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能源

搜索文档
我国生物航煤首次规模化出口
新华日报· 2025-07-30 05:03
生物航煤行业突破 - 中国首次规模化出口生物航煤1.34万吨至荷兰鹿特丹港 [1] - 生物航煤以地沟油等可再生资源为原料 兼具资源循环利用与碳减排价值 [1] - 行业曾面临无专属出口编码困境 被归类至传统航油税号导致出口受阻 [1] - 创新推出生物航煤出口"白名单"制度 打破传统成品油出口配额限制 [1][2] 政策支持与监管机制 - 建立市县区三级监管机制 跨部门数据共享构建属地动态监管网络 [2] - 产业部门核定企业产能 市场监管部门负责生物基碳含量检测 [2] - 获批企业可在核定产能内自主申领出口许可证 [2] - 灌云县实施领导班子项目包保责任制 全链条优化审批服务 [2] 连云港嘉澳新能源项目 - 项目2023年1月动工 2024年11月投产 仅22个月完成建设 [3] - 建设国内首条单线年产能50万吨级生物航煤生产线 成品转化率达74% [3] - 产品供不应求 目前正开足马力生产 [3] - 投资1.1亿元建设SAF实验室 自主研发废弃油脂差异化预处理技术 [4] 技术创新与未来规划 - 结合霍尼韦尔UOP加氢工艺 实现废弃油脂到生物质能源的三级转化 [4] - 已申报国际国内专利8项 [4] - 计划二期扩产至100万吨/年 探索秸秆等新原料 [4] - 目标拓展至轮船燃料领域 推动石油基能源替代 [4]
宁玉强:生物制造产业核心领域现状和趋势研判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7-15 23:16
生物制造产业概述 - 生物制造是以工业生物技术为核心的先进生产方式,利用基因工程、合成生物学等技术规模化生产目标产物,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能源等领域[5] - 全球已有超过60个国家和地区制定生物制造发展路线图,中国通过政策支持推动产业发展,未来三年产业规模增速将保持两位数以上[3] - 2024年全球生物制造产业规模达12190亿美元(+7.4%),预计2030年突破2万亿美元(CAGR 8.4%);中国2024年规模1.01万亿元(+15.4%),2030年将达2.5万亿元(CAGR 16.8%)[9] 产业链分析 上游 - 生物质原料形成"植物基+动物基+微生物基+合成生物基"四元体系,资源利用率提升40%[8] - 生物反应器智能化升级推动规模化发展,新型气升式发酵罐产能提升30%,能耗降低25%[8] 中游 - 生物制药领域:双特异性抗体/ADC药物管线数量年均增长65%,单抗研发周期缩短至8年[8] - 生物基材料领域:聚乳酸包装渗透率15%,PHA生物塑料农用地膜市占率28%,合成生物学使PHA成本降至传统工艺60%[8] 下游 - 医疗领域:生物3D打印个性化植入物毛利率达75%[9] - 农业领域:微生物肥料使玉米产量提升12%,化肥用量减少30%[9] - 工业互联网平台使生物发酵控制精度达0.1%,产品批次一致性99.8%[9] 细分领域现状 生物制药 - CRISPR-Cas9技术使地中海贫血症年治疗成本从120万降至35万[12] - 工程化酵母菌株生产胰岛素单位产量提升300%[12] - AI药物设计使PD-1抑制剂抗体亲和力提升4倍[12] 生物食品 - 代谢工程使益生菌产酸能力提升5倍,发酵乳货架期延长至90天[12] - 3D生物打印培养肉脂肪细胞占比达85%[12] 生物化工 - 定向进化脂肪酶使生物柴油转化率98%[13] - 蓝藻固碳路径将CO2转甲醇效率提升40%[13] 农业生物 - 全基因组技术使水稻抗倒伏品种选育周期缩至2年,产量潜力+15%[13] - 微生物组测序指导施肥使氮磷利用率+25%,化肥用量-40%[13] 生物基材料 - 基因改造大肠杆菌生产PHA成本降至2.8万元/吨,海洋养殖网箱替代率30%[13] 生物能源 - 纤维素酶解技术使秸秆乙醇转化率75%[14] - 微藻培养实现产油量40吨/公顷[14] 未来趋势 技术驱动 - CRISPR-Cas12a使底盘细胞改造效率+200%[18] - AI将抗体药物设计周期缩短50%,数字孪生实现0.05%精度控制[18] 产业生态 - 粤港澳大湾区"AI+生物制造"平台带动产业集群产值超300亿[17] - 长三角中试平台技术转移效率+60%[17] 产品创新 - CAR-T细胞疗法使淋巴瘤患者5年生存率58%[18] - 菌丝体建筑材料保温性能+30%[18] 资本布局 - 合成生物学甜味剂企业估值突破10亿美元[19] - 菌丝体材料量产项目获亿元融资,碳足迹-60%[19]
卓越新能拟投7亿建海外生产线 定增3亿将废弃油脂“变废为宝”
长江商报· 2025-07-10 06:33
