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能源
搜索文档
卓越新能(688196):盈利水平持续修复,募投10万吨烃基生柴项目带来增量
太平洋证券· 2025-11-05 20:43
投资评级 - 报告对卓越新能的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 [1] 核心观点 - 报告核心观点为卓越新能盈利水平持续修复,且募投的10万吨烃基生物柴油项目将带来新的增长增量 [1][5][6] 股票数据与市场表现 - 公司总股本为1.27亿股,流通股本为1.2亿股,总市值为63.34亿元,流通市值为59.76亿元 [3] - 公司股票12个月内最高价为54.31元,最低价为25.53元 [3] - 公司股价走势相对沪深300指数表现出色,区间涨幅曾达110% [2] 近期财务业绩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43亿元,同比下降21.24% [4][5]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67亿元,同比增长81.2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1.59亿元,同比增长83.78% [4][5] - 公司盈利能力显著增强,2025年第三季度销售毛利率达11.73%,较2025年上半年的10.17%和去年同期的3.56%均明显提升 [5] 业务布局与项目进展 - 公司已构建“废弃油脂资源-生物能源-生物基材料”一体化的产能布局,拥有生物柴油年产能50万吨,生物基材料年产能14万吨 [6] - 公司通过定增募资3亿元,用于推进年产10万吨烃基生物柴油(HVO/SAF)项目,预计项目税后内部收益率为28.94% [6] 未来盈利预测 - 预测公司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2.53亿元,2026年为4.03亿元,2027年为4.85亿元 [6][7] - 对应2025年至2027年的预测市盈率(PE)分别为25倍、16倍和13倍 [6][7] - 预测公司毛利率将持续改善,从2024年的7.11%提升至2026年的15.24% [9]
朗坤科技(301305.SZ):今年SAF与UCO价格明显上涨,公司的生物能源业务具备较好的经营弹性
格隆汇· 2025-11-04 15:35
格隆汇11月4日丨朗坤科技(301305.SZ)近日接受特定对象调研时表示,今年 SAF 与 UCO 价格明显上 涨,公司的生物能源业务具备较好的经营弹性,根据市场需求动态调整生物柴油与UCO的销售比例。 今年涨价的背景下,公司收缩外采原料加工成生物柴油产销的同时,增加 UCO 原料的直接销售,目前 该策略带来了较好的利润回馈。 (原标题:朗坤科技(301305.SZ):今年SAF与UCO价格明显上涨,公司的生物能源业务具备较好的经 营弹性) ...
机构风向标 | 卓越新能(688196)2025年三季度已披露前十大机构累计持仓占比79.49%
新浪财经· 2025-10-31 10:17
机构持股概况 - 截至2025年10月30日,共有12个机构投资者持有公司A股股份,合计持股量达9559.4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79.66% [1] - 前十大机构投资者合计持股比例高达79.49% [1] - 相较于上一季度,前十大机构持股比例合计上涨了1.24个百分点 [1] 公募基金持股变动 - 本期持股增加的公募基金共计4个,持股增加占比达0.68% [2] - 本期持股减少的公募基金共计3个,持股减少占比达0.23% [2] - 本期新披露的公募基金为富国研究精选灵活配置混合A [2] - 本期未再披露的公募基金共计124个 [2]
海新能科第三季度营收增长63.82%,把握SAF上行机遇大幅提升盈利能力
