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影像工坊
icon
搜索文档
顶尖AI模型加持、吹响全球创意集结号,爱奇艺(IQ.US)启动“与AI共生”短片创作大赛
智通财经网· 2025-07-11 18:25
行业动态 - 2025年AI视频生成模型技术快速迭代,谷歌发布集成原生音频功能的Veo 3,火山引擎推出国产视频生成模型Seedance1.0 pro,显著提升创作效率与艺术表达可能性 [1] - 在线视频平台积极推动AI工具落地应用,爱奇艺通过"与AI共生"短片创作大赛全球征集作品,提供免费AI工具(Seedance 1.0 pro和Google Veo 3)降低创作门槛 [1][10] - AI视频生成行业呈现全球化竞争格局,中国厂商(火山引擎)与国际巨头(谷歌)同台竞技,技术差异化体现在音频集成、本土化适配等方向 [1] 公司战略 - 爱奇艺将AI技术深度融入内容全生命周期,其"影像工坊"2025年Q1产出10万张AI设计图,"大星罗"平台实现视频自动化生产,"缪斯"工具年生成64万条短视频,总播放量达108亿次 [3] - 公司通过赛事构建AI创作生态,联合中传、北电等高校专家及《新神榜:杨戬》导演等业界人士组成评审团,从创意、技术运用等5维度评估作品,强化行业影响力 [2][3] - 战略定位从工具赋能转向协同创作,提出"AI是创作伙伴"理念,目标重塑影视行业生产范式,推动技术标准建立(要求作品AI工具使用量≥70%) [3][13] 赛事运营 - 赛制设计体现专业化与国际化,设置初审(合规审核)+终审(专家评审)两阶段,接受戏剧/动画/竖屏微剧等多元体裁,要求作品含中英字幕且分辨率≥1080P [2][4][13] - 奖金激励体系分层明确,总奖金超1万美元,设一二三等奖(3000/1500/600美元)及最佳创意/叙事单项奖(800美元),获奖作品获爱奇艺国际版专题展示 [5][14][15] - 配套支持体系完善,提供技术培训(AI专家指导)、版权合规咨询、赛事社群答疑等服务,解决创作者从工具使用到内容分发的全流程需求 [6][15] 技术应用 - 视频生成工具性能指标成为竞争焦点,指定工具需覆盖作品70%以上制作环节,强调原生音频生成等差异化功能对创作体验的提升 [1][13] - AI自动化生产已实现规模化应用,爱奇艺AI工具年产量达数十万级别,108亿播放量验证市场接受度,技术正从辅助生产向创意协同演进 [3] - 技术规范要求作品符合多地区法律,内容需规避色情/暴力/政治敏感等元素,体现平台对AI生成内容风险管控的重视 [13]
580天暗战,爱奇艺的AI闯关路
雷峰网· 2025-07-07 18:45
核心观点 - 生成式AI正在深刻改变影视行业的内容创作、制作流程和用户体验,爱奇艺通过全面布局AI工具链实现从内容评估到虚拟制作的智能化升级 [5][8][16] - 公司以"AI+影视工业"为核心战略方向,构建了覆盖剧本创作、虚拟拍摄、智能选角等全流程的AI应用体系,显著提升效率并降低成本 [17][20][31] - 通过"桃豆世界"等创新产品探索AI与用户的深度互动,延长IP生命周期并创造新型娱乐体验 [38][39][42] 技术应用与效率提升 内容创作环节 - "剧本工坊"可30分钟完成50万字剧本评估,准确率超90%,已服务5000部作品 [21][24] - "影像工坊"2025年Q1出图量达10万张,支持角色设计/分镜生成/海报制作等视觉化需求 [25][26] - "故事银行"整合80万案件卷宗,AI提炼可读性故事为悬疑类创作提供素材 [22] 制作流程优化 - 虚拟拍摄技术使《大梦归离》虚实场景无缝融合,使用项目数量同比增50% [31][34] - 自研制片管理系统在《我的阿勒泰》拍摄中处理5000条样片片段,线上生成4000条场记记录 [30] - AI选角系统覆盖2万演员库,2025年前5月完成近千个角色匹配 [29] 用户端创新 - "跳看"功能上线一周使用率超倍速播放,AI剧情搜索使人均观看时长提升40% [43] - "桃豆世界"入驻100个IP的1000+角色,用户对话量超1亿轮次 [39] - "奇声"AI配音技术获6篇国际顶会论文及24项专利,实现带情感的角色语音交互 [40] 组织与战略实施 - 2023年全员AI培训后,98%员工调用大模型,2024年调用量同比激增83倍 [19] - 内部搭建奇智平台承载6300个智能体应用,形成跨部门协同的AI开发生态 [19][20] - 技术投入使广告平台"奇炬"投放成本降50%,ROI超额完成120% [43] 行业影响 - 虚拟制作系统价格从16万元/天降至3.5万元/天,推动技术普及 [34] - AI工具使《传说》电影特效成本降至传统方法20-30% [36] - 全球AI陪伴应用2024年下载量达1.1亿次,预计2027年中国市场规模千亿元 [39]
580天暗战,爱奇艺的AI闯关路 | Storyware
36氪· 2025-07-06 15:05
