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子气体
icon
搜索文档
广钢气体现场制气重大项目陆续投产
中国化工报· 2025-06-03 10:58
公司业绩与项目进展 - 公司预计电子大宗现场制气重大项目二阶段装置投产后将带来新增营收与利润贡献 [1][2] -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亿元,同比增长14.6%,归属净利润2.48亿元,同比下降22.42% [1] - 2024年一季度归属净利润5644万元,同比下降近16% [1] - 电子大宗气体营业收入2023年同比增长约20%,通用工业气体营业收入同比下降近6%,毛利率均同比下降近10个百分点 [2] 行业与市场动态 - 2023年中国电子气体市场规模187亿元,增速放缓,2024年预计增速恢复至4.28%,市场规模达195亿元 [2] - 集成电路市场热度高,上游设备和材料厂商投资热情高涨,行业资本支出可能持续增加 [1] - 公司在国内集成电路制造和半导体显示领域新建现场制气项目中标产能占比达41%,排名第一 [1] 业务布局与战略 - 公司在合肥、北京、青岛、武汉等地布局电子大宗现场制气重大项目二阶段装置 [2] - 氦气业务销售收入及毛利同比下降,对公司盈利造成压力 [1]
广钢气体(688548):电子大宗气体国产替代破局者,三重壁垒构筑核心优势
中银国际· 2025-05-26 21:3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1][3][5][10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广钢气体是中国领先的电子大宗气体服务商,凭借技术、原料供应、客户资源优势积极推进中国电子大宗气体市场的国产替代 [3] - 预计广钢气体2025/2026/2027年EPS分别为0.26/0.34/0.43元,截至2025年5月22日收盘,对应PE分别为38.4/29.4/22.9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5] 各目录总结 国内领先的电子大宗气体综合服务商 - 广钢气体前身为气体有限,2014年成立,2018年股份制改革,2020年收购氦气业务,2023年科创板上市,产品涵盖电子大宗气体和通用工业气体,应用于电子半导体和通用工业领域 [17] - 2020 - 2024年营业收入从8.67亿元增长至21.03亿元,CAGR约25%,2024年毛利率26.9%,YoY - 8.1pcts,净利率基本维持在10.0%以上 [18] - 电子大宗气体驱动营收增长,2020 - 2024年电子大宗气体营收CAGR约35%,通用工业气体约5%,且电子大宗气体毛利率整体更高 [21] - 现场制气营收增速更快、盈利能力更强,2020 - 2024年现场制气营收CAGR约29%,零售供气约17%,且现场制气毛利率整体更高 [22] - 下游应用覆盖广泛,电子大宗气体收入增长来自半导体显示等领域,通用工业气体应用于机械制造等领域 [26] - 2020 - 2024年研发费用CAGR约38%,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均高于归母净利润,盈利质量优秀 [28] - 国资控股彰显稳定性,广州市国资委是实控人,持股36.19%;员工持股平台激发活力,员工持股人数占比约9.19%,数量占比约6.68% [33][34] 中国电子气体百亿级市场,国产替代正当时 - 工业气体是现代工业基础原材料,全球市场欧美日起步早但增速放缓,亚太成增长引擎,中国起步晚但发展快,2024年市场规模1970亿元,预计2030年达2625亿元 [38][39][40][41] - 电子气体是集成电路等制造关键材料,占集成电路制造材料成本14%,全球市场增长快,2010 - 2021年CAGR约12.3%,预计2025年达150亿美元 [44] - 中国电子气体市场受半导体产业发展推动,2016 - 2022年CAGR约11.8%,2024年规模195亿元,预计2024 - 2030年CAGR约7.3% [48] - 电子气体分大宗和特种气体,大宗气体品种少、用量大、应用广、供应要求高,全球市场被三大外资垄断,中国市场海外厂商份额下降,广钢气体中标产能占比上升 [49][50][55][60] 三重核心壁垒构筑护城河 - 自主化技术对标外资,“Super - N”、“Fast - N”制氮技术达国际先进,产品参数超国标,形成核心技术体系 [67][73][75] - 氦气采购多元化,氦气是关键不可再生资源,全球资源被少数国家垄断,中国依赖进口,广钢气体是内资第一大进口商,与卡塔尔签长协,气源多样 [79][80][84][88] - 长协锁定行业客户,广钢气体能大规模供应高纯电子大宗气体,服务集成电路和半导体显示龙头企业,中标多个项目,扩大市场份额,拓展电子特气业务 [93][94][97]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盈利预测:电子大宗气体业务预计2025 - 2027年保持较快增长,毛利率上升;通用工业气体业务预计保持稳健增长,毛利率上升;其他业务预计保持稳健增长 [98][99] - 估值:选取金宏气体、华特气体、杭氧股份为可比对象,广钢气体2025/2026/2027年PE分别为38.4/29.4/22.9倍,可比公司平均值为24.5/19.5/16.4倍,给予一定估值溢价,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102][103]
广钢气体(688548):短期利润承压,产能扩张+供应稳定促进电子气体增长
东北证券· 2025-04-30 13:2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广钢气体,给予“增持”评级 [3][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广钢气体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但利润下滑,产能释放支撑收入增长,行业扰动压制利润表现,盈利拐点有望临近 [1][2] - 公司技术壁垒坚实、产能释放在即、原料无忧,“技术壁垒+产能释放+供应链安全”三重优势驱动下有高确定性成长潜力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5.48亿元,同比+18.95%,环比-9.37%;归母净利润0.56亿元,同比-15.95%,环比-15.33%;扣非归母净利润0.49亿元,同比-24.42%,环比-18.49% [1] - 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分别为26.12/32.21/39.43亿元,EPS分别为0.27/0.38/0.5元 [3] - 2023 - 2027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19.20%、14.60%、24.16%、23.31%、22.45%;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35.73%、-22.42%、43.07%、41.81%、32.27% [4] 盈利分析 - 2025Q1营收同比增长受益于电子大宗气体多个新增产能项目投产,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下滑受毛利率下滑及费用率上升影响 [2] - 毛利率同比下降4.99pcts至25.75%,2025Q1整体毛利率环比回升1.36pcts,氦气业务负面影响基本出清 [2] - 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70%/7.99%/1.23%/4.82%,同比-0.09/+0.31/+2.43/-0.62pcts,环比-0.11/+1.24/-0.05/+0.60pcts,总费用率同比上升2.03pcts、环比上升1.68pcts,财务费用同比增加较多因上年同期利息收入基数较高 [2] 公司优势 - 研发方面形成覆盖制气、储运、数字化运营及下游应用的完整技术体系,自主制氮装置核心指标达国际领先水平,掌握多项关键技术,实现全部制气现场远程集中控制 [3] - 产能方面短期多项重大项目二期预计2025H2集中投产,长期规划未来5年计划年资本开支超10亿 [3] - 供应链方面与卡塔尔签订20年氦气采购协议并规划大规模储备,正与美国供应商洽谈补充来源,原料保障能力稳健 [3] 市场表现 - 2025年4月29日收盘价10.59元,12个月股价区间7.08 - 11.62元,总市值13972.43百万元,总股本1319百万股,日均成交量13百万股 [6] - 1M、3M、12M绝对收益分别为-7%、7%、5%,相对收益分别为-3%、8%、0% [9]
