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调味品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2025奇瑞赴港上市洞察报告:港股正在成为中国企业出海的重要资本平台
搜狐财经· 2025-10-27 10:00
港股作为中国企业全球化资本平台的核心趋势 - 香港资本市场正成为中国企业加速全球化布局的核心跳板,奇瑞汽车2025年9月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是这一趋势的例证 [1] - 从新能源巨头宁德时代到家电龙头美的集团,越来越多行业领军者选择以港股为纽带,打通“全球融资-海外拓展”的闭环 [1] - 港股作为中国主权框架下的全球金融中心,既能承接内地政策支持,又能对接全球资本,帮助企业规避地缘风险、突破贸易壁垒 [7] 政策优化降低港股上市门槛 - 2023年港交所推出《主板上市规则》第18C章,将特专科技已商业化企业的市值门槛从60亿港元下调至40亿港元,未商业化企业从100亿港元降至80亿港元 [2] - 2023年证监会发布《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管理试行办法》,将境外上市备案流程简化至30天,并放宽未盈利科技企业及人民币募资限制 [2] - 2024年起港交所推出“快速审批通道”,将聆讯周期缩短30%,并支持“闪电配售”机制,企业无需额外审批即可高效增发 [2] - 证监会与港交所联合建立监管协同机制,市值超100亿港元的合规A股公司,提交申请后仅需一轮问询,30个营业日内完成监管评估,审核周期压缩至约60个工作日 [2] 奇瑞汽车的国际化积淀与上市计划 - 奇瑞汽车连续22年位居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其国际化历经“产品走出去”、“设厂走进去”到“品牌走上去”三个阶段 [3] - 2024年奇瑞全球销量达229.5万辆,营收突破2699亿元,净利润143.34亿元,核心财务指标连续三年复合增长率超50% [3][19] - 2024年奇瑞海外市场收入达1008.97亿元,占总营收的37.4%,销售网络覆盖全球超100个国家,拥有2958个销售网点 [3][22] - 奇瑞拟在港公开发行不超过7亿股普通股,募集资金将重点投向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技术研发以及巴西、伊朗等海外工厂建设 [3] 港股市场活力与投资者热情 - 2025年上半年恒生指数累计上涨20%,恒生科技指数涨幅达18.68%,在全球重要指数中名列前茅 [4][28] - 2025年上半年42只新上市股票中62%首日收涨,映恩生物首日涨幅高达116.7%,新股破发率降至30%的五年新低 [4][28] - 2025年港股平均认购倍数超600倍,布鲁可、蜜雪冰城、沪上阿姨的超额认购倍数分别达到6000倍、5258倍、3616倍 [4][28] - 2025年上半年南向资金净买入额超2300亿港元,香港推进人民币柜台纳入港股通,强化离岸人民币枢纽地位 [4] 多行业龙头赴港上市案例与全球化布局 - 截至2025年6月,已有赤峰黄金、宁德时代、恒瑞医药、海天味业、三花智控等7家A股龙头登陆港股,覆盖七大领域 [5] - 宁德时代募资353.31亿港元,90%用于匈牙利工厂建设,目标打造72GWh产能的欧洲生产基地 [5] - 钧达股份将75%募资投入阿曼5GW光伏电池基地,以“中东跳板”辐射欧亚市场 [5] - 三花智控通过资金布局墨西哥、波兰、泰国工厂,构建“北美-欧洲-东南亚”的全球供应链网络 [5] - 海天味业计划在印尼、欧洲建立生产基地,将海外原材料采购比例提升至50%以上 [5] 赴港上市企业的全球化成效 - 吉宏股份借助募资推进欧洲、拉美电商本地化,亚洲跨境电商贡献80%营收 [6] - 钧达股份2025年一季度海外收入占比从2024年的23.85%跃升至58%,海外业务成为增长主引擎 [6] - 三花智控股价回升至发行价,反映市场对其全球供应链布局的认可 [6] - 美的集团2025年一季度海外电商销售同比增长超50%,营收与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20.6%、38.0% [7] - 顺丰控股2025年一季度国际业务收入同比增长9.9%,鄂州花湖国际机场已开通20条国际货运航线 [7] - 龙蟠科技通过港股平台与LGES合作,在印尼建设磷酸铁锂生产基地,获得近百亿元长期订单 [7]
变“人口红利”为“人才优势”!佛山“产改”如何提质增效?
