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艺APP
搜索文档
工信部:已处理二次号码“一键解绑”申请超2.6亿次
人民网· 2025-10-29 11:41
电信服务质量提升 - 工业和信息化部推进“明白办、放心用”行动,指导基础电信企业精简优化资费套餐,在售资费公示率达到99%以上 [1] - 统一电话营销号码,基本建成业务订购集中鉴权核验平台,确保用户知情同意,并通过短信、电话等方式及时提醒流量超套和业务续订 [1] - 推广“二次号码焕新”服务,深入推进一键解绑历史互联网应用账号工作,目前已覆盖230余款主流应用,处理解绑申请超2.6亿次,累计服务用户超430万人 [1] 移动应用生态治理 - 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发布《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用户权益保护合规管理指南》,并制定《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最小必要申请使用权限》系列标准,指导手机终端企业实现相册、文件、联系人、短信等按需动态授权 [2] - 组织开展APP技术抽测47批次,责令整改1970款,公开通报203款,下架76款 [2] - 推进建设生成式人工智能隐私意识高质量数据集,以提升人工智能产品和服务用户权益保护水平 [2] 商业信息与用户防护 - 工业和信息化部深入推进清理整治营销电话扰民专项行动,组织清理网络违规外呼软硬件推广信息51万条,关停违规语音专线7804条,依法责令整改、督办、处罚违规企业228家次 [2] - 加大“来电来信免打扰”服务推广力度,依据用户意愿累计为12.6亿用户提供防护服务 [2] 企业客服能力监督 - 经第三方机构拨测,搜狗浏览器、嘀嗒出行的客服热线未提供人工客服,爱奇艺、转转、搜狐新闻的人工客服无法接通 [2] - 工业和信息化部已督促相关企业进行整改,切实提高服务能力 [2]
爱奇艺AI短片创作大赛入围作品首曝光!看AI如何“拍”出惊艳短片
北京商报· 2025-10-22 10:01
大赛概况与成果 - 爱奇艺国际版主办“与AI共生”短片创作大赛历时78天覆盖全球30多个国家吸引超2300位创作者参与 [1] - 共计142部AI短片作品通过初筛其中54部为评委提名作品将角逐最终11个奖项 [1] - 入围作品已在爱奇艺APP内可通过搜索“AI短片”或“AI大赛”观看 [1] 技术合作与作品特点 - 大赛技术合作伙伴谷歌和火山引擎提供前沿视频大模型Google Veo 3和豆包Seedance 1.0 pro支持 [1] - 入围作品类型多样包括实验概念短片强叙事剧情片动画短片竖屏短剧等 [1] - 作品运用超现实主义赛博朋克定格动画3D动画水墨水彩等多种美术风格 [1] - 作品题材覆盖剧情科幻喜剧言情民俗战争等多元领域创意呈现及叙事连贯性超越预期 [2] 行业影响与公司战略 - 公司认为AI技术对助力影像创意表达和降低创作门槛起到重要作用 [2] - 全球AI视频大模型在视频画面一致性音画同步性运镜连贯性上取得显著进展 [2] - 公司致力于与全球创作者探索AI与影视融合的无限可能共同开启内容创作新篇章 [4] 后续计划与活动 - 大赛最终获奖结果将于2025年11月上旬公布获奖作品将在“2025爱奇艺尖叫之夜”展示 [2] - 公司携手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摄影奖得主鲍德熹发起“AI剧场”创作营面向全球招募以打造时长不低于15分钟的AI叙事影片为目标 [2]
爱奇艺AI短片创作大赛入围作品首曝光 看AI如何“拍”出好短片
中国新闻网· 2025-10-21 15:58