【倒计时7天】第六届半导体湿电子化学品与电子气体论坛3月19日杭州召开!中石油、金宏气体、润晶科技、华为实验室、江苏集萃齐聚
国芯网· 2025-03-12 12:22
行业论坛信息 - 第六届半导体湿电子化学品与电子气体论坛将于2025年3月19日在浙江杭州召开,由亚化咨询主办 [1][3][4] - 会议将有多家国内外龙头企业参与,包括中石油、润晶科技、金宏气体、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等 [1][3] - 会议日程包括演讲报告、自助午餐、招待晚宴等环节 [6][7] 电子化学品市场现状 - 2023年中国电子化学品市场规模为240.4亿元,同比下降7.6%,占晶圆制造材料市场规模的34.6% [1] - 预计2024年市场将由下降转为增长,恢复至2022年规模 [1] - 2023年湿电子化学品销售收入87亿元,同比增长9.3%,其中半导体制造用湿电子化学品44亿元 [2] - 预计2024年湿电子化学品销售收入增至99.4亿元 [2] 国产化进展 - 8英寸及以下集成电路生产线湿电子化学品基本实现本土化 [2] - 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存储工艺化学品国产化率超80% [2] - 逻辑类产品40%以上湿电子化学品已可本土化 [2] - 本土气体企业如派瑞特气、华特气体、南大光电等产品逐步进入国内外先进晶圆厂 [2] 电子气体市场 - 2023年国内电子气体市场规模82.6亿元,同比下降7% [2] - 2023年电子气体企业销售收入174.1亿元,同比增长22.1% [2] 市场竞争格局 - 市场主要被海外企业占据,如巴斯夫、默克、空气化工、三菱、住友等 [3] - 2023年中国电子化学品企业整体销售收入289.5亿元,同比增长14.9% [3] 未来发展趋势 - 受晶圆厂扩产、先进制程需求增长、第三代半导体项目加速及国产替代推动 [3] - 国内湿电子化学品与电子气体需求增速将超全球水平 [3] 会议技术议题 - 涵盖硅基电子特气、ICPMS元素分析、电子级溴化氢纯化、清洗剂和蚀刻剂技术等前沿话题 [7] - 包括氟在光刻胶应用、湿电子化学品密度测量、含氟聚酰亚胺材料等专题 [7]
【第六届半导体湿电子化学品与电子气体论坛】3月19日杭州开幕,中石油、金宏气体、润晶科技、中科院过程所、华为实验室、江苏集萃齐聚
国芯网· 2025-03-06 12:35
半导体湿电子化学品与电子气体论坛信息 - 第六届半导体湿电子化学品与电子气体论坛将于2025年3月19日在浙江杭州召开,由亚化咨询主办 [1][3] - 参会企业包括中石油、润晶科技、金宏气体、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中科院过程所、华为电子材料实验室等 [1] - 会议日程包含半导体行业展望、高纯电子化学品研发、电子特气生产应用等主题演讲 [5][9] 中国电子化学品市场现状 - 2023年中国电子化学品市场规模为240.4亿元,同比下降7.6%,占晶圆制造材料市场的34.6% [1] - 预计2024年市场将恢复增长,达到2022年水平 [1] - 湿电子化学品2023年销售收入87亿元(同比增长9.3%),其中半导体制造领域占比44亿元 [2] - 电子气体2023年市场规模82.6亿元(同比下降7%),但企业销售收入达174.1亿元(同比增长22.1%) [2] 国产化进展与技术突破 - 8英寸及以下产线湿电子化学品基本实现本土化,12英寸存储工艺化学品国产化率超80%,逻辑类产品本土化率超40% [2] - 本土气体企业如派瑞特气、华特气体、南大光电的产品已进入国内外先进晶圆厂 [2] - 2023年国内电子化学品企业整体销售收入289.5亿元,同比增长14.9% [3] 市场竞争格局与发展机遇 - 海外企业(巴斯夫、默克、空气化工、三菱等)仍占据主要市场份额 [3] - 国产替代驱动下,湿电子化学品与电子气体需求增速将超全球水平,受益于晶圆厂扩产、先进制程及第三代半导体发展 [3] - 2024年湿电子化学品销售收入预计增至99.4亿元 [2] 论坛技术议题亮点 - 涵盖高纯电子化学品设备、超纯氨/氧化亚氮应用、湿化学品纳米颗粒检测、微污染控制等前沿技术 [5][9] - 涉及含氟电子气体、光刻胶应用、清洗剂/蚀刻剂工艺等创新方向 [9]
中石油、金宏气体、润晶科技、中科院过程所、华为实验室、江苏集萃共聚杭州【第六届半导体湿电子化学品与电子气体论坛】3月19日启幕
国芯网· 2025-03-03 20:23