证券时报网· 2025-10-27 09:03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42亿元,归母净利润5795.11万元,整体业绩扭亏并大幅增长[1] - 第三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收入9.58亿元,同比增长63.82%,归母净利润9333.24万元[1] - 公司资产结构优化,截至2025年9月末资产负债率为29.81%,较2024年末的38.99%降低9.18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均同比减少[1] 业务运营与战略 - 生物能源是公司核心战略支柱,创新销售组合策略,有效拓展非欧盟客户,顺利履行并超额交付非欧盟客户HVO销售长协订单[1] - 公司运营管理水平提升,质量管控、供应商管理、时效管理、预处理与催化剂方案等持续优化[1] - 公司明确战略聚焦主业、增加SAF产能、优化生产提质增效、精益管理改善经营,生物能源业务板块实现扭亏为盈[3] 生物航煤(SAF)业务进展 - 生物航煤是生物柴油最热门的应用领域,也是公司重点发力点,因其碳减排效果明显且可与传统航空燃料直接掺混使用[2] - 公司子公司山东三聚异构项目建成并稳定运营,SAF关键运行参数优于设计指标,原料供应链保障能力增强,签订多家核心供应商长协订单[2] - 公司是行业内具备产能与资质双重领先优势的SAF供应商,率先获得民航局适航证书,并于2025年10月取得商务部等四部委关于生物航油出口先行先试的批复,进入出口“白名单”[2] - 公司已与海外客户签订生物航煤订单,四季度生产排期较满[2] 行业前景与市场环境 - 全球多地强制掺混政策发布驱动SAF需求高增,市场步入放量元年,2024年欧盟SAF消费量约为61万吨,2025年掺混政策实施预计带来约130万吨需求增量[3] - 我国SAF政策以引导为主,若2030年掺混比例达到IATA建议的4.7%,对应民航业SAF年需求量将增至约249万吨[3] - 全球SAF供需持续偏紧,推动价格上涨,截至2025年10月18日我国SAF离岸高端价为2500美元/吨,较年初上涨38.9%,处于历史高位,市场分析机构普遍认为高景气有望持续[3] 公司展望 - 公司有望在2025年实现全年业绩扭亏,带给股东更好回报,并在长期投入中实现效益提升[3] - 生物航油出口“白名单”资格有助于公司合理安排生产,提升产能利用率,增强产品国际竞争力,巩固在生物航煤领域的地位[2]
积极把握市场机遇 海新能科2025年三季度归母净利润扭亏为盈
证券日报· 2025-10-26 22:04
公司2025年三季度业绩 - 第三季度公司营收实现9.58亿元,同比上涨63.82%,归母净利润实现9333.24万元 [2] - 2025年1月至9月公司营收实现19.42亿元,同比上涨5.60%,归母净利润实现5795.11万元,整体业绩扭亏为盈 [2] - 业绩增长源于把握烃基生物柴油市场上行机遇,创新销售组合策略并有效拓展非欧盟客户,欧洲客户长协订单按计划执行 [2] 生物航油出口“白名单”资格 - 控股子公司山东三聚取得四部委批复,获准在核定年产能15.8万吨范围内申领2025年生物航油出口许可证 [2] - “白名单”出口试点是四部委推动生物航油出口的创新举措,允许符合条件企业在核定产能内申领出口许可证,突破传统成品油限制 [3] - 该资格有利于公司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拓展海外市场,巩固在生物航煤领域的地位 [3] 生物航油业务进展与产能 - 公司20万吨/年生物柴油异构化项目已稳定运行,年产生物航煤约16万吨 [4] - 山东三聚生物航油生产线于2024年5月投资建设,2025年5月已实现正常生产运行 [3] - 公司生物航煤已供应国内客户中航油集团,并与海外客户签订订单,四季度生产排期较满 [4] 行业前景与公司战略 - 国际民航组织CORSIA计划推动下,预计至2050年全球航空业对生物航油年需求量将突破3亿吨,对应市场规模达万亿美元级别 [4] - 公司未来三年计划从原料收集与开发、新产品升级、供应链管理及产业上下游深度战略合作等方面推动生物能源内生外延增长 [4] - 公司将继续强化技术创新,保持研发投入,力争技术水平始终处于行业前列 [5] 生物航油产品与技术 - 生物航油以地沟油等动植物废弃油脂为原料,开辟从“地沟油”到“航空油”的低碳经济新模式 [3] - 山东三聚采用原料油预处理工艺和固定床加氢反应工艺流程,以废弃动植物油脂生产烃基生物柴油和生物航油 [3]
10家!湖北省生物制造标志性产品名单(第一批)公示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10-21 18:09
