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二醇

搜索文档
海科新源(301292) - 301292海科新源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05
2025-09-05 16:50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7.92% [2]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61.21% [2] - 研发投入7602.75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56% [5][7][9] - 丙二醇业务营收下滑1.23%,毛利率仅4.09% [4] - 丙二醇出口量增长31.09%但受价格波动影响利润 [4] 业务战略与布局 - 坚持"锂电池材料+消费化学品"双轮驱动战略 [2][8] - 在欧美设立中转基地提升本地化响应能力 [2][5] - 海外业务发展良好,出口量持续提升 [5] - 布局固态电解质、功能性添加剂等前沿材料 [3][5][11] - 新蔚源中试孵化基地有序试生产,加速新产品孵化 [11] 研发与创新 - 研发人员175人,占员工总数15% [7][9] - 获授权专利116项(含55项发明专利) [6][9] - 参与制定12项国家/行业/团体标准 [6][9] - 建立四大研发平台(新能源材料、电子级高纯化学品、电解液测试、电池制备测评) [5][9] - 固态电池电解质开展基础研究及工艺优化 [3][8][11] 行业与市场 - 全球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长31.8% [2] -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增长40.3% [2] - 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同比增长37.3% [2] - 全球电池储能系统装机总量同比增长54% [2] - 面临DMC、PG行业供需失衡及价格波动挑战 [4][10][11] 客户与产品 - 碳酸酯系列产品应用于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消费类锂电池 [7] - 消费化学品客户包括欧莱雅、资生堂、强生、珀莱雅等知名企业 [8] - 食品级/医药级丙二醇实现国产化替代并出口增长 [4][8] - 提供电解液溶剂及添加剂的"一站式服务"能力 [5][8]
海科新源中报拆解:现金流承压,货币资金大缩水存隐忧
齐鲁晚报网· 2025-09-02 15:0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4283万元 较上年同期亏损1.1亿元收窄61.21% [1][3] - 营业收入23.16亿元 同比增长27.92% [3] - 整体毛利率3.58% 同比提升1.82个百分点 [3] - 丙二醇产品收入4.04亿元 同比略降1.23% 毛利率4.09% [3] - 基本每股收益-0.19元/股 较上年同期-0.50元/股提升62% [3] 现金流与资产负债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48亿元 较上年同期-1.95亿元进一步恶化 [1] - 货币资金8.22亿元 较年初18.51亿元减少55.6% [2][4] - 应收账款12.32亿元 较年初9.41亿元增长30.86% [4] - 总资产72.94亿元 较年初83.33亿元下降12.47% [4] 业务布局与市场地位 - 全球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溶剂龙头企业 客户包括特斯拉/比亚迪/宁德时代/LG/三星SDI/松下 [5] - 消费化学品客户覆盖欧莱雅/资生堂/强生/联合利华/华宝股份等知名企业 [5] - 受益新能源汽车(预计2025年增速20%)及储能市场(增速超30%)需求爆发 [7] - 研发聚焦固态电池电解质/钠离子电池材料等前沿方向 [7] 资本市场表现 - 当前股价19.6元/股 低于发行价19.99元/股 处于破发状态 [5] - 2023年7月登陆深交所创业板 发行价19.99元/股 [5] - 向威海银行申请5000万元综合授信额度 [8] 历史业绩对比 - 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8.11亿元(同比增长14.67%) 净利润亏损1.1亿元 [6] - 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为盈利5544.67万元 [6]
