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子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中马电子行业对接会探讨合作新机遇
快讯· 2025-07-23 22:04
中马电子行业对接会 活动概况 - 中国-马来西亚电子行业对接会暨宣介会在马来西亚槟城举办 近200名两国政府官员、企业及商协会代表出席 [1] - 活动由中国商务部亚洲司与马来西亚政府机构联合主办 聚焦电子产业合作与发展机遇 [1] 合作现状 - 中马电子产业合作蓬勃发展 中国企业重点投资领域包括电动汽车、新能源电池、半导体等新兴领域 [1] - 马来西亚厂商联合会指出 两国在电气与电子领域合作日益紧密 [1] 未来展望 - 中国商务部官员呼吁与会方加强沟通 挖掘合作商机以推动双边经贸发展 [1] - 对接会被视为促进两国电子产业深度合作的重要平台 [1]
柬埔寨首相:危机之中蕴藏产业升级的机遇
日经中文网· 2025-05-31 10:19
柬埔寨产业升级与贸易多元化 - 美国计划对柬埔寨征收49%的对等关税,柬埔寨产业对美国市场依赖度较高 [1][2] - 柬埔寨首相洪玛奈认为当前危机是提升产业能力和推进多元化的良机 [1][2] - 柬埔寨将重点吸引高附加值产业,如汽车产业和电子产业 [2] - 柬埔寨将支持在具有竞争优势的农业领域提升附加值的举措 [2] 自由贸易与国际合作 - 洪玛奈主张促进自由贸易,深化双边和多边贸易关系 [2] - 洪玛奈表示在关税压力下各国将更加团结应对影响 [2] - 洪玛奈呼吁重视基于和平的国际合作,对极端言论和激进民族主义发出警示 [2] 亚洲地区发展挑战 - 洪玛奈指出亚洲地区面临冲突风险、气候变化和人口结构变化等问题 [2] - 洪玛奈强调地区政策应以人民幸福为中心 [2]
关税阶段性缓和下泛出口链如何演绎
2025-05-13 23:19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泛出口链、机械设备出口、一带一路相关机械设备、果链、机械行业 [1][2][6][8][9][10] - **公司**:匠心家居、巨星科技、春风动力、纽威股份、柳工、徐工、三一重工、领益智造、博众精工、燕麦科技 [1][3][4][8][9]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关税对出口链公司的影响**:2019 年初 25%关税落地,上市公司毛利率受损约 5 - 10 个百分点,净利润影响约 2 - 3 个百分点,部分企业通过转移或对冲缓解影响;2023 - 2024 年企业海外设厂变相降低 25%关税影响,盈利能力达历史高位但估值未显著提升;2024 下半年部分出口链公司股票收益因特朗普政策预期显著增长,2025 年全球加征关税致相关股票跌停,近期股价回升,新增关税不确定性对企业报表影响预计不大但长期高于原有水平 [1][3][4] - **未来出口类企业盈利能力**:取决于全球贸易政策、企业自身应对策略和市场需求,过去企业通过海外工厂布局、涨价、成本分摊等维持或提升盈利能力,若贸易环境不剧烈恶化且企业灵活调整策略,应能保持较强盈利能力 [5] - **市场对机械设备出口领域的反应**:2025 年上半年市场反应复杂,传统泛出口链机会可能不大,美国自 2023 年四季度至 2025 年一季度补库存,未来三个月可能加速补库,推动 5 月下旬至 6 月出口数据向好 [6] - **北美链机械设备出口企业关注点**:需关注关税反应、短期强补库后的需求干扰、中长期需求趋势(利率变化、地产链修复及消费情况),建议以更长维度持有相关公司 [7] - **一带一路相关机械设备公司前景**:基本面较好,边际收益有望提升,受益于国际市场需求增长,逻辑优于北美链 [2][8][9] - **果链公司发展前景**:未来一到两年创新周期内有成长性逻辑,关税缓和对国产替代战略有积极影响,持续性增长潜力优于北美链 [2][9] - **机械行业推荐方向**:高波动阶段无明确主线,建议重点关注军工及机器人相关资产,关税影响下有交易机会时优先考虑国建、一带一路出口及北方链占比高的企业 [10]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18 - 2019 年关税博弈使出口链公司股票宽幅震荡,2019 年三季度关税趋于稳定 [3] - 2024 年下半年部分出口链公司股票收益超 50% [3] - 美国正常库存周期为 3 - 4 年,主动和被动补库加起来不超两年 [6]
如何看待我国4月出口韧性超预期?|宏观经济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5-10 18:31
出口表现超预期 - 2025年4月出口同比增长8 1%,高于一季度的5 8%,显著超出市场预期的0 6% [1][2][6] - 尽管4月2日美国关税落地,但出口韧性凸显,尤其对美出口同比-21 0%仍好于预期 [1][2][8] - 对新兴市场出口强劲对冲:东盟(20 8%)、印度(21 7%)、非洲(25 3%)、拉美(17 3%)[2][8][10] 分区域出口结构 - 主要发达经济体表现分化:欧盟(8 3%)、日本(7 8%)保持正增长,韩国(-0 3%)小幅下滑 [9] - 俄罗斯(-2 7%)、英国(2 5%)出口增速相对平淡 [11] 商品类别表现差异 - 劳动密集型产品整体疲软:纺织纱线(3 2%)、箱包(-9 1%)、服装(-1 2%)、玩具(-6 5%)合并同比-0 8% [11][13] - 电子产品受关税冲击明显:手机(-21 4%)、自动数据处理设备(-1 7%),但集成电路逆势增长20 2% [11][12][14] - 高增长品类:通用机械设备(17 0%)、船舶(36 1%)、汽车(4 4%)[12][16] - 家电(-2 9%)、家具(-7 8%)等地产链产品持续承压 [11][15] 制造业竞争力分析 - 中国制造业全球占比达31%(2021年),远超美国(16%)、日本(6%)[16] - 联合国工业效率指数(CIP)排名从1990年35位跃升至2021年第2位,仅次于德国 [16][17] - 规模与效率优势形成护城河,新兴市场难以替代中国制造产能 [16][17] 政策与内需驱动 - 一季度设备工器具投资增速达19 0%,家电零售增长19 3%,反映"以旧换新"政策红利 [19] - 政治局会议强调"加紧实施"政策,财政、消费、地产等领域仍有发力空间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