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种植

搜索文档
助力乡村特色产业跑出加速度
人民网· 2025-06-08 08:47
乡村特色产业发展 - 黑龙江省萝北县太平沟乡发展五味子种植产业,兼具食材和药用价值,成为群众增收渠道 [1] - 黑龙江省纪检监察机关重点监督乡村特色产业,推进农村"三资"管理专项整治,提升产业带农水平 [1] -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提出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推动农文旅融合 [1] 特色产业监督机制 - 广西柳州市纪委监委建立甘蔗产业专项监督机制,整合监督力量,重点纠治政策落实和资金管理问题 [2] - 湖南省郴州市纪委监委聚焦蔬菜、柑橘等四大"百亿产业",制定个性化监督清单,强化补贴资金兑付监督 [3] - 浙江省富阳区纪委监委推动建立"镇+村集体+农户+市场"运营模式,统一管理116户茶农茶园,实现标准化生产 [4] 产业升级与附加值提升 - 山东平度市纪委监委推动葡萄产业冷链物流建设,解决集中上市滞销问题,并通过"大泽山文旅"小程序整合34个葡萄村旅游资源 [4] - 贵州道真县发展食用菌产业,2023年投放菌棒1.9亿棒,实现产值7.5亿元,带动2000余户增收 [5] - 道真县纪委监委重点监督食用菌项目资金和用工环节,查处截留补助款案例保障产业发展 [5] 产销模式创新 - 浙江富阳安顶云雾茶通过规模化经营年销量达5000余斤,解决分散经营导致的工艺不统一问题 [4] - 广西柳州通过提级监督机制加速甘蔗特色产业发展,建立"室组地"联合监督体系 [2]
打一场“三北”工程攻坚战
经济日报· 2025-06-06 07:22
我国启动"三北"工程是基于什么考虑?整体规划和基本框架是怎样的?目前进展如何? 唐芳林(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三北"工程是与我国改革开放一起实施的重大生态工程。20世纪 70年代末,三北地区森林稀少且分布不均,森林覆盖率只有5.05%,沙化土地总面积达128万平方公 里,风蚀沙化十分严重,沙尘暴频繁发生,每年风沙天数超过80天,形成了东起黑龙江、西至新疆的万 里风沙线。沙化土地以每年超15万公顷的速度扩展,三北地区1300多万公顷农田遭受风沙危害,粮食产 量低而不稳,农村燃料、饲料、木料、肥料"四料"俱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受到严重限制。为从根本 上改变三北地区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三北"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重点地区建设 大型防护林,开启了我国大规模治理风沙、改善生态的先河。 按照1989年编制完成的《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总体规划方案》,"三北"工程建设范围包括13个省(区、 市)的551个县(旗、市、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总面积406.9万平方公里。规划建设期限73年,从 1978年开始到2050年结束,分三个阶段、八期工程进行。规划造林3508万公顷,力争到2050年,工程区 森林 ...