东烽财经|海科新源中报拆解:现金流承压,货币资金大缩水存隐忧
大众日报· 2025-09-01 23:3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4283万元 较上年同期亏损1.1亿元大幅收窄61.21% [1][3] - 营业收入23.16亿元 同比增长27.92% 较上年同期18.11亿元显著提升 [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48亿元 较上年同期-1.95亿元进一步恶化 [1] - 整体毛利率达3.58% 同比提升1.82个百分点 显示成本管控成效 [3] 资产负债结构 - 货币资金降至8.22亿元 较年初18.51亿元大幅减少55.6% [2][4] - 应收账款增长至12.32亿元 较年初9.41亿元上升30.86% 与营收增长同步 [4] - 总资产72.94亿元 较年初83.33亿元下降12.47% [4] 业务板块 - 丙二醇产品实现营业收入4.04亿元 同比略降1.23% 毛利率保持4.09% [3] - 锂电池电解液溶剂业务受益新能源汽车20%增速及储能市场超30%增速需求爆发 [7] - 消费化学品醇类产品客户包括欧莱雅、资生堂、强生等国际知名企业 [5] 战略与技术布局 - 实施锂电池材料与消费化学品双主业发展战略 对冲单一行业波动风险 [7][8] - 研发聚焦固态电池电解质、钠离子电池材料等前沿技术 部分进入实验室阶段 [7] - 全球化产能协同海外生产基地与仓储基地 降低物流成本提升交付效率 [7] 市场地位与资本表现 - 全球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溶剂龙头企业 是天赐材料、比亚迪等头部企业A供供应商 [5] - 产品覆盖特斯拉、宁德时代、LG、三星SDI及松下等全球顶级电池厂商 [5] - 当前股价19.6元/股仍处于发行价19.99元/股之下 处于破发状态 [5]
阿科力(603722) - 无锡阿科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主要经营数据公告
2025-08-27 17:07
产品价格 - 2025年1 - 6月脂肪胺平均售价13,902.16元/吨,较2024年同期降8.60%[1] - 2025年1 - 6月光学材料平均售价33,779.07元/吨,较2024年同期增13.04%[1] - 2025年1 - 6月环氧丙烷平均采购均价6,898.70元/吨,较2024年同期降17.55%[1] - 2025年1 - 6月丙二醇平均采购均价5,723.71元/吨,较2024年同期降18.58%[1] - 2025年1 - 6月莰烯平均采购均价32,750.14元/吨,较2024年同期增45.70%[1] 产品产销与收入 - 2025年1 - 6月脂肪胺产量9,954.62吨,销量9,188.75吨,销售收入12,774.34万元[2] - 2025年1 - 6月光学材料产量2,384.24吨,销量2,534.03吨,销售收入8,559.70万元[2] - 2025年1 - 6月主要产品总产量12,388.86吨,总销量11,722.78吨,总销售收入21,334.05万元[2]
利华益维远化学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8-27 03:39
公司治理结构变更 - 董事会审议通过取消监事会并修订公司章程的议案 [15][17][19] - 监事会成员一致同意取消监事会并废止监事会议事规则 [29][30][31] - 治理制度修订涉及股东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等六项制度 [19] 董事会运作情况 - 第三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于2025年8月26日召开 全体7名董事出席 [12][13] - 会议审议通过半年度报告及主要经营数据公告等五项议案 [13][15][18][20][23] - 所有议案表决结果均为7票同意 无反对及弃权票 [14][16][21][24] 股东大会安排 - 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定于9月12日采用现场与网络投票结合方式召开 [34][37] - 会议将审议取消监事会及修订公司章程等特别决议议案 [38][39] - 股权登记日设定为会议召开前收市时的在册股东 [42] 经营数据披露 - 公司按监管要求披露2025年上半年主要经营数据 [5] - 产品分类包括酚酮相关产品、新能源新材料产品、专用化学品及工业气体 [5][6][7] - 经营数据包含主要产品的产量、销量、收入及价格变动情况 [8] 财务报告状况 - 2025年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 [3][4] - 监事会确认半年度报告真实准确反映公司经营及财务状况 [27] - 报告期内未发生对经营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4]