文章核心观点 - 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发布了第一批生物制造标志性产品名单 标志着地方政府在积极推动生物制造产业发展 [2] - 名单涵盖10家公司的产品 涉及生物制药 生物能源 食品添加剂等多个关键领域 显示行业应用广泛 [2][3] - 产品被分为规模替代型 关键提升型和重大创新型 反映了不同产品在技术水平和市场地位上的差异 [3] 湖北省生物制造标志性产品名单 - 名单包含10项产品 由10家不同的公司报送 覆盖天然产物生物合成 生物能源 生物制药 酶制剂 食品及添加剂五大领域 [2][3] - 生物制药领域最为集中 在10项产品中占据6项 包括氨基酸原料药 疫苗 抗体和多种原料药 [2][3] - 产品征集类型包括规模替代型(5项) 关键提升型(3项)和重大创新型(2项) 显示产业处于不同发展阶段 [3] 重点公司及产品 - **宜昌东阳光生化制药有限公司**:报送产品为硫氰酸红霉素 属于规模替代型 天然产物生物合成领域 [3] - **湖北天基生物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报送产品为超清洁生物柴油(2PPm以内低金属离子) 属于规模替代型 生物能源领域 [2][3] - **湖北省八峰药化股份有限公司**:报送产品为氨基酸原料药 属于关键提升型 生物制药领域 [2][3] - **国药集团动物保健股份有限公司**:报送产品为猪圆环病毒2型杆状病毒载体灭活疫苗(CP08株) 属于重大创新型 生物制药领域 [2][3] - **武汉海特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报送产品注射用埃普奈明 属于重大创新型 生物制药领域 [2][3]
生物航煤订单已排至年底!嘉澳环保:第三季度营收17.07亿元,同比增长511.45%!
synbio新材料· 2025-10-20 16:04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7.07亿元,同比增长511.45% [1]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30.05亿元,同比增长189.39% [1]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2536.59万元,同比亏损额有所减少 [1] 生物航煤业务进展 - 营收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连云港嘉澳生物航煤销售额增加 [2] - 连云港嘉澳生物航煤项目于2024年11月试生产,新建2套50万吨/年生物航煤装置等设施 [2] - 控股子公司连云港嘉澳成为国内首家纳入"白名单"制度出口生物航煤的企业 [2] - 1.34万吨生物航煤成功出口,开创国内生物航煤出口先河 [2] - 目前订单已排至年底,预计每月出口量达3万吨 [2] 产品产销数据 - 2025年前三季度生物质能源产品产能26.1万吨,销售量20.35万吨,收入达24.61亿元 [3] - 生物质能源产品产量为260,960.140吨,销量为203,512.742吨,主营业务收入为246,136.20万元 [4] - 环保增塑剂产量为54,244.470吨,销量为58,690.595吨,主营业务收入为49,859.25万元 [4] - 环保稳定剂产量为3,626.218吨,销量为3,474.100吨,主营业务收入为3,850.58万元 [4]
全球生物能源面临原料供应瓶颈
中国化工报· 2025-10-20 11:27
DNV表示:"到2050年,航运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减少77%。尽管无法完全实现国际海事组织设定 的'2050年左右净零排放'目标,但航运业的脱碳速度有望超过其他交通子领域。" 不同于航空、航运业生物基燃料需求的持续增长,随着电动化进程加快,道路交通领域的生物燃料需求 将先达峰后下降。DNV预测,到2032年,电动汽车将占全球乘用车销量的50%以上,生物燃料的作用将 局限于小众场景。在拉美、东南亚等中等收入地区,生物燃料在替代石油方面仅能发挥"适度作用",占 道路交通能源需求的比例约为5%。DNV预计,到2060年,生物质与氢能合计仅能满足全球乘用车能源 需求的1%。 除交通领域外,DNV强调,工业制造是现代生物能源(尤其是生物甲烷)的关键增长领域。在低排放选项 稀缺的高温生产环节,生物甲烷的作用尤为突出。生物甲烷是工业领域应用最广泛的生物燃气类型之 一。DNV预测,2060年前,生物甲烷产量将持续增长,占生物能源总需求的比例将达10%,其中欧洲和 经合组织太平洋地区的占比最高。报告指出:"在低排放替代方案稀缺的制造业高温生产环节,生物燃 气可满足能源需求,因此正越来越多地取代天然气,应用于难脱碳行业。" DN ...