大赛概况与成果 - 爱奇艺国际版主办的“与AI共生”短片创作大赛历时78天,覆盖全球30多个国家,吸引超2300位创作者参与 [2] - 共计142部优秀AI短片作品通过初筛,其中54部为评委提名作品,将角逐最终11个奖项 [2] - 涌现出《白骏马》《大展鸿图》《黄灯的三秒》等多部叙事扎实、视角新颖的作品 [4][5] 技术合作与支持 - 谷歌和火山引擎作为大赛合作伙伴,为参赛选手提供视频大模型Google Veo3和豆包Seedance1.0 pro的技术支持 [4] - 创作者运用超现实主义、赛博朋克、定格动画、3D动画、水墨水彩等多种美术风格进行创作 [5] 公司战略与行业影响 - 公司认为AI技术在助力影像创意表达、降低创作门槛上起到重要作用 [5] - 全球AI视频大模型在视频画面一致性、音画同步性、运镜连贯性上取得显著进展 [5] - 公司致力于与全球创作者探索AI与影视融合的无限可能,开启内容创作新篇章 [6] 后续计划与活动 - 大赛最终获奖结果将于2025年11月上旬公布,获奖作品将在“2025爱奇艺尖叫之夜”展示 [5] - 公司携手鲍德熹发起“鲍德熹·爱奇艺AI剧场”创作营,向全球招募创意,目标是打造时长不低于15分钟的AI叙事影片 [5]
广告被偷偷加长,平台正在悄悄偷走用户时间
36氪· 2025-09-28 08:21
广告超时现象 - 视频平台广告倒计时与标注不一致现象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回应并关注 [3][5] - 测试显示主流平台包括爱奇艺、芒果TV、优酷均存在广告超时问题 超时现象在网络平稳情况下仍发生且个别平台情况严重 [6][8] - 广告超时分为三种类型:开头广告未计入倒计时、读秒结束后广告强行续播或跳转新广告、倒计时器自身卡顿 [8][10] 平台行为分析 - 平台可能以技术原因为由解释超时 但超时现象呈现单向性(只增不减)而非波动 与网络波动逻辑不符 [13] - 广告收入按秒计算 超时行为可带来巨额收益 爱奇艺2023年二季度广告收入达12.7亿元 芒果TV2023年上半年广告收入达15.87亿元 [15][16] - 平台通过文字游戏规避责任 倒计时提示为"会员可关闭此广告"而非"倒计时结束广告关闭" 暗示消费者但未明确承诺 [17][19] 行业收费模式 - 会员费用普遍上涨 芒果TV月费22元 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月费均为25元 低价会员选项消失 [21] - 会员制度存在套娃收费和隐藏消费 如专属推荐、超前点播(已监管叫停)、取消续费流程复杂等 [21] - 平台行为反复触及用户容忍底线 包括收费模式不透明和信任透支 [23][25] 消费者权益与行业影响 - 虚假倒计时行为涉嫌侵犯消费者权益 通过暗示性界面设计误导用户 [17][26] - 用户时间被平台不合理占用 导致信任流失 平台需聚焦内容质量与服务提升而非短期收益 [26][27] - 行业需反思长期可持续性 当前模式可能损害消费者基础信任 [25][27]
爱奇艺如何用AI让角色“活”起来(AI创作新风潮)
人民日报· 2025-06-13 07:01
注意力机制与用户互动 - 人类创作者与AI均通过观察用户行为积累经验 创作吸引注意力的作品 这种"注意力机制"是AI大模型近年突破的关键[1] - 用户单屏注意力时长从150秒缩短至47秒(20年数据) 公司推出"跳看"功能 允许在屏幕两侧15%区域滑动跳转 AI精准识别兴趣点[1] - 为解决剧集等待期痛点 公司推出"桃豆世界"互动产品 用AI角色全年无休与粉丝互动 已上线约1000个IP角色 累计聊天超1亿轮次[1] - "桃豆"智能助手通晓所有内容与服务 用户通过长按按钮实现文字/语音对话 将2-3步操作简化为1步[1] AI辅助创作工具 - 公司通过AI文本与影像能力优化大模型 "剧本工坊"可提炼小说大纲 提供创作知识 30分钟内完成50万字剧本的7维度评估(主题/人物/情节等)[2] - "影像工坊"自动汇总剧本设计元素生成方案 支持人工修改 如《无忧渡》唐代角色设计仅需修改提示词即可生成符合时代风格的形象[2] - "影视知识库"包含专业书籍资料 提供历史用典/民俗图像等支持 帮助团队构建合理可信的设定[2] 虚拟制作与数字资产 - 公司虚拟拍摄项目数量同比增长50% 横店虚拟摄影棚完成升级 成为国内领先的"虚拟制作旗舰棚" 支持多部大剧拍摄[3] - 在"虚实景深匹配"等领域获20多项专利 数字资产库收纳数万件资产 来源包括虚拟拍摄/视效回收/三维重建等 应用于新内容/游戏/VR剧场开发[3] - QClip一体机实现拍摄现场实时录制/上云 已应用于数十个项目 累计上传素材280万条(总时长4.3万小时) AI自动匹配检索素材提升协同效率[3] 战略目标 - 公司计划在创意/制作/播出全阶段打造AI工具 缩短用户反馈周期 通过鲜活角色获取快速变化的注意力[3]
