 坚持锂电池材料与消费化学品双轮驱动战略 [1] - 通过稳固下游龙头企业合作及优化供应链管理提升市场份额 [1] - 优化产品结构并拓展海外市场应对DMC、PG供需失衡 [3] 研发投入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7602.75万元,同比增长21.56% [2] - 研发资金用于研发平台建设、人才培养及产学研合作 [2] - 固态电池电解质材料的基础研究及工艺优化为核心发展战略 [2] 海外布局 - 在欧美设立中转基地提升本地化响应能力 [2] - 产品出口量因海外布局实现增长 [2] - 未来将继续加大海外市场拓展和技术升级力度 [2] 产品应用 - 碳酸酯系列产品为锂电池电解液核心溶剂,应用于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及消费类锂电池 [2] - 多元醇产品实现国产化替代,主要客户包括欧莱雅、珀莱雅等企业 [2] 产能建设 - 新蔚源中试孵化基地已有序试生产 [3] - 前沿技术材料布局为新材料领域重点方向 [3]
海科新源(301292) - 301292海科新源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05
2025-09-05 16:50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7.92% [2]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61.21% [2] - 研发投入7602.75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56% [5][7][9] - 丙二醇业务营收下滑1.23%,毛利率仅4.09% [4] - 丙二醇出口量增长31.09%但受价格波动影响利润 [4] 业务战略与布局 - 坚持"锂电池材料+消费化学品"双轮驱动战略 [2][8] - 在欧美设立中转基地提升本地化响应能力 [2][5] - 海外业务发展良好,出口量持续提升 [5] - 布局固态电解质、功能性添加剂等前沿材料 [3][5][11] - 新蔚源中试孵化基地有序试生产,加速新产品孵化 [11] 研发与创新 - 研发人员175人,占员工总数15% [7][9] - 获授权专利116项(含55项发明专利) [6][9] - 参与制定12项国家/行业/团体标准 [6][9] - 建立四大研发平台(新能源材料、电子级高纯化学品、电解液测试、电池制备测评) [5][9] - 固态电池电解质开展基础研究及工艺优化 [3][8][11] 行业与市场 - 全球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长31.8% [2] -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增长40.3% [2] - 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同比增长37.3% [2] - 全球电池储能系统装机总量同比增长54% [2] - 面临DMC、PG行业供需失衡及价格波动挑战 [4][10][11] 客户与产品 - 碳酸酯系列产品应用于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消费类锂电池 [7] - 消费化学品客户包括欧莱雅、资生堂、强生、珀莱雅等知名企业 [8] - 食品级/医药级丙二醇实现国产化替代并出口增长 [4][8] - 提供电解液溶剂及添加剂的"一站式服务"能力 [5][8]
海科新源中报拆解:现金流承压,货币资金大缩水存隐忧
齐鲁晚报网· 2025-09-02 15:0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4283万元 较上年同期亏损1.1亿元收窄61.21% [1][3] - 营业收入23.16亿元 同比增长27.92% [3] - 整体毛利率3.58% 同比提升1.82个百分点 [3] - 丙二醇产品收入4.04亿元 同比略降1.23% 毛利率4.09% [3] - 基本每股收益-0.19元/股 较上年同期-0.50元/股提升62% [3] 现金流与资产负债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48亿元 较上年同期-1.95亿元进一步恶化 [1] - 货币资金8.22亿元 较年初18.51亿元减少55.6% [2][4] - 应收账款12.32亿元 较年初9.41亿元增长30.86% [4] - 总资产72.94亿元 较年初83.33亿元下降12.47% [4] 业务布局与市场地位 - 全球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溶剂龙头企业 客户包括特斯拉/比亚迪/宁德时代/LG/三星SDI/松下 [5] - 消费化学品客户覆盖欧莱雅/资生堂/强生/联合利华/华宝股份等知名企业 [5] - 受益新能源汽车(预计2025年增速20%)及储能市场(增速超30%)需求爆发 [7] - 研发聚焦固态电池电解质/钠离子电池材料等前沿方向 [7] 资本市场表现 - 当前股价19.6元/股 低于发行价19.99元/股 处于破发状态 [5] - 2023年7月登陆深交所创业板 发行价19.99元/股 [5] - 向威海银行申请5000万元综合授信额度 [8] 历史业绩对比 - 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8.11亿元(同比增长14.67%) 净利润亏损1.1亿元 [6] - 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为盈利5544.67万元 [6]
海科新源2025年中报简析:营收上升亏损收窄,盈利能力上升
