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液

搜索文档
2025年H1电解液市场盘点——全球电解液产量超过100万吨,同比增速46.7%
鑫椤锂电· 2025-07-14 15:15
行业增长态势 - 2025年上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持续高景气,驱动上游电解液市场强劲增长,中国在全球市场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增强[1] - 2025年H1中国电解液产量94.1万吨,同比增速54.57%,全球电解液产量100.5万吨,同比增速46.71%,预计2025年全球电解液产量将超过210万吨[2] - 尽管增速较2022-2023年80%以上有所放缓,但2025H1中国同比增幅近55%,全球超46%,显著高于2024年全年约20%的增速水平,市场在高基数下保持强劲动力[4] 市场竞争格局 - 国内电解液市场集中度持续提升,头部企业优势显著,天赐材料市场份额超三成,比亚迪位居第二,新宙邦保持第三[7] - 前三强企业(天赐、比亚迪、新宙邦)合计市场份额高达62.4%,牢牢掌控市场主导权[8] - 第二梯队企业竞争激烈,珠海赛纬与香河昆仑市场份额均为4.5%左右,其他企业如石大胜华、永太科技等市场份额均在4%-5%区间[4][8] - "其他"类厂商合计份额仅占4.8%,市场留给中小参与者的空间日益狭小,行业马太效应加剧[9] - 全球市场竞争格局中,仅亿恩科进入全球前十三的排名,其他海外企业市场份额逐渐减少[9] 未来展望 - 随着全球电动化进程深化,技术迭代(如新型锂盐、固态电解质探索)与成本控制能力将成为企业保持和提升竞争力的关键,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向头部倾斜[11] - 中国电解液产业在规模和技术上的领先优势,将持续赋能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11]
石大胜华扩产后遗症预亏超5200万 定增缩至10亿财务压力待解
长江商报· 2025-07-10 06:28
业绩亏损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预计亏损5200万元到6000万元 同比减少236 64%到257 66% 扣非净利润亏损5300万元到6100万元 同比减少268 93%到294 43% [2][6] - 亏损原因为武汉基地电解液装置未达产导致固定费用偏高 以及甲基叔丁基醚系列产品和碳酸锂价格下跌 [7] - 这是公司时隔4年再次出现半年度亏损 上一次是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 [7] 经营业绩持续下滑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3 16亿元 56 35亿元 55 47亿元 同比变动17 86% -32 24% -1 56% [8] - 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 91亿元 1872 60万元 1641 96万元 同比下降24 43% 97 90% 12 32% [8] - 业绩下滑主要受下游需求偏弱 产能增加 价格下降等因素影响 [8] 产能扩张与财务压力 - 2022年筹划定增拟募资不超过45亿元进行扩产 后调整为不超过10亿元 [4][12][13] - 已使用自有资金完成东营30万吨和武汉20万吨电解液项目建设 总投资分别为16亿元和12 24亿元 [13]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 资产负债率上升至58 15% 有息负债29 27亿元 是货币资金的3 14倍 [5][16] 行业状况 - 电解液 碳酸酯市场供应过剩 价格长期处于低点 [3][14] - 溶剂行业竞争激烈 公司各溶剂装置保持高负荷开工 [14] - 与宁德时代 比亚迪深化战略合作 电解液销量同比大幅提升 [14]
2025年H1电解液市场盘点——国内电解液产量91.2万吨,同比增速将近50%
鑫椤锂电· 2025-07-08 10:25