爱奇艺Q1财报发布:财务稳健增长,内容商业双开花
犀牛财经· 2025-05-26 13:52
财务表现 - 一季度总营收71.9亿元,环比增长9%,会员服务收入44亿元,在线广告收入13.3亿元,内容发行收入6.3亿元,其他收入8.3亿元 [2] - 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运营利润4.6亿元,环比增长13%,运营利润率6% [2] - 会员服务收入环比增长7% [17] 业务亮点 - 长剧集云合总市占率持续领先,一季度TOP20剧集播放份额占比38% [9] - 微剧重度用户规模实现3倍增长,爱奇艺极速版微剧日均UV排名第一,日均时长排名第二 [8] - 国际版收入同比增长超30%,广告收入同比增长40%,日均会员数创新高 [18] 内容表现 - 头部剧集《漂白》广告投放品牌数10个,广告数量43个,《白月梵星》品牌数22个,广告数量116个,《北上》品牌数25个,广告数量100个 [5] - 《漂白》热度值破万,《无忧渡》《白月梵星》热度值均突破9600 [9] - 储备作品包括悬疑剧《在人间》、现实题材《生万物》《高兴》、仙侠剧《临江仙》《书卷一梦》等 [11] 技术赋能 - AI广告投放平台"奇炬"带动广告投入产出比提升超20%,内容定向类广告占品牌广告收入超50% [6] - 借助AI技术和虚拟制作提升微短剧制作效率,推出跳看功能适配高效观看需求 [14] 生态布局 - 推出"百部港片计划"、"普法微剧万集计划",储备超15000部微剧 [12] - 首创"微剧春节档"上新28部精品微剧,通过微短剧盛典整合产业链资源 [14] - 启动"内容电商"布局,探索微剧竖屏沉浸场景与IP资源结合的商业变现 [18] 会员运营 - 推出黄金VIP会员亲情卡服务,分层运营基础会员与高端星钻会员 [15] - 通过加更礼、云包场、拼团等增值服务提升会员复购率与粘性 [16] 战略方向 - 长剧定盘、微剧破圈、技术赋能、生态扩容的多维战略推动立体生态闭环 [19] - 线下乐园布局拓展IP衍生场景,首个乐园将于扬州开业,第二乐园筹备中 [18]
T3出行、爱奇艺等65款移动应用被通报
长江商报· 2025-05-14 14:18
监管通报核心事件 - 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信息通报中心通报65款移动应用存在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情况 [1] - 通报依据《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及2025年个人信息保护系列专项行动要求 [1] - 被通报应用共涉及12项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情况 [1] T3出行违规详情 - T3出行(版本4.2.6)在首次运行时未通过弹窗等明显方式提示用户阅读隐私政策 [1] - 以默认选择同意隐私政策等非明示方式征求用户同意且隐私政策难以访问 [1] - 未显著告知用户个人信息处理者的名称、联系方式、保存期限等信息 [1] - 隐私政策未逐一列出委托的第三方或嵌入的第三方代码、插件收集信息的目的、方式、范围 [2] - 未向用户提供撤回同意收集个人信息的途径和方式 [2] - 黑猫投诉平台涉及T3出行的投诉量达22531条,包括司机被无理扣钱扣分、客服承诺优惠券遭拒等问题 [3] 爱奇艺违规详情 - 爱奇艺(版本X9M_m1e_17.0.0.20221018)向其他个人信息处理者提供信息时,未告知接收方名称、联系方式、处理目的等信息,且未取得单独同意 [2] - 未提供有效的更正、删除个人信息及注销用户账号功能,或为此设置不合理条件 [2] - 未及时响应用户的更正、删除或注销操作,需人工处理的未在承诺时限内完成 [2] - 黑猫投诉平台涉及爱奇艺的投诉量达48660条,涉及借款问题、合约误导消费者、退费申请不通过等 [3]
