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视频行业
icon
搜索文档
AI如何重塑创作生态?爱奇艺(IQ.US)AI短片创作大赛展映交流会在沪举行
智通财经网· 2025-11-11 11:35
爱奇艺AI战略与投入 - 公司自2018年深度学习起步即在AI领域持续投入,并于2023年结合大模型能力推出“剧本工坊”、“影像工坊”等AI创作工具 [2] - 公司已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智能平台部负责底层技术建设,智能制作部聚焦创作赋能,并成立专门小组对接优秀AI创作者 [20] - 公司计划通过“鲍德炜·爱奇艺AI剧场”重点扶持15分钟以上的AI长叙事影片创作,并在动画、漫剧、电影及少儿内容等多个类型全面推进AI应用 [20][22] AI短片创作大赛成果 - 公司主办的“与AI共生”短片创作大赛历时3个多月,共收到2300多份投稿,最终7部作品获奖 [1] - 大赛冠军作品《烟花底下有我家》的导演透露,该片仅用十天便完成制作,实现了过去“写得出却很难拍得出”的创意 [8] - 获奖创作者背景多元,包括平面设计师、魔术师、自媒体博主和戏文专业学生,表明AI技术降低了创作的专业门槛 [10] AI对创作效率与门槛的影响 - AI技术显著提升创作效率,使天马行空的想法得以快速实现,例如一部获奖短片在十天内完成 [8] - AI被视作与创作者良性互补的伙伴关系,是一门“放”的艺术,但人类情感仍是作品的核心灵魂 [8][12] - 技术拉低表达门槛后,创作者需更专注于“我们真正想表达什么”的核心命题 [10] 行业技术发展趋势 - AI视频生成技术正从简单的画面生成迈向情感表达,追求更高的“电影质感”和传递情感的“温度” [16] - 技术厂商通过提升GPU利用效率、提高“抽卡”成功率以及融入行业经验来降低创作者试错成本 [18] - AI正在催生全新的视听语言,这不仅是对影视技术的升级,更是对内容生产流程、美学范式及组织架构的全面重塑 [20][22] 公司未来合作与扶持计划 - 公司将继续深化与创作者的合作,开放更多AI创作工具给创作者使用 [2] - 公司邀请AI短片创作大赛冠军团队登上其年度“尖叫之夜”盛典,旨在让更多AI创作者被看见 [1][6] - 公司认为AI浪潮是其成立十五年后遇到的机遇,将使内容创作和创意更紧密高效地结合 [4]
长视频,要MCN化?
36氪· 2025-11-07 07:53
行业转型背景 - 长视频平台传统增长模式依赖头部综艺与大剧撬动会员与广告增长,但短视频崛起导致用户注意力碎片化,内容生命周期缩短至上线当周见顶[1] - 平台被迫从"内容中心逻辑"转向前置MCN逻辑,将短内容、人设经营、传播路径纳入内容策划环节,而非正片上线后再宣发[1][4] - 2025年秋季招商会显示芒果TV、爱奇艺等平台集体推进MCN化战略,标志着行业从IP中心思维转向"人驱动内容"的长期经营模式[2][4] 平台MCN化实践 - 爱奇艺推行"长短直"全链路策略,运营超1000个短视频账号,总粉丝超1亿,形成"猕猴桃MCN"矩阵,强调长视频、短内容与转化能力打通[2][10] - 芒果TV将"芒果MCN"升级为内容经营核心,权欲累积6.58亿+流量矩阵,为节目嘉宾配备个人IP工作室,明确"节目是入口,人才产生复利"的逻辑[2][12] - 腾讯视频通过《心动的信号》等节目构建"鹅系MCN",节目结束后以售后小团综延续素人群像热度,强化"鹅系家人感"[15][17] 转型驱动因素 - 内容成本压力驱动转型:S级项目成本动辄上亿,但内容回本周期拉长,订阅与广告收入停滞迫使平台开发内容商业化新路径[14][21] - 传播话语权再分配:抖音、小红书等平台截流长视频内容流量,MCN化是平台通过自有达人矩阵重夺传播控制权的反攻策略[25][27] - 商业模式突破需求:MCN化带来即时变现收益,如明星带货、IP周边、直播电商等,为平台提供除会员和广告外的增长曲线[28][30] 转型成效案例 - 《种地吧》通过"长短直"联动成为爱奇艺营销范本,实现用户从"看"到"参与"的转化,短内容与正片同步策划双线运营[10] - 《爸爸当家2》案例中,马立奥一家在抖音涨粉超610万、小红书涨粉超150万,但平台未获得人设长尾收益,促使芒果TV加强人设孵化[12] - 双十一期间平台MCN化成效显著:腾讯视频《现在就出发3》为天猫直播间导流,爱奇艺"直播奇妙夜"通过剧组成员直播创造电商佳绩[18] 潜在挑战与风险 - 平台与达人利益错位风险:个人IP成名后利益可能与平台冲突,如蒲熠星事件暴露平台对人设管控的薄弱环节[17] - 内容气质异化风险:过度追求短内容可复制性可能导致叙事厚度流失,长视频护城河或受侵蚀[34][35] - 组织基因冲突:长视频工业化生产模式与MCN快速试错、人格化表达存在天然矛盾,转型需平衡内容质量与传播效率[32][37]
机构:2030年全球电视与视频市场预计突破1万亿美元
经济观察网· 2025-11-04 15:35
