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综合改革试点
icon
搜索文档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深圳打算这么干!这场发布会,干货多多→
证券时报· 2025-06-13 16:02
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推进 - 深圳将系统集成部署含金量高、撬动力强的重大改革举措,细化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推动创新实验和改革举措落地[1] - 综合改革试点实施近五年来取得六大成效:要素协同配置效率提高、营商环境优化、科技创新机制完善、开放型经济体制进展、公共服务体制优化、生态环境治理机制完善[2] 四大深化改革方向 - 创新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先行先试:实施积极开放的人才政策,加强产学研协同,打造最佳创新创业生态,目前人才总量超700万,高层次人才超2.6万[2] - 强化四链深度融合:创业板新增577家上市公司(90%为高新技术企业),首发募资近5500亿元,深交所交易规模全球第三,推动金融技术数据赋能实体经济[3] - 拓展粤港澳合作新场景:2024年外贸进出口4.5万亿元(同比+16.4%),新设外资企业9738家(占全国16.5%),重点发展游戏出海、跨境金融等服务业[4] - 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推进AI政务应用,完善城市治理模式[4] 重点改革细化举措 - 放宽市场准入:在智能网联汽车、低空经济领域已有全国推广经验,将推进AI、医药等领域沙盒监管,建设超充之城2.0[6] - 完善要素市场:制定数据要素登记存证等技术标准,在医疗健康、金融保险等领域培育跨境可信数据空间[6] - 对标国际经贸规则:以前海蛇口自贸区为试验田测试CPTPP/RCEP规则,扩大电信、医疗等领域开放[7] - 优化营商环境:AI赋能政务服务创新,完善"一网通办"体系,健全法制环境[7] 实施保障机制 - 建立五大机制保障改革落地:分类推进、改革调度、督查问效、考核评价、宣传推广[7] - 落实"四个一"标准:每个改革任务对应方案、操作规范、应用场景、评估体系[7]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深圳打算这么干!这场发布会,干货多多→
证券时报· 2025-06-13 15:56
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推进情况 - 深圳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贯彻落实《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的相关情况 将逐项细化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 推出一批改革措施 落地一批创新实验 深化一批改革举措 [1] - 综合改革试点实施近五年来取得重要进展和成效 主要体现在要素协同配置效率持续提高 一流营商环境加快打造 科技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 构建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制取得新进展 公共服务体制日益优化 生态环境和城市空间治理机制不断完善 [3] 四大深化改革方向 - 在创新、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上先行先试 实施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和创新政策 加强产学研高效协同 全方位打造最好的创新创业生态 目前全市人才总量超700万人 高层次人才超2.6万人 [4] - 强化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创业板新增上市公司577家 九成为高新技术企业 首发募集资金近5500亿元 深交所股票交易规模居全球第三 成立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交易中心 促进资本市场与技术市场联通 [4] - 拓展粤港澳合作的新途径、新场景、新载体 2024年深圳外贸进出口总额4.5万亿元 同比增长16.4% 新设外资企业9738家 占全国的16.5% 将扎实推进服务业对外开放 加快形成游戏出海、软件外包、跨境金融、国际物流、国际会展等领域的优势和品牌 [5] - 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 积极推进人工智能在政务领域的深度应用 建好用好民意速办平台 [5] 细化改革举措 - 推进金融、技术、数据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7] - 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 在智能网联汽车、低空经济等领域探索推出市场准入经验和做法 入选全国首批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 建成全国首个规模化"5G+车联网"示范区 将加快推进放宽市场准入24条特别措施的实施 在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医药与医疗器械领域探索沙盒监管机制 [7] - 进一步完善数据要素登记存证、数据资产评估表、场内数据交易等方面的技术标准 加快打通部门壁垒 开展公共数据分类分级授权 在医疗健康、金融保险、商贸物流等领域培育一批跨境可信数据空间 [7] - 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 适应CPTPP、RCEP等高标准经贸规则 以前海蛇口自贸区为试验田 分批次进行压力测试 扩大电信服务、医疗康养、商贸、文旅、交通运输等领域的开放 [8] - 优化一流营商环境 以人工智能赋能服务创新 做好一网通办、一网通管、一网协同 完善审批和监管之外的服务体系 打造一流法制环境 健全公开透明的办事制度 落实好规范执法专项行动 [8] 保障机制 - 实施分类推进、改革调度、督查问效、考核评价、宣传推广等五大机制 落实"四个一"落地标准 即一个改革任务对应一个改革方案、一套操作规范、一批应用场景、一套评估体系 [8]
深圳,重磅利好!权威解读来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2 23:00