面对面对接融资需求,河南农业企业政金企对接会信阳站活动举行
搜狐财经· 2025-05-23 13:29
河南省农业企业政金企对接会概况 - 活动由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和河南省委金融办联合举办,旨在搭建政金企对接平台,促进农业企业与金融机构合作 [1] - 50家信阳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和近30家金融机构参与现场对接 [1] - 活动包括企业路演和圆桌洽谈环节,实现业务与需求精准对接 [3][6] 参会农业企业情况 企业融资需求 - 黄国粮业:国内领先糯米粉生产企业,2025年需新增融资9000万元用于设备采购和原材料采购 [3] - 农都农业:年加工水产品6万吨(小龙虾3万吨),需1亿元贷款用于4-7月原料收购 [5] - 上淮农垦:正在孵化食叶草产业链、中药材种植等三个项目,均有较大融资需求 [5] - 鑫永生生态农业:需800万元贷款建设1500亩果蔬基地和500吨冷藏设施 [5] - 大别山詹氏蜜蜂园:拥有8万箱蜂群,年加工蜂产品6000吨,2025年需2000万元贷款 [5] 企业经营亮点 - 黄国粮业为三全、思念等知名食品企业提供原料 [3] - 农都农业采用国际先进液氮锁鲜技术,保持水产品原质原味 [5] - 大别山詹氏蜜蜂园拥有30处生态养蜂场和500余家联合蜂场 [5] 金融机构参与情况 - 参与机构包括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中原银行等各类金融机构 [6] - 金融机构代表介绍业务情况并与企业进行一对一交流 [6] 政金企合作成果与规划 - 2024年已举办5次对接活动,累计授信8.53亿元,放贷6.59亿元,对接成功率71.6% [8] - 政府建议金融机构开发差异化金融产品,农业企业需完善财务制度提升竞争力 [8] - 活动目标是通过金融支持推动乡村振兴和农业高质量发展 [8]
宁阳:特色种植串起乡村振兴“金链条”
齐鲁晚报网· 2025-05-23 12:04
乡村振兴特色种植产业 - 山东泰安宁阳县形成"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乡村振兴格局,泗店镇发展千禧果种植,蒋集镇发展丹参芍药种植,乡饮乡发展芦荟种植 [1][2] - 泗店镇后辛庄村利用中央财政扶持资金将闲置老木器厂改造为现代化种植大棚,种植绿色食品标准的千禧果,使用豆粕菌渣有机肥和地埋式滴灌管网,水肥利用率达90%以上 [1] - 千禧果种植采用水肥一体化滴灌设备,5个大棚仅需一人不到半天即可完成灌溉施肥,相比传统模式大幅提升效率 [1] 特色种植经济效益 - 蒋集镇丹参种植每亩收入7000元,白芍3年起挖亩产干货1500公斤,每公斤售价100元,与知名药厂签订订单种植 [2] - 乡饮乡库拉索芦荟单株重达30斤,每亩种植3000株,年收益3万元,已研发"芦荟π"系列饮品 [2] - 乡饮乡计划推行"公司+农户"模式,构建种植、研发、销售一体化产业链,带动周边群众参与种植 [2] 农业技术创新 - 泗店镇千禧果种植采用智慧农业技术,包括有机营养液精准滴灌、绿色食品标准管理等,产出果实糖度高、口感好 [1] - 新农人将农业新技术新理念融入种植过程,显著提升水肥利用效率和劳动效率 [1] - 特色种植产业从传统农业向规模化、产业化、品质化方向发展,提升土地资源价值 [2]
深圳驻海丰县大湖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以多维度科技赋能 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南方农村报· 2025-05-07 16:50
为拓展大湖镇生蚝养殖产业潜力,帮扶工作队近期深入养殖一线调研,协同推动生蚝产业全 链条升级,近日安排科技特派员团队与村委干部进行沟通、建立联系,为后续提供技术指导 及品质检测服务,探索生蚝深加工技术路径提出技术支撑,从而通过链接科研资源,推动生 蚝产品附加值提升,助力打造区域特色品牌。 深圳驻海丰县大湖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以科技兴农为核心抓手,深化与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 东省科学院科技特派员团队合作,聚焦水产养殖、特色种植及生蚝深加工等产业升级,持续 推动大湖镇农业向智能化、绿色化、高质化转型,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大湖镇帮扶工作队联合科技特派员团队,与汕尾市裕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深度合作,成功实 现"基于5G和人工智能的鲈鱼摄食行为识别装置"技术成果转化,旨在通过数字技术引领水 产养殖革新。近日再次深入该企业,调研技术应用成果,并围绕水质参数在线检测与循环水 养殖技术展开深度研讨,计划构建 "水质监测 + 生态循环" 一体化智慧养殖体系,为水产养 殖打造可复制的智慧化样本。 针对大湖镇柚子产业面临的黄龙病威胁,帮扶工作队依托科技特派员团队,持续开展专项防 治培训与跟踪干预,推广生物防治技术,有效降低病害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