海新能科获生物航煤出口资质,抢占SAF高景气赛道获资机构聚焦
证券时报网· 2025-10-20 08:22
公司业务进展 - 控股子公司山东三聚取得生物航油出口先行先试批复,获15.8万吨核定出口产能 [1] - 公司20万吨/年生物柴油异构化项目已稳定运行,年产生物航煤约16万吨,四季度生产排期较满 [2] - 公司SAF产品已通过民航局适航审定及ISCC CORSIA、ISCC-EU HEFA国际认证,是行业内仅有的4家生物航油出口“白名单”企业之一 [3] 市场与行业前景 - 假设中国航空业与国际航协目标一致,到2030年中国SAF需求量将达到约300万吨 [5] - 据IATA预计,2030年全球SAF需求量将大幅提升至1800万吨,2050年达到3.50亿吨 [5] - 欧盟已实施强制添加2%的SAF掺混政策,并拨款1.18亿美元碳排放交易体系配额支持航空采购SAF,英国、新加坡等国也已或即将实施强制添加政策 [5] 公司经营与财务改善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同比减亏89.15%,三季度延续向好趋势 [9] - 通过工艺技术创新和设备改造,加工成本持续降低,关键运行参数优于设计指标 [6] -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同比均有下降,通过供应链优化推动毛利率提升 [6][7] 公司战略与股权变动 - 公司未来三年将以绿色发展为依托,坚持科技创新、精益管理,目标是成为世界一流的绿色能源供应商 [5] - 公司间接控股股东由海国投集团变更为广域方圆,但实际控制人仍为海淀区国资委,控股股东未变 [10] - 股权变动旨在推进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中间层级减少有望提升管理效率,未来产业与资本支持值得期待 [12]
海新能科(300072) - 300072海新能科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附件:海新能科及生物能源产业介绍
2025-10-16 17:48
公司概况 - 北京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北京市海淀区国有资产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控股的上市公司 [6] - 公司成立于1997年,于2010年上市,证券代码300072 [7] - 国内首批研发、生产、销售烃基生物柴油的先行企业之一 [8] - 主营业务为生物能源、催化净化(环保材料)、特色化工 [9] 核心主业与产能 - 生物能源是主要发展方向,形成全链条业务体系 [13] - 烃基生物柴油硫含量 <1ppm,碳减排率80%以上,十六烷值 >70 [14][16][17] - 生产工厂分布在山东、海南、河南,高凝生物柴油产能约30万吨,低凝生物柴油产能约20万吨 [18] - 子公司山东三聚20万吨生物航煤项目已投产,新增生物航煤产能16万吨/年(收率约80%) [18] - 环保材料业务包括脱硫催化剂等百余品种,在美国市场拥有稳定份额 [20][21] 财务与资产优化 - 应收账款从2018年峰值117亿元降低至2024年5.3亿元 [24] - 通过处置三聚绿能等低效资产,优化资产结构并剥离非核心业务 [24] 产品技术优势 - 独创悬浮床加氢技术应用于烃基生物柴油生产 [10] - HVO可100%替代化石柴油,冷凝点最低达-35℃,热值44 MJ/kg [30][31] - 相比酯基生物柴油(FAME),HVO无氧无硫无芳烃,欧盟限制FAME掺混比例不超过7% [30][31] - 公司拥有可持续航空燃料(SAF)技术储备及生产实践 [14] 行业前景与政策 - 全球烃基生物柴油消费量2014-2023年年均增速26.9%,2024-2028年预计年均增速16.38% [37] - 欧盟推行SAF强制掺混政策:2025年2%、2030年6%、2050年70% [52] - 中国SAF试点启动,2030年需求量预计约300万吨;国内仅四家企业获适航证书(含海新能科) [48][58] - 全球SAF消费量预计2025年达640万吨,2050年攀升至3.59亿吨 [45] - 中国政策持续鼓励生物柴油与SAF发展,包括出口白名单机制及试点推广 [42][43][48][58] 国际市场需求 - 欧盟通过ReFuelEU计划及碳交易体系(ETS)拨款1.18亿美元支持SAF采购 [52][65] - 亚太国家如日本(2030年SAF掺混10%)、新加坡(2026年1%)、印度(2030年5%)均推出强制掺混政策 [56][65] - HEFA是当前最成熟的SAF工艺路线,中国已建成装置主要采用此技术 [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