证券之星· 2025-08-29 06:5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23.16亿元,同比增长27.92% [1] - 归母净利润-4283.06万元,同比改善61.21% [1] - 第二季度营收11.89亿元,同比增长24.9%,归母净利润-3177.95万元,同比改善35.13% [1] - 毛利率3.58%,同比增幅104.12%,净利率-2.32%,同比增幅68.65% [1] - 三费占营收比2.9%,同比下降47.62% [1] - 每股收益-0.19元,同比改善62%,每股经营性现金流-1.11元,同比下降27.54% [1] - 货币资金8.22亿元,同比下降28.84%,应收账款12.32亿元,同比增长13.22% [1] - 有息负债28.1亿元,同比下降11.06% [1] 业务运营 - 采用锂电池材料与消费化学品双轮驱动发展模式 [5] - 下游需求增长带动电解液溶剂销量提升,2025年一季度营收11.27亿元创单季历史新高,同比增长31.27% [5] - 通过优化产品供应结构、客户结构和原料策略提升海外高端产品销量 [5] - 在东营、江苏设立两大研发平台,覆盖新能源材料、电子级高纯化学品等四大研发板块 [6] - 累计获得128项专利,2024年研发投入1.52亿元,占营收4.22% [6] 技术研发 - 重点布局固态电解质、钠离子电池材料等前沿方向,部分实验室成果进入测试阶段 [4] - 开发高倍率添加剂、正极补锂剂等新技术材料,响应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电池需求 [6] - 消费化学品领域聚焦绿色生物基新原料,开发多元醇类产品满足中高端市场需求 [6] 国际化布局 - 产品已进入特斯拉、宁德时代等全球供应链 [5] - 依托欧洲中转基地提升交付能力,加快美国市场战略布局 [5] - 持续开拓国际市场,巩固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溶剂龙头地位 [5]
海科新源:双轮驱动破局 软硬兼修跨越周期
证券时报网· 2025-07-03 16:14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营收超36亿元,同比增超7%,2025年一季度营收突破11亿元,同比增幅超30%,创历史新高 [2] - 电解液溶剂业务快速扩张,成为全球能够生产全套五种溶剂的两家企业之一 [3] - 消费化学品板块提供稳定现金流,高端PG销量预计2025年同比增长超4% [5] 行业竞争格局 - 电解液行业处于洗牌期,2022年以来产能扩张导致价格暴跌,80%产能未形成供货 [3] - 全球电解液溶剂市场寡头竞争,公司市场占有率超过40%,位居全球龙头 [3] - 车规级产品标准严格,下游验证周期长,稳定性是行业门槛要素 [3] 双轮驱动战略 - 新能源与消费化工双轮驱动,新能源赛道红利爆发,消费化工需求稳定 [2][5] - 产品矩阵覆盖锂电池电解液溶剂及添加剂、电池高端材料等,应用于动力电池、数码电子及储能系统 [3] - 客户包括特斯拉、比亚迪、宁德时代等全球知名车企及锂离子电池巨头 [3] 技术研发与产能布局 - 研发投入持续加码,每年投入比例在4%以上,科研团队达百人规模 [8] - 山东、江苏连云港、湖北三大生产基地及东营港孵化基地联动,优化资源配置 [5] - 东营港孵化基地柔性产线建设完成,加速新产品从实验室到量产转化 [8] 全球化战略 - 欧洲、美国设立子公司,与中央硝子、天赐材料等头部企业深度合作 [5] - 国内生产、集中发运模式为主,建立48小时供应网络 [5] - 通过供应链优化降低成本,应对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影响 [6] 第二增长曲线布局 - 聚焦固态电解质研发,已取得两项国家发明专利,部分技术进入实验室验证阶段 [7] - 管道内项目共计34个,产业化开工调试阶段6个,中试阶段项目11个,研发项目7个 [7] - 布局功能性、高倍率、高能量密度添加剂、固态电解质及正极补锂剂等前沿技术 [7] 管理优化与数字化转型 - 引入麦肯锡、杜邦等国际咨询机构优化管理体系,目标2025年人效达行业P99水平 [8] - 投入数亿元资金用于SAP系统、AI研发应用与无人取样车等智能化设施 [8]
海科新源(301292) - 301292海科新源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625
2025-06-25 16:50
研发进展 - 公司在固态电池电解质等前沿技术方向开展系统性研究,推进固态电池电解质材料工艺优化和性能测试,部分实验室成果进入实验室阶段,产业化进程需综合评估 [2][3] 国际化合作与产能布局 - 秉持“锂电池材料 + 消费化学品”双轮驱动模式,构建开放创新竞争力,打造全球龙头企业 [3] - 作为全球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溶剂龙头,持续开拓国际市场,依托欧洲中转基地交付,加快美国市场布局 [3] - 在消费化学品方面,响应绿色生物基产品需求,推进研发与推广,开展新产品开发孵化,丰富产品线矩阵 [3] 经营效率与扭亏情况 - 2025 年 1 季度亏损同比减少 82%,下游需求带动电解液溶剂需求增长,通过优化供应结构、客户结构和原料供应策略,提升海外高端产品销量,收入从 8.59 亿元跃升至 11.27 亿元,同比增长 31.27% [3] - 未来凭借技术创新、多基地布局和双轮驱动战略,扩大全球市场份额,通过技术研发创新、加快海外布局及降本增效应对挑战 [3] 研发投入与产品竞争力 - 2024 年研发费用 1.52 亿元,占营收 4.22%,累计获 128 项专利 [3] - 在东营、江苏设两大研发平台,构建四大研发板块,覆盖全流程,设多个技术研发部门,组建专业团队 [4] - 锂电池材料方面提前布局前沿技术材料,进行工艺开发及降本增效;消费化学品关注绿色环保生物基原料,开发绿色产品 [4] - 未来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绿色低碳碳酸酯溶剂产品,提升锂离子电池材料业务竞争力,加速成果转化,丰富产品线 [4] - 消费化学品在现有产品线开展技术优化升级,实现国产化替代,研发拓展绿色天然生物基产品,培育新增长点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