综合改革试点升级 - 中央发布《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作为2020年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的升级版,旨在赋予深圳更多自主权[1][3] - 近五年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成效显著,GDP从2020年2.78万亿元增至2024年3.68万亿元,年均增长5.5%[4] - 全社会研发投入从2020年1511亿元增至2023年2237亿元,年均增长13.9%[4] - 国家发改委分3批次向全国推广深圳48条创新举措和典型经验[4] 科技创新与产业改革 - 2023年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超2200亿元,占GDP比重6.46%,位居全国前列[11] - 深圳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5万家,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超90%[11] - 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探索负面清单制度,赋予科研人员所有权或不低于10年使用权[12] - 支持人工智能和低空经济发展,深圳培育人工智能规上企业超2600家,发布近200个"城市+AI"应用场景[13] - 深圳无人机产量全球领先,累计开通航线近300条,完成载货飞行170多万架次[13] 金融与要素市场改革 - 支持符合条件的香港上市公司在深交所发行存托凭证[12] - 允许符合条件的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在深交所上市[12] - 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探索数据交易规则和场景[9] - 加强数字人民币试点应用,探索央行数字货币跨境适用性[8][16] 高水平对外开放 - 2024年深圳新设外商投资企业9738家,增长21.7%,数量全国第一[15] - 2024年外贸进出口总额4.5万亿元,同比增长16.4%,总量跃居全国城市首位[15] - 推进货物贸易便利化,支持贸易新业态发展[16] - 支持盐田港探索便利通关、燃料加注结算等创新[16] - 研究增加粤港澳游艇自由行口岸和靠泊点[16] 重点区域发展 - 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集聚大量港资、外资金融机构[15] - 支持前海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河套建成深港科创综合服务中心[9] - 深化国际航行船舶配套制度改革,便利港澳台船员办理社会保险[8]
深圳五年改革成绩单公布 首创法规填补立法空白
快讯· 2025-06-12 16:37
深圳综合改革试点进展 - 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实施近五年来各项改革任务扎实有序推进并取得重要进展 [1] - 率先开展本外币合一跨境资金池业务试点 允许跨国集团境内办理境外成员企业本外币集中收付业务 [1] - 截至今年5月底55家跨国公司参与试点 业务额达3400亿美元 [1] 金融支持科技创新 - 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不断完善 累计发行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104单 [1] - 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发行规模达225亿元 惠及企业1535家 [1] 首创性法规建设 - 推出人工智能产业促进条例 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等一批全国首创性经济特区法规 [1] - 多项法规填补立法空白 为国家相关领域立法提供第一手经验 [1]
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这份《意见》亮明举措
新华社· 2025-06-12 16:31
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政策升级 -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旨在更高起点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创造可复制推广经验,强化深圳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引擎作用和全国辐射带动作用 [1] - 该《意见》是2020年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的升级版,体现国家深化改革开放的决心,已形成一批全国可复制制度成果 [3] - 深圳将实施更多创造型引领型改革,取得更多标志性制度创新成果,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走在前列 [7] 深圳改革成效与开放举措 - 综合改革试点实施五年来成效显著,全面深化改革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高质量发展动力 [6] - 深圳去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居全国城市首位,将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打好"五外联动"组合拳 [9] - 具体开放措施包括:扩大制度型开放、打造高能级国际贸易枢纽、促进高水平双向投资、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 [11] 科技创新支持政策 - 科技部将支持深圳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发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作用 [9] - 广东省将从三方面支持深圳:构建全面创新体制机制、落实法律法规政策保障、进一步授权松绑支持改革创新 [12][13][14] 政策实施保障 - 国家发改委将联合有关部门和广东省深圳市,在巩固2020年改革成果基础上推动新一轮改革任务落实 [14]
深圳新一轮综合改革试点启动,改革发展按下“加速键”
贝壳财经· 2025-06-12 15:38
深圳新一轮综合改革试点启动 -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暨综合改革试点5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标志着新一轮综合改革试点启动 [1] - 新一轮改革将重点探索四方面: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金融技术数据赋能实体经济、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健全科学化精细化法治化治理模式 [1] -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牵头协调各部门和广东省、深圳市共同推动改革落地,包括加强部门协同、实施清单化管理、完善法治保障、建立评估机制等具体措施 [2] 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部署 - 科技部将支持深圳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重点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2] - 深圳将聚焦人工智能和低空经济两大新兴产业,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国家低空经济产业综合示范区 [5] - 具体措施包括攻关关键技术、实施改革举措、推出示范应用场景、培育科技创新企业等四方面 [6] 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 - 深圳将实施"五外联动"组合拳(外贸外资外包外经外智),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基地、平台、通道和枢纽 [6] - 具体推进路径包括扩大制度型开放、打造高能级国际贸易枢纽、促进高水平双向投资、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等四方面 [7] - 广东省将全力支持深圳在要素市场化配置、长期资本培育、数据交易规则创新、便利人员流动等方面深化改革 [3] 地方协同与实施保障 - 广东省明确将为深圳改革创造条件,支持其在教育科技人才改革、要素市场化配置、开放型经济体制等领域探索 [3] -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建立部门与地方协同联动机制,通过清单化管理、法治化保障、定期评估等方式确保改革落地 [2] - 深圳作为全国开放大市和科技创新高地,将在中央顶层设计指引下谋划高质量发展"深圳方案" [5]
