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和基因
搜索文档
深圳综合改革试点率先突破 形成改革创新成果
中国发展网· 2025-10-23 12:52
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成效 - 深圳地区生产总值从2020年的2.78万亿元增至2024年的3.68万亿元,年均增长5.5% [1] - 综合改革试点创造了60多项"全国第一",累计3批次48条创新举措和典型经验获国家发展改革委发文推广 [1][6] - 综合改革试点已在上海浦东、福建厦门等地启动实施,为央地协同推动重大改革提供经验借鉴 [6] 新质生产力与产业发展 - 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从2019年的1.01万亿元提升到2024年的1.56万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从37.7%提升到42.3% [3] - 全社会研发投入从2020年的1510.8亿元增加至2024年的2436.4亿元,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24年突破2.5万家 [2] - 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21年、国内专利授权量连续7年居全国首位 [2] - 组建人工智能产业办公室,培育人工智能规上企业超2600家,发布近200个"城市+AI"应用场景清单 [3] - 出台全国首部低空领域专项法规,开通无人机航线超300条,日均超2000架次各类低空飞行设备执行任务 [3] - 规上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连续3年实现全国城市"双第一" [3] 营商环境与市场活力 - 深圳经营主体总量超457万户 [5] - 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全国首创音视频"双录"电子签名模式 [4] - 打造"深i企"平台服务企业,推出"虚拟园区""腾飞贷""园区贷"等措施 [4] - 打造"@深圳-民意速办"平台和"企事速办"专区,构建响应企业诉求的服务体系 [4] - 深化个人破产制度改革试点,出台全国首部区域性投资者保护条例 [5] - 编制我国首个国际医院评审认证标准,上线深圳企业海外综合服务平台——深圳·前海出海e站通 [5]
新华全媒头条|勇立潮头再出发——写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之际
新华社· 2025-08-25 23:41
经济发展与规模 - 2020年至2024年深圳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5%,站上3.68万亿元新台阶,平均每平方公里产出高达18.4亿元 [3] - 2024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18322.26亿元,同比增长5.1%,在一线城市中表现亮眼 [3] - 万元GDP能耗、碳排放量、用水量分别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1/5和1/8 [3] 创新生态与研发投入 - 深圳全市经营主体达450.8万家,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5万家,平均每平方公里拥有12家 [5] - 专精特新企业1.1万家,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25家 [5] - 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6.46%,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21年居全国城市首位 [6] 战略性新兴产业 - 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从2019年的1.01万亿元提升到2024年的1.56万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从37.7%提升到42.3% [6] - 人工智能产业促进条例、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细胞和基因产业促进条例、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等新兴领域法规为产业跨越式发展注入法治动能 [4] 对外开放与外贸外资 - 2024年前海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08.8亿元、同比增长8.6%,进出口总额超7000亿元、增长42.4% [13] - 蛇口自贸片区外贸进出口总值由2015年的712亿元升至2024年的5379.8亿元,年均增长超25% [13] - 过去5年深圳新设外商投资企业3.3万家,约占全国的14.6%,实际利用外资约400亿美元 [15] 制度型开放与跨境金融 - 2024年上半年深圳跨境人民币收付金额27632.8亿元,同比增长24.3% [14] - 2024年上半年外籍人员在深圳非现金支付交易超8587万笔,金额超11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9%、35% [14] - 支持外商投资生物医药领域、持续加强外商投资保护、首创“科汇通”试点等制度创新持续推进 [15] 重大开放平台建设 -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汇聚200余个高端科研项目、447家科技企业、1.5万余名科研人才 [9] - 前海、河套、蛇口形成“东有河套、中有蛇口、西有前海”的开放格局,推动粤港澳三地经济运行规则衔接 [13] - 深圳紧扣粤港澳大湾区“一点两地”全新定位,促进人员、货物等各类要素高效便捷流动 [13]
勇立潮头再出发——写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之际
新华社· 2025-08-25 21:55
经济表现与增长 - 2020年至2024年深圳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5% 达到3.68万亿元 平均每平方公里产出18.4亿元 [3] - 2024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18322.26亿元 同比增长5.1% 在一线城市中表现亮眼 [3] - 万元GDP能耗 碳排放量 用水量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 1/5和1/8 [3] 产业发展与创新生态 -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从2019年1.01万亿元提升至2024年1.56万亿元 占GDP比重从37.7%提升至42.3% [5] - 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6.46% 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21年居全国城市首位 [5] -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2.5万家 平均每平方公里拥有12家 专精特新企业1.1万家 其中国家级小巨人企业1025家 [5] 对外开放与外商投资 - 过去5年新设外商投资企业3.3万家 约占全国14.6% 实际利用外资约400亿美元 [15] - 2024年前海地区生产总值3008.8亿元 同比增长8.6% 进出口总额超7000亿元 增长42.4% [11] - 蛇口自贸片区外贸进出口总值从2015年712亿元升至2024年5379.8亿元 年均增长超25% [11] 科技创新与立法保障 - 出台人工智能 智能网联汽车 细胞基因 低空经济等产业促进条例 [4] - 深圳湾汇聚200余个高端科研项目 447家科技企业 1.5万余名科研人才 [8] - 微灵医疗等企业在容错政策支持下实现超柔性薄膜电极等技术产业化 [4] 跨境贸易与金融开放 - 2024年上半年深圳进出口总额2.17万亿元 占全国进出口总值9.9% 出口规模连续32年全国第一 [15] - 跨境人民币收付金额27632.8亿元 同比增长24.3% [13] - 外籍人员非现金支付交易超8587万笔 金额超118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29%和35% [13] 企业主体与营商环境 - 全市经营主体达450.8万家 [5] - 企业注册1小时办完全部手续 跨境资金当天到账 法律纠纷可适用香港法律 [14] - 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海关备案企业数量突破1.1万家 [11]
期待更多的“深圳实践”“深圳速度”
中国发展网· 2025-06-16 11:43
深圳经济发展与改革成效 - 2024年深圳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68万亿元,同比增长5.8% [1] -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规模达15567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42.3% [1] - 深圳创新设立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医药和医疗器械3个产业办公室 [1] 深圳创新与产业政策 - 出台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人工智能产业促进条例、细胞和基因产业促进条例等全国首创性地方性法规 [1] - 深圳实施综合改革试点被视为"二次加速",呼应科技创新、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战略 [2] 深圳商业活力与外资投资 - 截至2025年4月末,深圳市登记在册商事主体总量达到近447万户,同比增长3.5% [2] - 企业数量近278万户,占商事主体总量的62.2%,同比增长4.9% [2] - 深圳市1~4月新登记外资企业同比增长33.4% [2]
深圳五年改革成绩单公布 首创法规填补立法空白
快讯· 2025-06-12 16:37
深圳综合改革试点进展 - 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实施近五年来各项改革任务扎实有序推进并取得重要进展 [1] - 率先开展本外币合一跨境资金池业务试点 允许跨国集团境内办理境外成员企业本外币集中收付业务 [1] - 截至今年5月底55家跨国公司参与试点 业务额达3400亿美元 [1] 金融支持科技创新 - 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不断完善 累计发行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104单 [1] - 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发行规模达225亿元 惠及企业1535家 [1] 首创性法规建设 - 推出人工智能产业促进条例 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等一批全国首创性经济特区法规 [1] - 多项法规填补立法空白 为国家相关领域立法提供第一手经验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