海外产能扩张 - 公司拟投资7亿元在泰国春武里府建设生物能源生产线项目 包括年产30万吨生物柴油生产装置和年产10万吨HVO/SAF联合生产装置 [1][2] - 泰国项目已取得国内境外投资项目备案手续 获得泰国投资委员会BOI批准证书 并完成土地租赁合同签署 [2] - 项目将分期实施 一期先行完成年产30万吨生物柴油生产线及配套装置建设 [2] 国内定增扩产 - 公司通过定增募集资金3亿元 用于投资"年产10万吨烃基生物柴油项目" [1][4] - 国内项目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生物精细化工园 预计建设期两年 建成后将新增10万吨HVO/SAF产能 [5] - 定增发行对象包括富国基金 财通基金 广发证券等8家机构 [6] 财务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63亿元 同比增长26.73% 净利润1.49亿元 同比增长89.57% [2] - 出口销售营收31.96亿元 同比增长24.88% 占比达89.71% [2][3] - 国内销售营收3.67亿元 同比增长45.79% [2] 技术与产业优势 - 公司是国内首家实现废弃油脂制备生物柴油工业化生产的企业 产销量和出口量连续多年保持国内第一 [2] - 已形成"生物质能化一体化"产业布局 废油脂转酯化率达99% 高品质生物柴油得率超90% [3] - 产品链不断丰富 附加值和废弃油脂综合利用率持续提升 [3] 原料与环保价值 - 项目原料主要为地沟油等废弃油脂 实现"变废为宝" [1][4] - 有效解决废弃油脂环境污染和非法利用问题 同时节约石油资源 [1][4] - 增强废弃油脂循环利用能力 实现经济价值和环保效益双赢 [4] 股权结构 - 发行后控股股东龙岩卓越投资持股45.99% [6] - 实际控制人叶活动家族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合计持股70.76% [6]
订单亮眼 产能扩张 并购火热 A股公司全球化布局多点开花
上海证券报· 2025-07-10 02:22
核心观点 - A股公司在2025年上半年全球化布局呈现多点开花态势,从产品输出转向品牌化、生态化、产业链布局 [2] - 中国企业出海优势正从成本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依托智能供应链、国际化人才和数字技术实现从"产品出海"到"品牌出海"的战略升级 [2] 大额订单情况 - 基建领域成为海外大额订单"收割机":中油工程子公司中标伊拉克16.01亿美元气体处理厂项目,中国中铁下属公司中标中吉乌铁路53.43亿元项目,中国电建子公司签订几内亚50.63亿元铝土矿项目 [3][4] - 医药领域创新药企加速国际化:荣昌生物将泰它西普许可给美国Vor Bio公司,获得1.25亿美元现金及最高41.05亿美元里程碑付款 [4] - 装备制造领域凭借技术优势抢占市场:运机集团签订4.06亿美元铝土矿输送系统合同,金额占2024年营收190.53% [4] - 中铝国际中标几内亚2.8亿美元采矿运维项目,迈出海外矿山运维转型第一步 [5] 海外产能布局 - 玲珑轮胎计划投资11.93亿美元在巴西建设年产1470万套轮胎的生产基地 [6] - 卓越新能拟投资7亿元在泰国建设年产30万吨生物柴油和10万吨生物航空燃料项目 [6] - 唯科科技在马来西亚投资建设生产基地,完善国际化战略布局 [6] - 北特科技拟募资3亿元在泰国建设年产80万套行星滚柱丝杠生产基地 [7] - 中科电气将在阿曼投建年产2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基地,总投资不超过80亿元 [7] 境外并购情况 - 上半年A股公司首次披露境外并购案例超过60例,电子设备、汽车零配件、机械为热点行业 [8][9] - 东山精密以59.35亿元收购索尔思光电切入光通信市场,1亿欧元收购法国GMD集团完善欧洲布局 [9] - 凌云光通过投资PhotonicX AI公司抢占下一代光通信核心赛道 [9] - 洛阳钼业通过并购夯实海外矿产资源储备,佳禾智能、丽珠集团等以收购完善全球供应链布局 [10]
正帆科技拟收购汉京半导体约62%股权;甬金股份实际控制人被取保候审|公告精选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8 21:46
并购重组 - 正帆科技拟以现金方式收购汉京半导体62.23%股权,交易完成后汉京半导体将成为其控股子公司,汉京半导体拥有高精密石英和先进陶瓷材料制造技术,主要产品包括石英管、石英舟、石英环等 [1] 增减持 - 严牌股份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天台友凤投资计划6个月内增持公司A股股份,增持金额不低于1700万元且不超过3400万元,增持数量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5% [2] - 金域医学股东国创开元计划通过集中竞价减持不超过463.26万股(占总股本1%),减持期间为2025年7月30日至10月29日 [3] - 元祖股份股东兰馨成长及其一致行动人计划通过集中竞价减持不超过240万股(占总股本1%),减持拟于公告披露后15个交易日内进行 [4] 业绩披露 - 深深房A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8500万元至1.2亿元,同比增长1411.70%至2034.17%,主要因房地产项目收入结转同比增加 [5] - 圣农发展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8.5亿至9.5亿元,同比增长732.89%至830.88%,主要因C端零售渠道高速增长及出口、餐饮渠道稳健增长 [6] - 捷顺科技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3500万元至5000万元,同比增长105.68%至193.82%,主要因创新业务快速增长及传统智能硬件业务企稳发展 [7] 投资事项 - 乖宝宠物拟投资6.5亿元建设智能仓储及数智化分拣中心项目,建设周期24个月,旨在提升配送效率和信息化水平 [8] - 福田汽车拟以自有资金5亿元认购北京安鹏科创汽车产业投资基金份额,构成关联交易 [9] - 卓越新能拟投资7亿元在泰国春武里府建设生物能源生产线项目,包括年产30万吨生物柴油及10万吨HVO/SAF联合生产装置,一期完成30万吨生物柴油生产线建设 [10] 风险事项 - 甬金股份实际控制人曹佩凤被取保候审,此前因内幕交易、短线交易受处罚,该事项仅涉及个人,不影响公司经营及财务状况 [11]
卓越新能:拟投资7亿元在泰国建设生物能源生产线项目
快讯· 2025-07-08 17:49
公司投资计划 - 公司拟投资7亿元在泰国春武里府建设生物能源生产线项目 [1] - 项目包括年产30万吨生物柴油生产装置 [1] - 项目包括年产10万吨HVO/SAF联合生产装置及相应配套装置 [1] - 项目将分期实施建设 [1] - 一期先行完成年产30万吨生物柴油生产线及配套装置的建设 [1] 产能规划 - 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30万吨生物柴油的产能 [1] - 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10万吨HVO/SAF的联合产能 [1]
海新能科(300072) - 2025年7月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7-08 17:12
公司项目情况 - 山东三聚20万吨/年生物柴油异构项目于2025年4月中交,5月以来持续产出合格产品,此前已向中航油集团供应生物航煤,已提交生物航煤(SAF)出口白名单申请并储备海外客户 [2] 行业价格趋势 - 2025年一季度,因欧盟生物航煤用户提前备货及强制添加政策执行力度差异,部分客户观望导致价格低迷,北欧瑞典添加比例达2%上限,西欧法国1.9%、德国1.7%略低,南欧与东欧添加比例不足 [3] - 欧盟推出补贴计划加强强制添加政策执行力度,各国政策及比例趋于同步,SAF需求释放推动价格上涨,截至7月2日,FOB ARA的SAF价格为2,111美元/吨 [3] 公司发展规划 - 未来三年以绿色发展为依托,坚持科技创新、精益管理,成为世界一流绿色能源供应商和科技创新型生物能源领跑者,做大做强生物能源核心板块,精耕催化净化核心业务领域 [4] - 战略举措包括推动生物能源内生外延增长、提升催化净化竞争能力、强化技术创新 [4][6] 公司产能及规划 - 子公司山东三聚20万吨生物航煤(SAF)异构项目投产,新增生物航煤产能约16万吨/年,生物航煤收率约80%,产品已通过相关适航审定及国际认证 [6] - 专注生物柴油、生物航煤技术研发等,精力集中在工艺优化、重点客户开发,目标服务国内、着眼国际,已与国内外采购方、贸易商接触,预计随政策驱动发展 [6] 技术创新规划 - 坚持务实创新机制,以改善生产工艺等为目标,开展原料预处理工艺升级等研究开发工作 [6] - 加强研发管理,推进核心产业技术升级 [6] - 加强与外部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探索共同研发、技术引进机制 [6] - 加快悬浮床加氢等技术推广应用,推动轻重资产并举发展模式 [6]
海新能科SAF产品正式发布 赋能绿色航空产业腾飞
证券时报网· 2025-06-23 08:41
公司动态 - 海新能科举行20万吨/年生物柴油异构项目可持续航空燃料产品发布会,民航二所、中国航油集团、上海机场等合作伙伴出席 [1] - 公司于2024年11月获得中国民用航空局颁发的《技术标准规定项目批准书》,成为国内首家获颁证书的地方性国企 [3] - 公司新建20万吨/年生物柴油异构装置及配套系统,以废弃动植物油脂为原料,采用生物柴油异构降凝技术,构建全流程管理体系 [3] - 项目于2025年4月末完成中交,5月6日取得试生产批复,5月24日成功产出合格生物航煤,实现异构装置一次开车成功 [3] - 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孟强表示异构项目是生物能源产业集群的关键一环,坚持全流程品质管控,聚焦全产业链协同发力 [4] - 公司得到海淀区委区政府、区国资委及海国投集团的战略指导,将锚定绿色低碳发展,贯彻落实"双碳"战略 [4] 行业背景 - 在全球低碳发展背景下,可持续航空燃料(SAF)成为航空业绿色转型的核心动能 [3] - 2024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民航局正式启动可持续航空燃料应用试点 [3] - 中国民航局《"十四五"民航绿色发展专项规划》明确力争"十四五"期间可持续航空燃料消费量达到5万吨 [4] - 近期HVO/SAF价格持续上涨,主要由于SAF产量增势放缓加剧潜在供应风险 [5] - 目前仅有不到30%的SAF项目进入最终投资决策,生产设施通常需要3-5年才能实现规模化生产 [5] - 随着欧洲、东南亚以及中国的HVO/SAF需求持续增长,价格稳步提升,生物柴油产业链景气度有望长期上行 [5] 技术优势 - 公司采用领先的生物柴油异构降凝技术,成功构建覆盖原料布局、工艺研发、生产制造的全流程管理体系 [3] - 公司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产业协同为路径,勇当航空脱碳"国家队" [1] - 公司将废弃油脂原料"变废为宝",推动SAF在中国的规模化发展与应用 [3]
地沟油变身飞机“绿色燃料”!北京海淀在行动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20 19:19
政策推动 - 国内外航运低碳政策加速落地 2024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中国民航局正式启动应用试点 [3] - 自2025年3月19日起北京大兴等四个机场国内航班将常态化加注掺混1%的可持续航空燃料(SAF) [3] - 政策牵引下中国可持续航空燃料需求将不断增长 为产业发展带来新增长点 [3] 公司动态 - 北京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原有40万吨/年生物能源项目基础上 新建成投用20万吨/年生物柴油异构项目 [3] - 公司每年将以废弃动植物油脂为原料生产20万吨可持续航空燃料 [3] - 公司2024年获颁中国民航局可持续航空燃料适航审定证书 是国内首家获颁证书的地方性国企 [5] - 新建20万吨/年生物柴油异构装置采用国内领先的生物柴油异构降凝技术 能满足航空燃料各项性能要求 [5] 行业合作 - 海淀区与中国航油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共同构筑绿色生产体系 [6] - 合作旨在以高质量产品助推中国航空业低碳转型进程 [6] 技术背景 - 可持续航空燃料以可再生资源或废弃物为原料 如地沟油经过加氢脱氧、异构降凝等技术处理 [7] - 该燃料具有可再生、低碳且与现有设施兼容等特性 [7] - 在降低航空业碳排放、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增强能源安全方面提供可行路径 [7]
海新能科20万吨/年生物柴油异构项目可持续航空燃料产品发布会成功举办
证券日报· 2025-06-20 19:15
公司动态 - 海新能科成功举办20万吨/年生物柴油异构项目可持续航空燃料产品发布会,标志着公司在SAF领域实现产能提升的关键突破 [2] - 公司新建20万吨/年生物柴油异构装置及配套系统,以废弃动植物油脂为原料,采用领先的生物柴油异构降凝技术,构建覆盖原料布局、工艺研发、生产制造的全流程管理体系 [2] - 海新能科是国内首家获颁中国民航局可持续航空燃料适航审定证书的地方性国企 [3] 技术及产品 - 可持续航空燃料(SAF)以可再生资源或废弃物为原料制成,通过加氢脱氧、异构降凝等技术将地沟油转化为飞机使用的"绿色燃料" [2] - SAF具有可再生、低碳且与现有设施兼容等特性,将在降低航空业碳排放、实现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增强能源安全方面提供可行路径 [2] 行业政策及市场 - 自2025年3月19日起,北京大兴、成都双流、郑州新郑、宁波栎社机场起飞的所有国内航班将常态化加注掺混1%的SAF燃油 [3] - 在政策牵引下,我国SAF的需求将不断增长,为SAF产业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 [3] 战略合作 - 海淀区政府已与中国航油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筑绿色生产体系,开创高质量合作共赢新局面 [3] 公司战略 - 海新能科积极响应国家绿色航空发展战略,锚定产业发展,依托产业优势,推动可持续航空燃料业务高质量发展 [2][3] - 公司聚焦绿色航空领域,锚定绿色低碳发展,贯彻落实"双碳"战略,以卓越产品品质和技术实力赋能航空产业绿色转型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