AI在影视行业的应用 - 公司推出"跳看"功能,通过生成式AI将8分钟开场戏浓缩为3分钟,实现长剧短看[1][3] - 使用AI文生图、图生视频技术,在500平米LED幕墙上实现青山、草原、沙漠场景,一天内完成三个场景视频背景生成[3] - 公司创始人预测生成式AI将在3-5年内彻底改变影视行业[4] AI在内容创作环节的革新 - "剧本工坊"能在30分钟内完成50万字剧本评估,准确率超90%[13][17] - "影像工坊"支持AI生成分镜、概念海报、角色设计,2025年Q1出图量达10万张[18] - "AI选角"功能基于2万名演员画像库,2025年前5个月用于近千个角色筛选[20] 内部AI转型与文化建设 - 2023年3月举行全员AI培训,内部OA上线AIGC专区,开放免费AI工具[9] - 2024年AI视觉创意大赛吸引200多支跨部门团队参赛,生成121组AI设计[9] - 截至2024年6月,超98%员工调用过大模型,调用量较2023年增长83倍[12] 技术研发与行业影响 - 虚拟制作项目数量同比增长50%,使用价格从16万元/天降至3.5万元/天[23][25] - "桃豆世界"上线一年入驻1000多个影视角色,用户互动超亿轮次[28][29] - "奇声"AI配音技术获6篇国际会议论文、24项专利和9项软件著作权[29] 商业化与行业前瞻 - "跳看"功能用户数一周内超过倍速观看用户,"AI剧情搜索"使人均观看时长提升40%[32] - 智能广告平台"奇炬"帮助广告主ROI超额完成120%,成本降低50%[32] - 公司被微软评为最具典型AI应用场景的合作伙伴之一[33]
爱奇艺如何用AI让角色“活”起来(AI创作新风潮)
人民日报· 2025-06-13 07:01
注意力机制与用户互动 - 人类创作者与AI均通过观察用户行为积累经验 创作吸引注意力的作品 这种"注意力机制"是AI大模型近年突破的关键[1] - 用户单屏注意力时长从150秒缩短至47秒(20年数据) 公司推出"跳看"功能 允许在屏幕两侧15%区域滑动跳转 AI精准识别兴趣点[1] - 为解决剧集等待期痛点 公司推出"桃豆世界"互动产品 用AI角色全年无休与粉丝互动 已上线约1000个IP角色 累计聊天超1亿轮次[1] - "桃豆"智能助手通晓所有内容与服务 用户通过长按按钮实现文字/语音对话 将2-3步操作简化为1步[1] AI辅助创作工具 - 公司通过AI文本与影像能力优化大模型 "剧本工坊"可提炼小说大纲 提供创作知识 30分钟内完成50万字剧本的7维度评估(主题/人物/情节等)[2] - "影像工坊"自动汇总剧本设计元素生成方案 支持人工修改 如《无忧渡》唐代角色设计仅需修改提示词即可生成符合时代风格的形象[2] - "影视知识库"包含专业书籍资料 提供历史用典/民俗图像等支持 帮助团队构建合理可信的设定[2] 虚拟制作与数字资产 - 公司虚拟拍摄项目数量同比增长50% 横店虚拟摄影棚完成升级 成为国内领先的"虚拟制作旗舰棚" 支持多部大剧拍摄[3] - 在"虚实景深匹配"等领域获20多项专利 数字资产库收纳数万件资产 来源包括虚拟拍摄/视效回收/三维重建等 应用于新内容/游戏/VR剧场开发[3] - QClip一体机实现拍摄现场实时录制/上云 已应用于数十个项目 累计上传素材280万条(总时长4.3万小时) AI自动匹配检索素材提升协同效率[3] 战略目标 - 公司计划在创意/制作/播出全阶段打造AI工具 缩短用户反馈周期 通过鲜活角色获取快速变化的注意力[3]
回应时代命题,爱奇艺的三个选择
雪豹财经社· 2025-04-27 19:03
大文娱生态新棋局 核心观点 - 影视行业面临用户注意力碎片化挑战,需通过内容多元化、技术迭代和生态布局应对变化 [5][6] - 公司采取"长+短"内容战略:长剧维持精品化,微短剧成为增量业务 [5][11] - AI技术贯穿创作全流程,推出"跳看"功能重构用户观看体验 [12][15] - 构建IP衍生商业生态,线下乐园与内容电商成为新增长点 [18][20] 内容战略 - **长短结合**:长剧集数缩减至平均28集,同时微短剧市场规模达504.4亿元,公司上线超万部微剧覆盖95%头部合作方 [10][11] - **短剧布局**:推出"精品微剧千部计划"等四大计划,极速版App将更名微短剧专属平台 [11] - **长剧精品化**:五大剧场片单包含《唐朝诡事录》续作等,迷雾剧场新增紫金陈三部曲 [11] - **电影创新**:启动"三级火箭计划"涵盖院线大片、青年影人作品和网络电影 [11] 技术应用 - **AI全流程**:剧本工坊效率提升50%,虚拟制作项目同比增长50%,《大梦归离》使用电动旋转地台搭建场景 [15] - **用户交互**:"跳看"功能允许滑动跳转情节点,AI工具"桃豆"辅助内容消费 [15] - **制作提效**:QClip云端素材超50万条,广告素材生产效率提升10倍 [15] 商业生态 - **IP衍生**:《风起洛阳》开发VR剧场和主题酒店,《苍兰诀》周边售罄,《我的阿勒泰》带动旅游打卡 [18] - **线下扩张**:VR全感剧场年接待10万人次,计划新增20-30家,乐园复刻《莲花楼》名场面 [18][20] - **内容电商**:依托4.3万亿元直播电商市场,探索"边看边买"模式转化会员流量 [20][21] 行业趋势 - 用户单屏注意力时长仅47秒,内容消费向碎片化发展 [7] - 行业进入微剧靠速度、短剧出爆款、长剧转型、电影创新的变革周期 [10] - 内容需求呈现"80%生活陪伴+20%精神意义"的分层特征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