南方都市报· 2025-09-30 21:21
文章核心观点 - 佛山作为制造业大市,面临产业工人队伍现代化以适应产业变革的时代命题,并通过系统化的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来应对这一挑战 [1][3][7] 佛山制造业基础与产业升级 - 佛山规上工业产值约3万亿元,拥有超10万家工业企业 [1] - 城市锚定"再造一个新佛山"目标,推进传统产业转型、新兴产业培育、未来产业布局 [2] - 近期市政府印发《佛山市加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彰显产业升级决心 [2] 技能人才结构性矛盾 - 佛山技能人才总量128.8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45.1万人,占比35.02% [2] - 新兴产业所需的数字技能、智能装备操作等人才依然紧缺 [2] - 高新技术企业急需既懂技术又具备创新能力的"新蓝领" [2] - 新生代工人培养跟不上新技术需求,年长工人难以适应数字化转型,形成"青黄不接"的人才困境 [2]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举措 - 打造思想政治引领体系,2024年46名优秀职工和集体获全国和省级荣誉,10名"大城工匠"受表彰 [4] - 各级工会开展劳模工匠宣讲超600场次,参与职工近3万人次 [4] - 筑牢基层工会组织,2024年新建基层工会266家,新发展会员超2万人,推动19个镇街新业态工联会实体化运作 [5] - 投入3811万元建设补助经费支持工人文化宫建设 [5] - 构建技能培育生态系统,开展职工职业技能竞赛160多项,聚焦工业机器人、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 [5] - 连续八年实施工匠式职工技能人才培育计划,发放技能晋级补贴超170万元、学历提升补贴199.6万元 [5] - 顺德区构建"1+10+N"工匠学院体系,区镇两级投入500万元,形成"政、校、企、协"四方联动机制 [5] 职工服务与权益保障 - 通过民俗体育活动、健康体检礼包等提升职工获得感、幸福感 [6] - 2025年上半年为职工挽回经济损失726.9万元,通过法律援助帮职工挽回数亿元损失 [6] - 发放百万消费券,联动近2000家企业提供消费优惠 [6] - 推出20条市级、38条区级职工乡村疗休养线路,惠及职工1.3万人次 [6] 未来改革方向与挑战 - 需理顺市级层面产改工作协调机制,打破部门壁垒 [7] - 改革需紧紧围绕"人的需求",满足产业工人在收入分配、利益诉求等方面的多样化特征 [7] - 应推动龙头企业与上下游中小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攻关上的协同 [8] - 探索建立更开放、市场化的人才评价互认体系,促进技能人才自由流动 [8] - 推动产业工人参与行业标准制定,实现从产品输出向技术、标准输出转变 [8] - 未来需注重建立长效机制,加强数字化转型,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提供精准服务 [8]
陈刚到南宁市调研,强调要深化产教融合发展现代产业壮大县域经济!
广西日报· 2025-05-29 09:38
产教融合与高等教育发展 - 南宁教育园区在校师生规模达15万多人,定位为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 [2] - 园区规划强调完善道路、管网、商业服务等配套设施,深化科教与产业创新融合 [2] - 广西医科大学武鸣校区聚焦人工智能赋能医学教育,强化临床技能培训与东盟区域服务能力 [2] 制造业与产业链发展 - 广西东盟弗迪电池基地为当地首家百亿级制造企业,拥有10GWh混合动力电池及5GWh新型电池产能,获评广西工业链主型企业 [3] - 海天调味品与农夫山泉饮料项目被鼓励发挥龙头作用,带动上下游集聚,利用"人工智能+"提升竞争力 [3] - 县域工业被强调为经济核心,需结合地方特色加大招商引资与产业培育力度 [4] 现代农业与乡村振兴 - 鸣鸣果园与粤桂协作花卉产业园推动沃柑、兰花等特色种植,健全联农带农机制促增收 [3] - 农林资源与粤桂协作机制被重点提及,需强化科技人才培养以发展现代特色农业 [3] - 目标通过产业融合巩固脱贫成果,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3]