论坛概况 - 第六届半导体湿电子化学品与电子气体论坛将于2025年3月19日在浙江杭州召开,由亚化咨询主办 [1][3][4] - 参会企业包括中石油、润晶科技、金宏气体、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中科院过程所、华为电子材料实验室等龙头企业与机构 [1][5] - 会议包含主题演讲、技术报告、招待晚宴等环节,覆盖半导体湿化学品与电子气体的研发、生产及应用进展 [4][5][7] 行业市场数据 - 2023年中国电子化学品(含光刻胶、电子气体、工艺化学品、CMP抛光液)市场规模为240.4亿元,同比下降7.6%,占晶圆制造材料市场的34.6% [1] - 2023年湿电子化学品销售收入达87亿元(同比增长9.3%),其中半导体制造领域贡献44亿元,预计2024年将增至99.4亿元 [2] - 2023年电子气体市场规模82.6亿元(同比下降7%),但企业销售收入达174.1亿元(同比增长22.1%) [2] - 2023年中国电子化学品企业整体销售收入289.5亿元,同比增长14.9% [3] 国产化进展 - 8英寸及以下集成电路产线的湿电子化学品已基本实现本土化,12英寸产线存储工艺化学品国产化率超80%,逻辑类产品国产化率超40% [2] - 本土气体企业(如派瑞特气、华特气体、南大光电)部分产品已进入国内外先进晶圆厂供应链 [2] - 海外企业(如巴斯夫、默克、空气化工、三菱、住友)仍占据主要市场份额,但国内企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3] 技术发展趋势 - 论坛报告聚焦高纯电子化学品研发(中石油)、电子特气纯化技术(华为实验室)、清洗剂/刻蚀剂工艺(润晶科技)等前沿领域 [5] - 第三代半导体项目加速及国产替代推动国内湿电子化学品与电子气体需求增速超越全球水平 [3] - 检测技术(如纳米颗粒检测、微污染控制)和新型材料(含氟聚酰亚胺、绿色含氟气体)成为创新重点 [5] 会议议程亮点 - 主题演讲涵盖半导体行业展望(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高纯电子化学品设备(无锡全氟)、电子特气应用(金宏气体)等 [5] - 技术报告涉及硅基电子特气(中科院过程所)、光刻胶材料(江苏集萃)、分离纯化技术(华为实验室)等细分领域 [5] - 赞助方案包括主题演讲、会刊广告、现场展台等多种形式 [6][8]
中石油、金宏气体、润晶科技、中科院过程所、华为实验室、江苏集萃等齐聚,【第六届半导体湿电子化学品与电子气体论坛】3月19杭州召开
国芯网· 2025-02-26 12:49
会议背景与行业现状 - 2023年中国电子化学品市场规模达240.4亿元,同比下降7.6%,占晶圆制造材料市场的34.6%,预计2024年恢复至2022年水平 [1] - 湿电子化学品国产化进展显著:8英寸及以下产线基本本土化,12英寸存储工艺化学品国产化率超80%,逻辑类产品本土化率超40% [2] - 2023年湿电子化学品销售收入87亿元(同比+9.3%),其中半导体制造领域44亿元,预计2024年增至99.4亿元 [2] - 电子气体市场规模82.6亿元(同比-7%),但企业销售收入达174.1亿元(同比+22.1%),派瑞特气、华特气体等逐步进入先进晶圆厂 [2] 市场竞争格局与发展机遇 - 海外企业(巴斯夫、默克、空气化工、三菱等)主导市场,但国内企业2023年销售收入达289.5亿元(同比+14.9%) [3] - 行业驱动力包括晶圆厂扩产、先进制程需求、第三代半导体项目加速及国产替代,国内需求增速将超全球水平 [3] 第六届论坛核心信息 - 2025年3月19日在杭州召开,主办方为亚化咨询,参与方包括中石油、润晶科技、金宏气体、华为实验室等龙头企业 [1][4] - 演讲主题涵盖高纯电子化学品研发、电子特气生产、半导体清洗剂技术等,涉及中石油、金宏气体、中科院过程所等机构 [6][7][10] 行业技术进展 - 12英寸产线湿电子化学品国产化突破集中在存储工艺(超80%)和逻辑类产品(超40%) [2] - 研发方向包括硅基电子特气(中科院过程所)、超纯氨/氧化亚氮(金宏气体)、含氟电子气体(浙江省化工研究院) [10] 市场数据与预测 - 电子气体企业2023年销售收入174.1亿元(同比+22.1%),显著高于市场规模增速 [2] - 湿电子化学品2024年预计收入99.4亿元,电子化学品整体市场将恢复增长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