全球电解液市场增长态势 - 2025年上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高景气驱动电解液市场强劲增长 中国主导地位进一步增强 [2] - 2025H1中国电解液产量达91 2万吨 同比激增49 74% 全球产量98万吨 同比增长43 12% 预计2025年全球产量超200万吨 [3] - 2025H1中国电解液同比增幅近50% 全球超40% 显著高于2024年全年约20%增速 高基数下仍保持强劲动力 [5] 中国电解液市场竞争格局 - 2025H1国内电解液产量TOP12中 第一梯队(≥10万吨)包括天赐材料 比亚迪 新宙邦 第二梯队(2-5万吨)含香河昆仑 石大胜华等9家企业 [6] - 市场集中度持续提升 天赐材料市场份额超三成 比亚迪依托动力电池需求位居第二 新宙邦保持第三 前三强合计份额达61 73% [8][9] - 二梯队厂商(香河昆仑 石大胜华等)市场份额在4%-5%区间竞争激烈 "其他"类厂商合计份额仅占4 65% 行业马太效应加剧 [9][10] 全球电解液产业格局与未来趋势 - 中国企业在全球供应链中占据核心地位 仅亿恩科进入全球前十三 海外企业市场份额逐渐减少 [10] - 行业呈现"三足鼎立"格局 天赐 比亚迪 新宙邦领跑 二线企业竞争胶着 尾部企业生存空间承压 [13] - 未来技术迭代(新型锂盐 固态电解质)与成本控制能力将成为竞争关键 行业集中度料进一步向头部倾斜 中国规模技术优势将持续赋能全球新能源产业 [13]
天赐材料/永太科技互诉
起点锂电· 2025-07-07 18:11
行业活动 - 2025第五届起点两轮车换电大会暨轻型动力电池技术高峰论坛将于7月11日在深圳举办 主题为“换电之城 智慧两轮” [1][2] - 活动由起点锂电等主办 赞助/合作单位包括小哈换电、雅迪科技、台铃集团、新日股份、菜鸟集团等超30家企业 [2] 天赐材料诉讼案 - 天赐材料子公司九江天赐起诉永太科技等12名被告 指控其侵犯液体六氟磷酸锂工艺技术秘密 要求销毁涉案13.4万吨液体锂盐产线并索赔8.87亿元及115万元律师费 [2][4] - 案件涉及九江天赐前员工李胜(曾任工艺技术总监)与郑飞龙 二人通过非法提供技术秘密获取违法所得共计544.504万元 一审被判有期徒刑并处罚金600万元 [4] - 天赐材料近年多次维权 2021年胜诉获赔3040万元 2023年起诉金石集团索赔9000万元 [10] 永太科技反诉 - 永太科技否认侵权 称其六氟磷酸锂为固态产品且技术自主研发 反诉天赐材料名誉侵权 要求赔偿5751.93万元 [7][9] - 永太科技指出双方存在直接竞争关系 指控天赐材料意图通过诉讼垄断市场 [9] 行业竞争背景 - 电解液行业产能过剩 六氟磷酸锂价格2024年大幅下跌 企业盈利下滑 多个项目取消或延期 [10] - 永太科技连续两年亏损 2023-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198亿元、-4.784亿元 [10] - 天赐材料2023-2024年营收同比下滑30.97%、18.74%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66.92%、74.4%至18.91亿元、4.839亿元 [11] 行业影响 - 诉讼反映锂电产业链竞争进入深水区 涉及技术话语权与市场格局博弈 [11] - 专利纠纷频发是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经阶段 将推动企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11]
天赐材料与永太科技陷“互诉战” 技术窃密对垒商业诋毁涉案9.44亿
长江商报· 2025-07-07 06:39
诉讼事件概述 - 天赐材料全资子公司九江天赐就商业秘密侵权纠纷向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被告包括永太科技等12名相关方,索赔金额8.87亿元 [1][3] - 永太科技及控股子公司永太高新就名誉权侵害向临海市和邵武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索赔金额5751.93万元 [1][4] - 双方互诉涉及总金额达9.44亿元,目前案件均已立案受理 [1] 天赐材料指控内容 - 指控前员工李胜违反保密协议,将液体六氟磷酸锂工艺技术泄露给永太科技 [2] - 指控永太科技将非法获取的技术用于年产13.4万吨液体锂盐产业化项目 [2] - 要求销毁侵权产线设备及生产工艺资料 [3] - 索赔经济损失8.87亿元 [3] 永太科技反驳声明 - 否认技术侵权,称产线技术均为自主研发 [5] - 指控天赐材料利用媒体实施商誉诋毁,目的是市场垄断 [4][5] - 指出一审刑事判决尚未生效,且未认定公司为犯罪嫌疑人 [5] - 强调公司坚持自主创新,遵守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6] 行业背景 - 双方均为电解液材料上市公司,生产六氟磷酸锂等主流电解液材料 [4] - 汽车新能源市场剧烈波动导致电解液材料板块竞争激烈 [5] - 诉讼结果将对双方经营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6]
石大胜华定增决议有效期拟再延一年,业绩承压引关注
大众日报· 2025-07-04 12:24