全球视频市场总收入预测 - 全球在线视频与传统电视市场总收入预计在2030年突破1万亿美元 [1] 市场增长动力 - 付费电视市场增长停滞,在线视频成为唯一的增长引擎 [1] 视频流媒体收入预测 - 全球视频流媒体收入将在2025年达到2146亿美元 [1] - 2025年全球视频流媒体收入年增长率为12.8% [1] 在线视频订阅收入占比 - 2025年在线视频订阅收入将占全球视频流媒体总收入的77% [1]
长剧微剧双轮驱动,爱奇艺瞄准了未来的生态增量
美股研究社· 2025-05-23 17:52
内容生态变革 - 用户注意力变化推动短剧App月活接近长视频平台梯队,反映消费习惯变迁[1] - 公司通过"长+短"双轮驱动策略稳固长视频基本盘并挖掘微剧潜力,形成互补生态[3][5] - 微剧重度用户数(80%以上时间观看)较2024年12月增长3倍,平台微剧总量达1.5万部(收费与免费各半)[1][9] 财务与运营表现 - 2025年Q1总收入71.9亿元(环比+9%),运营利润3.4亿元(环比+20%),Non-GAAP运营利润4.6亿元(环比+13%)[1] - 会员服务收入44.0亿元(环比+7%),国际版收入同比增超30%,广告收入同比增40%[7] - 微剧春节档上新28部作品,分账金额一周破百万,播放时长与用户规模快速增长[7] 长视频战略 - 长剧集云合市占率持续领先,核心赛道表现稳健:《漂白》热度值破万,《北上》获好评,《无忧渡》《白月梵星》热度超9600[5] - 五大剧场(小逗、恋恋、迷雾、大家、微尘)覆盖多元用户需求,IP延伸至短剧(如《唐诡奇谭》《灵魂摆渡·十年》)[12] - 长视频支撑内容出海,带动国际版日均会员数创新高[7] 微剧商业化路径 - 定位为长剧和电影外的"第三类型",通过五大计划(如精品微剧千部、古龙IP微剧)提升审美与题材广度[13] - 微剧吸引下沉市场及高龄用户,扩大会员覆盖并增加广告库存,创新变现形式包括微综艺、定制广告等[13] - "奇炬"广告平台整合长视频与微剧资源,提供智能营销解决方案[13] 产品与技术创新 - 极速版更名"爱奇艺微短剧",推出"跳看"功能(AI生成剧情跳转点)以适配碎片化消费[16] - AI角色互动平台"桃豆世界"(互动量超1亿轮次)与智能助手"桃豆"增强用户黏性[16] - 内容电商与线下IP运营布局延伸商业化场景[19] 行业趋势前瞻 - 2025-2026年影视行业变革以"短"为核心,影响剧集集数优化与电影时长[11] - 内容形态与产品功能协同(如长视频内嵌"短"体验)重构用户注意力分配[16][19] - 差异化内容战略构建增长网络,推动平台价值支点多元化[19]
从内容到生态,从乐园到带货,爱奇艺要下一盘怎样的棋
财经网· 2025-04-28 20:06
公司战略升级 - 公司发布"短、精、多、新"内容策略,重点布局微剧并推出"跳看"功能和"桃豆"智能助手重构用户体验 [1][4] - 通过AI技术赋能内容创作与运营,包括自动生成海报、短视频剪辑及精准广告投放,提升效率10倍以上 [9] - 宣布进军内容电商市场,依托IP和明星资源开展直播带货,对首批商家免平台扣点并提供亿级流量扶持 [12] 微短剧业务布局 - 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2024年达505亿元(首次超越电影票房),预计2027年达856.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9.2%) [3] - 公司极速版APP将更名为"爱奇艺微短剧",推出"精品微剧千部计划""百部港片微剧计划"等,联动《灵魂摆渡》等IP开发短剧 [5] - 微短剧用户规模达5.76亿(占网民52.4%),公司采用会员免费+单点付费模式,非会员可观看免费微剧或第二窗口期短剧 [3][4] AI技术应用 - "跳看"功能通过AI分析视频关键剧情点,用户滑动切换精华片段,避免传统倍速/拖进度条导致的精彩内容遗漏 [7] - "桃豆"智能助手实现个性化推荐、会员服务及内容咨询,已支持超亿轮次用户与近千名IP角色对话 [8] - AI平台"马良"自动生成2000万张海报(日均5万张),"缪斯"制作64万条短视频(总播放量108亿次) [9] IP生态拓展 - 线下乐园"爱奇艺乐园"落户扬州,整合《狂飙》《唐朝诡事录》等IP打造互动游戏、沉浸式体验场景 [11] - 微剧频道用户时长排名移动端第三(仅次于剧集和电影),IP衍生覆盖小说、漫画等内容形态 [10] - 内容电商业务聚焦IP与艺人资源,会员群体作为核心潜在用户,探索流量变现新路径 [12] 行业趋势 - 微短剧进入精品化、主流化阶段,长视频平台凭借内容创作经验与品牌优势加速布局 [5][6] - AI技术成为行业竞争关键,优化创作效率(如选题决策、广告匹配精准度)与用户交互体验 [9][10] - 视频平台商业模式从会员/广告向内容电商、线下衍生等多元化方向延伸 [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