深圳市:主动谋划实施更多创造型、引领型改革
快讯· 2025-06-12 10:27
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推进情况 - 深圳市将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各项改革任务高质量落地落实 [1] - 改革将以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 [1] - 深圳市将主动谋划实施更多创造型、引领型改革 [1] - 目标为取得更多标志性制度创新成果,为全国全省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经验 [1] - 深圳市决心在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走在前列 [1]
改革不停步 发展无止境
深圳商报· 2025-06-11 07:12
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政策 - 政策聚焦四个领域: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改革、金融技术数据赋能实体经济、建设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健全科学化精细化法治化治理模式 [1] - 要求深圳推出改革措施、落地创新试验、深化开放举措,强化粤港澳大湾区引擎作用和全国辐射带动作用 [1] - 2020年启动的试点是重大国家战略,成为深圳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关键举措 [1] 改革成果与推广 - 2022年首批18条经验获国家推广,2023年22条创新举措再获推广,2024年8条试点经验全国推广 [2] - 深圳展现了敢闯敢试的精神本色,改革突破带动示范效应显著 [2] - 5年实践证明新改革方式具有强大生命力和优越性 [3] 新质生产力发展 - 无人机配送、机器人咖啡、智能网联汽车等新场景涌现,空中的士1小时覆盖湾区90%地区 [4] - 2024年深圳GDP达3.68万亿元(+5.8%),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1.56万亿元(占GDP 42.3%) [4] - 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69.2%,占全国22.3%,汽车产量全国城市第一 [4] - 设立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医药医疗器械3个产业办公室,出台智能网联汽车等全国首创法规 [4] 营商环境与企业活力 - "i深圳"平台实现民意一网通办,"园区贷"解决中小企业无抵押融资难题 [5] - 发展耐心资本引导金融资源支持科技,实施"沙盒监管"规则保护新业态 [5] - 截至2025年4月商事主体达447万户(+3.5%),企业占比62.2%(+4.9%),新登记外资企业增长33.4% [5] 经济贡献与未来展望 - 深圳以0.02%国土面积贡献全国2.7%经济总量,保持高速增长 [6] - 改革持续激发发展能量,经济特区45周年再获中央政策支持 [6]
深圳再“闯”深水区:新一轮综合改革试点探路新机制|政在发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0 22:32
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政策解读 - 核心观点: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旨在通过推出改革措施、落地创新试验、深化开放举措,推动深圳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全国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1] 改革重点领域 - 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 [2] - 推进金融、技术、数据等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2] - 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2] - 健全科学化、精细化、法治化治理模式 [2] 金融与资本市场 - 允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粤港澳大湾区企业按照政策规定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1] - 深交所有望迎来红筹股二次上市"破冰" [1] 科技创新与新兴产业 - 2024年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0.5%,占GDP比重达42.3% [9] - 人工智能、机器人、低空与空天产业集群增加值分别增长12.7%、15.9%、26.4% [9] - 深圳拥有1700余家无人机企业,包括大疆、丰翼、道通等代表企业 [9] - 探索人工智能辅助医疗设备准入应用机制 [1][9] - 支持深化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制度改革创新 [1][9] - 拓展储能场景,探索源网荷储一体化商业模式 [9] 对外开放与贸易 - 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支持深圳盐田港在便利通关、燃料加注结算等方面探索 [3] - 深圳港LNG加注时间从18小时降至10小时,率先实现国内"一港双船"同时安全加注 [3] - 支持综合保税区外重点企业开展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保税维修业务试点 [4] - 研究增加粤港澳游艇自由行指定出入境口岸和靠泊点 [4] - 扩展国际快递业务经营许可审批权限下放区域 [4] 教育科技人才改革 - 2023年深圳R&D经费投入强度6.46%,居全国第二 [6] - 深圳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达93.3%,稳居全国第一 [6] - 探索新型研发机构薪酬市场化管理制度 [7] - 支持深圳医学科学院在科研管理、人才聘用、经费使用等方面探索新机制 [7] - 探索实施科研项目经理人制度 [7] - 推动新兴领域工程教育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8] - 支持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工科人才 [8] - 探索符合超大城市特点的专业型、"小而精"高校办学模式 [8] 数据赋能与公共数据开放 - 稳步推进交通、地理、卫星遥感、气象、医疗卫生等领域公共数据依法合规分级分类开放 [10] - 完善城市信息模型基础平台 [10] - 开展国土空间三维模型成果应用试点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