定增方案延期与调整 - 公司拟将2022年定增方案决议及授权有效期延长12个月,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2] - 2022年定增方案最初于2022年8月通过,决议有效期12个月,2023年及2024年已两次延期12个月[4] - 定增方案审核过程曲折,最初拟募资45亿元用于七大项目,后因董事反对及交易所问询,2023年9月第三次修订后募资额降至19.9亿元,取消电解液项目[4][5] - 2024年9月获证监会批复,有效期12个月,若今年9月前未完成需重新申请[5] 业绩表现与亏损原因 - 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母净利润亏损5200万至6000万元,同比减少236.64%至257.66%[6] - 亏损主因包括武汉电解液基地未达产、甲基叔丁基醚产品降价、氟化锂及碳酸锂价格下跌[6] - 2022-2024年营收连续下滑,分别为83.16亿元、56.35亿元、55.47亿元,归母净利润从8.91亿元降至1641.96万元[10] 行业环境与战略合作 - 碳酸酯行业产能扩张、电解液价格低迷且供应过剩、甲基叔丁基醚盈利收窄,共同影响公司业绩[10] - 2025年3月与宁德时代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期内宁德时代拟采购电解液10万吨,预计对业绩产生积极影响[10][11] - 合作有助于完善产业布局、提升市场占有率及锂电池材料竞争力[11]
永太科技及控股子公司对广州天赐高新材料提起诉讼 法院已立案受理
全景网· 2025-07-03 22:39
诉讼案件 - 永太科技及控股子公司邵武永太起诉广州天赐侵害名誉权 涉案金额合计5751 93万元 目前法院已立案受理 [1] - 广州天赐反诉永太科技侵犯商业秘密 要求销毁年产13 4万吨液体锂盐产业化项目相关设备及工艺资料 并索赔经济损失88710万元 [2] - 永太科技否认侵犯商业秘密 称相关产线和技术均为自主研发 [2] 行业背景 - 双方均为电解液材料上市公司 生产六氟磷酸锂等主流电解液材料 存在直接竞争关系 [1] - 近年来汽车新能源市场剧烈波动 电解液材料板块竞争激烈 [1] 公司声明 - 永太科技强调所有生产工艺及核心技术均为自主研发成果 恪守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3] - 公司反对任何形式的垄断行为及不正当竞争 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 [3] - 公司呼吁各界客观理性关注事件发展 共同抵制虚假信息传播 [3] 案件进展 - 目前案件尚未开庭审理 不排除后续可能达成和解或调解 [3] - 暂无法判断对当期或期后利润的影响 [3]
海科新源:双轮驱动破局 软硬兼修跨越周期
证券时报网· 2025-07-03 16:14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营收超36亿元,同比增超7%,2025年一季度营收突破11亿元,同比增幅超30%,创历史新高 [2] - 电解液溶剂业务快速扩张,成为全球能够生产全套五种溶剂的两家企业之一 [3] - 消费化学品板块提供稳定现金流,高端PG销量预计2025年同比增长超4% [5] 行业竞争格局 - 电解液行业处于洗牌期,2022年以来产能扩张导致价格暴跌,80%产能未形成供货 [3] - 全球电解液溶剂市场寡头竞争,公司市场占有率超过40%,位居全球龙头 [3] - 车规级产品标准严格,下游验证周期长,稳定性是行业门槛要素 [3] 双轮驱动战略 - 新能源与消费化工双轮驱动,新能源赛道红利爆发,消费化工需求稳定 [2][5] - 产品矩阵覆盖锂电池电解液溶剂及添加剂、电池高端材料等,应用于动力电池、数码电子及储能系统 [3] - 客户包括特斯拉、比亚迪、宁德时代等全球知名车企及锂离子电池巨头 [3] 技术研发与产能布局 - 研发投入持续加码,每年投入比例在4%以上,科研团队达百人规模 [8] - 山东、江苏连云港、湖北三大生产基地及东营港孵化基地联动,优化资源配置 [5] - 东营港孵化基地柔性产线建设完成,加速新产品从实验室到量产转化 [8] 全球化战略 - 欧洲、美国设立子公司,与中央硝子、天赐材料等头部企业深度合作 [5] - 国内生产、集中发运模式为主,建立48小时供应网络 [5] - 通过供应链优化降低成本,应对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影响 [6] 第二增长曲线布局 - 聚焦固态电解质研发,已取得两项国家发明专利,部分技术进入实验室验证阶段 [7] - 管道内项目共计34个,产业化开工调试阶段6个,中试阶段项目11个,研发项目7个 [7] - 布局功能性、高倍率、高能量密度添加剂、固态电解质及正极补锂剂等前沿技术 [7] 管理优化与数字化转型 - 引入麦肯锡、杜邦等国际咨询机构优化管理体系,目标2025年人效达行业P99水平 [8] - 投入数亿元资金用于SAP系统、AI研发应用与无人取样车等智能化设施 [8]