恒力石化(600346):2025 年半年报点评:油价下跌业绩承压下滑,“反内卷”政策推进大炼化底部反转可期
光大证券· 2025-08-23 20:06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当前股价17.10元[1] 核心观点 - 油价下跌致业绩承压 2025年上半年营收1039亿元同比-7.7% 归母净利润30.5亿元同比-24%[4] - Q2单季度业绩显著下滑 营收469亿元同比-13.5%环比-17.8% 归母净利润9.99亿元同比-47%环比-51%[4] - 布伦特原油Q2均价66.76美元/桶同比-22%环比-11% PX价差-389元/吨同比-821元/吨[5] - "反内卷"政策持续推进 大炼化行业景气度有望迎来底部反转[7] - 新产能逐步投产 公司保持较高成长性 持续实施高分红政策[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30.5亿元[4] - 下调盈利预测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3.02亿元(下调10%)/97.08亿元(下调8%)/107.21亿元(下调8%)[8] - 对应EPS分别为1.18/1.38/1.52元[8]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增长率5.64%/6.29%/6.88%[9] - ROE(摊薄)预计从2024年11.11%提升至2027年13.26%[9] 产能建设 - 大连长兴岛160万吨/年高性能树脂及新材料项目全面建成投产[6] - 恒力化纤年产40万吨高性能特种工业丝项目投产 工业丝总产能达80万吨/年[6] - 苏州汾湖基地12条线功能性薄膜生产线全面投产 年产高端功能性聚酯薄膜47万吨[6] - 南通基地12条线功能性薄膜项目和锂电隔膜项目稳步推进 预计2025年逐线投产[6] 行业环境 -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反内卷"概念[7]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7]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及中央财经委会议再次强调"反内卷"[7] - 石化行业政策从"减油增化"转向明确高附加值转化方向[7] 估值指标 - 当前总市值1204亿元 总股本70.39亿股[1] - 2025-2027年预测P/E分别为14/12/11倍[9] - 2025-2027年预测P/B分别为1.8/1.6/1.5倍[9] - 股息率预计从2024年2.7%提升至2027年4.1%[15]
石大胜华: 申万宏源证券承销保荐有限责任公司关于石大胜华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之上市保荐书
证券之星· 2025-08-21 19:18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自2002年成立以来持续深耕碳酸酯类产品为主的精细化工品行业,形成了以碳酸酯系列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溶剂为核心的新能源材料业务格局,同时布局六氟磷酸锂、电解液添加剂、硅基负极材料等锂电材料产品,积极推进向"电解液+材料"综合平台服务商转型 [1] - 公司在碳酸酯类溶剂行业处于领先地位,是国内电解液溶剂龙头企业,依托北京、青岛、东营、泉州、济宁等研发生产基地及东亚、欧洲的海外销售网络实现全球化布局 [1][2] - 主要产品包括碳酸二甲酯(DMC)、碳酸甲乙酯(EMC)、碳酸丙烯酯(PC)、碳酸二乙酯(DEC)、碳酸乙烯酯(EC)等电解液溶剂,以及丙二醇、六氟磷酸锂、甲基叔丁基醚(MTBE)等传统化工产品 [2] 财务表现分析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58,813.01万元,2024年度营业收入554,672.97万元,2023年度营业收入563,478.83万元,2022年度营业收入831,610.30万元,呈现下降趋势 [4] -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5,430.02万元,2024年度净利润-7,518.16万元,2023年度净利润-6,267.29万元,2022年度净利润88,830.01万元,盈利能力显著下滑 [4] - 2025年3月31日资产总额1,022,020.22万元,负债总额594,310.03万元,资产负债率58.15%,较2022年30.49%大幅上升 [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从2022年84,778.85万元下降至2024年-44,761.25万元,2025年第一季度回升至4,183.47万元 [4] 行业地位与竞争优势 - 公司在碳酸酯类溶剂行业市占率达到53%,居于领先地位,牵头制定碳酸二甲酯国家级标准,参与制定锂电池电解液五种主要溶剂行业标准 [32] - 拥有多工艺技术路线(环氧丙烷酯交换法、环氧乙烷酯交换法)和多基地协同生产能力(东营、济宁、泉州),与中化泉州石化合资建设44万吨/年新能源材料项目 [29] - 客户覆盖天赐材料、国泰华荣、韩国ENCHEM等国内外电解液龙头厂商,以及比亚迪等新能源汽车厂商 [32] - 研发投入保持较高水平,2022-2025年第一季度研发投入分别为26,938.23万元、19,205.72万元、23,828.20万元和6,937.59万元 [32] 本次发行基本情况 - 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数量30,021,014股,发行价格33.31元/股,募集资金总额999,999,976.34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982,169,508.71元 [12][13] - 发行对象最终确定为7名投资者,包括国投证券、星河证券、华菱津杉等机构,限售期6个月 [13][14] - 募集资金将用于22万吨/年锂电材料生产研发一体化项目、年产10万吨液态锂盐项目、年产1.1万吨添加剂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39] 技术研发能力 - 公司高度重视技术研发,依托胜华研究院,拥有实验室及工业中试装置,聚焦锂电材料、溶剂工艺、半导体辅材、电解液材料、硅基负极材料五大研发方向 [31] - 对接中国科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沈阳化工大学等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展开科研攻关,技术研发人员占比85.45% [31] - 拥有小试、中试、量产平台,技术研发优势明显,在产与规划新建DMC项目同时拥有多工艺技术路线 [32] 产能布局与扩张 - 公司积极推进产能扩张,与中化泉州石化有限公司合资建设的44万吨/年新能源材料项目(一期)已顺利试车投产 [29] - 本次募投项目包括22万吨/年锂电材料生产研发一体化项目、年产10万吨液态锂盐项目、年产1.1万吨添加剂项目,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布局 [39] - 多基地协同生产模式(东营、济宁、泉州)增强稳定供应能力,巩固DMC及整个碳酸酯溶剂的行业领先地位 [29]
环氧丙烷涨势恐难持续
中国化工报· 2025-07-01 10:07
环氧丙烷市场行情分析 价格走势与驱动因素 - 6月26日环氧丙烷市场均价达7666 67元/吨 较6月1日上涨4 4% 较6月10日低点上涨7 33% [1][2] - 上半年价格呈W型曲线 最高点为1月初华南市场8950元 最低点为4月下旬华北市场6810元 [2] - 6月价格上涨主因包括:美方下调关税带动出口订单恢复 山东大厂外采需求提振 国际原油及原料丙烯价格上涨 [2] 供应端动态 - 6月供应缩量推动涨价:华东市场金陵亨斯迈 镇海等装置仅履行合约单 浙石化全部自用 连云港为主要现货来源 [3] - 盛虹石化20万吨/年PO/SM装置重启 负荷率70-80% 万华三期 卫星石化 中石化长岭等新装置计划近期投产 [3] - 7月预计产能集中释放 瑞恒装置计划停车 其余增量装置落地可能对市场形成利空 [3] 需求端表现 - 价格传导不畅:下游产品涨幅低于环氧丙烷 终端海绵等消费品市场冷清 聚醚新订单有限 [4] - 下游观望情绪浓厚:合约量占比高 现货刚需一般 丙二醇 异丙醇胺等领域因原料涨价压缩利润 企业采购意愿低 [4] - 7月淡季需求疲软:部分丙二醇装置计划重启 但高温天气抑制整体买气 终端需求处于盘整状态 [5] 后市展望 - 行业认为涨势不可持续:供应增量集中兑现与终端需求疲软将导致价格回归弱势 [3][5]