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被通报,爱奇艺:将更新合规版本
新浪财经· 2025-05-13 15:23
事件概述 - 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通报爱奇艺某版本应用存在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 [1] - 违规事项为向其他个人信息处理者提供个人信息时未履行告知和取得单独同意的法定义务 [1] - 涉事应用为2022年10月上线的某品牌车载端应用,由爱奇艺合作方开发并提供 [1] 公司回应 - 公司高度重视并第一时间开展内部核查 [1] - 正与合作方一道认真核查,积极整改,后续将更新合规的新版本应用 [1] - 公司会继续严格落实个人信息保护的主体责任 [1] 相关法律背景 - 《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十三条规定处理个人信息需取得个人同意 [2] - 第十四条规定同意需在充分知情前提下自愿、明确作出 [2] - 法律要求处理个人信息应取得个人单独同意或书面同意 [2] 公司财务表现 - 公司去年营收292.3亿元,同比下降8% [2] - 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归属于公司的净利润为15.1亿元,同比下滑47% [2] - 全年会员收入约177.6亿元,同比下降13% [2]
从内容到生态,从乐园到带货,爱奇艺要下一盘怎样的棋
财经网· 2025-04-28 20:06
公司战略升级 - 公司发布"短、精、多、新"内容策略,重点布局微剧并推出"跳看"功能和"桃豆"智能助手重构用户体验 [1][4] - 通过AI技术赋能内容创作与运营,包括自动生成海报、短视频剪辑及精准广告投放,提升效率10倍以上 [9] - 宣布进军内容电商市场,依托IP和明星资源开展直播带货,对首批商家免平台扣点并提供亿级流量扶持 [12] 微短剧业务布局 - 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2024年达505亿元(首次超越电影票房),预计2027年达856.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9.2%) [3] - 公司极速版APP将更名为"爱奇艺微短剧",推出"精品微剧千部计划""百部港片微剧计划"等,联动《灵魂摆渡》等IP开发短剧 [5] - 微短剧用户规模达5.76亿(占网民52.4%),公司采用会员免费+单点付费模式,非会员可观看免费微剧或第二窗口期短剧 [3][4] AI技术应用 - "跳看"功能通过AI分析视频关键剧情点,用户滑动切换精华片段,避免传统倍速/拖进度条导致的精彩内容遗漏 [7] - "桃豆"智能助手实现个性化推荐、会员服务及内容咨询,已支持超亿轮次用户与近千名IP角色对话 [8] - AI平台"马良"自动生成2000万张海报(日均5万张),"缪斯"制作64万条短视频(总播放量108亿次) [9] IP生态拓展 - 线下乐园"爱奇艺乐园"落户扬州,整合《狂飙》《唐朝诡事录》等IP打造互动游戏、沉浸式体验场景 [11] - 微剧频道用户时长排名移动端第三(仅次于剧集和电影),IP衍生覆盖小说、漫画等内容形态 [10] - 内容电商业务聚焦IP与艺人资源,会员群体作为核心潜在用户,探索流量变现新路径 [12] 行业趋势 - 微短剧进入精品化、主流化阶段,长视频平台凭借内容创作经验与品牌优势加速布局 [5][6] - AI技术成为行业竞争关键,优化创作效率(如选题决策、广告匹配精准度)与用户交互体验 [9][10] - 视频平台商业模式从会员/广告向内容电商、线下衍生等多元化方向延伸 [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