石大胜华上半年预亏超5200万元 因内幕信息管理问题被责令改正
长江商报· 2025-07-03 07:08
业绩表现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5200万元到6000万元,同比减少9005.72万元到9805.72万元,同比下降236.64%到257.66% [1]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亏损5300万元到6100万元,同比减少8437.4万元到9237.4万元,同比下降268.93%到294.43% [1] - 自2022年以来连续三年半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双降,2022年至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8.91亿元、1872.6万元、1641.96万元,同比下降24.42%、97.9%、12.32% [2] 业务情况 - 公司业务涵盖电解液行业、碳酸酯行业、甲基叔丁基醚行业等,2021年开始剥离基础化工资产,全面进军新能源新材料新兴产业 [2] - 2024年碳酸二甲酯系列、甲基叔丁基醚系列、气体系列产品销量分别为77.39万吨、20.98万吨、1.45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4.49%、9.97%、0.85% [3] - 武汉基地20万吨电解液项目于2024年6月投产并交付第一批产品,东营基地30万吨电解液已稳定运行 [3] 业绩变动原因 - 武汉基地电解液装置产品处于客户导入阶段,产量未达产,固定费用偏高 [3] - 甲基叔丁基醚系列产品因价格下降导致利润降低 [3] - 二季度氟化锂和碳酸锂产品价格下跌导致利润降低 [3] 公司治理 - 公司因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管理问题被山东证监局采取责令改正的行政监管措施 [3] - 董事长郭天明、董事会秘书吕俊奇被出具警示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数据库 [4] 公司背景 - 公司前身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旗下的校企胜华新材,2020年青岛国资参与校企改革后进入无主状态 [2] - 2023年控股股东变更为石大控股,实际控制人变更为青岛西海岸新区国有资产管理局,2024年6月更名为石大胜华 [2]
电解液供应过剩、产品跌价,石大胜华上半年最多预亏6000万
第一财经· 2025-07-02 19:56
锂电行业现状 - 锂电行业周期底部已探明 但电解液等环节需求存在不确定性 供给出清过程漫长 材料制造商下半年仍面临经营压力 [1] - 电解液价格弱势运行 各类电解液均价不到2万元/吨 处于近三年同期低点 [1] - 行业维持以销定产模式 下游需求增长不及预期 整体开工维持低负荷 5-6月订单向头部企业集中 中小企业订单偏少甚至停产 [3] 石大胜华经营情况 - 上半年净利润预亏5200万至6000万元 同比减少236.64%到257.66% 扣非净利润预亏5300万至6100万元 [1] - 二季度亏损约3146万元 较一季度2853.89万元亏损加剧 [2] - 亏损原因包括武汉基地电解液装置未达产 固定费用偏高 甲基叔丁基醚系列产品价格下降 氟化锂及碳酸锂产品价格下跌 [2] - 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0.09% 但净利润亏损逾2800万元 反映"以量补价"策略难抵价格下跌 [4] - 毛利率从2021年31.5%降至2024年不足6% 一季度销售毛利率5.6% 销售净利率-3.42% [5] 电解液市场分析 - 上半年电解液价格震荡下滑 磷酸铁锂电解液价格波动于17600-23600元/吨区间 处于近3年同期低位 [2] - 六氟磷酸锂等关键原材料价格低迷 成本支撑减弱拖累电解液价格 [5] - 下半年电解液价格或维持16000-20000元/吨区间震荡 新增产能明显减少 但供应端货源充足 竞价激烈 [6] - 需求端预计维持增长但好转预期存变数 除非出现爆发式需求 否则供过于求现状难改 [6] 行业未来展望 - 下半年锂电行业看点包括政策托举和固态电池批量落地进展 但政策刺激力度有限 固态电池仍处小批量试生产阶段 [5] - 电解液产能出清缓慢 龙头企业新增产量主要来自产能爬坡 制造企业利润空间较小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