2023年中国环氧丙烷行业简报:全球供给重构:海外产能退出下的中国机遇与全球布局-20250618
头豹研究院· 2025-06-18 20:1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核心观点 环氧丙烷是重要丙烯衍生物,生产工艺正从氯醇法向HPPO工艺转型 下游应用广泛 近年来在绿色产品合成领域应用不断扩大 丙烯行业产能扩张但开工率下降,面临结构性过剩风险,2025年价格预计温和回落 国内环氧丙烷产能持续扩张,产量增速趋缓,出口市场开始启动 2025年行业供需失衡压力凸显,产能利用率或承压下行 国际巨头停产为中国厂商带来全球扩张良机 [2][9][11][14][19][20][29][32] 各问题总结 Q1:环氧丙烷相关信息 - 环氧丙烷是无色透明有毒液体,是第三大丙烯衍生物,化学性质活泼 主要生产工艺有氯醇法、共氧化法和HPPO法,因环保因素,氯醇法新建装置被禁,HPPO法成新建装置主流工艺 [2] - 下游应用分布为聚醚多元醇78%、丙二醇7%等,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在绿色产品合成领域发展前景广阔 [3] Q2:丙烯行业供应情况 - 2018 - 2024年行业扩张,产能从3620万吨增至7104万吨,产量从3005万吨增至5356万吨,但开工率从83%降至75%,行业可能面临结构性过剩风险 [9] Q3:丙烯价格影响因素及走势 - 2025年丙烯行业供需双增,供应端计划新增产能951万吨,PDH装置增量放缓,成本压力预期缓解,开工率有望提升 需求端主力PP市场容量受限,但下游扩能进度快,需求支撑稳固 综合因素,2025年丙烯市场价格预计温和回落 [10][11] Q4:国内环氧丙烷供应情况 - 2018 - 2024年供应稳步增长,产能从321万吨增至742万吨,2022年产能增速达30% 产量从283万吨增至526万吨,增速低于产能扩张速度,2022年产量小幅回落 [14] Q5:中国环氧丙烷进出口情况 - 出口受限原因是退税政策缺失和加工贸易政策限制,仅HPPO和共氧化法产品可出口 2019 - 2024年出口量波动,净进口量和进口依存度下降,国内供给能力增强 [19] Q6:国内环氧丙烷企业扩产计划及供需展望 - 2025年供应端五家企业新增产能124万吨,采用三种工艺路线,多数企业无下游产业配套 需求端新增产能154万吨,实际预计影响量40万吨,与供应端实际影响量对比,供需失衡明显 [20][21] Q7:下游市场需求对环氧丙烷产能的支撑情况 - 2022 - 2025E年供给端产能年均复合增长率20.9%,从490万吨增至866万吨 需求端刚性增长,从392万吨提升至604万吨 主要下游开工负荷承压,新增产能投放使供给过剩压力攀升,成本因素影响企业盈利能力,成本管控和规模经济效应是关键 [29] Q8:海外巨头停产影响及国内厂商消化过剩产能情况 - 2025年Q1国际巨头关停产能约106万吨,对中国厂商利好:改善供需格局、凸显技术路线优势、增加出口机会 [32][33]
ST永悦(603879) - 永悦科技2025年第一季度主要经营数据公告
2025-04-30 00:04
业绩总结 - 2025年1 - 3月公司营业收入60839746.91元[2] - 化学制品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60710855.51元[2] - 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89380.53元[2] 产品数据 - 2025年1 - 3月化学制品总产量8886.17吨,总销量8187.68吨[2] - 工艺品树脂产量851.18吨,销量808.28吨,收入6129781.12元[2] - 玻璃钢及其他树脂产量4111.78吨,销量3655.52吨,收入26854006.86元[2] - 人造石树脂产量3923.21吨,销量3723.88吨,收入27727067.53元[2] 价格数据 - 2025年1 - 3月工艺品树脂月均售价7583.73元/吨,降3.58%[3] - 玻璃钢及其他树脂月均售价7346.15元/吨,升3.16%[3] - 人造石树脂月均售价7445.75元/吨,降6.04%[3] 采购数据 - 2025年1 - 3月苯乙烯平均采购单价7501.73元/吨,降5.59%[5] - 丙二醇平均采购单价5287.78元/吨,降26.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